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稠油供氢水热裂解改质降黏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樊泽霞 赵福麟 +1 位作者 王杰祥 巩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通过超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前后黏度、沥青质、硫质量分数等性质的变化,研究了超稠油进行水热裂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超稠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硫是地层注蒸汽温度下进行水热裂解反应的前提。温度和时间对反应有很大影响。供氢剂... 通过超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前后黏度、沥青质、硫质量分数等性质的变化,研究了超稠油进行水热裂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结果表明,超稠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硫是地层注蒸汽温度下进行水热裂解反应的前提。温度和时间对反应有很大影响。供氢剂中四氢萘对超稠油水热裂解影响最大。四氢萘供氢剂与硫酸镍催化剂复配使用对超稠油水热裂解有协同效应。水热裂解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胜利单家寺油田超稠油通过供氢催化水热裂解降黏率可达70%以上。胶质、沥青质、硫质量分数降低,H/C原子比提高,超稠油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供氢剂 水热裂解 改质 降黏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CO_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 被引量:56
2
作者 李兆敏 鹿腾 +3 位作者 陶磊 李宾飞 张继国 李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驱油效率(65.4%);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实现了降黏剂、CO2与蒸汽协同降黏作用的滚动接替,从而有效降低了注汽压力,扩大了蒸汽波及范围即扩大了降黏区域,提高了产油速度。根据温度分布和降黏机理的不同可将降黏区分成4个复合降黏区,即蒸汽复合降黏区、热水复合降黏区、低温水复合降黏区和CO2-降黏剂复合降黏区。矿场应用表明,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深部薄层超稠油油藏、深部厚层超稠油油藏和浅部薄层超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降黏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吞吐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CO2 降黏剂
下载PDF
氮气辅助SAGD开采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高永荣 刘尚奇 +1 位作者 沈德煌 郭二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21,共5页
利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过程中添加氮气提高顶水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生产机理,主要包括:形成隔热层,降低热损失,提高热效率;维持系统压力,改善流度比;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优选出了氮气... 利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过程中添加氮气提高顶水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生产机理,主要包括:形成隔热层,降低热损失,提高热效率;维持系统压力,改善流度比;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优选出了氮气注入方式、氮气与蒸汽比和氮气总注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气辅助SAGD开采技术在杜84块馆陶油层开采中是可行的,有利于蒸汽腔的侧向扩展,增加蒸汽的横向波及体积;在SAGD过程中添加氮气能够有效控制顶水下泄,延长SAGD生产时间3~4年,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和油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顶水油藏 蒸汽超覆 氮气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
下载PDF
超稠油氮气、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高永荣 刘尚奇 +1 位作者 沈德煌 李小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辽河油田杜 3 2块超稠油油藏进行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综合研究 ,从机理、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氮气、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筛选出高效溶剂 ,测试驱油效率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 ,提出注 1 3溶剂段塞加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对辽河油田杜 3 2块超稠油油藏进行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综合研究 ,从机理、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氮气、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筛选出高效溶剂 ,测试驱油效率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 ,提出注 1 3溶剂段塞加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可以使采收率增加 4.0 %,增油成本为 43 6元 t ,为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图 3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溶剂辅助蒸汽吞吐开采技术 溶剂段塞
下载PDF
水平井、氮气及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以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浅薄层超稠油为例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学忠 王金铸 乔明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埋藏浅(400~570 m)、地层温度低(22~28℃)、储集层薄(2~6 m,平均3.5 m)、地下原油黏度高(50 000~90 000 mPa.s)但热敏性好、适合热采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蒸汽的复合开发稠油方式(HDNS),...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埋藏浅(400~570 m)、地层温度低(22~28℃)、储集层薄(2~6 m,平均3.5 m)、地下原油黏度高(50 000~90 000 mPa.s)但热敏性好、适合热采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蒸汽的复合开发稠油方式(HDNS),并在排601砂体北部实施了HDNS开发先导试验。结果表明:油套环空注氮气,可起到隔热作用;利用氮气膨胀性高的特点,补充地层能量;地层内氮气向上超覆,对地层有保温作用。HDNS各要素的综合作用显著提高了蒸汽波及体积、驱油效率和原油流动能力,降低了原油黏度。春风油田应用HDNS技术已经建成产能40×104t,采油速度3.0%,实现了低品位浅薄层超稠油的高速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 超稠油 强化热采 水平井 蒸汽吞吐 氮气 油溶性降黏剂
