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文艺研究中“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元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86,共11页
“主客二分”是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在当今我国不仅受到哲学界,同时也受到文艺理论界的质疑。本文一方面肯定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批评由于没有看到它在现代,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 “主客二分”是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在当今我国不仅受到哲学界,同时也受到文艺理论界的质疑。本文一方面肯定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批评由于没有看到它在现代,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因而难免陷于片面。文章对这一理论在哲学分析、鉴别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与心理学层面统一的观点出发,联系文艺活动实际,作了较为细致、具体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主客二分” 思维模式 批判性 心理学 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客体理论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金娣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模式的内在缺陷日益彰显,强烈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方法论的创新,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境界,必将大力提升其科学性、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二分模式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其启示
3
作者 成军青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39-50,109,110,共14页
马克思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批判性考察费尔巴哈“对象性直观的自然”和黑格尔“无人身的理性自然”,揭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互为对象的辩证发展关系,拒斥一切把客体或主体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迷雾,揭露人与自然遭受资本霸权支配的真实图景... 马克思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批判性考察费尔巴哈“对象性直观的自然”和黑格尔“无人身的理性自然”,揭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互为对象的辩证发展关系,拒斥一切把客体或主体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迷雾,揭露人与自然遭受资本霸权支配的真实图景,开辟出重建人与自然同生共进关系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思想破解了西方生态中心论和现代人类中心论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迷雾,打破资本逻辑下的生态幻想。新时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秉持马克思“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思想的本真精神,增强“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意识,警惕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陷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立场,超越资本逐利的价值诉求;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真正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对象性关系 主客二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互主体性的复归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映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90-100,共11页
人类与自然构成人类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正确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的表征,更是把握人类和自然的共同目的。因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最基本问题。所谓人类世界更美好,... 人类与自然构成人类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正确把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的表征,更是把握人类和自然的共同目的。因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最基本问题。所谓人类世界更美好,其重要的表现就是人类与自然关系更和美。可是,由于受人类生产力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历史局限,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辩证否定的曲折过程,由自发性的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到近代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观,再到马克思的人与自然互主体性理念。人与自然互主体性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人与自然是互为目的与手段、互为主客体关系,是命运共同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主体 自然中心主义 主客二分 存在
下载PDF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与突破
5
作者 王善杰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7期157-160,共4页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对之前主客不分思维阶段的超越,是人类主体性提升的显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随着主客二分思维的发展,人类主体性的过度膨胀导致主客体之间呈现出相对性、对立性,人与世界之间、...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对之前主客不分思维阶段的超越,是人类主体性提升的显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随着主客二分思维的发展,人类主体性的过度膨胀导致主客体之间呈现出相对性、对立性,人与世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外在的,这使得当前人类遭遇了各种现实问题。想要化解问题就需要从转变思维方式开始,“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天人合一”的思维突破主客二分的思维牢笼,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物相通、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存,最终实现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 现实困境 突破
下载PDF
从生态知识的传授到生态思维的养成——论公民生态教育及其转向
6
作者 吴兴华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4期31-38,共8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同的愿景,但如何对待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些都与公民的生态素养相关。公民生态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的生态教育存在将生态素养等同于生态知识,在教育内容上侧重于对公民生态知识的传...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同的愿景,但如何对待自然,怎样与自然相处,这些都与公民的生态素养相关。公民生态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的生态教育存在将生态素养等同于生态知识,在教育内容上侧重于对公民生态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公民生态思维养成的重要性的误区,使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在行动上缺失生态责任。因此,生态教育的重心应当从生态知识的传播转向生态思维的培养,公民的生态科学意识、生态道德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识等的教育应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生态教育 生态文明 生态素养 生态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主客二分思维 绿色生态保护主义
下载PDF
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基于比较哲学的视角
7
