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被引量:119
1
作者 邓秀芹 刘新社 李士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期,含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期,含铁碳酸盐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抬升降温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为晚期充注的产物。同时结合现今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探讨生排烃高峰期储层古孔隙度和古渗透率,提出生排烃高峰期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尚未形成,含铁碳酸盐胶结是造成储层致密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包裹体 成岩序列 古物性 超低渗透油藏 致密史 成藏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多缝压裂新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33
2
作者 唐梅荣 赵振峰 +1 位作者 李宪文 赵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受到注采井网和压裂工艺双重限制,单纯增加缝长来提高超低渗透油藏产量效果已不明显,为此提出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定向射孔诱导定向起裂,迫使初始裂缝转向,最终形成相互独立的多缝,进一步提高油层横向动用程度,扩大泄油面... 受到注采井网和压裂工艺双重限制,单纯增加缝长来提高超低渗透油藏产量效果已不明显,为此提出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技术思路,通过定向射孔诱导定向起裂,迫使初始裂缝转向,最终形成相互独立的多缝,进一步提高油层横向动用程度,扩大泄油面积。通过物模研究,认识到射孔方位和水平应力差是影响多缝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此认识上,优化了压裂工艺。华庆地区现场试验2口井,通过净压力拟合和微地震裂缝监测等手段分析,初步证实层内形成了独立多缝。投产初期,试验井相比邻井井均日增油0.91t(增幅约26%),实践证明通过多缝压裂提高泄油面积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定向射孔 裂缝转向 多裂缝 泄油面积
下载PDF
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转红 任晓娟 +1 位作者 张宁生 齐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伤害后,储层岩石的渗透率不能立即恢复,最终渗透率恢复率在68.6%~100.0%,岩石渗透率越高,渗透率恢复值越大;当岩石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模型预测表明,当地层压力降低5 MPa时,该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在8.6%~35.7%,渗透率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储层 特低渗储层 应力敏感性 有效压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延长组深部层系特低渗储层敏感性微观机理 被引量:23
4
作者 党犇 赵虹 +4 位作者 康晓燕 赫海洋 王小军 朱建斌 张天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0-1107,共8页
以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新发现的三叠系延长组深部层系长101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室内敏感性实验、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大量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储层... 以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新发现的三叠系延长组深部层系长101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室内敏感性实验、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大量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及其微观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101储层具有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弱—弱盐敏、弱—中等偏弱碱敏和强—中等偏强酸敏特征。敏感性的形成一方面与储层中绿泥石膜和浊沸石等敏感性矿物的存在有关,另一方面与成岩作用形成的复杂孔隙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敏感性 微观机理 陕北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特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梁晓伟 高薇 王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采用薄片镜下观察、储集层物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以相对致密、低渗储集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 采用薄片镜下观察、储集层物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以相对致密、低渗储集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到B期的早期,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定量表征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下载PDF
特低渗透岩心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贾振岐 孙念 +1 位作者 吴景春 覃生高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大庆油田扶杨油层特低渗透岩心气测渗透率越低,油水两相流动区范围越窄;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值总体比较低;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呈现凹向和凸向含水饱和度轴及反S型3种形式,这反映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 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大庆油田扶杨油层特低渗透岩心气测渗透率越低,油水两相流动区范围越窄;残余油饱和度条件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值总体比较低;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呈现凹向和凸向含水饱和度轴及反S型3种形式,这反映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过程中流体与流体、流体与介质之间相界面作用及变化诱导出流体渗流状态的多变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相对渗透率曲线 水驱油 室内实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环境及成岩相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岚 邹才能 +1 位作者 林潼 刘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6-806,共11页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沉积环境 成岩相 低渗透储层
