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理性与自我主体意识 被引量:9
1
作者 高雷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6,共6页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主体意识是禀赋效应、现状偏爱现象、沉没成本谬误、占便宜悖论、Ellsberg悖论和分离效应等异常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有限理性 效用最大化 自我主体意识
下载PDF
青年学生成长与新时代伟大使命——五四精神的时代召唤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天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3,共7页
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不朽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和彰显了作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与特质的"舍我其谁"的"主体自我意识",造就了"五四"爱国志士的卓越品格。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 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创了不朽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传承和彰显了作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与特质的"舍我其谁"的"主体自我意识",造就了"五四"爱国志士的卓越品格。在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学生弘扬光荣的"五四"精神,就要提升主体自我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仁以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超越功利主义心态,踊跃担当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主体自我意识 新时代 伟大使命
下载PDF
良知的心育意蕴——王阳明心理教育思想探索
3
作者 何德宽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1-56,共6页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范畴。它是王阳明在“心”的概念建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的形上概括与提升。在阳明的心理教育思想中,良知是心育的理论指导,是心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良知的核心是主体自我意识,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人人具有...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范畴。它是王阳明在“心”的概念建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的形上概括与提升。在阳明的心理教育思想中,良知是心育的理论指导,是心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良知的核心是主体自我意识,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人人具有,圣愚皆同;良知是主体外在行为活动和内在心理体验的自然、和谐与畅达状态。良知是阳明以高扬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和生命意志为亮点的心理教育理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心理教育思想 主体自我意识
下载PDF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影君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自我意识,以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女性主体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权主义 系统差异 文字符号 主体意识 语言文化
下载PDF
许地山、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5
作者 马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是其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劳动妇女 自我主体 人生终极 社会性别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与学科自觉 被引量:12
6
作者 柳宝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3,共8页
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是基于对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建构水平的理性认知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无论是从理论演绎的角度、历史考察的向度、实践推进的程度,还是从中外对比的维度来看,开展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是基于对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建构水平的理性认知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无论是从理论演绎的角度、历史考察的向度、实践推进的程度,还是从中外对比的维度来看,开展党的建设研究都应具有学术自信。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需要由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党的建设学术研究的概念体系、知识增量、科学方法和实践运用等方面。要通过提升学科地位、强化学科意识、拓展学科基础、发挥学科功能树立党的建设学科自觉,以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为党的建设学术自信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以党的建设学科自觉进一步巩固和彰显党的建设学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建设 学术自信 学科自觉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自觉意识
7
作者 葛志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0-84,共5页
在全球化浪潮中,各个民族及其文化都面临严峻的世界性挑战与机遇。由于自孔子儒家起,中国文化就树立起明确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自觉意识,几千年来借以成功地应对每一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其中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冲击,并能始终不失本民族... 在全球化浪潮中,各个民族及其文化都面临严峻的世界性挑战与机遇。由于自孔子儒家起,中国文化就树立起明确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自觉意识,几千年来借以成功地应对每一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其中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冲击,并能始终不失本民族文化的主体自觉地位。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日,这仍是中国将成功应对各种文化冲击与融合的文化精神根据,也是中国仍将自立于多变的现代世界文化格局之中的历史信念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文化 民族性特征 儒学 主体自觉意识
下载PDF
文学作为作家印象的意识系统——关于文学的意义过程的自然表述
8
作者 李玉江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文学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然事物,它符合人类对主体性完整地自我意识的需要,人类自己的主体性印象又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可能。文学是人类通过个体实现的集体的自我意识方式,是作家主体性印象的自我意识系统。文学创... 文学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然事物,它符合人类对主体性完整地自我意识的需要,人类自己的主体性印象又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可能。文学是人类通过个体实现的集体的自我意识方式,是作家主体性印象的自我意识系统。文学创作,是一种在原型启发下对基本印象连续体验形成抽象印象的自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主体性印象 自我意识 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