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开发的含硫尾气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明宇 赵华莱 +2 位作者 刘健 程林 陈运强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4期36-41,共6页
为了使油气处理行业废气排放SO2浓度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新标准的要求,有必要对国内现有的含硫尾气处理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并在新建的油气处理工程中使用更为高效的含硫尾气处理技术。自主开发的含硫尾气处理系列技术可适应不同SO2... 为了使油气处理行业废气排放SO2浓度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新标准的要求,有必要对国内现有的含硫尾气处理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并在新建的油气处理工程中使用更为高效的含硫尾气处理技术。自主开发的含硫尾气处理系列技术可适应不同SO2排放要求,其建造的装置运行良好,SO2排放浓度远低于现行和即将实施的环保标准。含硫尾气处理系列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功应用,消除了对国外工程公司的技术依赖,对我国油气处理行业的节能减排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处理 含硫尾气 酸气 二氧化硫 CPS CPH CPA
下载PDF
氧化吸收工艺尾气焚烧炉中SO_(3)生成动力学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西 谢武君 +3 位作者 李金金 常宏岗 陈世明 丁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氧化吸收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焚烧炉操作参数和气体条件变化对SO_(3)生成的影响,以减少尾气焚烧炉中SO_(3)的生成。方法在实验室中利用管式炉模拟尾气焚烧炉研究SO_(3)的生成,采用控制冷凝法测定反应管出口气体中SO_(3)... 目的研究采用氧化吸收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焚烧炉操作参数和气体条件变化对SO_(3)生成的影响,以减少尾气焚烧炉中SO_(3)的生成。方法在实验室中利用管式炉模拟尾气焚烧炉研究SO_(3)的生成,采用控制冷凝法测定反应管出口气体中SO_(3)含量。仅在气相条件下研究不同工况和气质条件对SO_(3)生成的影响。结果SO_(2)和O_(2)体积分数增加会增加SO_(3)体积分数,SO_(3)体积分数与反应气体停留时间呈线性关系,在反应体系中引入CS2也能明显提高SO_(3)体积分数,但对SO_(3)生成率无明显影响;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CH4也会明显提高体系中SO_(3)体积分数,并提高SO_(3)生成率。结论明确了SO_(3)生成情况与尾气焚烧炉操作参数和气质条件的关系。SO_(3)生成对反应物SO_(2)和O_(2)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87和0.45,SO_(2)氧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69.0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尾气 氧化吸收 尾气焚烧 SO_(3) 控制冷凝法
下载PDF
价值引领导向下培育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设计——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
3
作者 何雨晴 吴孝位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42,共6页
以长岭石化含硫尾气处理为真实情境,从SO_(2)的来源、危害、吸收和监测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正确的价值引领为导向,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认识,体会国家、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坚持... 以长岭石化含硫尾气处理为真实情境,从SO_(2)的来源、危害、吸收和监测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正确的价值引领为导向,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对物质间转化关系的认识,体会国家、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关键能力 二氧化硫 长岭石化 含硫尾气
原文传递
集气站TEG脱水撬再生尾气治理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乔光辉 曾继磊 +2 位作者 葛涛 李慧 卫国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7期140-143,共4页
本文以气田集气站为例,根据TEG脱水撬现场运行情况,通过模拟计算TEG再生尾气中H2S的含量和厂界H2S浓度变化趋势,现场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数据,结果显示超过限值要求。尾气治理采用"气液分离+焚烧"工艺,尾气通过烟囱有组织排放... 本文以气田集气站为例,根据TEG脱水撬现场运行情况,通过模拟计算TEG再生尾气中H2S的含量和厂界H2S浓度变化趋势,现场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数据,结果显示超过限值要求。尾气治理采用"气液分离+焚烧"工艺,尾气通过烟囱有组织排放,经监测,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尾气排放符合规范要求,集气站和厂界味道消除,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G脱水 含硫天然气 再生尾气
下载PDF
燃煤尾气的深度脱硫塔设备模拟优化
5
作者 陈慕华 余敏 +4 位作者 梁秋月 周立伟 胡淇翔 付博 朱新宝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8-553,共6页
通过对比国内外燃煤烟气脱硫工艺,选择传统氨法脱硫进行了工艺改进,改进后的工艺采用塔外氧化技术,并通过更有效的蒸发结晶工艺获得副产物硫酸铵。对氨法脱硫工艺中的核心设备进行了优化,脱硫塔中采用改良的双母管喷淋技术和新型气体分... 通过对比国内外燃煤烟气脱硫工艺,选择传统氨法脱硫进行了工艺改进,改进后的工艺采用塔外氧化技术,并通过更有效的蒸发结晶工艺获得副产物硫酸铵。对氨法脱硫工艺中的核心设备进行了优化,脱硫塔中采用改良的双母管喷淋技术和新型气体分布器,增强气液接触效果,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考察烟气进口角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优烟气进口角度为30°。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和提升脱硫效率,对于脱硫塔的实际设计和工业应用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尾气 氨法 深度脱硫 脱硫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