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沉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99
1
作者 金树权 周金波 +3 位作者 包薇红 陈君 李丹丹 李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等5种乡土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氮、...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等5种乡土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沉水植物试验前后的含水率差异较小,变化范围为89.8%~92.0%,但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化范围(干重计)为1.52~12.92 g·m-2,其中净增生物量最高的轮叶黑藻是最低的微齿眼子菜的8.5倍.不同沉水植物试验前后植株氮、磷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6.54~34.44 g·kg^(-1)和2.54~4.01g·kg^(-1),其中金鱼藻的植株氮、磷含量相对偏高.不同沉水植物处理的水质TN、TP去除率范围分别为63.8%~83.1%和49.2%~70.8%,均显著高于CK处理的39.9%和36.9%,去除率大小顺序均为: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穗状狐尾藻>微齿眼子菜>CK.不同沉水植物处理的水质TN、TP去除率与净增生物量存在较高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4(P<0.01)和0.996(P<0.01).不同沉水植物氮、磷直接吸收贡献率范围分别为1.5%~13.3%和2.2%~13.2%,扣除水体自身自净能力后沉水植物的增效作用贡献率范围分别为22.5%~29.9%和10.1%~20.6%,表明水质净化氮、磷去除过程中沉水植物的增效作用要大于直接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氮、磷吸收 水质净化
原文传递
富营养水体中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相互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杨清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7-24,共8页
本文就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相互竞争现象及机制作了初步研究。室内外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竞争关系。在光资源竞争上,浮游藻类占有相对优势;对水中营养盐的竞争是单向的,沉水植物因可以从底泥中得到营... 本文就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在富营养水体中的相互竞争现象及机制作了初步研究。室内外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竞争关系。在光资源竞争上,浮游藻类占有相对优势;对水中营养盐的竞争是单向的,沉水植物因可以从底泥中得到营养盐而处于优势地位;当光照和营养盐充足时沉水植物对浮游藻类有明显的生化抑制效应,这种抑制可能通过促进藻类沉降而起作用。二者的互竞争受水深、水温及水中营养盐含量的强烈影响,高水温、高营养盐含量及深水均不利于沉水植物,而助长了浮游藻类的竞争优势。沉水植物群落一旦形成较大的密度,就能对浮游藻类产生强烈的抑制,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因此,沉水植被恢复应从水温和水位均较底的冬季开始,严格控制营养盐输入量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浮游藻类 竞争
下载PDF
盐胁迫对3种沉水植物生物学指标及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赵风斌 王丽卿 +1 位作者 季高华 李为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44,共5页
以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学指标和生理状况,以期为沿海地区水系沉水植物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05mol/L盐度下轮叶黑藻、苦草出现生长抑制,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 以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学指标和生理状况,以期为沿海地区水系沉水植物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05mol/L盐度下轮叶黑藻、苦草出现生长抑制,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单株叶片面积减小,而狐尾藻在0.05mol/L盐度下生长良好,0.08mol/L盐度下出现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高的现象。因此,推荐盐度在0.05mol/L以下的水体,可以建植苦草和轮叶黑藻,盐度不高于0.08mol/L的水体可以建植狐尾藻。盐胁迫下沉水植物会表现为一定的抗逆性,会通过单株叶片面积减小、增加根冠比、叶片肉质化等措施来减少水分流失和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超过一定的阀值,抗逆性会减弱,导致沉水植物出现生长抑制或者死亡现象。在有一定盐度的水体进行沉水植物建植恢复,该沉水植物能够耐受的盐度高于水体的盐度,是保证沉水植物成活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沉水植物 生物学指标 丙二醛含量
下载PDF
沉水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孔杨勇 夏宜平 陈煜初 《中国园林》 2005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阐述沉水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水景中的常用种类基础上,综述了沉水植物的生态功能研究进展,并结合杭州西湖西线景观水体建设实例,探讨了沉水植物的配置、建植和养护问题以及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沉水植物 综述 生态功能 园林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鄱阳湖典型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27
5
作者 简敏菲 简美锋 +3 位作者 李玲玉 汪斯琛 余厚平 余冠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5-772,共8页
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 沉水植物是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关键组分,调查研究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对于沉水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5月初期分别对鄱阳湖典型湿地区域中有沉水植物的25个样地进行群落结构调查,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沉水植物进行调查采样并监测水环境因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制作鄱阳湖典型区域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分布图,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广布种,其中蚌湖及白沙湖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优势种,白沙洲及乐安河龙口段以苦草为优势种,伴生种主要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菹草(P.crispus)、小茨藻(Najas minor)、大茨藻(N.marina)、刺苦草(V.spinulosa)和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等。