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井水增温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付强 梁川 杨广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 ,探求了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井水增温与其几个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水温T与水流经路程L、池内水的流速v、气温T′等同时对晒水池内水温 (静水状况、动水状况 )随气温T′、水深H的日变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 通过田间试验 ,探求了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井水增温与其几个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水温T与水流经路程L、池内水的流速v、气温T′等同时对晒水池内水温 (静水状况、动水状况 )随气温T′、水深H的日变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推荐设计了几种晒水池增温技术方案 ,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晒水池内井水增温技术措施、优化晒水池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水稻 晒水池 数学模型 井水增温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向家坝灌区水温改善措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枭 梁瑞峰 +3 位作者 刘清园 张鹏 李克锋 汪青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4-724,共11页
水温是影响灌区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特定水库取水口低温水对灌区灌溉的影响程度及多种低温水减缓措施的改善增温效果,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研究低温水减缓措施对... 水温是影响灌区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特定水库取水口低温水对灌区灌溉的影响程度及多种低温水减缓措施的改善增温效果,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研究低温水减缓措施对灌区水温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与向家坝坝址处的天然水温相比,单库运行时(建坝近期)向家坝灌区部分渠道最大降幅可达2.1℃,梯级电站联合运行后(建坝远期)最大降幅可达3.1℃,建坝远期的低温水效应大于近期运行时的低温水效应。距取水口最近的柏溪斗渠4月灌溉水温降幅可达3.1℃,而较远处的两木斗渠4月份灌溉水温降幅为1.3℃,灌溉水温的降幅随灌渠离取水口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向家坝北总干渠前38 km低温水效应较显著,38 km以外渠道受低温水影响较小。取水口设置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与灌区设置晒水池增温措施具有相近的增温效果,4月增温效果约为0.4℃~0.9℃。采用已建塘坝、窖池等小水利设施辅助晒水池进行晒水增温对低温水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4月增温幅度约为1.3℃~1.7℃。研究成果可为湖库管理部门制定近期及远期运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 灌溉 水温 叠梁门 晒水池
原文传递
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灌溉水增温措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健威 庄春义 +1 位作者 赵高磊 梁瑞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西南地区大多采用渠道从水库引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库水温分层使引于水库的水温低于天然水温,低温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灌溉水温。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灌溉水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晒水池和叠... 西南地区大多采用渠道从水库引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库水温分层使引于水库的水温低于天然水温,低温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灌溉水温。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灌溉水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晒水池和叠梁门2种增温方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向家坝灌区低温水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部分渠道最大降温达3.10℃。晒水池增温后各斗渠渠首水温为16.70~17.50℃,与采取叠梁门措施增温后16.60~17.50℃的水温基本一致。晒水池与叠梁门分层取水的增温效果基本相同,但晒水池建设总静态投资为5823.00万元小于叠梁门改造工程静态总投资的21051.38万元,晒水池方案更经济。同时利用灌区内已建塘坝对渠道低温水进行晒水增温,最大增温幅度为1.47℃,可以大大缓解低温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温 灌溉水增温 低温水 晒水池 叠梁门 向家坝灌区
下载PDF
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升温机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赵燮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共5页
该文针对井灌区井水灌溉水温低的特点 ,生产实际中需设晒水池来提高水温 ,以便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通过太阳辐射——水体——土壤系统 ,对静水状态和动水状态下晒水池升温机理进行了探讨 ,建立了静水情况下晒水池平衡水温的数学... 该文针对井灌区井水灌溉水温低的特点 ,生产实际中需设晒水池来提高水温 ,以便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通过太阳辐射——水体——土壤系统 ,对静水状态和动水状态下晒水池升温机理进行了探讨 ,建立了静水情况下晒水池平衡水温的数学模型 ,并说明各参数的数值算法 ;利用平衡水温的数学模型 ,通过解非奇次方程的方法 ,建立了晒水池内任意时刻各点水温的预测模型 ,并利用建三江垦区七星农场的晒水池实测水温加以验证 ,最大相对误差在 9.6 %以内 ,结果表明预测精度符合生产实际要求 ,这一数学模型为井灌区井水升温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 水稻 晒水池 冷水害 平衡水温 太阳辐射
下载PDF
寒地水稻灌溉晒水池水温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基于Modbus协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席桂清 衣淑娟 谭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3,57,共5页
针对寒地水稻灌溉晒水池,设计了一种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远程监测多点水温的系统。该系统利用STC89C51单片机进行多点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将数据传输到触摸屏进行显示;触摸屏通过透明传输的无线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到远程计算机,数据... 针对寒地水稻灌溉晒水池,设计了一种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远程监测多点水温的系统。该系统利用STC89C51单片机进行多点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将数据传输到触摸屏进行显示;触摸屏通过透明传输的无线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到远程计算机,数据传输采用Modbus通信协议。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连接电路简单、组态灵活、传输可靠、采集数据准确等优点,在其他数据采集的领域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晒水池 MODBUS通信协议 STC89C51单片机 触摸屏 无线传输
下载PDF
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升温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门宝辉 付强 +1 位作者 刘庆华 魏永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3,共5页
针对井灌区井水灌溉水温低的特点 ,为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 ,通过太阳辐射 -水体 -土壤这一连续体模型 ,利用数学知识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建立了静水情况下晒水池平衡水温的数学模型 ,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各参数的数值算法 ;建立了晒水... 针对井灌区井水灌溉水温低的特点 ,为防止井灌水稻冷水害的发生 ,通过太阳辐射 -水体 -土壤这一连续体模型 ,利用数学知识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建立了静水情况下晒水池平衡水温的数学模型 ,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各参数的数值算法 ;建立了晒水池内任意时刻各点水温的预测模型 ,并利用实测水温加以验证 ,其最大相对误差在9.6 %以内 ,预测精度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水稻 晒水池 冷水害 升温机理 太阳辐射-水体-土壤连续体
下载PDF
寒地井灌水稻田区晒水池用地空间布局研究——以七星农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国明 张志宇 +3 位作者 高君峰 于凤荣 冯悦 春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205,212,共6页
晒水池用地优化布局是保证寒地井灌水田区高产稳产、实现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整治技术创新的关键。以资源三号遥感卫星数据空间影像,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作为主数据源,提取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晒水池用地数据... 晒水池用地优化布局是保证寒地井灌水田区高产稳产、实现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整治技术创新的关键。以资源三号遥感卫星数据空间影像,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作为主数据源,提取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晒水池用地数据,分析晒水池用地分布格局,旨在为寒地水田区晒水池用地布局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七星农场晒水池用地平均规模为2 146.98 m^2,平均最邻近距离为331.87 m,不同管理区晒水池用地平均最邻近距离与平均规模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的线性相关关系;(2)七星农场晒水池用地最邻近指数为0.852 458,晒水池用地占水田面积比例越大,集聚分布特征越明显;所占比例越小,随机分布特征越明显;(3)晒水池用地面积占所服务水田面积的0.8%时,灌溉用水量和水温能够达到水田需水高峰期的要求。但布局晒水池用地过程中,并不只是按照水田需水高峰期来确定用地规模,同时还会利用灌溉渠道的长度及其增温作用。(4)晒水池用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主要受晒水池用地选址和晒水池用地规模两个方面的影响。晒水池用地必须处于水田独立灌溉小区的最高处,晒水池灌溉半径应控制在300 m以内;根据三江平原地下水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该地区晒水池用地规模占服务水田面积的比例范围应控制在0.74%~0.8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灌水田 晒水池用地 空间格局 土地整治 灌溉用水满足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