原文传递
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对特低渗储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振宇 顾家裕 +2 位作者 郭彦如 阿里木江 吴中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7,24,共7页
通过对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沉积、构造、成岩、物性、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分析,深入探讨该区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表明:异常高压发育主要与地层不均衡压实有关,其次矿物成岩作用有助于超压的保存... 通过对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沉积、构造、成岩、物性、试油试采等资料综合分析,深入探讨该区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产生的各种影响。研究表明:异常高压发育主要与地层不均衡压实有关,其次矿物成岩作用有助于超压的保存与提高;异常高压有效抑制了地层温度的增加和成岩作用的进一步加深;异常高压有效减缓了地层压实作用的增强,致使储层深部次生孔隙保存相对较好,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射孔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以泥质砂岩为主的特低渗储层并非地层压力越大油气产能越高,高产油层压力系数1.2~1.3,这与储层内单砂体有效厚度、物性参数、含油饱和度、压力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西洼陷 异常高压 特低渗储层 储层物性 地质参数
下载PDF
太79井砂砾岩储层大型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泽君 路占军 +1 位作者 刘兰英 夏红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华北油田二连探区分布着大量的砂砾岩储层。砂砾岩储层与常规的砂岩储层岩性不同,缝高控制难,油气显示差,物性差,压力传导慢,储层岩石有一定的塑性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从极低到中等,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压裂设计的主要目标... 华北油田二连探区分布着大量的砂砾岩储层。砂砾岩储层与常规的砂岩储层岩性不同,缝高控制难,油气显示差,物性差,压力传导慢,储层岩石有一定的塑性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从极低到中等,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压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低伤害、造长缝和控缝高。经在太79井阿尔善组71~72号层上进行二连探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加砂压裂试验,成功加砂达75.02m^2,压后取得了明显效果,日产油达13.16m^2,比周围邻井高3倍以上,且不含水。太79井砂砾岩储层大型压裂及取得的良好效果,对类似储层的压裂改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探井 特低渗储层 大型压裂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区油井压裂时机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克文 万晓龙 +2 位作者 贾军红 王永康 李书恒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针对部分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后,油井压裂缝高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声发射测试及有限元模拟方法分别对超前注水前、后的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超前注水后,储、隔层应力差更低,不利于控制压裂缝高.在对该类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 针对部分超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后,油井压裂缝高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声发射测试及有限元模拟方法分别对超前注水前、后的地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超前注水后,储、隔层应力差更低,不利于控制压裂缝高.在对该类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该类油藏油井压裂时机进行了研究,认为油井在未注水前压裂,有利于控制缝高,压裂试油结束后注水,待地层压力达到超前注水设计压力水平后投产,可提高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压裂时机 裂缝高度控制 超前注水 地应力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庆岩 杨正明 +2 位作者 何英 于荣泽 晏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4-508,共5页
指出流体在超低渗透油藏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芯数据建立了大45区块地质模型,采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软件对实际区块同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区块开发过程中压力梯度... 指出流体在超低渗透油藏中渗流偏离达西定律,符合非线性渗流规律,结合矿场实际和室内岩芯数据建立了大45区块地质模型,采用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软件对实际区块同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区块开发过程中压力梯度大部分位于非线性弯曲段,非线性渗流区域占主导地位,进一步验证了采用非线性数值模拟软件的可行性.相比传统评价方法,该研究增加了压力梯度场参数,对评估超低渗储层的有效动用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油藏数值模拟 超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压力梯度 有效驱动 油藏井网调整
下载PDF
山东车西洼陷异常高压对特低渗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晓鸣 赵振宇 刘昊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07-2513,共7页
