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bsidence Corresponding to Dynamic Groundwater Funnel in Beijing Municipality,China 被引量:14
1
作者 CHEN Beibei GONG Huili +5 位作者 LI Xiaojuan LEI Kunchao ZHANG Youquan LI Jiwei GU Zhaoqin DANG Yan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6期753-764,共12页
Due to long-term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 Beijing Municipality, regional groundwater funnels have formed and land subsidence has been induced. By combining a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GPS monitor- ing... Due to long-term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 Beijing Municipality, regional groundwater funnels have formed and land subsidence has been induced. By combining a ground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GPS monitor- ing network data, radar satellite SAR data, GIS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a coupled process model based on the dy- namic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and the deformation response of land subside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fimnels and the land subsidence response process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Beijing.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rrent groundwater funnel area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southwest of Shunyi District, the northeast of Chaoyang District and the northwest of Tongzhou District, with an average decline rate of groundwa- ter level of 2.66 rn/yr and a maximum of 3.82 m/yr in the center of the funnels.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response model of land subsidence to groundwater funnels with uneve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where the maximum land subsidence rate was about --41.08 mm/yr and the area with a subsidence rate greater than 30 mm/yr was about 1637.29 km2. Although a consistency was revealed to exist between a groundwater funnel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land subsidence funnel, this consistency was not per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onse model of land subsidence to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groundwater was more revealing when combining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with InSAR, GIS, GPS, providing a new strategy for environmental and hydrogeological research an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bsidence groundwater funnel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SAR deformation response
下载PDF
融合 PS、SBAS、DS InSAR 技术的昆明地面沉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世鹏 张王菲 +2 位作者 康伟 张庭苇 李云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73,共14页
时序InSAR技术为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方法,然而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自身的缺陷限制了InSAR技术的监测精度,特别是复杂地形产生的低相干性引起的PS点稀疏问题。在PS和SBAS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Stacking技术联合PS-InSAR... 时序InSAR技术为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方法,然而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自身的缺陷限制了InSAR技术的监测精度,特别是复杂地形产生的低相干性引起的PS点稀疏问题。在PS和SBAS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Stacking技术联合PS-InSAR进行相干目标点选取,提出融合PS、SBAS、DS-InSAR的技术,并对比提出的方法与常规PS+SBAS-InSAR的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PS+SBAS-InSAR反演的昆明沉降速率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其中本实验提出的方法能增强观测区域点目标空间分布的密度,进而得到更多有效的地表形变信息。从整个研究区来看,昆明市城区地表整体存在-22~8 mm/a的沉降速率,严重沉降区集中在官渡区、西山区和五华区,并已经形成多个沉降漏斗。自1989年以来,小板桥和河尾村依然是最严重的两个沉降漏斗中心,而东北方向的蒋家营则是本次研究中发现的新沉降点。结合历史资料的验证分析表明:昆明地面沉降主要受地下水抽汲、建筑荷载与工程施工以及断陷盆地的构造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融合 DS 昆明 沉降漏斗
原文传递
基于SBAS-InSAR的采煤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旭斌 路鑫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51-56,共6页