作者 刘永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德育课程建设作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内容。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文化哲思理路为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不同的路径经验,“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路,决定了双... 德育课程建设作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内容。古今中外不同的民族文化哲思理路为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不同的路径经验,“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路,决定了双方在高等教育德育课程设置上的分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把教化功能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实现了知性与德性的完美融合。这种传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逐渐式微,最终导致传统文化德育职能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缺失。进入新时代,高校面对德育存在的种种困境,应重回“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实现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的转变,构建课程德育体系,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德育课程 课程德育
下载PDF
浅析价值与情感 被引量:2
8
作者 方敏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4-97,共4页
价值与情感是价值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价值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界经历了由理性主导的价值论向感性、情感主导的价值论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情感主义价值论"情感是价值的根据"的命题是错误的。价值与人相关,实际上... 价值与情感是价值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价值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界经历了由理性主导的价值论向感性、情感主导的价值论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情感主义价值论"情感是价值的根据"的命题是错误的。价值与人相关,实际上是与人的生存、存在相关。因此,本文试图在批判理性主义价值论、情感主义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价值与情感二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情感主义 价值
下载PDF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论批判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继创 董锦潼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28,共5页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自然的核心问题。西方传统环境伦理学从"自然"视角建构自然价值理论,形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理论路径对立。现代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合理论证必须以"自然"和&qu...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自然的核心问题。西方传统环境伦理学从"自然"视角建构自然价值理论,形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理论路径对立。现代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合理论证必须以"自然"和"人为"视域互融,不仅需要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而且诉求道德意义上人类"诗意地栖居",超越二元对立认知思维范式,走出"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自然 自然价值 主客二分 整体主义
原文传递
现代性危机与生态文明的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建军 赵若玺 《城市与环境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21-30,共10页
现代性作为一种将人类从非理性及蒙昧状态解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进入人类历史,它在充分肯定释放人类潜能的同时,也造成多种危机的凸显,生态危机、人的危机、社会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典型特征。现代性工业文明价值观下的“主客二分”思维方... 现代性作为一种将人类从非理性及蒙昧状态解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进入人类历史,它在充分肯定释放人类潜能的同时,也造成多种危机的凸显,生态危机、人的危机、社会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典型特征。现代性工业文明价值观下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虽然被标识为一种强有力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却是导致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当前人们思维方式的东方转型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化解现代性危机提供了有益的价值遵循及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危机 思维方式 主客二分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涯人 邹效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6-45,107,共11页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观念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处理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方法。这一观念滥觞于上古时代的"神人交通"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成为华夏子孙...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观念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处理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方法。这一观念滥觞于上古时代的"神人交通"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成为华夏子孙特有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宇宙观与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观及由"合"到"分"再到"合"的矛盾观;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因此,"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重建具重要启示:(一)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自然界及其规律为前提和原则,将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二)它主张人既是目的,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从而扬弃了两种主义在目的和手段上的相互割裂和尖锐对立;(三)它倡导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超越了两种主义在人的主体性问题上的各执一偏;(四)它根据人类实践的需要,时而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主要方面,时而强调人对自然的遵从是主要方面,具有灵活的辩证的性质;(五)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和背景是功利主义的或是极端人本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纯粹科学主义的或自然主义的,而"天人合一"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型的德性文化,它兼具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性质,具有较高的道德价值和超功利的境界,从而扬弃了两种主义的片面性和短视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
下载PDF
审美状态意味着主客体的统一吗——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
12
作者 严春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15,共9页
对象化不仅不毁灭美,反而是某些种类的美产生的一个条件。非对象化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要求非对象化的人是一个认识着、感知着的主体。超越主客二分或主客融合的状态被描述为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物我两忘、万物一体等,可是无论在哪种... 对象化不仅不毁灭美,反而是某些种类的美产生的一个条件。非对象化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要求非对象化的人是一个认识着、感知着的主体。超越主客二分或主客融合的状态被描述为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物我两忘、万物一体等,可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主体性都是不可消除的,一旦消除了主体性,美感也就无存身之地。主客二分和天人一体只是心灵的两种不同状态,有着不同的意义,是不可相互取代的。主客融合并不是超越了主客二分才可以达到的。在审美状态中,主体(自我)始终是存在的,只是其存在形式与认识主体、道德主体不同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主体性 主客二分 主客融合 天人一体
下载PDF
天人合一心理研究范式发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炜 李朝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3-396,403,共5页
