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的严重性:概念与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邱兴隆 《政法学刊》 2001年第1期12-19,共8页
犯罪的严重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 ,它构成决定刑罚的分配的重要基准。对犯罪的严重性的评价应该以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所有因素为标准。对犯罪的客观危害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所侵害的权益的意义、犯罪的危险的... 犯罪的严重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 ,它构成决定刑罚的分配的重要基准。对犯罪的严重性的评价应该以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所有因素为标准。对犯罪的客观危害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所侵害的权益的意义、犯罪的危险的大小、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的轻重、犯罪的对象、时间、地点与实施程度 ;对犯罪的主观恶性的评价应该考虑犯罪的罪过形式、犯罪的动机与目的、认识的内容、犯罪的起因、犯罪人的生理与精神状况、犯罪人的身份以及犯罪人在犯罪中的表现。鉴于作为犯罪的严重性的组成部分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构成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犯罪的严重性的统一评价应该相应地遵循对立统一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严重性 客观危害 主观恶性 侵害权益 实际损害 犯罪危害 犯罪动机 罪过形式
原文传递
律贵诛心:清代盗律及实践中的“主观恶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谢晶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古今中外刑事法制均会同时关注犯罪的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自西方的现代刑法学强调判断犯罪应遵循"先客观后主观"的顺序,清代的盗律及实践亦大致如此,罪责及刑罚的有无及大小,首先由行为造成的客观侵害(或可能侵害)的有无... 古今中外刑事法制均会同时关注犯罪的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自西方的现代刑法学强调判断犯罪应遵循"先客观后主观"的顺序,清代的盗律及实践亦大致如此,罪责及刑罚的有无及大小,首先由行为造成的客观侵害(或可能侵害)的有无及大小决定,再根据行为人主观恶性的有无及大小最终确定。只是相较而言,清律更加重视主观恶性因素,良善动机之下行盗可成为免除刑罚的条件,缺乏期待可能性亦即被迫行盗是阻却或减轻罪责的理由,而体现出较大主观恶性的盗行为则是重点打击、加重处罚的对象。"律贵诛心",盗律条文及实践对主观恶性的关注,是为了从根本上止盗、禁盗,做到"虽赏之不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盗律 主观恶性 犯罪动机 犯罪主观方面
原文传递
包含抑或并立——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之辨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伟卫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115,121,共6页
人身危险性作为行为人的属性,其与作为社会危害性基本内容的主观恶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术语。两者无论是在基本内涵和评价因素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是并立的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 人身危险性作为行为人的属性,其与作为社会危害性基本内容的主观恶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术语。两者无论是在基本内涵和评价因素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是并立的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定罪量刑时,决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在对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进行评价时,应该把主观恶性剔除,以避免重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社会危害性 主观恶性
下载PDF
偷税罪定罪公正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郑飞 唐葵 《税务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4,共4页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偷税罪的定罪标准是1979年刑法中主观主义的延伸。在几年的实践中,其矛盾与缺陷已逐渐表现出来,实际操作中放纵了偷税罪的犯罪分子。而与之相对立的以客观实害作为定罪标准的客观主义,更能符合公正性的要求。鉴...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偷税罪的定罪标准是1979年刑法中主观主义的延伸。在几年的实践中,其矛盾与缺陷已逐渐表现出来,实际操作中放纵了偷税罪的犯罪分子。而与之相对立的以客观实害作为定罪标准的客观主义,更能符合公正性的要求。鉴于此,设立偷税罪定罪标准时应向客观主义倾斜,以达到定罪的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税罪 定罪公证论 定罪标准 中国 税收法
下载PDF
主观恶性新界说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升 冯文杰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4,共7页
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苦苦追寻贯通犯罪与刑罚合理联系的探寻史,行为主义刑法学派、行为人主义刑法学派、人格主义刑法学派的界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静止的犯罪与变化的刑罚之间,必然有一个呈时空变化状的因素方能将二者... 近现代刑法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苦苦追寻贯通犯罪与刑罚合理联系的探寻史,行为主义刑法学派、行为人主义刑法学派、人格主义刑法学派的界说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静止的犯罪与变化的刑罚之间,必然有一个呈时空变化状的因素方能将二者合理贯通始终,该任务的完成者不是静止着的客观罪行,也不是静止着的主观罪过,更不是隶属于心理学概念上的虚无缥缈的人格态度,以对社会化的维持及其良性发展的蔑视与对抗态度作为自身内核的主观恶性成为当仁不让的中介载体。这个主观恶性坚持由行为作为其征表的可靠载体,犯罪行为成为其进入刑法学评价范围的绝对牵引力,而罪前、罪后可以表明犯罪人主观恶性轻重程度的因素也依附于主观恶性进入刑法学的评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派 主观恶性 主观罪过 人身危险性 社会危害性
下载PDF
“后劳教时代”的人身危险性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6期66-72,共7页
定罪量刑日益重视人身危险性,是刑法发展既重视"行为",也重视"行为人"的必然结果。然而究竟什么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之间的关系,人身危险性对定罪量刑的实然、应然影响及其法律根据,目前在理论上并... 定罪量刑日益重视人身危险性,是刑法发展既重视"行为",也重视"行为人"的必然结果。然而究竟什么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与主观恶性之间的关系,人身危险性对定罪量刑的实然、应然影响及其法律根据,目前在理论上并不清晰,在实践中标准也不尽一致。人身危险性可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来,例如初犯可能性与再犯可能性、主观的再犯可能性与客观的再犯可能性、违法的人身危险性与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在"后劳教"时代,是否需要将原属于劳动教养法规所规定的一些危害行为规定进入刑法,人身危险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因素。刑事责任的追究应当避免过分关注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从而忽略其社会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劳教时代 主观恶性 人身危险性 定罪量刑
下载PDF
侵犯财产罪中的主观恶性的分析
