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伟新 孙鼐 +2 位作者 郭冠军 李保林 王其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5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镇痛方法将产科分娩镇痛的80例产妇分为硬膜外组(硬膜外阻滞)和联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另选取120例同期未实行镇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镇痛方法将产科分娩镇痛的80例产妇分为硬膜外组(硬膜外阻滞)和联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另选取120例同期未实行镇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变化、母儿合并症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硬膜外组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阻滞后头痛、皮肤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可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阴道顺产率,但是提高了产钳助产率,且与产程中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阻滞 分娩 结局
原文传递
麻醉选择在预防PPH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紫玲 陈文平 +2 位作者 王兴华 张波 李朝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选择在预防PPH手术中因牵拉直肠中下段黏膜而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5例行PPH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麻醉选择在预防PPH手术中因牵拉直肠中下段黏膜而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5例行PPH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内是否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出现任何一种症状为无效,否则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92%,疗效优于对照组12.77%(P<0.01)。结论:中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有效预防PPH手术中及术后迷走神经反射,使PPH真正成为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PPH 蛛网膜下腔阻滞 迷走神经反射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常其敏 苗民 陈庆一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L组)和布比卡因(B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5 mg加0.3ml 50%葡萄糖,用腰-...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L组)和布比卡因(B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5 mg加0.3ml 50%葡萄糖,用腰-硬膜外联合穿刺法施行麻醉,于1、3、5、10、15 min测Bp、HR、SPO2、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平面及平面消退时间和麻醉消失时间,术后24 h观察其并发症.结果麻醉5 min后,B组血压下降明显,阻滞平面达到消退时间和运动神经达到阻滞Ⅲ级的时间,L组较B组慢.尿潴留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脊麻效果良好循环功能稳定,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布比卡因,比较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尿潴留 并发症 麻醉药
下载PDF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贺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02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 目的探究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02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单项注射,观察组实施双向注射,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指标、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麻醉后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5 min、手术结束,两组HR、MAP、Sp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补液量、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向注射相比,瘢痕子宫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分娩时行双向注射给药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手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 阻滞麻醉 给药方式 瘢痕子宫 剖宫产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
5
作者 徐峰 张宙新 +2 位作者 张跃 戴培静 王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颈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Ⅱ级的40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L2~3。间隙穿刺,一组(B)腰麻使用0.75%布比卡因15mg(2m1)+10%葡萄糖(1m1),另一组(BF)使用0.7... 目的:探讨芬太尼腰麻对老年股骨颈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Ⅱ级的40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L2~3。间隙穿刺,一组(B)腰麻使用0.75%布比卡因15mg(2m1)+10%葡萄糖(1m1),另一组(BF)使用0.75%布比卡因7.5mg+10%葡萄糖+芬太尼20μg3ml(各1ml),术中观察并记录病人SBP、DBP、MBP、HR例及麻醉效果,记录麻黄素的使用例数。结果:BF组患者SBP、DBP、MAP、HR和B组相比变化较小(P〈0.05),使用麻黄素的例数也较少(P〈0.05),麻醉效果和B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蛛网膜下腔使用20μg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股骨颈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确切,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老年 腰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