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对地面房屋影响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3
1
作者 孔秋珍 谢锋 +1 位作者 余武军 李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B10期30-34,共5页
随着城市隧道的修建,浅埋隧道穿越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地面房屋横跨凹凸区的工况,得出了房屋不同区域部分与不同方向的变形规律,为隧道接近建筑物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面房屋 沉降槽 位置区域 变形情况
下载PDF
采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北京地铁网络沿线地面沉降 被引量:27
2
作者 祝秀星 陈蜜 +5 位作者 宫辉力 李小娟 余洁 朱琳 周玉营 李昱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0-1819,共10页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监测和治理地铁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成为保障线性工程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55景覆盖北京地区的3 m高分辨率TerraSAR-X数据,采用时序InSAR分析技术获取2...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监测和治理地铁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成为保障线性工程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55景覆盖北京地区的3 m高分辨率TerraSAR-X数据,采用时序InSAR分析技术获取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地铁网络沿线的地面沉降形变信息,系统分析了北京地铁网络沿线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同时,结合Peck公式将InSAR监测结果进行建模,以7号线磁器口-广渠门内站区段为例,估算地面沉降槽的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地铁线路沿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形变,形变严重的路段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北部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超过了100 mm/a;相对于其他线路,4号、10线整体情况比较稳定,14号、亦庄线次之,6号、7号线不均匀沉降最为严重;此外,地铁在不同建设时期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施工期路段较运营期沉降严重;7号线磁器口与广渠门内站间沉降槽的宽度和最大值沉降值在2010-2016年呈现增加趋势,沉降槽最大宽度约达1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技术 地面沉降 地铁网络 PECK公式 沉降槽
原文传递
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塌陷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俊 张顶立 虞辰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深圳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开挖中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及由此引起的地表塌陷是地铁安全施工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对施工安全、进度都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土建施工中全线部分暗挖标段出现的... 深圳富水软弱地层地铁隧道开挖中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及由此引起的地表塌陷是地铁安全施工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对施工安全、进度都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土建施工中全线部分暗挖标段出现的工作面失稳、地表塌陷工程实践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特别着重对连续2次出现地表塌陷的3A标暗挖隧道研究,从隧道上覆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地层变形监测分析及施工工艺原因3方面阐述了地表塌陷的原因。明确提出剪切破坏线和失水空洞区的概念,确定出引发地表塌陷的主导因素为施工工艺原因。建议针对该类地层条件,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适当调整预加固参数,加强隧道结构和地表的动态变形监测,施工技术人员做到准确了解施工现场动态,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分析结果对深圳地铁Ⅱ期工程施工及类似地层条件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科学预测、预防地表塌陷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达到地铁隧道施工中经济效益与安全施工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塌陷 沉降槽 剪切破坏线 失水空洞区 监测 地铁 隧道
下载PDF
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对埋地管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鸿 张弥 常怀民 《石油工程建设》 2008年第2期23-26,共4页
分析了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原因和对埋地管道的影响,根据相关公式,对水平矿层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移动盆地主断面轴线长度等边界特征值进行了计算。同时,参照有关石油行业标准,对一定长度下管道允许的最大沉降量进行计算,... 分析了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原因和对埋地管道的影响,根据相关公式,对水平矿层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移动盆地主断面轴线长度等边界特征值进行了计算。同时,参照有关石油行业标准,对一定长度下管道允许的最大沉降量进行计算,并列举了具体算例。通过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与管道允许的最大沉降量的比较,初步判定管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地表移动盆地 埋地管道 安全分析
下载PDF
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形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永树 韩丽萍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本文根据地表移动基本原理及褶曲构造矿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给出了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矿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总结出下沉盆地中地表沉陷的分布特征;从地表移动机理方面对三种基本构造形式的下沉曲线形态进行分析,合理... 本文根据地表移动基本原理及褶曲构造矿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给出了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矿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总结出下沉盆地中地表沉陷的分布特征;从地表移动机理方面对三种基本构造形式的下沉曲线形态进行分析,合理地解释了产生曲线形态差异的基本原因;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 变形曲线 形态分析 矿层开采
下载PDF
近距离平行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蓬 张晋毅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3D-σ有限元程序对近距离平行隧道的三种典型开挖方式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三种不同开挖方式下地面沉降槽形状及发展、土体和隧道的位移特征、岩体横向位移、衬砌内部应力;同时对相向同步开挖的各施工步进行了位移分析。数... 利用3D-σ有限元程序对近距离平行隧道的三种典型开挖方式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三种不同开挖方式下地面沉降槽形状及发展、土体和隧道的位移特征、岩体横向位移、衬砌内部应力;同时对相向同步开挖的各施工步进行了位移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近距离平行隧道采用相向同步开挖对岩层扰动相对较小、地表及隧道位移量较低、衬砌时的应力较小。相向同步开挖与同向开挖时地表沉降槽的形状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隧道 数值模拟 地面沉降 沉降槽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表移动盆地对油气管道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康乐 姚安林 +1 位作者 关惠平 刘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2-106,共5页
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形成的原因及其破坏规律。将急倾斜煤层实际开采空间转换为滑移空间后,根据管道走向与地表移动盆地走向的关系求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对管道的影响范围,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 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形成的原因及其破坏规律。将急倾斜煤层实际开采空间转换为滑移空间后,根据管道走向与地表移动盆地走向的关系求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对管道的影响范围,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同时,参照有关石油行业标准,对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管道的最大允许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算例。通过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与地表移动盆地影响宽度内的管道的最大沉降量进行对比,初步判断了管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安全性分析 煤矿采空区 急倾斜煤层 地表移动盆地