下载PDF
水平井在杜84断块超稠油开发中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高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运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手段,结合矿场试验,并与直井在完全投资、操作成本、完井方式、生产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水平井在杜84块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可以优选超稠油的开发方式,为超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 运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手段,结合矿场试验,并与直井在完全投资、操作成本、完井方式、生产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水平井在杜84块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可以优选超稠油的开发方式,为超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条件具备的区域选用该项技术,对提高超稠油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最终采收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杜84断块 超稠油开发 研究 蒸汽吞吐 兴Ⅵ组
下载PDF
超稠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不同开采阶段参数优化 被引量:39
7
作者 孙新革 何万军 +3 位作者 胡筱波 吴永强 张建华 张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699,共3页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生产初期、高压生产、稳定生产和衰竭生产等6个阶段,并提出各阶段的转换条件。根据风城油田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实践,对各阶段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可作为同类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方式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双水平井 蒸汽辅助 重力泄油 井间压差 采注比
下载PDF
胜利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 被引量:35
8
作者 曹嫣镔 刘冬青 +3 位作者 张仲平 王善堂 王全 夏道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9-743,共5页
针对超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汽窜严重的问题,开展室内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研究,将氮气泡沫与热固性堵剂相结合封堵汽窜,热固性堵剂封堵大孔道,氮气泡沫调整蒸汽的吸汽剖面。优化后的泡沫剂体系300℃阻力因子达到30以上,且对低含油饱和度... 针对超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汽窜严重的问题,开展室内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研究,将氮气泡沫与热固性堵剂相结合封堵汽窜,热固性堵剂封堵大孔道,氮气泡沫调整蒸汽的吸汽剖面。优化后的泡沫剂体系300℃阻力因子达到30以上,且对低含油饱和度区域具有选择性封堵作用,适用于超稠油油藏条件下高渗透带的封堵;热固性堵剂在静态120℃可4 h形成固结,150℃可2h有效固结,在蒸汽动态驱替过程中可形成有效封堵。利用双岩心管开展堵调工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固性堵剂和氮气泡沫相结合的封堵汽窜方式比单纯应用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5.7%,驱替效率整体达到60.8%。2011年在单56超稠油藏进行现场实施,措施后综合含水下降10.2%,生产井井口温度下降15℃,井组日产油量增加28 t以上,单轮次措施有效期198 d,措施增油2 562 t,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驱 泡沫 热固性堵剂 汽窜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氮气及烟道气吞吐采油物理模拟实验——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为例 被引量:33
9
作者 付美龙 熊帆 +4 位作者 张凤山 高远文 郑观辉 田华 于兰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73,共4页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吞吐周期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杜84块超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对原油粘度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在注蒸汽辅助的条...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吞吐周期高、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在杜84块超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对原油粘度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模拟了在注蒸汽辅助的条件下,单纯注CO2、单纯注N2及模拟烟道气等多种吞吐方式的采油规律及增产机理;研究了CO2与N2的注入次序、注入量、注入比例及注入压力与放喷压力等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杜84块超稠油主力含油区块开采过程中,CO2和N2的注入次序为先注N2后注CO2,CO2与N2的体积比为2:1,注入压力为15MPa,生产时放喷压力以地层压力7.35MPa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吞吐 放喷压力 物理模拟 超稠油 杜84块
下载PDF
氮气及降粘剂辅助水平井热采开发浅薄层超稠油油藏 被引量:32
10
作者 孙建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9,53,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粘度高、厚度薄的特点,常规直井注蒸汽开发效果差。根据油藏开发难点,提出了氮气及降粘剂辅助水平井热采(HDNS)强化开发技术,揭示了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即水平井降低注汽压力、增强吸汽能...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粘度高、厚度薄的特点,常规直井注蒸汽开发效果差。根据油藏开发难点,提出了氮气及降粘剂辅助水平井热采(HDNS)强化开发技术,揭示了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即水平井降低注汽压力、增强吸汽能力、减少热损失;降粘剂有效降低井筒周围的原油粘度,提高注汽质量;氮气提高浅层油藏能量,具有助排、隔热作用,提高开发效果;蒸汽具有加热降粘和蒸馏作用。