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正松 石忠松 +2 位作者 齐铁伟 夏之柏 郭少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 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 72h以内 )行外科治疗 ,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 40例 ,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 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 72h以内 )行外科治疗 ,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 40例 ,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 42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显微手术组 ,完全夹闭率 92 5 % ,手术相关并发症 4例 ,死亡 2例。弹簧圈栓塞组 ,完全闭塞率 71 4% ,栓塞组相关并发症 6例 ,死亡 1例。在前循环动脉瘤中 ,栓塞组完全闭塞率与手术组完全夹闭率相比较 ,显微手术组结果优于栓塞组。临床随访 6个月 ,两者预后良好者均达 9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介入治疗 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 对比性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Ⅳ期临床试验报告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景鑑 王东 +1 位作者 张建军 陈炳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家医院共收治2092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进行Ⅳ期临床试验。所有病例术后均静脉滴注法舒地尔30mg/次,每日3次,共14d。观察治疗前与后第3、7和14... 目的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家医院共收治2092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进行Ⅳ期临床试验。所有病例术后均静脉滴注法舒地尔30mg/次,每日3次,共14d。观察治疗前与后第3、7和14天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评分、血生化、经颅多普勒(T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用药后14d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TCD显示CVS的缓解率为94.36%(P=0.0000),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降至正常。总有效率91.21%。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主要血化验指标未见异常。结论静脉法舒地尔治疗SAH后CVS非常有效并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治疗和预防CVS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原文传递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CT与MR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结果 ,探讨CT及 (或 )MRA在诊断SAH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8例SAH患者进行CT检查 ,其中 4 5例同时进行了MRA检查。结果  12 8例SAH中治愈 2 3例 ,好转 85例 ,无变化 2例 ,...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结果 ,探讨CT及 (或 )MRA在诊断SAH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8例SAH患者进行CT检查 ,其中 4 5例同时进行了MRA检查。结果  12 8例SAH中治愈 2 3例 ,好转 85例 ,无变化 2例 ,死亡 18例。CT显示其中 6 0例属局限性SAH ,5 6例属广泛性SAH ,另 12例CT未见明显异常者经腰穿证实为SAH。同时有 76例合并其他CT表现 ,其中脑积水2 3例 ,脑内血肿 19例 ,脑室积血 18例 ,脑梗死 16例。MRA显示 :颅内动脉瘤 5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 12例 ,脑血管痉挛 4例 ,颅内动静脉畸形 1例 ,烟雾病 1例 ,原因不明 2 2例。结论 CT和MRA可作为SAH诊断、判断预后及病因的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检查 MRA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书伟 郑广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1X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在开颅手术中即应用尼莫地平,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20mg24h微泵维持匀速静...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在开颅手术中即应用尼莫地平,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20mg24h微泵维持匀速静脉注射,疗程14d,后改为尼莫地平片60mg,4次/d,疗程7d,并于术后第3天开始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除未给予尼莫地平及行腰大池引流外其他治疗相同。记录两组入院后14dGCS评分及监测7d的颅内压变化,以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4个月时对两组GOS评分及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7d内颅内压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入院后14d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为(6.5±2.5)d,对照组为(14.5±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迟发性出血例数略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及脑梗死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25.4%(P<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特殊CT征象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澄 杜芳 +1 位作者 吴克强 颜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提示新征象。材料和方法:对11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平扫资料,分析不同的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并与60例成人SAH的CT表现加以对照。结果:...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提示新征象。材料和方法:对11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平扫资料,分析不同的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并与60例成人SAH的CT表现加以对照。结果:发现三个特殊CT征象:(1)矢状窦旁征(Δ征)87例(79.0%)-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2)天幕缘征(Y征)55例(50.0%)-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3)边缘模糊征91例(82.7%)-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作者提出三个新征象:矢状窦旁征,天幕缘征,边缘模糊征。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征象 诊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成武 邓志强 +2 位作者 刘常栋 敏胜德 韩尤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经CTA检查发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小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并与DSA或手术结果比...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术中应用价值。方法经CTA检查发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小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并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部分病例术后行CTA或DSA复诊。结果 60例患者CTA所示的小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顶指向、起源、与载瘤动脉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均与DSA或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64层CTA能准确检测颅内小动脉瘤及其特征,有助于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64排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立朝 许民辉 +4 位作者 邹咏文 杨东虹 张云东 徐伦山 张溢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中选择治疗策略的作用。