下载PDF
下沉盆地体积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永树 王金庄 韩丽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利用平面图形几何重心公式计算回采工作面水平投影图形的重心坐标,然后根据影响传播角和开采深度计算下沉盆地中心位置的坐标.利用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和插值计算下沉等值点方法求得每条下沉等值线上360个地表点的坐标,再利用解析方... 利用平面图形几何重心公式计算回采工作面水平投影图形的重心坐标,然后根据影响传播角和开采深度计算下沉盆地中心位置的坐标.利用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和插值计算下沉等值点方法求得每条下沉等值线上360个地表点的坐标,再利用解析方法推导出每条下沉等值线所围成的面积和下沉盆地体积等计算公式,并且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进行解算.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盆地 重心坐标 岩石沉陷 解析法 体积 计算
下载PDF
榆林某煤矿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预测及其工程分区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晓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根据已有类似条件下的地表沉降监测资料,采用工程类比、典型曲线法、概率积分法及有限差分数值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榆林某煤矿未来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进行预测。划定采动影响区为开采边界以外316 m,最大下沉值为5 760 mm。结合... 根据已有类似条件下的地表沉降监测资料,采用工程类比、典型曲线法、概率积分法及有限差分数值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榆林某煤矿未来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进行预测。划定采动影响区为开采边界以外316 m,最大下沉值为5 760 mm。结合建(构)筑物所能承受的允许变形值,将采动影响区根据工程需要划分为严重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和轻微影响区。为差别化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工程建设投资风险、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移动盆地 沉陷 建设场地 安全性影响评价
下载PDF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1-75,共5页
因隧道开挖导致地面过度沉降而诱发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的计算理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分层土结构地面沉降量Peck改进算法。以钱塘江隧道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Peck法、P... 因隧道开挖导致地面过度沉降而诱发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国内外对此类问题的计算理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分层土结构地面沉降量Peck改进算法。以钱塘江隧道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Peck法、Peck改进法和有限差分法等计算的地表沉降量。研究表明:改进的Peck法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高,尤其当地层损失率为0.7%时,两方法计算的沉降曲线接近,且最大沉降量均约24 mm;改进的Peck法计算的沉降槽最窄,其次为有限差分法,而Peck法计算的沉降槽宽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改进的Peck法 地层损失率 沉降槽 有限差分法 隧道开挖
下载PDF
顶管施工引起地层沉降条件下燃气管道变形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统财 吴华 黄楠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3期35-38,J0044,共5页
基于地面沉降槽理论,分析某给水管道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情况,计算地层最大沉降量、沉降槽宽度以及由地层沉降导致的燃气管道弯曲曲率半径。根据相关规范,得出燃气管道的允许最小曲率半径,判断燃气管道的曲率半径是否满足要求。文末... 基于地面沉降槽理论,分析某给水管道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情况,计算地层最大沉降量、沉降槽宽度以及由地层沉降导致的燃气管道弯曲曲率半径。根据相关规范,得出燃气管道的允许最小曲率半径,判断燃气管道的曲率半径是否满足要求。文末附带目前世界最大顶管施工工程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顶管施工 燃气管道变形 地层沉降 沉降量 沉降槽 曲率半径
下载PDF
Small Structures and Concentrated Strain in Full-Extraction Area
12
作者 胡喜宽 杨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8年第2期202-205,共4页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prediction seldom take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small structure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small structures, the building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prediction seldom take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small structure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small structures, the building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subsidence trough for full-extraction can not be protected by the flat bottom, but destroyed severely by concentrated strains in the fault-half-trough. Under this coudition, if tbere is an important building at the bottom of subsidence trough, it is significant to accurately determinate the directions and values of concentrated strains and the location of concentrated strain zone. The mechanical method can calculat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ain,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shearing strain and their direction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reinforce the buildings. The mechanical method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method of scalar quantity horizontal deformation. This paper dwells on the effects of small structures on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using the mechanical method in Pingdingshan min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structure subsideNCE trough fault-half-trough concentrated STRAIN ZONE maximum princial STRAIN
下载PDF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含矿层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银波 《化工矿产地质》 CAS 1996年第1期39-46,共8页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含矿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通过对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含矿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通过对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边缘的陆缘断陷深海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含矿层 岩石组合 矿床地质 形成环境
下载PDF
下沉盆地及临界变形区的范围预计方法
14
作者 李永树 韩丽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0,共3页