在春风油田排601超稠油油藏投产水平井54口,通过运用HDNS强化采油技术,第1a平均单井产油能力为8.2t/d,累积油汽比为0.48t/t,平均单井峰值产油量为32t/d,实现了浅薄层超稠油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水平井 降粘剂 氮气 春风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超常规稠油油藏改进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方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乃群 常斌 程林松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结合辽河超常规稠油油田的生产实际,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及其改进方式(蒸汽和气体联合泄油、单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以及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以上几种开发方式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方... 结合辽河超常规稠油油田的生产实际,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及其改进方式(蒸汽和气体联合泄油、单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以及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以上几种开发方式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方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方式优选.优选结果认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及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是开采超常规稠油油藏较为有效的开发方式;在超常规稠油开发早期,应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后期应转为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调研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确定了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强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进行超常规稠油开发的技术指标并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对超常规稠油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规稠油油藏 改进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方式 应用研究 方式优选 适应性
下载PDF
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藏采油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邹国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塔河油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超深超稠碳酸盐岩油藏,埋深5350~6600m,80%的储量为特超稠油,开发极其困难。从稠油的粘度影响因素出发,以塔河油田近10年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对目前在塔河油田广泛应用的掺稀降粘工艺的机理、实践等各个... 塔河油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超深超稠碳酸盐岩油藏,埋深5350~6600m,80%的储量为特超稠油,开发极其困难。从稠油的粘度影响因素出发,以塔河油田近10年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对目前在塔河油田广泛应用的掺稀降粘工艺的机理、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常规的热采工艺不适合塔河油田,掺稀降粘、大工作制度生产、掺热稀油生产、复合接力泵工艺技术、化学降粘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开采工艺,塔河油田的开发为我国超深超稠油藏的开采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开采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超深油藏 超稠油 开采 掺稀降粘
下载PDF
辽河油田边顶水超稠油油藏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才业 樊佐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129-132,共4页
辽河油田边顶水超稠油油藏具有构造平缓、岩石颗粒粗、物性好、成岩作用弱、非均质性较弱、油水关系复杂的特征。通过对该类油藏的成因探讨,认为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边顶水超稠油油藏的物质基础;水动力和水洗作用使浮力对原油运动力的影... 辽河油田边顶水超稠油油藏具有构造平缓、岩石颗粒粗、物性好、成岩作用弱、非均质性较弱、油水关系复杂的特征。通过对该类油藏的成因探讨,认为生物降解作用是形成边顶水超稠油油藏的物质基础;水动力和水洗作用使浮力对原油运动力的影响变得极小;氧化作用形成的"沥青壳"阻止了地层水的下渗,有利于油藏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油藏特征 生物降解作用 边顶水油藏 辽河油田
下载PDF
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新仿 王卓飞 +3 位作者 徐明强 张帅仟 何军 魏新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蒸汽吞吐是增加稠油产量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稠油在50℃时,地面脱气原油的粘度为2400~961000mPa·s,平均452029mPa·s,属超稠油油藏。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 蒸汽吞吐是增加稠油产量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稠油在50℃时,地面脱气原油的粘度为2400~961000mPa·s,平均452029mPa·s,属超稠油油藏。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蒸汽吞吐的主要注采参数。对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注汽压力、焖井时间和蒸汽干度等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推荐了注采参数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蒸汽吞吐井的吞吐效果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不同周期的周期产油量等。计算结果对于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特超稠油油藏进行蒸汽吞吐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数值模拟 参数优选
下载PDF
超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庆辉 刘其成 +2 位作者 刘志惠 郑南方 李成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针对杜 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 ,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 ,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 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为 1‰~ 2‰。CSL 1型... 针对杜 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 ,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 ,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 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为 1‰~ 2‰。CSL 1型乳化降粘剂具有耐高温性能 ,在 3 0 0℃下其降粘特性不失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耐高温乳化降粘剂 实验研究 降粘效率 蒸汽吞吐 驱油效率