山东无棣县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以含泥细砂岩为主,孔隙度多集中在10%~20%,渗透率多小于10×10-3μm2,综合评价为中-低孔特低渗较差储层。研究区北部三角洲前缘及半深湖亚相存在异常高压,压力系数为1.2~1.5。研究结果表明... 山东无棣县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层以含泥细砂岩为主,孔隙度多集中在10%~20%,渗透率多小于10×10-3μm2,综合评价为中-低孔特低渗较差储层。研究区北部三角洲前缘及半深湖亚相存在异常高压,压力系数为1.2~1.5。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压的形成主要与地层不均衡压实有关,其次矿物成岩作用有助于超压的保存与提高;异常高压有效抑制了地层温度的增加和成岩作用的加深;异常高压有效减缓了地层压实作用的增强,致使储层深部次生孔隙保存较好;在射孔厚度一定的情况下,以泥质细砂岩为主的特低渗储层并非地层压力越大油气产能便越高,高产油层压力系数为1.2~1.3,这与储层内单砂体有效厚度(砂与泥厚度比)、物性参数、含油饱和度、压力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成因机制 特低渗储层 储层物性
下载PDF
巴麦地区泥盆系超低渗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雷鑫 张士诚 +1 位作者 张劲 王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7,3,共4页
为了确定巴麦泥盆系储层在开采过程中受到的伤害类型及原因,对该储层岩样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巴麦地区泥盆系储层岩心速敏损害为弱,临界流速较低,为0.028 6m/d;水敏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无酸敏和碱敏;应力敏感损害程... 为了确定巴麦泥盆系储层在开采过程中受到的伤害类型及原因,对该储层岩样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巴麦地区泥盆系储层岩心速敏损害为弱,临界流速较低,为0.028 6m/d;水敏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无酸敏和碱敏;应力敏感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至强.根据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建议在钻完井和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液中加入防膨剂(如KCl等)防止水敏伤害;油井生产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生产制度,防止速敏和压力波动造成储层应力伤害;酸化解堵技术可用于该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储层 敏感性评价 泥盆系 巴麦地区
下载PDF
大庆油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小排距注水中后期综合调整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正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117,共4页
大庆油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属于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基质渗透性差,裂缝比较发育,进入小排距线状注水中后期以来,随着注水压力上升,油井综合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表现出非东西向裂缝水淹特征。为控制油田含水率上升速度,改善开发效果,以扶... 大庆油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属于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基质渗透性差,裂缝比较发育,进入小排距线状注水中后期以来,随着注水压力上升,油井综合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表现出非东西向裂缝水淹特征。为控制油田含水率上升速度,改善开发效果,以扶余油层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基质—裂缝系统渗流特征和注水开发过程中现代地应力场变化特征为基础,研究了非东西向裂缝水淹与水平主应力的关系,提出以改变局部应力场为主的小排距综合调整方法。通过限压注水、周期轮换注水及注采系统调整,恢复储层局部水平应力场,控制非东西向油井裂缝水淹,改善小排距井网开发效果。在茂11区块开展现场调整试验以来,局部应力场的非均一化得到恢复,含水率上升速度减缓5.42%,自然递减率减缓11.39%,取得了明显的调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裂缝型储层 水淹 水平应力场 限压注水 调整方法
下载PDF
注采井间连通裂缝参数干扰试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亿明 薛建强 +2 位作者 常莉静 崔文昊 苏祖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1,共6页
针对超低渗透油藏中注采井间裂缝参数难以确定问题,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和叠加原理等方法,建立了一种注水井与采油井井间连通裂缝参数干扰试井解释模型,得到了注水井井底压力解,并绘制了典型图版,典型图版曲线反应了3个主要的流动段:早期... 针对超低渗透油藏中注采井间裂缝参数难以确定问题,运用物质平衡原理和叠加原理等方法,建立了一种注水井与采油井井间连通裂缝参数干扰试井解释模型,得到了注水井井底压力解,并绘制了典型图版,典型图版曲线反应了3个主要的流动段:早期线性流、中期流和晚期径向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华庆油田元284区块的庆平A1井组,对其进行试井解释,确定了元A1-43井与庆平A1井的第3条裂缝连通,井间连通裂缝长度为415m,井间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为8。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注采井间的裂缝参数,从而反映出有效的地层信息。研究内容可为超低渗透油藏注采井间裂缝性连通干扰试井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注采井间 裂缝性连通 水平井干扰试井 华庆油田
下载PDF
R语言在特低渗透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建方 黄勇 +4 位作者 熊婷 仇晓丽 李诗豪 张甜 王馨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3,共8页
R语言是一种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编程语言和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对可动流体影响复杂,因此把R语言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到多因素影响关系的研究中。对长庆油田长8储层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实... R语言是一种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编程语言和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对可动流体影响复杂,因此把R语言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到多因素影响关系的研究中。对长庆油田长8储层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实验,分别测定了特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等参数。恒速压汞实验表明,储层孔隙半径主要为60~120μm,喉道半径集中在1~3μm,孔喉比均值为344.78;核磁共振测定结果表明,可动流体比例为39.69%~55.15%,平均值为46.16%。将R语言用于孔隙半径、喉道半径等与可动流体比例关系研究中的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未考虑多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关系不理想;通过R语言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拟合优度较高(R^2=0.98),其中,渗透率对可动流体比例的影响相对权重最高(32.92%),余下依次为主流喉道半径(16.36%)、孔隙度(13.99%)、孔喉比(13.30%)、平均喉道半径(12.29%)和孔喉分选系数(11.14%)。研究表明,用R语言能够从新的层面对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关系进行分析,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语言 特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拟合优度