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研究区沉水植物分为6个群落;5月初大部分沉水植物尚处于生长季初期,生物量相对较低,仅菹草的生物量较大;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共存现象明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中水深、总磷和溶解氧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第二主成分中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水体透明度等因子的系数值较大,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水深、总磷和总氮对苦草和黑藻的影响显著,水体透明度是马来眼子菜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 沉水植物 水环境因子 双向指示种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谢贻发 胡耀辉 +1 位作者 刘正文 谢贵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对苦草(Vallisneria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omogetonmalaianus)2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期10周的实验发现,有沉积物再悬浮的处理组中,苦草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没有沉积物再悬浮)苦草的生物...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对苦草(Vallisneria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omogetonmalaianus)2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期10周的实验发现,有沉积物再悬浮的处理组中,苦草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没有沉积物再悬浮)苦草的生物量;同样,沉积物再悬浮对苦草的分蘖和块茎数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和分蘖数同样受到了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苦草.因此,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具有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 沉水植物 生长
下载PDF
试论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文成 徐廷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本文论证了在滇池草海中恢复沉水植物并建立以优化的沉水植物为基础的湖泊生态系统在治理草海污染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水生植物治理草海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滇池草海 治理 水生植物
下载PDF
利用沉水植物生长期收割进行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管理的实地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姜义帅 陈灏 +1 位作者 马作敏 李静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1358,共8页
在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圆明园玉玲珑水域进行沉水植物收割实验,自2011年4—12月间每隔半个月监测一次水质。结果表明,通过在生长期收割沉水植物,玉玲珑水体TP、SRP、TN、NH4+-N、NO3--N和COD的平均浓度可维持在0.1、0.04、0.86、0.1、0... 在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圆明园玉玲珑水域进行沉水植物收割实验,自2011年4—12月间每隔半个月监测一次水质。结果表明,通过在生长期收割沉水植物,玉玲珑水体TP、SRP、TN、NH4+-N、NO3--N和COD的平均浓度可维持在0.1、0.04、0.86、0.1、0.32和18 mg/L左右,水质保持在Ⅲ类至Ⅳ类地表水之间;与之对照的不收割沉水植物的玉玲珑进水口水域,9月沉水植物开始死亡腐烂,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0.5、0.1、2.4和0.60 mg/L;作为对照的另一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水域,水质普遍劣于有大量沉水植物生长的水域,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1.2、0.60、6.1和0.61mg/L。圆明园的实地实验表明,沉水植物有很强的净化水质作用,通过生长期收割,能够进一步强化其水质净化作用,可以作为一项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生长期收割 富营养化生态管理
原文传递
影响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修复的生态因子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陆露璐 黎明 +3 位作者 刘德启 袁雯 蔡晔 顾俊 《四川环境》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仅降低了它的使用功能,也使水生态系统日趋退化,从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组建或重建沉水植物技术净化水质或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本文综述了光照、pH、营养盐、... 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仅降低了它的使用功能,也使水生态系统日趋退化,从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组建或重建沉水植物技术净化水质或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本文综述了光照、pH、营养盐、重金属、悬浮颗粒物及着生藻类等生态因子对沉水植物修复的影响和修复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生态因子
下载PDF
三种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21
10
作者 谢佩君 李铭红 +1 位作者 晏丽蓉 乔云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利用生态缸模拟静态水体,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试验,从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去除率等指标探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对Cu、P... 利用生态缸模拟静态水体,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富集试验,从富集量、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去除率等指标探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三种常见沉水植物对Cu、Pb复合污染底泥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苦草、黑藻富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为培养生长的84~105 d,金鱼藻则为63~84 d。黑藻对Cu的BSAF达到15.2,是苦草的2.9倍、金鱼藻的2.7倍,黑藻中Cu含量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达到显著负相关(r=-0.995,P〈0.05),表现出对Cu较高的富集能力。从去除率与BSAF显示,三种植物对Cu的富集能力为黑藻〉金鱼藻〉苦草;对Pb的富集能力为苦草〉黑藻〉金鱼藻;其中黑藻对Cu-Pb复合污染的综合修复效果最好。三种植物的一个生长周期结束时,底泥中Cu、Pb含量与试验开始的污染底泥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Cu-Pb复合污染程度有明显下降,经修复后的Cu-Pb复合污染底泥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Ⅱ级标准;而黑藻富集作用可以使污染底泥中Cu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Ⅰ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重金属 污染 富集
