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等效密度流体近似反射模型反演海底参数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盛齐 黄益旺 吴琼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为了获取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和地声特性,根据等效密度流体近似反射模型得到的不同掠射角下的海底反射损失,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两级混合优化算法以及Bayesian反演方法对海底沉积物的孔隙度、平均颗粒粒度、颗粒质量密度... 为了获取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和地声特性,根据等效密度流体近似反射模型得到的不同掠射角下的海底反射损失,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两级混合优化算法以及Bayesian反演方法对海底沉积物的孔隙度、平均颗粒粒度、颗粒质量密度以及颗粒体积弹性模量进行反演,再根据这4个物理参数的估计值进一步计算出海底地声参数,包括声速和衰减。通过反演结果与仿真真值的比较可以看出,除颗粒体积弹性模量外,得到的估计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这种间接反演海底地声参数的方法对地声参数的估计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强的稳健性,相对误差分别为0.092%和17%。最后,对实验室水池池底沙质沉积物的反射损失数据进行处理,给出了沙质沉积物各参数的估计值、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并通过反演结果与部分实测参数值的比较验证了反演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比 反演方法 颗粒粒度 混合优化算法 模型反演 孔隙度 参数不确定性 差分进化 Bayesian 估计值
下载PDF
采用^(222)Rn示踪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及营养盐输入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占荣 马志勇 +3 位作者 章斌 袁晓婕 刘花台 刘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3-1080,1090,共9页
为了量化胶州湾东北海岸带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和评价通过海底地下水排泄输入的营养盐数量,分别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在胶州湾北岸东大洋码头附近对海水中的222 Rn进行了48h连续测量.通过构建测量点海水中222 Rn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 为了量化胶州湾东北海岸带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和评价通过海底地下水排泄输入的营养盐数量,分别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在胶州湾北岸东大洋码头附近对海水中的222 Rn进行了48h连续测量.通过构建测量点海水中222 Rn质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到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平均值分别为6.38cm/d和8.29cm/d;实际观测到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变动较大,其主要控制因素是降水量、潮汐和波浪.根据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获得地下水输入的DIN(溶解无机氮)为47.0×103 mol/d(2011年10月)和48.6×103 mol/d(2012年5月),可溶性SiO2为15.5×103 mol/d(2011年10月)和17.3×103 mol/d(2012年5月),DIP(溶解性磷酸盐)为0.6×103 mol/d(2012年5月),地下水对胶州湾的营养盐输入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222Rn 营养盐 胶州湾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采用能量守恒和高阶Padé近似的三维水声抛物方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传秀 朴胜春 +2 位作者 杨士莪 张海刚 唐骏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7-484,共8页
为了充分考虑海底地形随三维空间变化的海洋环境中水平方位角耦合效应对声传播的影响,建立了一种三维柱坐标系下流体高阶抛物方程算法。该算法采用泰勒近似将二维方根算子分裂成一维方根算子,并采用分裂步进的高阶Pade近似将一维方根算... 为了充分考虑海底地形随三维空间变化的海洋环境中水平方位角耦合效应对声传播的影响,建立了一种三维柱坐标系下流体高阶抛物方程算法。该算法采用泰勒近似将二维方根算子分裂成一维方根算子,并采用分裂步进的高阶Pade近似将一维方根算子写成微分算子有理分式连乘的形式,进而应用Galerkin离散化方法来处理微分算子,最终将微分方程写成矩阵方程的形式;采用能量守恒近似来处理海底边界,以考虑复杂海底对于声传播的影响;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格式,实现了三维声场的步进计算。楔形和海底山等典型海域声场仿真计算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声场计算模型,三维柱坐标系下高阶抛物方程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楔形海域和海底山区域的三维声场,实现水平方位全空间声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方程 Pad 微分算子 声场分布 海底山 声传播 楔形 离散化方法 传播损失 海洋环境
下载PDF
海底地质取样的技术标准 被引量:8
4
作者 蓝先洪 温珍河 +4 位作者 李日辉 王中波 陈晓辉 侯方辉 徐晓达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2期50-55,共6页
依据海洋地质调查的需求和海底地质取样技术规范的编制原则,研究了海底地质取样标准编制内容及作业规范技术要点,对海底地质取样标准体系构成及作业技术规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底地质 取样 标准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轨迹方法的海底底质分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大治 王宁 林俊轩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提出了基于相平面轨迹的海底底质分类的方法,从海底回波信号的相平面轨迹中提取两个特征量:最大距离特征量和距离分布特征量。利用这两个量的统计特征来完成对不同海底的分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处理海上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地... 提出了基于相平面轨迹的海底底质分类的方法,从海底回波信号的相平面轨迹中提取两个特征量:最大距离特征量和距离分布特征量。利用这两个量的统计特征来完成对不同海底的分类,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处理海上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地识别出了两种相近(沙-粉沙-粘土与粉沙质粘土)但不相同的海底底质类型,说明这种方法用在海底底质分类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底质分类 相平面轨迹 分类研究 特征量 距离分布 最大距离 回波信号 统计特征 实验数据
