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管道防冲刷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8
1
作者 喻国良 陈琴琴 李艳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33,共4页
简略描述了海底冲刷及沙波运动对海底管道的危害,分析总结了海底管道冲刷掏空机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海底管道防冲刷保护的专利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沙波 冲刷治理
下载PDF
海底管道综合探测技术及东方1-1管道不稳定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继尚 李广雪 +1 位作者 曹立华 杨荣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0,共8页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 海底管道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检测管道状态以保障其安全运营,这是海底科学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海底管道综合调查技术(包括侧扫声纳、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东方1-1海底管道调查中的应用,并利用调查结果分析了威胁该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管道周围海床冲刷和沙波移动均可造成管道悬跨,威胁管道安全,并提出了加强安全监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侧扫声纳 多波束 冲刷 沙波
下载PDF
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前景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时国 张汉羽 +2 位作者 矫东风 杨朝云 李学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2673-12682,共10页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海底矿物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优质接替资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亟需对海底的矿物资源重新评价。综合分析多年地质调查数据和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结合...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海底矿物资源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优质接替资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亟需对海底的矿物资源重新评价。综合分析多年地质调查数据和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结合最新的载人深潜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调查结果,总结了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研究现状,提炼了南海海域锰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富稀土沉积物、砂矿等类型资源的矿物特征和分布规律,评价并分析了多类型矿物的成矿远景及南海海底矿物资源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中国南海海底矿物资源潜力研究和满足勘探开发前景分析的迫切需求,为南海海底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矿物 锰结核 多金属硫化物 富稀土沉积物 砂矿 南海资源
下载PDF
长江河口南港枯季沙波对安全航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为华 程和琴 +3 位作者 李九发 李茂田 陈建勇 付桂 《海洋测绘》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基于1997年、2002年、2006年枯季长江河口南港床面形态的现场观测,分析沙波发育对水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季南港沙波一般分布于吴淞口至中段121°44.′5E细砂、粉砂质底床区间,呈逐年向下游扩大的趋势,发育尺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 基于1997年、2002年、2006年枯季长江河口南港床面形态的现场观测,分析沙波发育对水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季南港沙波一般分布于吴淞口至中段121°44.′5E细砂、粉砂质底床区间,呈逐年向下游扩大的趋势,发育尺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河床沉积物粒度组成由上游至下游逐渐细化,分选性变差;(2)沙波波高一般为0.2~1.31m,平均为0.47m,波高沿程向下游递减,水深均处于15m的上段波高虽最大可达1.31m,但足以通行第四代集装箱船,而水深降至11.8m的中段,最大波高可达0.80m的沙波发育将直接影响第四代集装箱船的乘潮入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貌 枯季 沙波 安全航行 现场观测 长江口
下载PDF
Priori knowledge based a bathymetr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the sun glitter imagery:a case study of sand waves on the Taiwan Banks 被引量:3
5
作者 SHAO Hao LI Yan LI 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atellite imageries containing the sun glitter,similar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ies,are useful in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of bottom topography in shallow waters.The errors in th...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atellite imageries containing the sun glitter,similar t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ries,are useful in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of bottom topography in shallow waters.The error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are corrected,and a method for mapping submarine bottom topography is developed using the sun glitter satellite imagery.The method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description of a sand wave using an equation with two unknowns named r and k.In order to determine r and k,a "trial and error" approach is introduced and testified by a case study on the Taiwan Banks using an ASTER image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ed water depths match well with the sounding water depths.