下载PDF
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倪洁丽 王微洁 +4 位作者 谢国建 连翰伟 吴微燕 陈玲玲 沙昊雷 《环保科技》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探讨了生态修复技术中的水生植物修复的概念、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并综述了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以及国内外水生态修复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现状,以期为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 沉水植物 浮水植物
下载PDF
9GSCC-1.4H型沉水植物收割机船队的设计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旭英 尚士友 +1 位作者 杜健民 张志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阐述了9GSCC1.4H型沉水植物(水草)收割机船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收割机船主要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试验结果。该船队可在水下收割各种沉水植物,以切割、捡拾、传送、牵引、运输一体化作业方式进行连续生产。经过几年的使用证明... 阐述了9GSCC1.4H型沉水植物(水草)收割机船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收割机船主要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试验结果。该船队可在水下收割各种沉水植物,以切割、捡拾、传送、牵引、运输一体化作业方式进行连续生产。经过几年的使用证明,该收割机船是一种理想的沉水植物收获机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收割机船 设计
下载PDF
6种沉水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文竹 蓝于倩 +3 位作者 骆梦 周健 朱文君 彭昭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2期54-62,共9页
为了在进行滨海及盐碱地湿地修复时筛选出耐盐的沉水植物,笔者研究了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穗花狐尾藻、篦齿眼子菜、小茨藻6种常用沉水植物的耐盐性及4项生理指标。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6种沉水植物进行盐... 为了在进行滨海及盐碱地湿地修复时筛选出耐盐的沉水植物,笔者研究了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穗花狐尾藻、篦齿眼子菜、小茨藻6种常用沉水植物的耐盐性及4项生理指标。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6种沉水植物进行盐分胁迫,每周进行盐害症状的观测,并测定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在6种沉水植物中,耐盐性为:小茨藻>篦齿眼子菜>金鱼藻>苦草、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其中,小茨藻和篦齿眼子菜能在盐度为15‰和8‰的盐胁迫条件下存活。金鱼藻的最高耐受盐度为6‰,苦草和轮叶黑藻的盐度胁迫能力较弱均为4‰,穗花狐尾藻的盐度胁迫能力最弱,仅为2‰。该试验为沿海及盐碱化地区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为项目工程实践及沉水植物的抗盐生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盐胁迫 叶绿素 脯氨酸 丙二醛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人工生境已成为鄱阳湖越冬白鹤的重要觅食地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文娟 王榄华 侯谨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受自然生境退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鸟类依赖于人工生境生存。白鹤为IUCN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约3 500~4 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白鹤曾被认为是专性栖息于浅水生境中的鸟类,在鄱阳湖主要在浅水区取食水... 受自然生境退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鸟类依赖于人工生境生存。白鹤为IUCN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约3 500~4 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白鹤曾被认为是专性栖息于浅水生境中的鸟类,在鄱阳湖主要在浅水区取食水生植物苦草的冬芽。然而,近几年大量的白鹤离开自然生境,前往稻田和藕田觅食。本研究基于2010/2011~2017/2018年越冬季五星垦殖场(目前发现白鹤数量最多的人工生境)的白鹤调查数据,首次报道了人工生境中白鹤数量的长期动态。结果表明白鹤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016/2017~2017/2018年越冬季增长至1 115只,约占全球总数量的30%。由此可见,人工生境已成为白鹤的重要觅食地。觅食地改变使白鹤面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对此,建议加强白鹤对人工生境的适应性研究,评估白鹤的生存现状,为保护政策的制度提供科学依据。白鹤等依赖于水生植被生存的鸟类的觅食生境变化表明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鄱阳湖 人工生境 水生植被 五星垦殖场
下载PDF
生态修复对浅水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特征及湖水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莫家勇 钟萍 刘正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0-325,共6页
以恢复沉水植物为主要手段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修复后水质差异很大,可能与沉积物特征有关.暨南大学南湖是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在削减外源负荷后,实施了沉水植物恢复等修复工程.本研究选择具有不同水质的区域,采集水... 以恢复沉水植物为主要手段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修复后水质差异很大,可能与沉积物特征有关.暨南大学南湖是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在削减外源负荷后,实施了沉水植物恢复等修复工程.本研究选择具有不同水质的区域,采集水样与沉积物,分析沉积物NH4Cl-P(弱结合态磷)、Fe-P(铁结合态磷)、Al-P(铝结合态磷)、Bio-P(细菌可利用性磷)、Ca-P(钙结合态磷)和Ref-P(残渣磷)6种形态的磷,并检测水质差异,以探讨生态修复对沉积物磷形态及水体磷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沉水植物较丰富的2号点沉积物密度显著高于沉水植物较少的1号点,2号点沉积物中Fe-P、Al-P和Ref-P含量较高,沉积物磷最大释放潜力(P-MSP)为4.87 mg/L,大幅高于1号点的2.58mg/L,然而2号点水体磷浓度却低于1号点,1号点水体的总磷、颗粒态磷、总溶解性磷和溶解活性磷浓度分别为2号点的1.29倍、1.11倍、1.17倍和1.14倍,水质较2号点差.本研究说明沉水植物能抑制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提高沉积物对磷的滞留能力,从而降低水体磷含量,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生态修复 沉水植物 沉积物磷形态 磷浓度 改善水质
原文传递