本文利用地表移动预计方法求得下沉盆地边界点坐标和地表临界变形点坐标 ,给出下沉盆地面积和临界变形区面积的预计公式 ,并且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解算 ,实现了预计过程自动化。由于采用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能够处理褶曲... 本文利用地表移动预计方法求得下沉盆地边界点坐标和地表临界变形点坐标 ,给出下沉盆地面积和临界变形区面积的预计公式 ,并且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解算 ,实现了预计过程自动化。由于采用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能够处理褶曲构造矿层和任意形状工作面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盆地 临界变形点 褶曲构造矿层 任意形状工作面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spectra of radii of influence and some other possibilities of generalisation of subsidence trough description
15
作者 B. Drz■z'l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1期269-271,共3页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possibilities of improvement in the subsidence trough description in relation to the description provided by 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s. These possibilities rely in a new approach to the values...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possibilities of improvement in the subsidence trough description in relation to the description provided by influence function methods. These possibilities rely in a new approach to the values of theory parameters. Instead of one value of a certain theory parameter it is assumed that it can vary within an interval (in particular infinite one) and each value within that interval is given a weight. Thus we receive a distribu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 considered analogical to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a random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SPECTRA knothe’s model subsideNCE trough
下载PDF
Glacial Isostasy:Regional—Not Global
16
作者 Nils-Axel Morn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5年第6期577-592,共16页
The load of the continental ice caps of the Ice Ages deformed the bedrock, and when the ice melted in postglacial time, land rose.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glacial isostasy. The deformations are compensated either reg... The load of the continental ice caps of the Ice Ages deformed the bedrock, and when the ice melted in postglacial time, land rose.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glacial isostasy. The deformations are compensated either regionally or globally. Fennoscandian data indicate a regional compensation. Global sea level data support a regional, not global, compensation. Subtracting GIA corrections from satellite altimetry records brings—for the first time—different sea level indications into harmony of a present mean global sea level rise of 0.0 to 1.0 mm/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Isostasy FENNOSCANDIA Postglacial Uplift Uplift Cone subsidences trough Forebulge Low Viscosity Channel Flow Global Sea Level Data Correcting Satellite Altimetry Removing Global GIA Correction
下载PDF
保护煤柱开采后地表移动盆地局部二次塌陷
17
作者 李文正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27-40,共14页
本文针对铁路下保护煤柱开采后,所形成的地表移动盆地实际存在的局部二次塌陷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制定专门的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和施工规范。
关键词 煤柱 保护煤柱 盆地 塌陷 地表移动
下载PDF
南京地层地铁隧道施工的Peck公式修正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郭延华 吴龙海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南京地区施工得到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运用线性回归结合最小二乘法数学方法,引入两个修正系数: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对Peck公式两个重要参数———沉降槽宽度系数K、... 通过南京地区施工得到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运用线性回归结合最小二乘法数学方法,引入两个修正系数: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对Peck公式两个重要参数———沉降槽宽度系数K、底层土体损失率η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南京地质条件下研究区间涉及的工况。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修正值α介于0.5-0.9,沉降槽宽度β介于0.6-1,此时沉降槽宽度系数K介于0.35-0.75,土体损失率η介于0.4%-0.85%,得到修正后Peck曲线与地表实测沉降数据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PECK公式 回归分析 修正系数 沉降槽宽度 土体损失率
下载PDF
北京地区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子奇 葛克水 李皓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25-231,239,共8页
研究浅埋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对维护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目前广泛应用的Peck公式对浅埋区间隧道的适用性较差。本文以北京地铁14号线与7号线10个地铁区间工程为背景,基于叠加原理,研究适合于浅埋双... 研究浅埋区间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对维护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目前广泛应用的Peck公式对浅埋区间隧道的适用性较差。本文以北京地铁14号线与7号线10个地铁区间工程为背景,基于叠加原理,研究适合于浅埋双线隧道的叠加Peck公式的应用;通过对大量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适用叠加公式的区间隧道埋深范围;总结北京地区黏性土与砂性土互层的特定地质条件下浅埋双线隧道开挖引起的沉降槽宽度参数K和地层损失率Vl的取值范围;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证明所研究的沉降公式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可为北京地区后续的地铁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双线隧道 PECK公式 地表沉降 沉降槽宽度
下载PDF
大连地铁隧道施工的Peck公式改进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清源 麻凤海 +1 位作者 胡国栋 郭循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2,共5页
为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以大连地区地铁隧道开挖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在Peck公式中引入两个修正系数:α(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及β(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使之适用于大连地质条件下研究区间工况.通过... 为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以大连地区地铁隧道开挖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在Peck公式中引入两个修正系数:α(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及β(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使之适用于大连地质条件下研究区间工况.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值β和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值α分别位于0.5~1.0、0.5~0.9之间时,得到的Peck曲线与原始Peck公式预测曲线相比,更加吻合地表沉降实测数据,预测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地表沉降 PECK公式 回归分析 修正系数 曲线拟合 沉降槽宽度 地表最大沉降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