7
作者 龙长海 王宏宇 《绥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A03期122-125,共4页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数额是该罪主要的量刑标准。本文从数额入手 ,通过对现行刑法规定的分析 ,揭示侵犯财产罪中的主观恶性。以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为出发点 ,论证主观恶性在本章具体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衡量主观恶性的...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数额是该罪主要的量刑标准。本文从数额入手 ,通过对现行刑法规定的分析 ,揭示侵犯财产罪中的主观恶性。以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为出发点 ,论证主观恶性在本章具体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衡量主观恶性的客观标准 ,并试图阐明在仅仅侵犯财产权利的盗窃罪中 ,对犯罪人有死刑的适用 ,已远远超过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是罚过其罪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财产罪 数额 主观恶性
下载PDF
论刑事责任的根据 被引量:13
8
作者 梅传强 《政法学刊》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主观恶性是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人格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其符合我国刑法的规定,能够说明犯罪与刑事责任之间的内 在联系,还体现了主观与客观,行为与行为人的统一,能说明刑事责任的质与量,比人身危险性根据论更科学和实证。
关键词 刑事责任 主观恶性 犯罪人格 刑法 人身危险性 刑事立法 司法审判
原文传递
人身危险性之界定及其与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的关系——基于刑法学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荣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7-153,共7页
人身危险性如何界定及其与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的关系是刑法理论中两个极为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犯罪的本体构成,进而关系刑法正义与刑法功利的实现。而只有立于刑法正义和刑法功利,我们才能对这两个问题作出正确解... 人身危险性如何界定及其与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的关系是刑法理论中两个极为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犯罪的本体构成,进而关系刑法正义与刑法功利的实现。而只有立于刑法正义和刑法功利,我们才能对这两个问题作出正确解答:人身危险性独立于主观恶性而包容于社会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主观恶性 社会危害性 正义 功利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体刑事主体资格之否定
10
作者 石晓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4-82,共9页
人工智能体能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广受争议。肯定论认为唯有以刑法规制,在人工智能体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独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方可有效应对,如此亦符合罪责自负原则。然而,前述主张是在刑法万能主义的错误指引下,忽视了人工智能体欠缺... 人工智能体能否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广受争议。肯定论认为唯有以刑法规制,在人工智能体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独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方可有效应对,如此亦符合罪责自负原则。然而,前述主张是在刑法万能主义的错误指引下,忽视了人工智能体欠缺主观方面要件,将其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不仅难以实现刑罚目的,亦无法自洽于法律责任理论,有悖于法律体系之统一。其实,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依然任重道远。有鉴于此,否定论观点更为妥当,在现有刑法框架下,应规制人工智能研发者、生产者或操作者的行为,尤其关注人工智能系统研发者、生产者的监督过失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体 刑事责任 主观恶性 监督过失责任
下载PDF
察人辨恶——中国古代定罪量刑时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考量
11
作者 姜晓敏 《法律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73-84,共12页
中国古代在定罪量刑时一向注重察人辨恶,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差异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刑事法律中对于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责任能力及犯罪动因等方面的辨析和规范,相当细致而周密。这一立法技术上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或民... 中国古代在定罪量刑时一向注重察人辨恶,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差异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刑事法律中对于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责任能力及犯罪动因等方面的辨析和规范,相当细致而周密。这一立法技术上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所无法望其项背的,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可以与当代刑法相媲美的程度,成为展现中国古代法律成就和特色的一个重要侧面。在当今世界各国刑罚轻刑化、个别化的大趋势面前,中国古代在定罪量刑时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考量,对于当代的法律制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恶性 责任能力 犯罪动因 辨析 考量
原文传递
论刑法学中的人身危险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柏胜 宋伟卫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现有的人身危险性的理论研究,其视野过于狭窄,并且偏重于对功利性的研究,导致对其研究过于僵硬,从而造成实务中的适用混乱。对人身危险性含义及其确定范围地把握,既应该服务于预防犯罪的目的,也不能脱离于正义的要求。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主观恶性 社会危害性
下载PDF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阐释杰生的主体性──威廉·福克纳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主人公康普生·杰生四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金罗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关于《喧哗与骚动》主人公康普生·杰生四世,国内外评论家没有一致看法。多数人认为他是"最丑恶的人物"和"邪恶势力的代表"。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也不是普遍的本质属性,而是习... 关于《喧哗与骚动》主人公康普生·杰生四世,国内外评论家没有一致看法。多数人认为他是"最丑恶的人物"和"邪恶势力的代表"。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也不是普遍的本质属性,而是习得的、建构的和流动的,并且受到在生活方式之中相互消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个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邪恶势力 习得和建构 生活方式 在生活方式之中相互消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