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建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7-50,共4页
 "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物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物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突出悲哀之情。"物感"观...  "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物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物哀"观表明日本审美观念与直观感受、感性认识相关联,重视人的感情态度,突出悲哀之情。"物感"观表明中国审美观念与哲理思考、理性意识相关联,注重情理统一。"物哀"受"物感"的影响甚大。二者的共同点是事物形象与内在感情的交融,物象触发情感,情感移注于物象,达乎情景融汇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物感 审美 情感 物象
下载PDF
村上春树作品文本嵌套现象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希文 赵逸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1-99,共9页
“文本嵌套”以互文性概念为基础,在叙事性的语句中嵌套了一个个本身没有叙事功能的“符号”,这些符号具有把文本从文学形式中解放出来的功能。村上春树的作品频繁出现具有鲜明特征的文本嵌套现象,即在基本的叙事框架中嵌套丰富的次级文... “文本嵌套”以互文性概念为基础,在叙事性的语句中嵌套了一个个本身没有叙事功能的“符号”,这些符号具有把文本从文学形式中解放出来的功能。村上春树的作品频繁出现具有鲜明特征的文本嵌套现象,即在基本的叙事框架中嵌套丰富的次级文本,并以专有名词次级文本、喻体次级文本、物质环境次级文本等形式呈现。在“能指”与“所指”的对调中,实现了次级文本的身份剧变和新的母体文本的象征指向。文本嵌套既是结构的,又是解构的,它通过人被客观世界的结构化从而实现对主体性的解构。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挖掘与剖析,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结构与解构的关系。另外,从日本文学传统的角度来看,文本嵌套可以说是“物哀”在现代语境中的变形重生,是对“物哀”抒情传统的颠覆性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文本嵌套 次级文本 “物哀”
下载PDF
析中日象征主义诗歌中的“物感”与“物哀”
3
作者 裴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1-44,共4页
中日象征主义诗歌是屹立于20世纪中日诗坛的"一支异军",它们都是在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萌生和发展起来,在诸多方面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了承袭和发展。"物感"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 中日象征主义诗歌是屹立于20世纪中日诗坛的"一支异军",它们都是在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萌生和发展起来,在诸多方面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了承袭和发展。"物感"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日本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精髓。西方象征主义思潮对中日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显现而直观的,而中日古典诗歌传统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中日象征主义诗歌在吸收和融合了具有两个民族特质的"物感"与"物哀"的文学传统后生机勃勃,共同演绎出了一曲"东方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象征主义诗歌 物感 物哀
下载PDF
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文体研究
4
作者 孙凤龙 阳远 +1 位作者 彭忆婷 尹俊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0期56-58,共3页
川端康成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作家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人。他的作品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在美丽的日本》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川端康成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作家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人。他的作品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在美丽的日本》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所发表的一篇获奖感言。他的这篇在斯德哥尔摩的获奖演讲说辞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意识,在此基础上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日本的传统美。禅宗、虚无与物哀则是构成日本传统美的精华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美学 禅宗思想 虚无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