下载PDF
沉积物中声速和衰减系数的宽带测量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于盛齐 黄益旺 +2 位作者 刘保华 王飞 郑广赢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2-694,共13页
海底沉积物作为海洋波导声传播的下边界普遍存在于大洋中,获知其特性对于准确的声传播和混响建模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测量沉积物中的声速和衰减系数,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测量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压缩来提取透... 海底沉积物作为海洋波导声传播的下边界普遍存在于大洋中,获知其特性对于准确的声传播和混响建模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测量沉积物中的声速和衰减系数,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测量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压缩来提取透射波,根据不同厚度样品的透射波来计算沉积物中的声速和衰减系数。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多途干扰,而且测量过程简单,可以同时获得测量频带内所有频点的声速和衰减系数,即实现了对声速和衰减系数的宽带测量。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90~170kHz的测量频带内,测得沙样品中的声速为1710~1713m/s,衰减系数在56~70dB/m之间。通过窄带和宽带测量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声速的宽带测量结果与窄带测量结果吻合得较好,而衰减系数在频带后半部分存在较大的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衰减系数 测量方法 宽带测量 声速 脉冲压缩技术 实验室环境 接收信号
下载PDF
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及5种古温度转换函数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向荣 刘芳 +1 位作者 孙有斌 陈木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09,共11页
通过对冲绳海槽中部A7孔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对该区18ka以来的海洋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浮游有孔虫群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冰消期-全新世阶段变化:在18-15ka的冰消期早期,浮游有孔虫群落以冷水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Neoglob... 通过对冲绳海槽中部A7孔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对该区18ka以来的海洋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浮游有孔虫群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冰消期-全新世阶段变化:在18-15ka的冰消期早期,浮游有孔虫群落以冷水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和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等为主;在15~9.4ka,浮游有孔虫冷水种含量迅速降低;9.4ka以来的全新世则以暖水种有孔虫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a glutinata等为主.此外,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如Heinrich 1、博令-阿罗德暖期(Bolling-Allerod)和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都有明显反映,在全新世还记录了一系列的冷事件(约2.3~4.6、5.3、6.2、7.3和8.2ka).9.4ka前后浮游有孔虫冷暖种群的变化可能对应了黑潮暖流的突然加强.采用5种不同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对表层海水温度进行了估算,通过与Mg/Ca和U37^k'温度估算结果对比,对不同转换函数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SIMMAX没有明显的冰消期一全新世变化.另两种基于现代类比技术的转换函数MAT和RAM,其估算结果较类似,13ka以来的温度波动较小,对新仙女木事件没有明显反映.基于Imbrie-Kipp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的估算结果表现出了较大的冰消期-全新世变化,然而对于博令-阿罗德暖期变暖和新仙女木降温事件没有反映,研究发现这主要由Globigerina bulloides的含量变化造成.通过消除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G.bulloides的含量变化影响,修正后的两种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较好地反映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波动,与该区Mg/Ca和U37^k'方法重建的古温度有较好的可比性.因此,我们认为修正后的转换函数FP-12E和IKM-Chen更适合冲绳海槽中部的古温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海洋地质 转换函数 表层海水温度
原文传递