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versed results and the in situ measurements is about 78% by comparing 371 points.Moreover,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 in keeping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a sand wave,especially in positions around the sand wave crest.The fine agre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imaging model is flexible and the approach developed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 glitter submarine topography sand wave Taiwan Banks
下载PDF
喷射式海底挖沟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立志 《油气储运》 CAS 2012年第2期128-130,167,共3页
为研究影响喷射式挖沟机挖沟能力的因素,设计物理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泥沙作为试验底质,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冲沟断面和水中泥沙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流速和挖沟机行进速度对挖沟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冲沟沟型从刚开挖至平衡状... 为研究影响喷射式挖沟机挖沟能力的因素,设计物理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泥沙作为试验底质,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冲沟断面和水中泥沙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流速和挖沟机行进速度对挖沟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冲沟沟型从刚开挖至平衡状态的历时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流速对冲沟深度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挖沟机行进速度的变化对沟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沟深的影响;冲沟断面历时变化的前一阶段,沟深变浅的同时沟宽增大,这是因发生冲沟塌方、滑坡以及沟内泥沙的落淤而造成的,而后一阶段沟深变浅但沟宽没有明显增大的原因主要与泥沙的密实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挖沟机 冲刷 模型试验 模型沙 挖沟效果
原文传递
南堡油田海底管道砂沉积预测与模型检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文明 曹学文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帆 《油气储运》 CAS 2012年第8期591-593,647+658,共3页
介绍了几种砂沉积预测模型,包括均匀颗粒计算模型杜兰德公式以及非均匀颗粒计算模型卡察斯基公式、舒克公式、王可钦公式。以南堡35-2油田WHPB-CEP海底混输管道为例进行砂沉积预测计算,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积砂进行粒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 介绍了几种砂沉积预测模型,包括均匀颗粒计算模型杜兰德公式以及非均匀颗粒计算模型卡察斯基公式、舒克公式、王可钦公式。以南堡35-2油田WHPB-CEP海底混输管道为例进行砂沉积预测计算,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积砂进行粒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按照均匀颗粒计算得砂沉积的临界流速为1.931m/s,按照非均匀颗粒计算得砂沉积的最小临界流速为0.193m/s,均大于根据实际工况条件计算得到的水相流速0.12m/s,说明海管以目前的工况运行,存在砂沉积问题。积砂粒径的平均值为178.36μm,远大于滤砂网孔径对应的粒径63μm,说明经过长期运行,滤砂网磨损,导致过滤孔径增大。提出了降低清管器卡堵风险、防止携砂过度沉积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油田 海底管道 砂沉积 预测模型 模型检验
原文传递
斜向波作用下斜坡海床上管线三维冲刷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永舟 杨董为 +2 位作者 鲁显赫 黄筱云 夏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3-869,共7页
海底斜坡的存在必然改变波浪对管线及海床的作用特性,进而影响管线三维冲刷。为了研究斜坡上海底管线三维冲刷特性,本文基于波浪港池实验,考虑规则波的作用,采用中值粒径为0.22 mm的原型沙铺设与波浪传播方向成45°夹角的1∶15斜坡... 海底斜坡的存在必然改变波浪对管线及海床的作用特性,进而影响管线三维冲刷。为了研究斜坡上海底管线三维冲刷特性,本文基于波浪港池实验,考虑规则波的作用,采用中值粒径为0.22 mm的原型沙铺设与波浪传播方向成45°夹角的1∶15斜坡,通过测量近岸波高变化和管线下方最大冲刷坑深度的差异,分析波高和周期对最大冲刷坑深度、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的存在加剧了水体紊动程度,对海床演变影响很大;波高增大时,沙纹自左向右、自近岸向深海发展,且尺度加大,管道沿程冲刷深度右侧大于左侧;周期增大时,沙纹尺度增加且较为规整,管底的最大冲刷坑深度加大,形成管后淤积,但对左右侧冲刷深度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线 冲刷 斜坡海床 斜向波 波高 周期 最大冲刷深度 沙纹
下载PDF
中美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普志 贺惠忠 +1 位作者 汤民强 董超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侧扫、浅地层剖面、底质等数据,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典型不良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陡坡、裸露基岩以及陆架-陆坡区大面积的沙波活动对海缆造成的危害。根据底质沉积及浅地层特征,研究南海北部陆架路由走廊的底质分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光缆所处区域构造稳定,针对路由线路作适当调整后以适合光缆铺设。该研究内容可为经过南海复杂地质区域的海底光缆路由选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底地形地貌 沙波 底质分析 工程评价 海底光缆 南海北部
下载PDF