下载PDF
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德卿 尤彦彬 赵志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7-30,共4页
通过监测手段,了解曙一区超稠油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对吸汽、产液剖面等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曙一区超稠油油层总体纵向动用程度较差。采用分注、选注、调剖、分段射孔等工艺措施,可改善油层动用程度,提高油井吞吐效果。
关键词 曙-区 超稠油 蒸汽吞吐 油层 纵向动用程度 辽河油田 监测
下载PDF
蒸汽超覆对块状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尚奇 王晓春 +1 位作者 杨立强 由世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利用测井资料 ,结合油藏地质特征 ,建立了非均质地质模型。通过高温吸汽剖面、井温剖面、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的分析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蒸汽的超覆作用 ,揭示了蒸汽超覆导致独特的油层温度分布特征及井间剩余油... 利用测井资料 ,结合油藏地质特征 ,建立了非均质地质模型。通过高温吸汽剖面、井温剖面、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的分析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蒸汽的超覆作用 ,揭示了蒸汽超覆导致独特的油层温度分布特征及井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油井射孔方式、调整注汽参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蒸汽超覆 ,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 ,降低油层纵向上的剩余油。在油层下部钻水平井 ,采取直井与水平井组合重力泄油方式 ,可以有效地动用井间剩余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超覆 剩余油 蒸汽吞吐 直井与水平井组合
下载PDF
超稠油组合式吞吐在曙光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如杰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改善曙光油田曙一区兴隆台超稠油开发效果,针对开发过程中油层动用不均、井间汽窜严重、低压低产等问题,在分析油藏发育、井网井距及注汽参数对开发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平面、层段和介质3种组合蒸汽吞吐方式,将物性相似、相互干扰的油... 为改善曙光油田曙一区兴隆台超稠油开发效果,针对开发过程中油层动用不均、井间汽窜严重、低压低产等问题,在分析油藏发育、井网井距及注汽参数对开发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平面、层段和介质3种组合蒸汽吞吐方式,将物性相似、相互干扰的油井组合在一起注汽。平面组合注汽时先注低压井,再注高压井;层段组合中小层定量配汽比例由油层渗透率和吸汽程度决定;介质组合二氧化碳降黏效果好,氮气增能效果好。组合注汽后,油井汽窜年影响产量降低6 250t,油层有效动用程度提高11%,超稠油年综合递减控制在6%以内,对提高同类型超稠油开发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组合式吞吐 组合方式 曙光油田 动用程度
下载PDF
春风油田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高速高效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束青林 王顺华 +3 位作者 杨元亮 苏朝光 吴光焕 郑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共11页
春风油田作为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唯一投入整体开发的五千万吨级储量油田,开发伊始即确立了用5年时间建成百万吨原油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针对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缺乏有效的储层描述方法、开发方式、工程技术以及管理体系等难... 春风油田作为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唯一投入整体开发的五千万吨级储量油田,开发伊始即确立了用5年时间建成百万吨原油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针对浅薄层超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缺乏有效的储层描述方法、开发方式、工程技术以及管理体系等难题,围绕“三新三高”模式,开展针对性的系统攻关,创新配套了7项关键技术,突破了2m浅薄储层精细预测、高效热力复合采油技术,解决了有效动用难题;配套了水平井防砂免钻塞钻完井一体化、注汽水平泵采油一体化技术,解决了高效开发难题;完善了高干度循环流化床环保锅炉、产出水低温多效机械压缩蒸发技术,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了智能油田高效管理运行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开发成本。春风油田共动用地质储量近5000万吨,2015—2018年连续4年稳产超过100万吨,产能建设投资及单位完全成本降低了1/3左右,在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形成的关键技术丰富了稠油开发理论与技术,并已推广应用到新疆、河南以及胜利东部等同类型油田,支撑了低品位超稠油油藏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 超稠油 高速高效开发 绿色低碳 智能油田 春风油田
下载PDF
风城油田重37井区SAGD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万军 木合塔尔 +3 位作者 董宏 孟祥兵 朱云飞 其那尔.胡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研究风城油田重37井区生产动态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蒸汽腔发育的关系后认为,重37井区SAGD开发效果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管柱结构、生产工艺以及注采关键操作参数等因素影响。以试验区典型井组非均质模型为基础,经数值模拟提... 研究风城油田重37井区生产动态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蒸汽腔发育的关系后认为,重37井区SAGD开发效果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管柱结构、生产工艺以及注采关键操作参数等因素影响。以试验区典型井组非均质模型为基础,经数值模拟提出了二次蒸汽吞吐预热、加密井注汽辅助SAGD、注氮气辅助SAGD以及注溶剂辅助SAGD等改善SAGD开发效果技术对策,为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促进SAGD蒸汽腔发育,提高采收率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齐古组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超稠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