方法对231例动脉瘤性SAH病人行64排CTA检查,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通过DSA或外科手术验证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CTA检查与DSA或术中探查一致228例,CTA...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中选择治疗策略的作用。方法对231例动脉瘤性SAH病人行64排CTA检查,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通过DSA或外科手术验证CTA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CTA检查与DSA或术中探查一致228例,CTA信息不充分2例,CTA漏诊1例;CTA检查的敏感性98.7%,特异性100%。根据CTA检查确定治疗方案228例(98.7%),其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141例,夹闭术87例;根据DSA检查,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结论 64排CTA能准确检测颅内动脉瘤及其特征,有助于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卞杰勇 王中 周岱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 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 5例中 ,脊髓动静脉畸形 1例 ,血液病 1例 ,另 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 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 5例中 ,脊髓动静脉畸形 1例 ,血液病 1例 ,另 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 ,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 脑血管造影 阴性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9
作者 陈淑兰 陈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71-72,共2页
本文报告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及CT表现。参阅国外有关文献,论述了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脑积水的关系,并对其治疗与预后进行讨论。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脑积水 电子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探讨
10
作者 谢伟坚 洪华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12 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病人分死亡组 ,生存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死亡组中重症出血 ,近期再次出血 ,脑动脉痉挛 ,合并内科并发症明显高于生存组。结论 :影响原发性... 目的 :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12 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病人分死亡组 ,生存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死亡组中重症出血 ,近期再次出血 ,脑动脉痉挛 ,合并内科并发症明显高于生存组。结论 :影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主要是重症出血 ,近期再次出血 ,脑动脉痉挛 ,合并内科并发症。针对上述情况 ,临床上认真观察 ,积极防治 ,可减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临床治疗 内科合并症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允波 于如同 +2 位作者 刘厚强 谷佳 李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3D-CTA检查,分析CTA检查与术中所见...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3D-CTA检查,分析CTA检查与术中所见的对比结果。结果术前3D-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达99%,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3D-CTA有较高的准确性;其能够清晰地显示动脉瘤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可成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CT血管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下载PDF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浩 陈健龙 +2 位作者 赵建农 王鹏程 张茂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19-2121,共3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NSH患者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各40例作为PNSH组和ASSH组,...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NSH患者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各40例作为PNSH组和ASSH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第1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抽取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NSH组和ASAH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上升,第5天达到高峰[(20.57±3.80)pg/m L、(26.15±4.60)pg/m L vs(10.13±2.50)pg/m L],随后开始下降,持续到第7天仍有较高表达[(16.34±3.3)pg/m L、(20.30±2.10)pg/m L vs(10.62±2.17)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组TNF-α浓度在相同的时间点明显高于PN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SH组和ASAH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CVS)的程度越重,TNF-α的表达水平越高。PNSH组的CVS发生率为52.5%,明显低于ASAH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可作为鉴别ASAH与PNSH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阴性结果的病因学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辉 冀凤云 +1 位作者 王婷 解旭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胰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分析脑血管植影阴性的 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血液病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胰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分析脑血管植影阴性的 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血液病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惹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检查 病因
下载PDF
减数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14
作者 恽文伟 林菊香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08-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减数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 目的:探讨减数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颅神经损害、癫痫发作较少,出血量较小,尤其是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与DSA阳性SAH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DSA阴性SAH症状相对较轻但不典型,易误诊,预后较好;DSA阴性主要原因是环中脑池出血、微小动脉瘤,少数可能为假阴性,必要时需行DSA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减数血管造影(DSA) 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