砂粒特征对海管稠油砂沉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晓明 单雨婷 +4 位作者 张佃臣 邱波 唐敏 李茜 敬加强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海底稠油管道中含砂可能会给管道与海上处理平台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海管输送稠油携砂沉积问题,探究OLGA软件模拟固-液两相流的流态及沉积规律的可行性,并以某油田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际数据合理建模,分析砂粒粒径、含砂体... 海底稠油管道中含砂可能会给管道与海上处理平台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海管输送稠油携砂沉积问题,探究OLGA软件模拟固-液两相流的流态及沉积规律的可行性,并以某油田海底管道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际数据合理建模,分析砂粒粒径、含砂体积分数、休止角及砂粒密度对管道中的临界沉积速度与最大沉积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沉积速度随砂粒粒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低含砂体积分数下临界砂沉积速度无明显变化,高含砂体积分数下临界砂沉积速度与含砂体积分数、砂密度正相关,与休止角负相关;最大砂沉积位置与砂粒粒径、砂密度负相关,与休止角正相关,含砂体积分数小于1%时最大砂沉积位置变化不明显,但高含砂体积分数对最大沉积位置的影响不可忽略。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海管稠油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供参考。(图15,表4,参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高黏原油 砂粒 砂沉积 固液两相流
原文传递
琼州海峡海底电缆路由沙波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聪 岑贞锦 +4 位作者 蔡驰 黄小卫 张维佳 陈奕钪 李晓骏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34期48-50,共3页
500kV福徐甲线海底电缆路由自南向北横穿琼州海峡西口,北起广东徐闻县南岭村,南至海南澄迈县林诗村。海缆路由区海底地形复杂,沙波密集分布,在琼州海峡强大的水动力条件驱动下,海床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冲刷现象。为防止海缆在洋流冲刷下... 500kV福徐甲线海底电缆路由自南向北横穿琼州海峡西口,北起广东徐闻县南岭村,南至海南澄迈县林诗村。海缆路由区海底地形复杂,沙波密集分布,在琼州海峡强大的水动力条件驱动下,海床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冲刷现象。为防止海缆在洋流冲刷下出现裸露悬空,定期对路由地形地貌进行检测并分析路由区域冲刷及沙波的变化,掌握海缆保护情况,对薄弱环节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从而达到海底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本文结合2015年及2017年海缆路由地形地貌检测成果,对路由区域沙波稳定性分析,掌握沙丘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海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沙波 冲刷 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台湾海峡的潮流沉积沙体研究与展望
12
作者 胡毅 贾如真 +4 位作者 许江 褚忠信 王立明 刘伯然 房旭东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0-515,共16页
海底沙体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军事行动等必须密切关注的底质类型。中国台湾海峡沙体面积分布广泛,主要有中国台湾浅滩、台中浅滩及海峡内受中小型山溪性河流影响的沙体。近年来,中国台湾浅滩沙体空间分布、大型沙... 海底沙体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和军事行动等必须密切关注的底质类型。中国台湾海峡沙体面积分布广泛,主要有中国台湾浅滩、台中浅滩及海峡内受中小型山溪性河流影响的沙体。近年来,中国台湾浅滩沙体空间分布、大型沙波与小型沙波形态特征及剖面结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台中浅滩不同区域的沙体演化对应了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海峡西侧陆架上残留的中小河流沙体地貌也获得了一些新发现。本文归纳了中国台湾海峡窄陆架上不同沙体的平面分布特征、剖面结构及成因。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聚焦于进一步获取不同区域高分辨率的地层、地貌证据,并进行对比研究。这些工作能深化对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台湾海峡不同地区沙体成因、关联及演化的认识,并有助于了解人类海洋活动与海底沙体演化的响应关系,丰富海底沙体发育和演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中国台湾海峡 中国台湾浅滩 台中浅滩 海底沙体 山溪性河流
下载PDF
穿越沙波区的海底管道冲刷研究
13
作者 刘极莉 孙祥杰 +2 位作者 余志兵 于洪旭 李秀锋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文中对沙波区海底管道的冲刷进行了研究,包括海底管道冲刷下降和掩埋的机理,海底管道冲刷的开始和发展,固定管道和下降管道的平衡冲刷深度,冲刷达到平衡深度的时间预测以及跨肩承载失效导致的管道下降。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 文中对沙波区海底管道的冲刷进行了研究,包括海底管道冲刷下降和掩埋的机理,海底管道冲刷的开始和发展,固定管道和下降管道的平衡冲刷深度,冲刷达到平衡深度的时间预测以及跨肩承载失效导致的管道下降。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出结论,为沙波区的海底管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研究 海底管道 沙波 悬跨
下载PDF
苏北岸外辐射沙洲王港西洋潮流通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尤坤元 朱大奎 +3 位作者 王雪瑜 孙亚梅 周旅复 马仲荃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粉砂淤泥海岸,利用潮流通道建港,稳定性是一个首要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西洋潮流通道的环境背景,然后根据实测资料,利用多种方法,包括地理息信系统、遥感研究、沉积物粒度、矿物、微体及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等对西洋的稳定性作了综... 在粉砂淤泥海岸,利用潮流通道建港,稳定性是一个首要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西洋潮流通道的环境背景,然后根据实测资料,利用多种方法,包括地理息信系统、遥感研究、沉积物粒度、矿物、微体及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等对西洋的稳定性作了综合研究,认为,西洋通道特别是其西水道是一条稳定性好的潮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西洋 潮流通道 稳定性 海岸地貌 港址
下载PDF
辐射沙脊群条子泥动力地貌演变遥感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丁贤荣 康彦彦 +2 位作者 葛小平 李青 张婷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针对辐射沙脊群汇聚带条子泥冲淤多变的特性,采用遥感与地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选用10期低潮位遥感影像和2006—2009年4期地形测量数据,研究了条子泥二分水动力均衡、沙洲稳定性、主要潮水沟演变和近期地形冲淤.研究结果表明:条子泥... 针对辐射沙脊群汇聚带条子泥冲淤多变的特性,采用遥感与地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选用10期低潮位遥感影像和2006—2009年4期地形测量数据,研究了条子泥二分水动力均衡、沙洲稳定性、主要潮水沟演变和近期地形冲淤.研究结果表明:条子泥相对稳定区主要分布于港近岸边滩和二分水滩脊;二分水总体稳定、先北后南摆动;近40年来,条子泥总体冲淤剧烈,呈现北冲南淤的新动向.条子泥中心主体稳定,除西部边滩外,外缘边滩相对冲淤活跃,条子泥围垦应充分考虑此特征.采用多时相遥感,将潮滩稳定性和二分水演变作为潮滩动力地貌分析要素,该方法新颖、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脊群 条子泥 潮滩演变 潮滩稳定性 遥感
