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短视频平台中农村女性的实践主体性建构研究 |
连芙蓉
朱玮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作为“成年新礼”的“间隔年”:过渡仪式、认同重构与主体实践 |
李建军
王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论劳动立法的理论根基 |
刘强
|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4
|
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 |
马知遥
王明月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5
|
文化记忆的体化实践:传统节日儿童传承的人类学基础与路径 |
杨丽嘉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6
|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与环境美学话语批判 |
裴萱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交融与结构的交替——中国穆斯林朝觐及圣人花园仪式过程的主体性实践 |
马建福
张宇
|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8
|
论数学奇异美 |
殷启正
徐本顺
杨耕文
|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
1992 |
0 |
|
9
|
论奈格里社会本体论逻辑的演进之路 |
阿里安娜·波芙
张福公(译)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0
|
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主体性实践关系考察 |
景月楼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0 |
|
11
|
论客体实践本体与主体实践本体辩证互动规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自然关系的细读 |
贺天忠
杨丽娟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2
|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的进程 |
冯建华
李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李泽厚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的五个关键词 |
江飞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1 |
0 |
|
14
|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动性”研究进展与启示 |
杨茜好
朱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56
|
|
15
|
实践型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新形态 |
柳夕浪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1
|
|
16
|
新课标呼唤新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
余文森
|
《教师教育学报》
|
2023 |
22
|
|
17
|
学科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 |
徐鹏
王彤彦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6
|
|
18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学理依据与实施策略 |
荣维东
唐玖江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9
|
论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 |
付光槐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20
|
新课标引领新教学的实践逻辑及其推进 |
张济洲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