下载PDF
红河长9油藏微乳降压驱油体系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17
作者 方群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解决红河长9低孔特低渗储层基质区注水井注入压力高,已接近80%地层破裂压力的问题,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及增溶原油来实现基质区的降压增油,结合室内评价,优选微乳液体系配方,可降低界面张力至10^(-2)mN/m,每30 mL微乳液增溶原油达到3~7 ... 为解决红河长9低孔特低渗储层基质区注水井注入压力高,已接近80%地层破裂压力的问题,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及增溶原油来实现基质区的降压增油,结合室内评价,优选微乳液体系配方,可降低界面张力至10^(-2)mN/m,每30 mL微乳液增溶原油达到3~7 mL,同时优化微乳注入参数,质量分数为1%,驱替体积为2 PV,现场试验1井次,降压率达17.8%,对应油井含水降低4~6个百分点,日增油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微乳体系 降压驱油
下载PDF
大45超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荣泽 卞亚南 +4 位作者 周舒 吕琦 陈朝辉 王楷军 张晓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6,119-120,共5页
为了评价非线性渗流规律下的井网适应性,以大45超低渗透区块为例,应用研制的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设计6套井网转注方案研究不同转注时机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并优选最优方案.研究表明: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适用于超... 为了评价非线性渗流规律下的井网适应性,以大45超低渗透区块为例,应用研制的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设计6套井网转注方案研究不同转注时机对油田开发的影响,并优选最优方案.研究表明: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适用于超低渗透油藏;大45油藏现有菱形反九点500 m×100 m井网动用程度低,井网适应性差,需通过井网调整改善油藏动用程度;越早转注,采出程度越高;综合含水率60%左右为最佳转注时机;井网转注提高了地层压力梯度,增大了流动区域,进而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超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非线性渗流占据了流体渗流的主导地位,以非线性渗流规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软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该类型油藏的开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非线性渗流 油藏数值模拟 井网适应性 注水时机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层温度-应力-渗流的流固耦合效应
19
作者 张玄奇 郭小强 +2 位作者 尉立岗 文果 杨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45-47,51,共4页
目的在于研究由于注入流体的温度过低而引起超低渗透油层渗透率和孔隙结构变化的温度-应力-渗流的流固耦合效应.实验选用了长庆超低渗油藏的岩心,在恒压和各种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岩心的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温度的降低,岩心的... 目的在于研究由于注入流体的温度过低而引起超低渗透油层渗透率和孔隙结构变化的温度-应力-渗流的流固耦合效应.实验选用了长庆超低渗油藏的岩心,在恒压和各种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岩心的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温度的降低,岩心的渗透率不断降低,大约2/3的超低渗岩心在25℃左右时会出现裂缝直至断裂.在25~15℃温度段内,流体通过超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对温度最敏感,其变化程度最大(要么降低的幅度最大,要么出现裂缝),且这种变化是部分不可逆的.②随着温度的升高,岩心的渗透率稍有增加,当温度再开始下降时,渗透率下降,温度下降到原始地层温度时渗透率的值比初始值要大,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因此,注水开发低渗透和超低渗油田时应尽量避免冬季投产和施工作业.在正常的开发状态下应在合理的生产压差下,合理选择或保持适当的注水温度,尽量降低冷伤害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保持油藏的稳产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储层 温度 冷伤害 流固耦合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实施同步注水注大于采的开发效果——以沙20油藏为例
20
作者 苏国栋 朱喜萍 +2 位作者 梁成钢 陈德瑞 冉洋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4期52-55,共4页
大部分低渗透油藏不能做到同步注水,达到注采平衡的油藏更少。沙北油田沙20油藏特点为低压力系数、低气油比、低饱和压力和低油水粘度比。为提高水驱效果,沙20油藏实施了以下做法:采用同步注水开发,第二年实现注采平衡,之后注大于采,注... 大部分低渗透油藏不能做到同步注水,达到注采平衡的油藏更少。沙北油田沙20油藏特点为低压力系数、低气油比、低饱和压力和低油水粘度比。为提高水驱效果,沙20油藏实施了以下做法:采用同步注水开发,第二年实现注采平衡,之后注大于采,注采比保持在1.5;制定了合理的采液速度、注采比、压力保持程度等开发技术界限;通过连续防膨,有效控制了低渗透水敏性储层注水启动压力的不断上升;注水井实施层间分注,层内调剖,减小层间、层内矛盾,提高了剖面水驱动用程度;采油井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高液量采油井控液,低液量采油井措施改造,调整水驱方向,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通过上述工作,沙20油藏注水开发5年同类油藏相比开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同步注水 注大于采 技术界限 波及体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