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
被引量:
40
1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8,共18页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定紧急状态的法律,并根据其组织、构造"紧急状态的常规法治"。在这种法治架构中,参与主体不仅有公权主体,而且有私权主体——他们都应遵循紧急状态的法律程序。在紧急状态的国家治理中,存在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的博弈,从而存在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它既需要对公权主体依法特别授权并制约,也需要对私权主体的权利进行必要克减并保障。这是两对看似二律背反,实则并行不悖的要求。与之相关,体系化的紧急状态法,与日常状态的法一样,是法治的常态,而不是法治之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公权主体
私权主体
紧急权
权利克减
常态法治
原文传递
行政犯罪分类理论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艳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20,共9页
我国行政刑法对行政犯罪的分类研究尚局限于刑法对其法益类别的规定,而忽视了行政犯罪的行政违法属性对其分类的意义。由于行政犯罪的主体不同决定着行政违法的性质和内容也不同,故宜以主体为标准将行政犯罪重新分为公权力主体行政犯罪...
我国行政刑法对行政犯罪的分类研究尚局限于刑法对其法益类别的规定,而忽视了行政犯罪的行政违法属性对其分类的意义。由于行政犯罪的主体不同决定着行政违法的性质和内容也不同,故宜以主体为标准将行政犯罪重新分为公权力主体行政犯罪、国家公职人员行政犯罪和管理相对人行政犯罪三类。新的分类符合行政犯罪自身的规律和特性,有助于行政犯罪的认定和适用及行政犯罪研究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刑法
行政犯罪
公权力主体
国家公职人员
管理相对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容错免责权:基础与证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丁轶
《人权研究(辑刊)》
2021年第1期135-156,515,共23页
在经验层面,权利可以被视为人类在不断犯错过程中为了避免错误再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措施,由此“错误”构成了权利产生的前提性要素,相应地,试错权和犯错权就成为一般权利得以产生的两大前提性、基础性权利,二者间既相互作用又互相支撑...
在经验层面,权利可以被视为人类在不断犯错过程中为了避免错误再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措施,由此“错误”构成了权利产生的前提性要素,相应地,试错权和犯错权就成为一般权利得以产生的两大前提性、基础性权利,二者间既相互作用又互相支撑。享有犯错权的主体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私主体”,又包括以政府官员为中心的“公主体”,后者以容错免责权为典型,是一种“合法化”意义上的制度性权利。在终极意义上,容错免责权的新兴权利证成过程就是证明该权利与其社会能够形成价值共容的过程:在“权利之新”的维度上,容错免责权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在“利益主张的权利化”的维度上,容错免责权能够形成“共同善”,具有充分的社会共识基础并具备足够的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权利
容错免责权
犯错权
公主体
权利证成
原文传递
环境监察委托制度的法治化新探
4
作者
周旭
《上海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111-115,138,共6页
环境监察委托法治化目标的实现存在专门规定空白、既有规范兼容性不足、配套力量支持不够等障碍。改革者应从规范内容与效力层级两个视角发展专门法规;采取保护商业秘密、构建专属委托制度、完善受托主体的监督权限规定等举措,弥补既有...
环境监察委托法治化目标的实现存在专门规定空白、既有规范兼容性不足、配套力量支持不够等障碍。改革者应从规范内容与效力层级两个视角发展专门法规;采取保护商业秘密、构建专属委托制度、完善受托主体的监督权限规定等举措,弥补既有的规则漏洞;通过专业人士吸纳、培训与考核机制的完善等途径,充实人才储备;有必要以环保优先理念发展配套管理体制,达致改革的精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察委托
法治化
公权主体
非公权主体
联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
被引量:
40
1
作者
谢晖
机构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48,共18页
文摘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定紧急状态的法律,并根据其组织、构造"紧急状态的常规法治"。在这种法治架构中,参与主体不仅有公权主体,而且有私权主体——他们都应遵循紧急状态的法律程序。在紧急状态的国家治理中,存在公权主体和私权主体的博弈,从而存在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它既需要对公权主体依法特别授权并制约,也需要对私权主体的权利进行必要克减并保障。这是两对看似二律背反,实则并行不悖的要求。与之相关,体系化的紧急状态法,与日常状态的法一样,是法治的常态,而不是法治之例外。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公权主体
私权主体
紧急权
权利克减
常态法治
Keywords
state
of
emergency
subject
of
public
powers
subject
of
private
rights
power
of
emergency
derogation
of
rights
the
normal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0-05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行政犯罪分类理论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20,共9页
文摘
我国行政刑法对行政犯罪的分类研究尚局限于刑法对其法益类别的规定,而忽视了行政犯罪的行政违法属性对其分类的意义。由于行政犯罪的主体不同决定着行政违法的性质和内容也不同,故宜以主体为标准将行政犯罪重新分为公权力主体行政犯罪、国家公职人员行政犯罪和管理相对人行政犯罪三类。新的分类符合行政犯罪自身的规律和特性,有助于行政犯罪的认定和适用及行政犯罪研究体系化。
关键词
行政刑法
行政犯罪
公权力主体
国家公职人员
管理相对人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criminal
law
administrative
crime
subject
of
public
power
public
officials
private
par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容错免责权:基础与证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丁轶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人权研究(辑刊)》
2021年第1期135-156,515,共2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群主义政治义务理论后期进展跟踪研究”(项目编号:16CZX0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经验层面,权利可以被视为人类在不断犯错过程中为了避免错误再犯所形成的一种稳定措施,由此“错误”构成了权利产生的前提性要素,相应地,试错权和犯错权就成为一般权利得以产生的两大前提性、基础性权利,二者间既相互作用又互相支撑。享有犯错权的主体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私主体”,又包括以政府官员为中心的“公主体”,后者以容错免责权为典型,是一种“合法化”意义上的制度性权利。在终极意义上,容错免责权的新兴权利证成过程就是证明该权利与其社会能够形成价值共容的过程:在“权利之新”的维度上,容错免责权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在“利益主张的权利化”的维度上,容错免责权能够形成“共同善”,具有充分的社会共识基础并具备足够的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新兴权利
容错免责权
犯错权
公主体
权利证成
Keywords
Rising
Right
the
Right
of
Fault
Tolerance
and
Liability
Exemption
the
Right
to
Err
the
subject
of
public
power
Right
Justification
分类号
D034.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环境监察委托制度的法治化新探
4
作者
周旭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111-115,138,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7YBA273)
湖南省社科评审委课题(编号:XSP18YBZ164)资助。
文摘
环境监察委托法治化目标的实现存在专门规定空白、既有规范兼容性不足、配套力量支持不够等障碍。改革者应从规范内容与效力层级两个视角发展专门法规;采取保护商业秘密、构建专属委托制度、完善受托主体的监督权限规定等举措,弥补既有的规则漏洞;通过专业人士吸纳、培训与考核机制的完善等途径,充实人才储备;有必要以环保优先理念发展配套管理体制,达致改革的精细化效果。
关键词
环境监察委托
法治化
公权主体
非公权主体
联系
Keywords
Entrustment
for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Legalization
subject
of
public
authority
subject
of
non-
public
power
Connection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0
原文传递
2
行政犯罪分类理论反思与重构
刘艳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作为新兴权利的容错免责权:基础与证成
丁轶
《人权研究(辑刊)》
2021
1
原文传递
4
环境监察委托制度的法治化新探
周旭
《上海环境科学》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