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药剂敏感度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邢静 梁沛 高希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470,共7页
采用叶片药膜法,使用亚致死浓度(LC10、LC25)的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连续处理5代后,试虫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分别比敏感品系下降了57.3%和67.7%,同时对多杀菌素的敏感度也分别下降了60.2%和51.5%,但... 采用叶片药膜法,使用亚致死浓度(LC10、LC25)的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连续处理5代后,试虫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分别比敏感品系下降了57.3%和67.7%,同时对多杀菌素的敏感度也分别下降了60.2%和51.5%,但对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度变化不明显。采用该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分别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和72 h,可诱导其羧酸酯酶(CarE)比活力上升,但对细胞色素P450 O-脱乙基酶(EC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芳基酰胺酶(A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续处理5代后,小菜蛾CarE和ECOD的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16、1.40倍和1.65、1.56倍,但GSTs和AA的比活力则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1.0%、27.5%和43.6%、52.5%。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风险较高;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可能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度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小菜蛾 亚致死浓度 敏感度 解毒酶
下载PDF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体内活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尹飞 冯夏 +4 位作者 李振宇 林庆胜 胡珍娣 张德雍 陈焕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体内活性酶的影响,采用叶片药膜法,用氯虫苯甲酰胺LC50和LC25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h后,测定了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 为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体内活性酶的影响,采用叶片药膜法,用氯虫苯甲酰胺LC50和LC25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24、48h后,测定了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等4种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处理除对羧酸酯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外,对另3种酶活性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下降最明显,LC25和LC50处理小菜蛾24h后,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92.57%和9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剂量 小菜蛾 解毒酶
下载PDF
Sublethal effects of hexaflumuron on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 Yponomeutidae) 被引量:14
3
作者 Mohammad Mahmoudvand Habib Abbasipour +1 位作者 Aziz Sheikhi Garjan Ali Reza Bandani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89-696,共8页
Effects of hexaflumuron at 10%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 and LC25 on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1753) (Lep.: Yponomeutidae) were investigat... Effects of hexaflumuron at 10%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 and LC25 on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1753) (Lep.: Yponomeutidae) were investigated. Estimated LC50, LC10 and LC25 values of leaf dip bioassay of hexaflumuron on the third instar larvae of the P xylostella were 1.48, 0.59 and 0.91 mg/L, respectively. Hexaflumuron decreased pupal weight in the parent generation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but in the offspring generation, this effect was not observed.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egg, first and second larval instar and pupa developmental time and shortened life span of adults, but did not change the third and fourth larval instars and pre-pupa developmental period. Also fecundity of females reduced significantly but hatchability of treatments and control were similar. Survival rate of pre-adult stag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t LC25 concentration.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reproductive rate (R0) and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in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but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GRR) at the LC10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and it could be hormoligosis. Also hexaflumur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oubling time (Dt). We conclude that the sublethal effects of hexaflumuron might exhibi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 xylost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parameters diamondback moth hormoligosis IGR Plutella xylostella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原文传递
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子伟 张宝鑫 +1 位作者 邓彩凤 李敦松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0-465,共6页
阿维菌素是目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本研究利用生命表技术,室内评价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成螨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通过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30、LC20和LC10)处理虚伪新小绥螨成螨后,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29.11、34.25... 阿维菌素是目前常用的杀虫杀螨剂。本研究利用生命表技术,室内评价了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虚伪新小绥螨成螨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通过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30、LC20和LC10)处理虚伪新小绥螨成螨后,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29.11、34.25、45.81粒;每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0.73、0.99、1.50粒,平均每雌产卵量LC20和LC30与对照(53.89粒)有显著差别,每雌日均产卵量3个处理与对照(2.43粒)均有显著差别,而对后代的雌雄性比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对次代的发育历期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卵前期的延长,产卵期和产卵后期缩短,但对整体平均寿命影响不显著。生殖生命表的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会降低虚伪新小绥螨的发育速率,其净增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下降,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增长。通过对次代存活率和种群生命期望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LC10和LC30处理的虚伪新小绥螨中有近40%个体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有显著的延长,且LC10和LC30处理后虚伪新小绥螨的种群期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的生殖能力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于虚伪新小绥螨的个体发育影响与对照相比影响不大。该结论为利用阿维菌素开发耐药性(抗药性)的虚伪新小绥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伪新小绥螨 阿维菌素 亚致死浓度 生命表 二斑叶螨
