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52
1
作者 程式华 曹立勇 +4 位作者 陈深广 朱德峰 王熹 闵绍楷 翟虎渠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t/hm2(800kg/667m2)。介绍...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t/hm2(800kg/667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837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282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功能型 生物学意义 协优9308 国际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杂种优势利用 中国超级稻 1996年 2005年 超高产育种 杂交稻组合 2000年 经验基础 株型育种 理想株型 技术路线 育种计划 目标产量 基本情况 生育后期
下载PDF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7
2
作者 邹应斌 周上游 唐起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栽培 ,产量可达 12 t/ hm2 ,生育期 130— 15 0 d,颖花量 5 .5— 6 .0万 / m2 ,L AI9- 10 ,株高10 ... 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栽培特性和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指出目前已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栽培 ,产量可达 12 t/ hm2 ,生育期 130— 15 0 d,颖花量 5 .5— 6 .0万 / m2 ,L AI9- 10 ,株高10 0— 110 cm,分蘖力偏强 ,表现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的潜在高产优势。通过对超级杂交水稻的生长发育、光合生产及其分配、分蘖及其成穗、根系生长及其活力、适宜种植区域及其栽培期、超高产途径与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初步明确了单本稀植、增施氮肥条件下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栽培环境和农艺调控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潜力 ,有必要对其足穗大穗与高结实率相互协调的高产生理机制进行酶学水平、激素水平、甚至分子水平的研究 ,并对 SRI强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级杂交水稻 超高产栽培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栽培生理
下载PDF
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42
3
作者 周海波 马旭 姚亚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6,共6页
该文在收集、整理并研究国内外关于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的基础上,按照播种流水线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归纳,系统地总结了每一类机型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播种、排土和秧盘同步传动等技术难点,以及主要部件采用的工作原... 该文在收集、整理并研究国内外关于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技术与装备的基础上,按照播种流水线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归纳,系统地总结了每一类机型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播种、排土和秧盘同步传动等技术难点,以及主要部件采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通过对现有机型特点的分析比较,给出了各类机型的适用范围。最后,根据水稻插、抛秧种植的农艺要求,尤其是中国超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要求,提出适合于超级杂交稻精密播种的新型育秧系统,上述研究为适用于中国传统水稻育秧,以及发展中的超级杂交稻低成本高速精准秧盘育秧播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播种 精密播种 秧盘育秧 超级杂交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4
4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6 位作者 邹应斌 彭少兵 唐启源 方远祥 肖安民 陈玉梅 熊昌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7-1936,共10页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kg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492.3~12209.2kg·ha-1,两优293为6984.0~11679.5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kg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稳定性 干物质生产 肥料用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被引量:107
5
作者 唐启源 邹应斌 +2 位作者 米湘成 汪汉林 周美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2 0 0 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 ,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 0~ 2 40kg hm2 纯氮范围内 ,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 ,以 180kg hm2 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 (10 ...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2 0 0 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 ,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 0~ 2 40kg hm2 纯氮范围内 ,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 ,以 180kg hm2 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 (10 .7t hm2 ) ,在 12 0~ 180kg hm2 的施氮区间内增产效应最明显。氮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施氮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92 0 4 ) ,二是在低氮水平下 (0~ 12 0kg hm2 )施氮量对穗数有明显影响。超级杂交稻对抽穗期源器官有特殊的要求 ,施氮明显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较高的施氮量 ,能保证超级杂交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LAI) ,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 ,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早衰 ,促进光合产物的完全彻底转运 ,发挥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潜力。氮肥农学利用率 (AE)在施肥量之间的变幅较大 ,其中 180kg hm2 施氮量处理的最高 ,达 16.10 ,而 2 40kg hm2 施氮量处理的最低 ,仅为 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形成特点 氮肥 施氮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 被引量:88
6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4 位作者 邹应斌 彭少兵 程兆伟 刘武 唐启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123-3132,共10页