散砂及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中的声速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祖文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根据作者的颗粒介质中的声传播理论,应用熄灭定理,给出了颗粒介质中的声速公式。对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及气砂中的声速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压力下,气砂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小。而在表层海洋沉积物中,散射相互作用的影响不... 根据作者的颗粒介质中的声传播理论,应用熄灭定理,给出了颗粒介质中的声速公式。对表层海洋(砂质)沉积物及气砂中的声速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压力下,气砂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小。而在表层海洋沉积物中,散射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粘滞波相互作用对声速的影响不大。刚性粒子理论结果与发表的实验数据比较符合,弹性粒子理论模型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但给出的结果反而比实验数据小,这表明更多的实验测量是需要的。还比对分析了已发表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颗粒介质理论是更适宜于研究气砂中的声传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砂质 声速 表层 颗粒介质 实验数据 相互作用 粒子理论
下载PDF
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命名之浅见——兼与李起彤先生等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刁守中 郭爱香 《国际地震动态》 1997年第12期12-14,共3页
本文根据黄、东海现代海底地形和地质构造研究新成果,中国新构造分区和地震区带划分结果,认为1996年11月9日发生的引起沪、苏、浙沿海较强有感的6.1级地震,仍应称为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为宜,该地震在地震区划上归属于下扬子—南黄海... 本文根据黄、东海现代海底地形和地质构造研究新成果,中国新构造分区和地震区带划分结果,认为1996年11月9日发生的引起沪、苏、浙沿海较强有感的6.1级地震,仍应称为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为宜,该地震在地震区划上归属于下扬子—南黄海地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区划 6.1级地震 命名 海底地形 海底地质
下载PDF
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异常特征
10
作者 郭爱香 刁守中 +2 位作者 马玉香 王红卫 冯志军 《高原地震》 1998年第1期46-53,共8页
利用黄海与东海海底地貌、海底活动构造研究成果,对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做了初步分析。根据震前对南黄海地区的震情追踪表明,这次地震前震中100~200km范围内无明显的测震学异常现象,而异常主要分布于南黄海... 利用黄海与东海海底地貌、海底活动构造研究成果,对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做了初步分析。根据震前对南黄海地区的震情追踪表明,这次地震前震中100~200km范围内无明显的测震学异常现象,而异常主要分布于南黄海中、北部地区,认为南黄海6.1级一类地震的地点预测是十分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貌 海底地质 异常现象 南黄海6.1级地震
全文增补中
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伟 王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490,共6页
中国大陆东部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的俯冲,形成一系列岛链,而岛链间的海峡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咽喉水道.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人民币(约为16854亿美元),外贸交易总额达11548亿美元,其中90%以上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洋运... 中国大陆东部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的俯冲,形成一系列岛链,而岛链间的海峡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咽喉水道.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人民币(约为16854亿美元),外贸交易总额达11548亿美元,其中90%以上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洋运输实现的,而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最为重要.马六甲海峡位于巽他陆架上,水深25~113m,航道仅宽2.7~3.6km;南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海底地貌复杂,珊瑚礁滩广布,地质构造及海底地貌情况决定了中国国际运输航线是经过南海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之间的中沙海槽,向南通过南沙群岛西侧西卫滩与李准滩之间,通过马来半岛-侧马六甲海峡主航道进入印度洋的.这条航线是中国能源、贸易运输的咽喉,包括有:1)中国石油进口主要地区.中东(占总进口的50.79%)和非洲(占总进口的24.63%)均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2)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中欧贸易和中国-美国东部贸易咽喉;3)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中国与东亚港口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海峡 南海 海底地质地貌 贸易航线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淑红 宋海斌 颜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超级洁净能源,因其在能源勘探、海底灾害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形成、分解过程中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海底灾害和影响海洋生...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超级洁净能源,因其在能源勘探、海底灾害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形成、分解过程中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海底灾害和影响海洋生物等环境效应;指出将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与天然气水合物产生的这些环境效应结合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环境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 海底地质灾害
下载PDF
我国沿海城市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东景 李培英 +2 位作者 刘乐军 杜军 李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7,共7页