下载PDF
三唑锡亚致死浓度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运动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敏 李永涛 +4 位作者 李婷 苏杰 段祥坤 王振辉 张建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3-599,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三唑锡亚致死浓度LC10、LC20及致死中浓度LC50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运动速率的影响,为杀螨剂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在行为学方面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并将此作为评价药剂的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通过研究三唑锡亚致死浓度LC10、LC20及致死中浓度LC50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运动速率的影响,为杀螨剂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在行为学方面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并将此作为评价药剂的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明确致死中浓度和亚致死浓度,使用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在受到三唑锡亚致死浓度LC10、LC20和LC50刺激下其运动速率进行记录,观察其运动速率在三唑锡不同浓度、不同天数、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三唑锡不同亚致死浓度作用下,第1天到第3天的10:00―12:00,其运动速率比对照低,从第3天10:00―12:00期间到第5天20:00―22:00期间,其运动速率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亚致死浓度作用下,第1天10:00―12:00期间,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运动速率显著高于15:00―17:00期间和20:00―22:00期间,而在第3天和第5天的3个时间段,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运动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当作用的时段不同时,LC10第1天10:00―12:00显著高于第3天和第5天,而LC20、LC50在10:00―12:00没有显著性差异。三种浓度的第1天15:00―17:00显著低于第3天和第5天。第3及第5天20:00―22:00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总体来看,3唑锡亚不同致死浓度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运动速率影响受浓度、时间影响,浓度越高土耳其斯坦叶螨运动速率越慢;随着时间延长,农药亚致死浓度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运动速率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锡 亚致死浓度 土耳其斯坦叶螨 昆虫行为记录仪 运动速率
原文传递
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桃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娅 阮长春 +2 位作者 侯志广 逯忠斌 王秀梅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1,34,共5页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桃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旨在为氟啶虫胺腈对靶标害虫的解毒代谢机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法,测定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下,桃蚜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的组...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桃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旨在为氟啶虫胺腈对靶标害虫的解毒代谢机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通过GC-MS分析法,测定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下,桃蚜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体内的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除了LC10处理组的豆蔻油酸,LC30处理组的花生烯酸和神经酸,药剂处理组各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总氨基酸含量LC10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LC3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与对照处理相比,LC10处理组未检测到蛋氨酸,而LC30处理组除了检测到对照组中所有游离氨基酸外,另外检测到谷氨酸;与对照组相比,药剂处理组总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但LC10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LC3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结论]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体内的脂肪酸、氨基酸及糖类组成及含量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上述能量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桃蚜对氟啶虫胺腈的解毒代谢过程,但具体的解毒代谢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氟啶虫胺腈 亚致死浓度 脂肪酸 氨基酸 可溶性糖
原文传递
乙唑螨腈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解毒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聂鹏成 杨若兰 +3 位作者 袁绍 白欣 王菲菲 尚素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7-1305,共9页
为明确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获得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亚致死浓度LC_(10)、LC_(30)后分别处理二斑叶螨,分析60 h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 为明确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获得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亚致死浓度LC_(10)、LC_(30)后分别处理二斑叶螨,分析60 h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_(m)及最大反应速率V_(max)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乙唑螨腈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体内CarE、GSTs和MFO的活性均产生诱导,且随着浓度的提高诱导增强。其中CarE的LC_(10)、LC_(30)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24 h,分别是对照的1.46、1.85倍,GSTs与MFO经LC_(30)处理后于12 h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24、1.51倍,经LC_(10)处理后最大值出现于24 h、36 h,分别是对照的1.26、1.61倍,3种解毒酶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动力学参数方面,CarE的K_(m)值显著减小,V_(max)值显著增大,而GSTs和MFOs的K_(m)值均增大,V_(max)均减小,说明三者皆参与了代谢乙唑螨腈,但CarE起主导作用。因此,药剂使用时建议加入抑制CarE活性的助剂,或与抑制CarE活性的药剂混用,以提高乙唑螨腈的使用寿命和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唑螨腈 二斑叶螨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比活力 酶动力常数
下载PDF
联苯肼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殷花 袁覃 +2 位作者 龙欣 王董 邓新平 《世界农药》 CAS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淹水稻田土、林地土、旱作土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作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0、7、10、13、16、19、160、240mg/L)联苯肼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此评价联苯肼酯的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亚致死和推荐使用浓度... 以淹水稻田土、林地土、旱作土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作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0、7、10、13、16、19、160、240mg/L)联苯肼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此评价联苯肼酯的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亚致死和推荐使用浓度的联苯肼酯对水田土和旱作土的脲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对林地土的脲酶有激活作用,推荐使用浓度对其有抑制作用。水田土的磷酸酶在联苯肼酯处理下活性变化不明显,亚致死浓度的联苯肼酯对林地土和旱作土的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推荐使用浓度处理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土的蔗糖酶经亚致死浓度的联苯肼酯处理后,酶活均无明显变化,推荐使用浓度的联苯肼酯处理后,水田土的蔗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林地土和旱作土的蔗糖酶活性明显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亚致死浓度 推荐使用浓度 联苯肼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