【目的】探索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 【目的】探索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方法】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氮、磷、钾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稻谷所需养分量呈下降趋势。在产量最高的桂东点,其植株体内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肥水平(135~225 kg N·ha-1、29.7~49.5 kg P·ha-1、112.1~186.8 kg K·ha-1)对超级杂交稻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影响不明显;随着产量的提高,超级杂交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也可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 施肥量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 被引量:58
7
作者 陈立云 肖应辉 +1 位作者 唐文帮 雷东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4,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面临的新问题,即超级稻品种资源匮乏、部分超级杂交稻组合适应性较差、超高产水稻育种理论过于模式化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 介绍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当前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面临的新问题,即超级稻品种资源匮乏、部分超级杂交稻组合适应性较差、超高产水稻育种理论过于模式化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即超级亲本选育——超级杂交组合选育——超级杂交制种,并详细阐述了各步骤的标准和实现其目标的技术路线。超级亲本要求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或库容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各级区试对照杂交稻组合的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的标准是品质优、适应性广、耐肥抗倒、对主要病虫害达中抗以上水平,产量水平较国家或省区试中对照增产8%左右。其选育的技术路线是通过双亲最佳组配方式,增加选择压力,注重理想株型和优良生理机能及其各性状间的高度协调。超级杂交制种产量水平根据不育系的类型来确定,其中早稻类型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要求大面积达到3.75t/hm2以上,中稻类型的不育系要求达到5.25t/hm2以上。其技术路线是通过选择最佳的制种基地,选用库容量大和异交结实特性好的不育系,通过超大行比与超常规培育父本措施提高父本的花粉量,从而提高制种产量。按照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的技术路线,成功选育了父本996和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两个超级杂交稻亲本,利用前者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作双季早稻种植的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996,用后者选配出几个增产幅度大、极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稻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育种思路 超级亲本 杂交制种
下载PDF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6
8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9,共7页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要特征特性描述为 :剑叶长 35~ 4 0cm ,宽 2cm ,倒二叶、倒三叶长分别为 5 0~ 5 5cm和 5 5~ 6 0cm ,齐穗期 3叶与茎秆夹角分别为 5°、10°和 15°,叶面内卷 ,剑叶最卷处叶面曲率为 1~ 1.5cm-1,顶 3叶功能期为 70d ,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为 8~ 9,完熟期绿叶LAI为 3左右 ;分蘖盛期叶角较大 ,比叶重SLW 2 .5~ 3g·cm-2 ,叶片薄而披散 ,中后期叶较厚且挺直 ,SLW为 4~ 5g·cm-2 ;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5 %左右 ,消光系数 0 .3~ 0 .4 ,可容纳的最大LAI8~ 10 ;植株高度 110~ 12 0cm ,下位节间长 2~ 4cm ,粗壮而壁厚 ,穗下节间占总秆长的 4 5 %左右 ;穗长 2 5~ 2 8cm ,着粒密度 8~ 10粒·cm-1,弯曲穗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高 ,耐荫和耐光氧化能力较强 (光氧化级别≤ 3) ,能适应广幅光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汕优63光合株型 生理学 生态学 育种 特征特性 中籼型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荣富 张云华 +2 位作者 焦德茂 钱立生 于江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397,共5页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 1 )和母本培矮 6 4S(PA6 4S)以及父本中籼 931 1为材料 ,研究亲本和后代在自然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和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 :强光高温下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两优培九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S...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 1 )和母本培矮 6 4S(PA6 4S)以及父本中籼 931 1为材料 ,研究亲本和后代在自然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和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 :强光高温下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两优培九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 (Fv 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减少较少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增加不明显 ,说明在自然条件下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吸收的光能较多地转化为化学能 ,热耗散较少 ,耐光抑制。同时两优培九的内源活性氧清除酶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诱导的活性较高 ,表现耐光氧化和抗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两优培九品种 亲本 生育后期 光抑制 早衰特性 叶绿素荧光 活性氧代谢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的光氧化特性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荣富 张云华 +1 位作者 钱立生 于江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09-1312,共4页