从学科本体对心理学做重新审视。在方法论上,把意识和物质等同犯了"范畴错误";在科学性上,心理学不该用证实主义而应用证伪主义的标准,且心理学难以成为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却有望成为胡塞尔"严格意义的科学";在认... 从学科本体对心理学做重新审视。在方法论上,把意识和物质等同犯了"范畴错误";在科学性上,心理学不该用证实主义而应用证伪主义的标准,且心理学难以成为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却有望成为胡塞尔"严格意义的科学";在认识论上,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具有"‘主-客-间’双重障碍"。天人合一范式可解决双重障碍,并以直观内省体察普遍性定理。故汲取中国哲学中的观物取象法、虚壹而静原则、中国式内省并结合西方现象学提出天人合一研究范式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内省 观物取象 “主-客-间”双重障碍 主客二分 心理学本土化
下载PDF
“主体性”思维的演化与明清儒学的转型
14
作者 鹿博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2,155,共11页
主体性议题的探讨日渐成为明清儒学研究的焦点,由此议题切入,对晚明清初儒学之细部端倪、整体线索的发掘及转型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讨论,皆可得新诠。结合对晚明儒学主体性思维演变实情及研究现状的考察可以见出,个体化因素的凸显乃... 主体性议题的探讨日渐成为明清儒学研究的焦点,由此议题切入,对晚明清初儒学之细部端倪、整体线索的发掘及转型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讨论,皆可得新诠。结合对晚明儒学主体性思维演变实情及研究现状的考察可以见出,个体化因素的凸显乃是晚明清初儒学主体性哲学的核心特征,而“主体性”之“客观化”议题的凸显亦是明清儒学主体性哲学演化之重要线索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性 一体之仁 主客二分
原文传递
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陶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都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学说,也是标志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二者有内在的相通之处。采用"解神话"视角来审视"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学说,可以把... "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都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学说,也是标志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二者有内在的相通之处。采用"解神话"视角来审视"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学说,可以把二者理解为从原始神话到哲学范畴的转化过程,其基本内涵是抽象的本原如何贯通于万物、社会和人性。通过"人在世界之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人为自身设定理念"这三个基本命题构造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可以实现"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化,并且和西方的主客二分模式实现真正的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超越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客二分”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主客二分"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作为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全面崛起的标志,它不仅指向认识论的"物我关系",也包括本体论重建的"人己关系"。由于缺乏审视自身美学进程及其内部复杂矛盾的历史纵... "主客二分"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作为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全面崛起的标志,它不仅指向认识论的"物我关系",也包括本体论重建的"人己关系"。由于缺乏审视自身美学进程及其内部复杂矛盾的历史纵深,中国当代美学在引进海德格尔哲学的同时,对"主客二分"采取了盲目的否定态度。然而当今似居"独尊"地位的"生存本体"并非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不过是从认识论的"物我二分"转向本体论的"人己二分"。认识论的物我关系有自然和社会之分,本体论的人己关系亦有内在和外在之分,"生存本体"作为本体论人学重建的内在方面,不过是整个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中国当代美学当从"主客二分"的全局视野理解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从而使悬空飘摇的"生存本体"落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走出困境以求得真正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认识论 本体论 主客二分
原文传递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从《浮士德》与《西游记》看中西文化差异性和互补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丽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主客二分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而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浮士德》和《西游记》,一西一中,有着各自文化土壤的痕迹。浮士德作为完整的人是主客二分的人物形象,而孙悟空作为半人半妖是天人合一的形象;《浮... 主客二分是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而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浮士德》和《西游记》,一西一中,有着各自文化土壤的痕迹。浮士德作为完整的人是主客二分的人物形象,而孙悟空作为半人半妖是天人合一的形象;《浮士德》中体现个体本位观念的故事情节有着主客二分的影子,而彰显集体本位观念的《西游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具有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 《浮士德》 《西游记》 差异性 互补性
下载PDF
机体与实践: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视域中的有机自然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冬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21,共8页
机械论自然观是基于某种实体来解释这整个自然界,"实体思维"构成以往机械论自然观的内在症结,此种抽象的实体思维造成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终将割裂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一点上,马... 机械论自然观是基于某种实体来解释这整个自然界,"实体思维"构成以往机械论自然观的内在症结,此种抽象的实体思维造成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终将割裂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怀特海同样批判了抽象概念的认识论滥用以及抽象的实体思维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可能带来的影响。马克思立足人类感性的实践活动终结机械论自然观,以此来统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个发展的自然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处于中心的与必要的部分;怀特海从"机体实在论"的立场出发,将人与自然放在一个完整的经验背景当中,以美学与价值论来重构机械论自然观。在怀特海的著作中,有一个宇宙的积累价值体系,或者可以说是上帝。虽然马克思与怀特海的哲学体系不同,但二者都运用"机体思维"向我们诠释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个体与整体辩证关系的过程原理,并且让我们能够根据各个机体所在的处境来摄取对自然环境生动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思维 机体思维 主客二分 有机整体 马克思 怀特海
原文传递
叶朗“美在意象”理论反映出的当代美学主要问题
19
作者 田义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叶朗先生的"美在意象"理论既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是,学术话语个体性意识缺失与集体群言性叙事遮蔽,西方理论批判性缺失与中国本有特色遮蔽,感性的片面强调与盲目排斥"主... 叶朗先生的"美在意象"理论既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是,学术话语个体性意识缺失与集体群言性叙事遮蔽,西方理论批判性缺失与中国本有特色遮蔽,感性的片面强调与盲目排斥"主客二分"模式的误区。中国美学研究既要中西方理论相结合,又要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保持必要的警惕,进行甄别与批判。中国当前仍处于现代性发展阶段,仍有必要强调理性精神与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个体性意识 感性 理性 主客二分
下载PDF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出路献芹——从实践、后实践美学之争谈起
20
作者 李占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1-26,74,共7页
中国美学历史进程中的实践、后实践美学之争虽然在当代美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的诸如"沿门持钵"、"非此即彼"、"简单还原"等问题与缺陷。认真梳理与反思这些缺陷与不足,并... 中国美学历史进程中的实践、后实践美学之争虽然在当代美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一系列的诸如"沿门持钵"、"非此即彼"、"简单还原"等问题与缺陷。认真梳理与反思这些缺陷与不足,并努力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与考量中国当代美学,对于建构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民主的、联系实际的、返回常识的、主在关系生成的美学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实践 主客二分 复杂性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