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6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及分子蒸馏技术联用提取分离杭白菊精油 被引量:13
1
作者 翁少伟 陈建华 +1 位作者 黄少烈 于在菊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68-71,76,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及分子蒸馏技术联用萃取和精制杭白菊精油,可使整个过程无加入有害溶剂、无溶剂残留,使产品真正达到绿色、健康;经研究发现,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70℃、5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夹带剂添加量为原料重量5%是最佳提取工... 采用超临界CO2及分子蒸馏技术联用萃取和精制杭白菊精油,可使整个过程无加入有害溶剂、无溶剂残留,使产品真正达到绿色、健康;经研究发现,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70℃、5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夹带剂添加量为原料重量5%是最佳提取工艺;分子蒸馏方面,一级蒸馏柱温70℃可分离出杭白菊头香部分,二级蒸馏柱温100℃可分离出杭白菊精油主体部分,分两级进行蒸馏为最佳精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杭白菊精油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_2萃取橘皮精油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波 鲍峰伟 +1 位作者 潘文亮 谭宏祥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56,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对两种精油进行了GC/MS测定,并将两种精油用于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1超临界CO2萃取的橘皮精油得率为0.67%,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主要有D-柠檬烯(91.88%)、γ-松油烯(2.23%)、β-月桂烯(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对两种精油进行了GC/MS测定,并将两种精油用于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1超临界CO2萃取的橘皮精油得率为0.67%,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主要有D-柠檬烯(91.88%)、γ-松油烯(2.23%)、β-月桂烯(1.59%)、α-蒎烯(0.89%)等;2水蒸气蒸馏橘皮精油的得率为0.29%,检测出27种香气成分,主要有D-柠檬烯(84.05%)、柠檬烯氧化物(2.23%)、β-月桂烯(0.88%)、α-蒎烯(0.85%)等;3超临界萃取橘皮精油在改善卷烟香气的丰富性、提高香气质感方面好于水蒸气蒸馏法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精油 卷烟加香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螺旋槽管式换热器中的冷却换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栋 陶银双 +1 位作者 鲁月红 陶乐仁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SCO_(2))在螺旋槽管式换热器中的冷却换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下,SCO_(2)在不同通道内流动时冷却换热系数和湍流动能。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各工况下冷却换热的综合性能,从压降和传热系数角度...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SCO_(2))在螺旋槽管式换热器中的冷却换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下,SCO_(2)在不同通道内流动时冷却换热系数和湍流动能。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各工况下冷却换热的综合性能,从压降和传热系数角度,提出一个综合评价因子EF。研究结果表明:在SCO_(2)进行冷却换热时,其换热系数主要受定压比热容和湍流动能的影响。当SCO_(2)在内管通道内流动时,换热系数低,但压降更小,故综合评价因子EF较大。同时,在所研究工况中,存在最佳热流密度值为-40000 W/m^(2),使EF达到最大值2.00126,此时SCO_(2)冷却换热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超临界co_(2) 热流密度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烟叶中烟碱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靖 陈芝飞 孙志涛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0年第1期17-18,26,共3页
以烟叶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烟碱的工艺条件,以烟碱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原料粒度40目,含水率25%,分离釜的压力4~5MPa,温度40℃的条件下,对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 以烟叶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烟碱的工艺条件,以烟碱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原料粒度40目,含水率25%,分离釜的压力4~5MPa,温度40℃的条件下,对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为2h,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30MPa。经过验证烟碱萃取得率为2.92%,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烟叶 烟碱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超临界CO_(2)压缩机防喘振自抗扰控制
5
作者 孙韬志 曹越 司风琪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69,共8页
在超临界CO_(2)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可转导叶工作状态随压缩机转速等状态变量频繁变化,会引起压缩机喘振,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设备损坏。针对此问题,本文采取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防喘振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压气机出口处设置防喘振阀... 在超临界CO_(2)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可转导叶工作状态随压缩机转速等状态变量频繁变化,会引起压缩机喘振,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设备损坏。针对此问题,本文采取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防喘振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压气机出口处设置防喘振阀控制喘振,通过遗传算法整定自抗扰控制器,使防喘振阀的开度随转速等状态变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进而改变出口压力,使压缩机工作在平衡点。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器防喘振控制效果更优,调节时间缩短了20%~33%,超调量减小了30%~45%,使控制过程更加平滑,能够在稳定转速的同时抑制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压缩机 喘振 遗传算法 自抗扰控制
原文传递
燃气轮机废热利用的新型动力系统热力学分析
6