不同水层光照强度对4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季高华 徐后涛 +1 位作者 王丽卿 赵风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2,共4页
选取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苦草(Val-lisneria gigantean)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层的光照强度对其存活率、株高、生物量等的影响,旨在找出这4种沉水植物在... 选取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苦草(Val-lisneria gigantean)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层的光照强度对其存活率、株高、生物量等的影响,旨在找出这4种沉水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最适生长、最深耐受水层。结果表明:(1)不同沉水植物的最适生长和最深耐受水层不同。本研究条件下金鱼藻在表层(0m)水层生长情况最好,在1.5m水层处基本死亡;水盾草最适宜底层(2.0m)水层环境,在表层水层则存活率最低;苦草生长范围较广,在底层水层亦可生长;轮叶黑藻在表层至0.5m水层处的相对生长率最高,最深耐受水层为1.5m水层。(2)沉水植物恢复重建时,可根据目标水体的水深和水质,以及植物对水层的适应性进行种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 沉水植物 金鱼藻 轮叶黑藻 水盾草 苦草 生长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的响应及氮磷积累特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樊恒亮 谢丽强 +4 位作者 宋晓梅 薛庆举 苏小妹 操庆 赵雁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8,共7页
以太湖中沉水植物优势种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体营养水平(低浓度TN 0.47 mg/L,TP 0.021 mg/L;中浓... 以太湖中沉水植物优势种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体营养水平(低浓度TN 0.47 mg/L,TP 0.021 mg/L;中浓度TN 1.40 mg/L,TP0.072 mg/L;高浓度TN 2.18 mg/L,TP 0.090 mg/L)对其生物量、各器官形态指标及氮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指标方面,苦草、狐尾藻、金鱼藻在中浓度条件下的生物量增长幅度最大;植物茎叶指标随水体营养的变化与根长变化趋势不一致。植物各器官氮、磷含量均随水体营养变化保持相似的规律,且植物氮含量为叶>茎>根,植物磷含量为根>茎、叶。氮磷积累方面,4种沉水植物的叶片氮元素积累的能力显著高于茎和根;低浓度下狐尾藻的氮积累量最大,苦草磷积累量最大,两者适合低浓度下种植收割去除水体环境中的氮、磷;中、高浓度下金鱼藻的氮磷积累量均为最大(中浓度下N 6 587.37 mg/m^2,P 744.63 mg/m^2;高浓度下N 6 096.63 mg/m^2,P 692.36 mg/m^2),其可作为较高营养浓度下种植、刈割转移水体氮磷的理想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沉水植物 氮磷积累 生物量 氮磷含量
下载PDF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对三种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1 位作者 胡耀辉 王传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21-3224,共4页
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 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 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 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9.66mg·g^-1·d^-1),轮叶黑藻最低(0.31mg·g^-1·d^-1),且牧食率与螺规格呈显著负相关.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牧食具有选择性,喜食苦草而较少选食其他两种沉水植物.椭圆萝卜螺的食物选择性能力与其规格有关,随着生长对沉水植物的选择性加强.探讨了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选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萝卜螺 牧食 沉水植物 太湖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金波 金树权 +2 位作者 包薇红 罗艳 胡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氨氮 生长影响
下载PDF
西洞庭湖沉水植物分布格局对环境因子及水文情势差异的响应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凯迪 张晓波 +4 位作者 刘培中 雷光春 吕偲 曾喜凡 曾伟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36-1748,共13页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和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文情势决定.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大型通江湖泊,近年来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节律与水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导致沉水植物出现衰退现象,急需开展...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和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文情势决定.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大型通江湖泊,近年来受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水文节律与水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导致沉水植物出现衰退现象,急需开展科学恢复,因此有必要对洞庭湖沉水植物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西洞庭湖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和2019年夏季调查了12处典型生境、98个样点的沉水植物与水深、透明度等11个环境因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冗余分析方法对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年际水文情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洞庭湖沉水植物主要在水深较浅、水质更优、水体更为稳定的半阻隔子湖和自由连通的湖湾区分布,在河道及水位波动较大的区域分布较少,有、无沉水植物分布样点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环境因子为水深、透明度、底泥总磷和pH;2)在有沉水植物分布的样点,沉水植物生物量与pH、水深和水体总磷呈显著相关关系;3)自然连通的季节性淹没湖泊沉水植物生物量在2018年高于2019年,可能与2019年58月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出现的涨水过程有关,持续的高水位对沉水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维持自然水文节律、湖泊生境异质性与自由连通性、健康的水质等是恢复西洞庭沉水植物的关键,建议在水深低于3 m、营养盐浓度适中、流速及风浪较小的湖湾区或半阻隔湖泊开展沉水植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 沉水植物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水文情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