山西长治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因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针对基于“点”的传统形变测量技术难以胜任大范围地表的监测任务问题,本文以29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小基线集(SBAS-In SAR)技术获取了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0... 山西长治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因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针对基于“点”的传统形变测量技术难以胜任大范围地表的监测任务问题,本文以29景Sentinel-1A雷达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小基线集(SBAS-In SAR)技术获取了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0月7日期间古城煤矿S1306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结果,并结合特征点的时序累积沉降信息对研究区地表形变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做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S1306工作面周边地表自2022年1月16日开始发生明显形变,并逐渐在始采线附近形成一个沉陷盆地,盆地中心可探测到的最大下沉值约-178.6 mm,且盆地有逐渐向西北方向发育的趋势;由于工作面开采尚未结束,截止2022年10月7日,形变影响沿采动方向仅传递至工作面中部位置,与实际开采位置基本吻合,说明SBAS在矿区形变监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对矿区合理开采和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集 开采沉陷 形变监测 Sentinel-1A 沉降漏斗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监测廊坊市地面沉降
4
作者 江培华 胡宝俊 唐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8-89,共12页
地面沉降是廊坊市范围内的缓变地质灾害,为了分析该地区地表沉降特征,采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分别对Sentinel-1卫星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升、降两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雷达视线向形变,并进行融合分解得到垂直沉降和水平形变。结果... 地面沉降是廊坊市范围内的缓变地质灾害,为了分析该地区地表沉降特征,采用SBAS-InSAR时序分析方法,分别对Sentinel-1卫星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升、降两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雷达视线向形变,并进行融合分解得到垂直沉降和水平形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最大沉降速率达到100.2 mm/a,其间包含天津武清-廊坊霸州和廊坊固安县-保定雄县2个明显沉降漏斗。其中,廊坊固安县-保定雄县工业区由于受2020年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地下水得到充分补给,地面沉降趋缓。受降雨影响,地表形变存在季节性波动。此外由于出台了地下水限采、禁采等措施,深层地下水位开采得到了有效控制,水位下降幅度减缓,2017-2020年累积沉降量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SBAS-InSAR 廊坊市 沉降漏斗 垂直向沉降
下载PDF
SBASInSAR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道顺 李伟 +1 位作者 孙建 郑国栋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2期70-75,共6页
本文运用SBAS-InSAR时序技术,对2019年9月19日—2020年3月29日期间的17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济宁北部煤矿区内的年均沉降速率,探测到6处沉降漏斗分布,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42mm/y。结果表明:SBAS-InSAR时序方法可在矿区的地... 本文运用SBAS-InSAR时序技术,对2019年9月19日—2020年3月29日期间的17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济宁北部煤矿区内的年均沉降速率,探测到6处沉降漏斗分布,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42mm/y。结果表明:SBAS-InSAR时序方法可在矿区的地表形变监测中得到足够的监测对象,较完整地探测到矿区的沉降漏斗分布和沉降范围,为矿区的地表形变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时序技术 济宁北部煤矿区 沉降漏斗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铭 严勇 陈继山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66-69,共4页
对城市地面沉降分析中几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处理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地面沉降数据处理中参考基准的稳定性以及如何使用变形分析的方法选择参考基准。认为地面沉降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提出了地面沉降... 对城市地面沉降分析中几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处理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地面沉降数据处理中参考基准的稳定性以及如何使用变形分析的方法选择参考基准。认为地面沉降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提出了地面沉降漏斗的3个判定标准,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参考基准 变形分析 沉降漏斗
下载PDF
天津市王庆坨地区地面沉降漏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韦劲松 徐佳 +1 位作者 陆阳 易长荣 《地下水》 2012年第5期49-51,共3页
王庆坨地区是天津市沉降面积较大,影响较为严重的重点漏斗区域之一,因其地处武清区、西青区、北辰区三区交界,使其在行政区划上不便统一管理,多年来难以找到其沉降发生原因从而采取有力控制措施。基于对此地区的专项调研,搜集该地区多... 王庆坨地区是天津市沉降面积较大,影响较为严重的重点漏斗区域之一,因其地处武清区、西青区、北辰区三区交界,使其在行政区划上不便统一管理,多年来难以找到其沉降发生原因从而采取有力控制措施。基于对此地区的专项调研,搜集该地区多年的地下水(井)相关资料,系统的分析该地区沉降演化趋势,地下水开采井分布情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其与沉降漏斗的对应情况,初步得出该地区近年来地面沉降演变原因,为了解和有效防治该地区地面沉降灾害的进一步加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王庆坨地区 漏斗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矿区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志达 庞校光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10期5-10,共6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扩大,山西省浑源县煤矿大规模开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2007年6月-2013年4月的36景ALOS/PALSAR与2012年1月-2013年4月10景RADARSAT-2影像数据,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浑源县年形变速率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扩大,山西省浑源县煤矿大规模开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基于2007年6月-2013年4月的36景ALOS/PALSAR与2012年1月-2013年4月10景RADARSAT-2影像数据,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浑源县年形变速率与形变时间序列结果,分析了浑源县矿区地表形变与煤矿开采的时空演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浑源县地表形变可划分为49个形变区域,且7 a间均呈持续沉陷状态,当地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浑源县在东部、北部、西北部形成了三大沉降漏斗群,且形变量级与范围呈加剧趋势。形变结果与煤矿开采治理范围在空间上一致性较高,煤矿开采是造成地表沉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源县 时序InSAR 煤矿开采 地表形变 沉降漏斗