通过比较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其亲本的光能利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差异 ,为培育耐光氧化的杂交稻提供选亲配组的生理依据 .使用TPS 光合仪和FMS2荧光仪 (Hansatech ,UK)分别测定了人工光氧化处理后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 ,同时测... 通过比较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其亲本的光能利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差异 ,为培育耐光氧化的杂交稻提供选亲配组的生理依据 .使用TPS 光合仪和FMS2荧光仪 (Hansatech ,UK)分别测定了人工光氧化处理后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 ,同时测定了叶绿素、蛋白质和丙二醛的含量 ,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的光合速率低于母本 2 .4% ,高于父本 2 3 % ;光氧化处理 8d后 ,与母本相比 ,两优培九的叶绿素、蛋白质、原初光化学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分别高于母本 33 %、1 5 %、30 %、32 %和 1 0 0 % ;光化学猝灭系数和丙二醛分别低于母本 9%和 50 % ,与父本相比 ,则差异不大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在光氧化条件下光能利用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光氧化 叶绿素荧光特性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对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的反应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陶龙兴 谈惠娟 +2 位作者 王熹 曹立勇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8-524,共7页
以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内2优6号)为材料:于2005-2006年在杭州分期播种,通过不同齐重穗期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变异研究,分析开花结实期自然高温对灌浆结实的影响,同时在温室条件下设置可控极值高温(40~42℃)测定热害指数。... 以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内2优6号)为材料:于2005-2006年在杭州分期播种,通过不同齐重穗期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变异研究,分析开花结实期自然高温对灌浆结实的影响,同时在温室条件下设置可控极值高温(40~42℃)测定热害指数。国稻6号对开花结实期自然高温或设计极值高温的反应明导较对照协优46钝感,两者在小穗育性和热害指数上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还表明国稻6号随花期日平均温度升高小穗不育率增加,尤其与日最高温度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4和0.9850(P〈0.05),表明日最高温度对小穗育性伤害更烈。而灌浆结实期日最高温度对国稻6号结实率的影响不如日平均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2和0.931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开花 结实 高温热害 小穗育性
下载PDF
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及其纯度 被引量:28
12
作者 辛业芸 张展 +1 位作者 熊易平 袁隆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100,共6页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超级杂交稻5 个组合(HYS 1/R105、培矮64S/E32、两优培九、88S/0293、J23A/Q611)及其9个亲本进行了鉴定。用144对SSR引物进行筛选,有47对能够在实验材料中显示较好的多态性,其中,RM337与RM154呈现丰富多态性,可鉴...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超级杂交稻5 个组合(HYS 1/R105、培矮64S/E32、两优培九、88S/0293、J23A/Q611)及其9个亲本进行了鉴定。用144对SSR引物进行筛选,有47对能够在实验材料中显示较好的多态性,其中,RM337与RM154呈现丰富多态性,可鉴别供试组合并分别与其亲本区分开。对于水稻的每一条染色体,各筛选出两条产生多态性的引物,共24对,并提供一组作为鉴定参考的图谱;通过杂种表现为父母本互补带型的特点,找到在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筛选出5对引物分别作为鉴定上述5个超级杂交稻组合的特异引物,进而针对杂交稻不同的纯度问题设计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亲本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稻 SSR引物 杂种表现 父母本 组合 问题设计 实验材料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Super Hybrid Rice 被引量:41
13
作者 HUANG Min ZOU Ying-bin JIANG Peng XIA Bing Md Ibrahim AO He-j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537-1544,共8页
Chinese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project has developed many new varieties with great yield potential. It is controversial which yield compon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super hybrid rice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Chinese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project has developed many new varieties with great yield potential. It is controversial which yield compon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super hybrid rice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super hybrid rice with common hybrid and super inbred rice and analyze contributions of yield components to grain yield of super hybrid rice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evalu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super hybrid rice in farmer’s paddy field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done in Changsha, Guidong, and Nanxian, Hunan Province, China, from 2007 to 2009. Eight super hybrid varieties, one common hybrid variety, and one super inbred variety were grown in each location and year. Rice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in high-yielding (Guidong), moderate-yielding (Nanxian), and low-yielding (Ningxiang) regions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in 2009.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in both the field experiments and rice production investigation. Super hybrid rice varieties outyielded common hybrid and super inbred varieties across three locations and years. Yield potential has been increased by 11.4% in super hybrid rice varieties compared with common and super inbred varieties. The higher yield of super hybrid varieties was attributed to improvement in panicle size. Panicles per m2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grain yield with the exception under yield level of 10.0 to 12.0 t ha-1, and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grain yield in farmer’s field at all of the high-, moderate-, and low-yielding region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anicle per m2 ought to be emphasized in super hybrid ric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hybrid rice YIELD panicle number panicle size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 被引量:38