为了解我国沿海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相对分布状况,在阐述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包含15个指标的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我国沿海53座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结果表... 为了解我国沿海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相对分布状况,在阐述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包含15个指标的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我国沿海53座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结果表明:我国沿海53座地级以上城市只有深圳市处于较高易损区;大连、上海、福州、宁波、广州、汕头、湛江等7座城市处于中等易损区,沧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杭州、绍兴、滨州、东莞、防城港、钦州、三亚等13座城市处于很小易损区,其余32座城市在较小易损性的范围内。为降低沿海城市海底地质灾害易损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质灾害 社会易损性 经济易损性 资源易损性 层次分析法(AHP)
下载PDF
GIS方法在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诚 詹文欢 张毅祥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11,共8页
采用GIS方法,对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不同灾害地质因素赋予不同的模糊影响权值;运用模糊叠加模型,得到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综合评价图。与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GIS方... 采用GIS方法,对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不同灾害地质因素赋予不同的模糊影响权值;运用模糊叠加模型,得到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综合评价图。与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GIS方法是进行海底灾害地质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方法 南沙群岛海区 地理信息系统 海底灾害地质 模糊数学 空间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近岸海域浅层地质灾害区域风险模糊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全 常方强 卢惠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圈,人类活动剧烈,其近岸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区内灾害性地质因素广泛发育且类型多样。为了海底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需要,对海底区域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可掌握不同区域的灾害程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地质条件相对稳...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圈,人类活动剧烈,其近岸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区内灾害性地质因素广泛发育且类型多样。为了海底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需要,对海底区域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可掌握不同区域的灾害程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工程建设,绕避高风险不良地质地区,或在不良地质地区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加以防治。本文运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将珠江口近岸113°00′E~114°00′E,21°40′N~22°40′N的区域,按照2′×2′的网格大小划分为546个评价单元,对每个单元稳定程度逐一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区范围内,多数海域海床均为稳定区域,约占总评价区的58%;较不稳定区域包含该区多种地质灾害,约占研究区的25%;极不稳定区域所占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和西北2个断层附近,该区域同时存在断层、洼地和浅层气,在工程建设时需着重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质灾害 风险模糊评价 珠江口
下载PDF
福建省近海海底麻坑的地貌特征及其与海洋工程的联动效应
16
作者 曹超 蔡锋 +5 位作者 郑勇玲 卢惠泉 吴承强 鲍晶晶 刘春庚 李永保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0期52-54,共3页
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防范海底地质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梳理福建省近海海底麻坑的类型和成因,并分析海洋工程与灾害性地貌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受板块挤压和海平面波动等的影响,福建省近海海底地形和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流... 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防范海底地质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梳理福建省近海海底麻坑的类型和成因,并分析海洋工程与灾害性地貌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受板块挤压和海平面波动等的影响,福建省近海海底地形和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流体活动形成的海底麻坑主要包括单元麻坑、圆形麻坑、拉长形麻坑、链状麻坑和复合麻坑5种类型,在北部泥质区、南部砂质区、河口区和海湾区有不同分布,其成因主要包括海相生物气、生物气和海陆生物混合热解气;应高度重视海洋工程与海底麻坑等灾害性地貌的联动效应,避免发生海底地质灾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貌单元 海底地质灾害 灾害性地貌 沉积环境 海洋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