下载PDF
GIS与遥感支持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现代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海宇 王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5,共5页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 ,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 ,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 ,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 ,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 ,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 ,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 ,其基本演变特征与趋势表现为 :沙脊群枢纽地区处于不断的增长、扩张过程 ;南部区域堆积与侵蚀作用较弱 ,沿岸潮滩向海淤进 ;而北部区域变化较强烈 ,并继续脊槽相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遥感 南黄海 辐射沙脊群 现代演变趋势
下载PDF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烂沙洋潮流通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华春 邹欣庆 李海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烂沙洋潮流通道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内一条涨落潮流速大的潮流通道 ,利用其天然深水航道 ,可建设深水大港。为论证烂沙洋潮流通道的稳定性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研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沉积物粒度、... 烂沙洋潮流通道是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内一条涨落潮流速大的潮流通道 ,利用其天然深水航道 ,可建设深水大港。为论证烂沙洋潮流通道的稳定性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研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沉积物粒度、主元素分析及水动力条件分析等对该地区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烂沙洋潮流通道从整体上讲是一条稳定的潮流通道 ,沉积动力条件较稳定 ,适宜建港 ,但在建港时仍需慎重地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减轻西太阳沙北侧周期性冲刷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脊群 烂沙洋潮流通道 稳定性研究 遥感影像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扇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晓东 朱明 +3 位作者 何敏 李宏伟 连世勇 张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3,共5页
发生于13.8Ma前的强烈海退使得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育了大型的海底峡谷—断裂坡折型深水扇,浊流沿海底峡谷将碎屑物向凹陷内搬运,在海底峡谷内充填形成浊积水道砂体,在断裂坡折带之下快速卸载形成前积砂体。根据深水扇地震响应特征研... 发生于13.8Ma前的强烈海退使得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育了大型的海底峡谷—断裂坡折型深水扇,浊流沿海底峡谷将碎屑物向凹陷内搬运,在海底峡谷内充填形成浊积水道砂体,在断裂坡折带之下快速卸载形成前积砂体。根据深水扇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沿着古水流方向,深水扇自断裂坡折带附近向白云凹陷呈进积充填;在垂直古水流方向上,深水扇砂体呈丘状充填。以分隔深水扇的底积层作为等时面,可将荔湾深水扇划分为3期相互叠置的朵叶体,通过地震属性分析等储集层预测手段,预测了各期砂体的分布;扇体发育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粗碎屑首先在坡折带下降盘附近卸载,细粒的泥质沉积物以悬浮搬运的方式被带到侧缘或更远的下扇区沉积下来,因此,朵叶体的主体部位富砂,两翼及前缘末稍一带富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浊积水道 海底峡谷 地震相 地震属性 砂体分布
下载PDF
胶州湾湾口海底沙波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月霞 刘保华 +2 位作者 李西双 吴金龙 苏天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471,共8页
利用多波束、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资料对胶州湾湾口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海底沙波地貌的平面形态、剖面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潮流流速下沙波的瞬时移动速度,推测了直脊型沙波和新月型沙波的形成... 利用多波束、侧扫声纳以及单道地震资料对胶州湾湾口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典型海底沙波地貌的平面形态、剖面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潮流流速下沙波的瞬时移动速度,推测了直脊型沙波和新月型沙波的形成]化过程:区内新月型沙波在西向优势流的作用下大约以50m/a的速度向西迁移,直脊型沙波则在两端方向不一致的优势流长期作用下,发生逆时针旋转,同时在往复流的作用下以一个平衡位置左右摆动;就地貌形态而言,新月型沙波是不稳定的,直脊型沙波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湾口 海底沙波 多波束数据 潮流 迁移速度
下载PDF
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自银 曹振轶 +1 位作者 王小波 郑玉龙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63,共11页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及沉积模式等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议;古潮流场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最新多波束探测数据显示,东海中南部外陆架60 m以深海域广泛分布线状沙脊群,其规模较前人预测的更大、范围更广,与长江口外喇叭状地形区中的沙脊地貌在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上均存在差异。未来若能在利用多波束探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单道地震剖面、柱状样品以及钻孔等获取的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沙脊地貌的精细结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沙脊 东中国海 多波束探测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