下载PDF
渗透性水平向各向异性导致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的一个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建民 霍王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60-2976,共17页
水平向渗透系数各向异性会导致抽水产生的水位降深等值线呈现椭圆形,进而产生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这种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的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渗透系数均质各向同性的圆形地面沉降漏斗中,地面某点沉降值S与该点至漏斗中心的距离r... 水平向渗透系数各向异性会导致抽水产生的水位降深等值线呈现椭圆形,进而产生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这种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的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渗透系数均质各向同性的圆形地面沉降漏斗中,地面某点沉降值S与该点至漏斗中心的距离r之间符合s-lnr线性关系,渗透性水平向各向异性导致的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也具有s-lnr线性关系规律。应用地下水动力学相关理论,经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各径向线上半对数线性关系式s=c_1+c_2 lnr中常数项c_1、c_2与径向线方位角θ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c_1、c_2与sinθ或cosθ的平方呈正比,该函数关系式得到中国、美国和印度共6个区域性地面沉降漏斗实例的有力验证。对公式验证回归所得的12个相关系数中,1个为87.19%,其余11个都在90%以上。以上渗透性水平向各向异性导致的区域性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的性质,公式简单实用,可方便应用于椭圆形地面沉降漏斗中非监测点的沉降值推测,利于全面了解椭圆形沉降漏斗信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 各向异性 沉降漏斗 椭圆形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探测安徽周油坊、李楼铁矿地表形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赫 陈巍然 +1 位作者 刘传金 柳皓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为研究安徽省冯井镇内周油坊、李楼两处铁矿区开采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基于19景L波段的ALOS PALSAR卫星数据,采用InSAR技术和岩床模型的方法,得到开采矿区2007~2010年内各时间段的地表形变.研究结果表明:SAR卫星数据时段内,伴... 为研究安徽省冯井镇内周油坊、李楼两处铁矿区开采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基于19景L波段的ALOS PALSAR卫星数据,采用InSAR技术和岩床模型的方法,得到开采矿区2007~2010年内各时间段的地表形变.研究结果表明:SAR卫星数据时段内,伴随矿区的开采,研究区域存在漏斗形态的地表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区地面沉降量与影响范围逐渐扩大;In SAR形变场给出了沉降中心位置与影响范围;模拟结果得到矿区的开采深度约为2.13 km,体积变化约为3×10~6 m^3;周油坊矿区于2010年1月1日达到-16 cm的地面沉降,李楼铁矿的沉降自2007年8月11日出现,一直持续累积到8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ALOS INSAR 岩床模型 形变 沉降漏斗模拟
下载PDF
苏州地面沉降分析及对园区建设的影响
11
作者 史照良 《江苏测绘》 1997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以苏州地区多年以来的等级水准点高程数据变化来说明不同年代的地面沉降的历史现状。以多年来的地下水开采数据揭示大量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建议和地面沉降对苏州工业园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沉降等值线 地下水 沉降漏斗 园区建设
下载PDF
基于精密水准的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12
作者 杜伟吉 王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0年第9期142-143,共2页
目前,地面沉降已成为比较突出的城市地质灾害之一,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基于精密水准技术,论文对2005-2018年南京河西地区的地面沉降进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整个河西地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且呈多年持续稳定发... 目前,地面沉降已成为比较突出的城市地质灾害之一,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基于精密水准技术,论文对2005-2018年南京河西地区的地面沉降进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整个河西地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且呈多年持续稳定发展特征。此监测成果准确可靠,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变形及分布特征,为区域基础建设和科学规划提供有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精密水准 监测 沉降漏斗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曼 葛大庆 +3 位作者 张玲 刘斌 郭小方 王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4-712,共9页
唐山南部沿海地区是唐山市地面沉降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地面沉降的快速发展对唐山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的功能发挥构成严重威胁,全面了解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演化态势及其发育主导因素至关重要。基于中高分辨率雷达数据,采用PSIn... 唐山南部沿海地区是唐山市地面沉降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地面沉降的快速发展对唐山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的功能发挥构成严重威胁,全面了解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演化态势及其发育主导因素至关重要。基于中高分辨率雷达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获取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场的分布及演化信息,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的区域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沉降区范围沿区内基底断裂带一侧展布。但在曹妃甸工业区,地面沉降特征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特征有所不同,地面沉降区呈点状、斑状分布,沉降区范围较小,沉降中心的沉降梯度大。据调查,特殊的地质环境是该区地面沉降发育的基础条件,地下水超采、大规模工程扰动是诱发和加剧地面沉降的外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技术 地面沉降漏斗 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超采 工程扰动
