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
冯建军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46
|
|
2
|
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
曾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4
|
|
3
|
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 |
张刚要
梁青青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7
|
|
4
|
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研究 |
王国华
刘炼
王雅蕾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9
|
|
5
|
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间性 |
景晓娜
刘薇
郑天坤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0
|
|
6
|
基于“人—机”关系视角的具身传播再认识——一种媒介现象学的诠释 |
赵海明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1
|
|
7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研究 |
钟俊
林国清
王明军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21 |
19
|
|
8
|
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 |
冯建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1
|
|
9
|
师生关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龚跃华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0
|
图书馆IC^2创新支持服务的有效拓展——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交流社区”的建设实践 |
付佳佳
黄敏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1
|
主体性回归:论智能传播的界限问题及控制方向 |
赵静宜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12
|
增强馆员能力 培育创新服务——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启示与思考 |
张洁
仲汇慧
冯吉
郭晶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3
|
图书馆学科服务情境下用户感知价值与参与意愿:服务沟通的调节效应 |
陈娜
侯光辉
|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4
|
传播主体与中国法治传播实践的变迁 |
张晶晶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5
|
5W理论视角下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思考 |
白艳丽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6
|
网络政治群体传播与政治生态形塑 |
张爱军
赵泽泉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6
|
|
17
|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文物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
叶诗琪
陈伟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18
|
从自信到他信:中国体育国际传播的使命与路径 |
杨红梅
王晓微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9
|
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 |
王建明
王爱桂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6
|
|
20
|
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沟通管理 |
叶小青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