14
作者 邓启云 袁隆平 +3 位作者 蔡义东 刘建丰 赵炳然 陈立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7-1293,共7页
以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表明,具有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培矮64S/E32有以下生理优势:(1)叶面积指数前期较小,中期稳健,后期衰减缓慢、维持较高水平;(2)抽穗后剑叶和倒2叶的比叶重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3)后期上3叶叶绿素含... 以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表明,具有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培矮64S/E32有以下生理优势:(1)叶面积指数前期较小,中期稳健,后期衰减缓慢、维持较高水平;(2)抽穗后剑叶和倒2叶的比叶重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3)后期上3叶叶绿素含量衰减缓慢,变化平稳;(4)上3叶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比对照多19.2%,达极显著;(5)群体光合生产力比对照高,耐低浓度CO2胁迫能力强;(6)抽穗后具有较快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对照相比总干物质积累速度高18.1%,群体生长率高14.6%。对现阶段超级杂交稻育种中的有效“增源”途径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模式株型 光合生理优势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纤维素含量差异 被引量:33
15
作者 马国辉 邓启云 +1 位作者 万宜珍 王学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9-331,共3页
为了研究超高交水稻最大承载能力 ,比较了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培矮 6 4S/ E32较三系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 3在植株钾、硅和纤维素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比较其干重百分率 ,两组合钾差异不显... 为了研究超高交水稻最大承载能力 ,比较了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培矮 6 4S/ E32较三系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 3在植株钾、硅和纤维素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比较其干重百分率 ,两组合钾差异不显著 ,但超级杂交稻茎节间硅和纤维素含量具有优势 ;超级杂交稻齐穗后节间的钾和硅淀积作用明显 ,叶片的钾撤退相对较少 ;高肥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因其干重增加而增多 ,其中叶鞘各要素的增重十分明显 ,高肥条件下干重百分率普遍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三系杂交稻 纤维素 抗倒伏能
下载PDF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in China: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被引量:39
16
作者 Shi-Hua Cheng Li-Yong Cao Jie-Yun Zhuang Shen-Guang Chen Xiao-Deng Zhan Ye-Yang Fan De-Feng Zhu Shao-Kai M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5-810,共6页
Hybrid rice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self-sufficiency of food supply In China. To meet the future demand for rice production, a national program on super rice breeding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In 1996. The corre... Hybrid rice ha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self-sufficiency of food supply In China. To meet the future demand for rice production, a national program on super rice breeding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In 1996.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breeding strategies and most significant advanc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New plant type models have been modified to adjust to various rice growing regions. In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parents with Intermediate subspecies differentiation In Increasing F1 yield, medium type parental lines were selected from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Inter-subspecies cross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DNA markers for subspecies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blomass Is the basis for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e grain yield potential, and amelioration of leaf characteristics Is helpful In Increasing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Thirty-four super hybrid rice varieties have been released commercially, growing In a total area of 13.5 million hm2 and producing 6.7 thousand million kg more rice In 1998-2005. Although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In China, selections on the root system and Integration of more blotechnologlcal tools remain a great challe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DNA marker harmonious plant type medium type parents super hybrid rice.