作者 刘浩雨 王洪利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基于能量等级回收和梯级利用的原则,构建了一种燃气轮机废热利用的新型动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燃气轮机布雷顿循环(GTC)、再压缩式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S-CO_(2))、朗肯循环(RC)、有机朗肯循环(ORC)和有机闪蒸循环(OFC)组成。该动力... 基于能量等级回收和梯级利用的原则,构建了一种燃气轮机废热利用的新型动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燃气轮机布雷顿循环(GTC)、再压缩式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S-CO_(2))、朗肯循环(RC)、有机朗肯循环(ORC)和有机闪蒸循环(OFC)组成。该动力系统不仅克服了单个子循环热量回收范围窄的局限性,而且通过回热的方式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进而提高了系统效率。通过Aspen HYSYS软件对构建的动力系统及各子循环分别进行模拟仿真,进一步研究了工况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中的数据对比表明,该动力系统中各子循环均得到较好的验证。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文献中动力系统净功率为48 592.84 kW,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42.41%和62.02%,而本研究系统净功率为50 040.46 kW,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达到43.673%和73.593%。因此,该新型动力系统具有较好的能源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梯级利用 有机朗肯循环 燃气轮机循环 闪蒸发电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结晶岩白菜素工艺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杰 张文成 潘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4-267,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结晶过程中压力、温度、夹带剂对岩白菜素纯度、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后得到的岩白菜素晶体在结晶板上按纯...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结晶过程中压力、温度、夹带剂对岩白菜素纯度、结晶率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进行晶体形貌考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后得到的岩白菜素晶体在结晶板上按纯度梯度分布;选择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5MPa,温度55℃,时间50min,流量15L/min时,得到岩白菜素晶体的纯度超过92%,结晶率达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萃取结晶 岩白菜素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武 郑钰 +2 位作者 张新保 张健全 潘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853-9856,共4页
[目的]探讨在超临界CO2中利用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转化亚油酸、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可行性。[方法]以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底物溶解性、酶粉经超临界CO2处理后活性变化的基础上,研究超临界CO2温度、压力、... [目的]探讨在超临界CO2中利用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转化亚油酸、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可行性。[方法]以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底物溶解性、酶粉经超临界CO2处理后活性变化的基础上,研究超临界CO2温度、压力、酶粉的记忆pH和水分活度对共轭亚油酸合成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底物亚油酸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而改变,当压力超过15MPa时,底物开始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酶粉经超临界CO2处理后的活性随压力和时间产生较大变化;超临界CO2压力、温度、酶粉的记忆pH和水分活度均对CLA产率产生影响。单因素试验所得的较好条件是压力为15MPa,温度为37℃,pH值为4.0,水分活度为0.4~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在超临界CO2中酶法合成CLA是可行的,但催化反应的条件优化、酶在体系中的选择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亚油酸异构酶 共轭亚油酸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4
9
作者 孙庆杰 丁霄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共4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一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其功能在许多方面优于β-胡萝卜素。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加工副产品番茄皮中提取出番茄红素。研究了不同的压力、温度、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当萃取压力在15~... 近年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一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其功能在许多方面优于β-胡萝卜素。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番茄加工副产品番茄皮中提取出番茄红素。研究了不同的压力、温度、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当萃取压力在15~25MPa,温度40~50℃,流量20kg/h,萃取1~2h,既可将番茄皮中90%以上的番茄红素萃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超临界co2萃取 番茄皮 胡萝卜素 果酱
下载PDF
牡丹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2
10
作者 史国安 郭香凤 +4 位作者 金宝磊 黄海霞 王玮 张淑霞 王凤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0,107,共5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萃取率的3个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考察;以萃取率为响应值,以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条件较为温和、对油脂...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萃取率的3个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考察;以萃取率为响应值,以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条件较为温和、对油脂抗氧化性成分破坏较小的超临界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铁离子(Fe2+)诱导的过氧化体系法,以油酸为对照,研究了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两种工艺提取的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萃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率影响最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60 min,牡丹籽油的萃取率为28.86%;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其抗氧化性质与脂溶性抗氧化剂类似;超临界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压榨油,而经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则低于压榨油,说明超临界CO2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优于压榨油,建议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高附加值牡丹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研究 被引量:78
11
作者 张德权 吕飞杰 台建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7,共4页
就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物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山苍子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萃取率可达 30 %以上。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山苍子油 萃取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以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84
12
作者 王昌涛 张萍 董银卯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99,107,共5页
采用超临界萃取仪提取牡丹籽中的油脂,分析了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得到最优的提取工艺,最高提取率为27.11%,并且利用GC-MS对油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
关键词 牡丹籽 超临界 响应面 GC-MS
下载PDF