下载PDF
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载荷密度与地面沉降相关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蓓蓓 宫辉力 +3 位作者 李小娟 雷坤超 王彦兵 武鹏飞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表高程降低所诱发的区域环境地质灾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载荷的增加影响地面沉降的发展.选取覆盖北京平原区的TM遥感影像,以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为研究区,在NDBI、MNDWI、SAVI指数基础上,计算遥感建筑用地指数(IBI),... 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表高程降低所诱发的区域环境地质灾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载荷的增加影响地面沉降的发展.选取覆盖北京平原区的TM遥感影像,以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为研究区,在NDBI、MNDWI、SAVI指数基础上,计算遥感建筑用地指数(IBI),获取建筑用地(载荷)时空密度差异信息;结合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s for SAR Interferometry,PS-InSAR)监测结果,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3种不同的空间采样角度,分析载荷密度差异与地面沉降的相关性.结论显示,(1)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与载荷密度的正相关性表现为:沉降速率值越大,Spearman秩相关系数越大;(2)动静载荷的共同作用相对于单纯的静载荷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更明显;(3)在较短时间周期内,相对于地下水开采,载荷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小,但仍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长期系统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漏斗区 载荷 遥感建筑用地指数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下载PDF
地面沉降对太原市城市建设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瑾 李军 陈元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6-789,共4页
太原市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主要分4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各沉降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速率间关联性的分析,说明超采地下水是太原市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仍然受地层岩性分布的深刻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太原市建设现状... 太原市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主要分4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各沉降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速率间关联性的分析,说明超采地下水是太原市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仍然受地层岩性分布的深刻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太原市建设现状与规划角度进行了地面沉降灾害分析,系统总结了太原市历年来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并分析其效果,提出了太原市下一步需要加强及推动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漏斗中心 采补平衡 地面沉降成灾机理
下载PDF
首都国际机场区域差异性沉降原因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关金环 高明亮 宫辉力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5,共9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首都国际机场区域差异性沉降的原因,该文基于小基线集干涉测量理论对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的60景Sentinel-1A降轨数据进行技术处理,获取了首都机场地区高精度地表形变探测结果,并对其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都机... 为了更好地了解首都国际机场区域差异性沉降的原因,该文基于小基线集干涉测量理论对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的60景Sentinel-1A降轨数据进行技术处理,获取了首都机场地区高精度地表形变探测结果,并对其时空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都机场地区地表出现分区性差异沉降现象,观测时段内累积沉降量差异超287 mm,可能影响机场的安全运行。发现地下水漏斗时空分布演化与机场区域差异性沉降响应特征较弱,由顺义—良乡断裂构造发育的顺义地裂缝是造成机场差异性沉降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国际机场 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 差异性地面沉降 地下水漏斗 地裂缝
原文传递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地面沉降现状分析与防控建议
17
作者 闵望 陆华 +4 位作者 杨琦 万佳俊 殷幼松 卢毅 刘明遥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4期438-446,共9页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自规模化运营以来,长期对区内浅部地下水进行集中式开采,区内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水位漏斗,继而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是苏北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引起的地面沉降区,为全省地面沉降研究新的拓展区和实践区。根据2017... 江苏如东北部水产养殖区自规模化运营以来,长期对区内浅部地下水进行集中式开采,区内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水位漏斗,继而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是苏北地区典型水产养殖引起的地面沉降区,为全省地面沉降研究新的拓展区和实践区。根据2017—2020年度高精度InSAR监测数据,圈定研究区地面沉降重点沉降区及影响范围,通过39个开采井水位统测数据对比研究,证实区内地下水水位漏斗与地面沉降展布形态和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科学佐证了地下水开采是研究区地面沉降形成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监测 地面沉降 水位漏斗 水产养殖区 江苏如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