原文传递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7
作者 袁隆平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为满足全国人民21世纪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该计划共分四期。第一期:1996—2000年,10.5 t/hm^2;第二期:2001—2005年,12 t/hm^2;第三期:2006—2015年,13.5 t/hm^2;第四期:2016—2020年,15 t/hm^2。2000年... 为满足全国人民21世纪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该计划共分四期。第一期:1996—2000年,10.5 t/hm^2;第二期:2001—2005年,12 t/hm^2;第三期:2006—2015年,13.5 t/hm^2;第四期:2016—2020年,15 t/hm^2。2000年,育成了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其产量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10.5 t/hm^2的指标。21世纪初,以‘两优培九’为主要品种的第一期超级稻最大年推广面积约100万hm^2,平均产量在8.3 t/hm^2左右。第二期超级杂交稻12 t/hm^2的指标于2004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从2006年开始推广。2014年第二期超级稻种植面积接近100万hm^2,平均单产为9 t/hm^2左右。大面积示范目标产量为13.5 t/hm^2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于2011年实现。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于2014年取得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在湖南溆浦县百亩片单产达15.4 t/hm^2。基于上述已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水稻在理论上的产量潜力,启动了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产量指标为16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育种 进展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群体光能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敖和军 方远祥 +3 位作者 熊昌明 程兆伟 刘武 邹应斌 《作物研究》 2008年第4期263-269,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光能截获的影响,2006和2007年,选用3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在湖南省长沙、桂东和永州3个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主要研究了等行距、宽行窄株、宽窄行3种插植方式下的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特性、... 为了探明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光能截获的影响,2006和2007年,选用3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在湖南省长沙、桂东和永州3个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主要研究了等行距、宽行窄株、宽窄行3种插植方式下的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群体生长特征、光能利用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3个超级稻采用宽窄行插植方式的平均产量为9 387 kg/hm2,分别比宽行窄株和等行距处理高2.4%和4.3%。采用宽窄行和宽行窄株插植,在不降低群体有效光合辐射截获量的同时,可提高中下部叶片的光截获量,从而提高群体的光合利用率,增加籽粒充实度,实现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 株行距 光能利用
下载PDF
施氮量与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迪秦 唐启源 +5 位作者 秦建权 张运波 郑华英 杨胜海 陈立军 邹应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9-814,共6页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 通过探讨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的影响,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以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于2007年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农民管理模式、实地氮肥管理和实时氮肥管理3种氮管理模式、涉及7种氮水平(N0~N6)下水稻的产量及群体辐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总量﹑产量﹑群体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都相应增加。处理N6水平(施氮量为210kg/hm2)下,产量最高,为9927.0kg/hm2,分别比其他处理高4.8%~33.5%,当施氮水平超过210kg/hm2时,不同施氮方法,处理产量和群体光合有效截获量反而降低;处理N6干物质积累总量和辐射利用率也最大,分别为1853.7g/m2和1.59g/MJ,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而表明,施氮量和氮管理模式对超级稻产量和辐射利用率有重要影响,相同施氮水平下,采用实地氮肥管理更有利于产量和超级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氮管理模式 辐射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百亩方15.40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建武 张玉烛 +3 位作者 吴俊 舒友林 周萍 邓启云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Y两优900是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4年在湖南溆浦... Y两优900是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4年在湖南溆浦对该组合进行了较大面积攻关试验,创造了6.84 hm2面积单产15.40 t/hm2的世界纪录。介绍了Y两优900的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Y两优900百亩攻关片单产达15.40 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Y两优900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