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仕吉 邱娅 +3 位作者 努尔艾力·木台力甫 范明江 马爱琳 刘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比较超声造影定性与定... 目的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分别采用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比较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显示,5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17例,恶性淋巴结33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值=0.868,P<0.05)。良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的造影灌注模式、病灶增强特点、边界清晰度、病灶达峰强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平均渡越时间(timefrom peak to one half,mTT)值明显短于或小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速度参数(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分析显示,定量分析结果诊断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的AUC为0.829;定性分析结果诊断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的AUC为0.939。根据最佳临界值,当定量分析结果低于85.44时,其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82.4%,而当定性分析结果低于3.51时,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2.4%。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强,超声造影定性分析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略优于定量分析,且均在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淋巴结病变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4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国 方开峰 俞秋雨 《影像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致病原因分为5组,A组16例为慢性淋巴结炎,B组4...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致病原因分为5组,A组16例为慢性淋巴结炎,B组4例为淋巴结结核,C组7例为急性淋巴结炎,D组5例为淋巴瘤,E组15例为转移性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5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5组患者在淋巴结数目、形态、包膜状态、融合情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5组患者在淋巴结大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A组VS(Ⅲ率)明显高于E组(χ2=42.5926,P=0.0000),A组RI、PI明显低于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诊断不同病因所致的浅表淋巴结肿大能有效地检测出患者淋巴结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判断其病因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诊断 不同病因 浅表淋巴结肿大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燕 邢泽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0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不同超声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5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阳性同时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并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中80个浅表...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不同超声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5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阳性同时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并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中80个浅表淋巴结病灶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80个经穿刺活检的浅表淋巴结病灶中,淋巴结核发病率最高(27例),其次是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5例)、真菌感染(13例)、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7例)、淋巴结反应性肿大(6例)。最常累及的部位依次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结论艾滋病合并淋巴结肿大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浅表淋巴结肿大 超声表现 病变类型
下载PDF
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彩色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楠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什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抽选21例淋巴瘤性淋巴结患者和22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什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抽选21例淋巴瘤性淋巴结患者和22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不同将其分为淋巴瘤组和转移癌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L/S(长径短径比)、形态、内部回声及其病灶部位的血流类型(包括淋巴门型血流、中央型血流、周边型血流及无血流等)。结果:进行二维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L/S<2的患者占比相比,P>0.05。淋巴瘤组患者中存在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内部髓质强回声消失等情况的患者占比均低于转移癌组患者,其中存在病灶内部回声显著降低情况的患者占比高于转移癌组患者,P<0.05。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病灶部位血流类型为周边型血流和无血流的患者占比相比,P>0.05。淋巴瘤组患者中病灶部位血流类型为淋巴门型血流的患者占比高于转移癌组患者,其中病灶部位血流类型为中央型血流的患者占比低于转移癌组患者,P<0.05。结论:二维超声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淋巴瘤性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转移癌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海春 《智慧健康》 2017年第3期47-49,55,共4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段对浅表肿大淋巴结病人进行扫描,对其定性诊断应用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来我院就诊的15例进行检查的浅表肿大淋巴结疾病患者,病理上分为炎性良性组8例,淋巴瘤组7例,对其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段对浅表肿大淋巴结病人进行扫描,对其定性诊断应用在浅表肿大淋巴结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来我院就诊的15例进行检查的浅表肿大淋巴结疾病患者,病理上分为炎性良性组8例,淋巴瘤组7例,对其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其浅表淋巴结肿大诊查的淋巴结门髓质部厚度/淋巴结厚度、血流分布及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良性组及恶性组中淋巴结门髓质部厚度/淋巴结厚度及血流分布及动力学参数间均有明显差异,组间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检查可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进行有效定性判断,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肿大淋巴结 价值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4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陶鹏飞 杨欣平 +2 位作者 闵海燕 段月勋 黄石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肿大4例,淋巴结结核8例,细菌感染5例,青霉菌感染5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8例。...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肿大4例,淋巴结结核8例,细菌感染5例,青霉菌感染5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8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可因临床各系统疾病所致,对不明原因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浅表淋巴结肿大 病因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祝平菊 龙劲松 +2 位作者 李伟华 吴玉珍 李加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24例良性、21例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内部回声、CDFI及PWD频谱特征、血流分布。结果良性淋巴结L/S比值大于1.8,平均为2.04±0.24,RI为0.6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24例良性、21例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内部回声、CDFI及PWD频谱特征、血流分布。结果良性淋巴结L/S比值大于1.8,平均为2.04±0.24,RI为0.60±0.08;而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小于1.8,平均为1.45±0.26,RI为0.74±0.07,二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淋巴结血流分支细少,走行规律,低阻力,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呈不规则扭曲、紊乱血流,高阻力。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肿大淋巴结 颈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