山苍子精油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顾仁勇 刘莹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89,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山苍子中提取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山苍子精油对常见细菌、霉菌及酵母的抑菌圈大小,同时研究了pH值及加热处理对山苍子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测定了山苍子精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山苍...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山苍子中提取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山苍子精油对常见细菌、霉菌及酵母的抑菌圈大小,同时研究了pH值及加热处理对山苍子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测定了山苍子精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对枯草杆菌和白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处于10~15mm之间,属于中度敏感;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和酵母的抑菌圈达15mm以上,属最敏感;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效果在pH值5以下强烈,pH值6以上随pH值增大有所减弱;经80、100、121℃加热处理15min对其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山苍子精油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TBH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精油 抑菌 抗氧化 超临界萃取
下载PDF
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59
14
作者 余珍 巫华美 丁靖垲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用GC/MS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姜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46,50,61个化合物。蒸馏油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未见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冷榨油和超临界CO2萃取油除倍半萜类化合物外,主... 用GC/MS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姜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46,50,61个化合物。蒸馏油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未见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冷榨油和超临界CO2萃取油除倍半萜类化合物外,主要含有辣味成分,含量分别为18.61%,2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挥发性 化学成分 辣味成分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0
15
作者 曾虹燕 蒋丽娟 张英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s b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extraction rates of volatile oil by above\|mentioned three extraction methods are 1.764%, 0.040% and 0.082%, respectively. The volatile oil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hich the content of houttuyninum reached 14.393%, is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用植物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再热火力发电系统关键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0
16
作者 张一帆 王生鹏 +3 位作者 刘文娟 陈渝楠 王月明 李红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7-833,852,共8页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工质温度或二次工质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线性升高;但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的特点以及高、低温回热器最小换热温差的约束,主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等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均非单调变化,这与传统的蒸汽朗肯动力循环完全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的耦合关系,使得该系统的循环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一次再热 分流再压缩 分流系数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蛇床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王海波 葛发欢 +5 位作者 李菁 黄晓芬 李莹 辉国钧 吴惠勤 张桂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86,共3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蛇床子中萃取出油状物质,得率为10%,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检出34个成分,鉴定出33个成分。有17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油状物中蛇床子素、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其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含量高...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蛇床子中萃取出油状物质,得率为10%,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检出34个成分,鉴定出33个成分。有17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油状物中蛇床子素、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其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含量高达2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蛇床子 二氧化碳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军 冯耀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文住流动法测定装置中测定了茶多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温度分别为40℃、60℃和80℃,压力范围为12~22MPa。在80℃,21MPa下,测定了干茶叶(加或不加夹带剂)中茶多酚的萃取量与CO_2累计用量的关系。最后将萃取物经简单分离,得... 本文住流动法测定装置中测定了茶多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温度分别为40℃、60℃和80℃,压力范围为12~22MPa。在80℃,21MPa下,测定了干茶叶(加或不加夹带剂)中茶多酚的萃取量与CO_2累计用量的关系。最后将萃取物经简单分离,得到相对纯度为95.45%的茶多酚和相对纯度为86.54%的咖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59
19
作者 董海洲 万本屹 +1 位作者 李宏 刘传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4 5 2 % ,湿蒸处理 ,萃取压力 2 8MPa,温度 3 5℃ ,CO2 流容比 8~ 9,萃取时间 80min的条件下 ,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 萃取 葡萄籽油 工艺条件 萃取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姜油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德权 吕飞杰 台建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条件 ,探索了工业化条件下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 流量、物料含水量和粒度对姜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切实可行 ,萃取率可达 5 %以上。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姜油树脂 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