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建敏 王路 +3 位作者 王亚丽 屈学俭 蒋大振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05,共4页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二元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当n-Bu4NI/ZnBr2摩尔比为2时,在短时间内(30min)可将苯乙烯环氧化物几乎完全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无其它副产物的生成.在ZnBr2/n-Bu4NX的催化体系中加入Au/SiO2氧化催化剂时...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二元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当n-Bu4NI/ZnBr2摩尔比为2时,在短时间内(30min)可将苯乙烯环氧化物几乎完全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无其它副产物的生成.在ZnBr2/n-Bu4NX的催化体系中加入Au/SiO2氧化催化剂时,能将苯乙烯直接氧化,然后碳酰化实现“一锅法”制备环状碳酸酯.在此合成路线中担载的纳米金催化第一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ZnBr2/n-Bu4NBr催化第二步CO2环加成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80℃,1MPa,4h)将环状碳酸酯的产率提高到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环状碳酸酯 苯乙烯 苯乙烯环氧化物 二氧化碳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 Au/SiO2
下载PDF
铁掺杂HTiNbO_5纳米片及其催化环氧苯乙烷醇解的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宏 胡晨晖 +3 位作者 张俊峰 程立媛 侯文华 陈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3-1820,共8页
通过先将层状HTiNbO5用四丁基氢氧化铵层离成单层纳米片,然后与铁溶胶重组,最后在不同温度(200~500℃)下焙烧,得到了一系列铁掺杂的HTiNbO5纳米片。研究结果表明,铁溶胶掺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所得催化剂在环氧... 通过先将层状HTiNbO5用四丁基氢氧化铵层离成单层纳米片,然后与铁溶胶重组,最后在不同温度(200~500℃)下焙烧,得到了一系列铁掺杂的HTiNbO5纳米片。研究结果表明,铁溶胶掺杂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所得催化剂在环氧苯乙烷的醇解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其中,水解时间为1h的铁溶胶与HTiNbO5纳米片重组且在400℃下焙烧后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优于未掺杂和Fe^2+直接絮凝的HTiNbO5纳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纳米技术 层状化合物 铁掺杂HTiNbO5 纳米片 FE 醇解 环氧苯乙烷
下载PDF
Sn/MgAl LDO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媛 李树白 +4 位作者 姚培 张启蒙 孟鑫 刘宇 孔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23-2427,共5页
通过焙烧浸渍重构制得含Sn的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经焙烧制得负载Sn的复合金属氧化物Sn/MgAl LD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 通过焙烧浸渍重构制得含Sn的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经焙烧制得负载Sn的复合金属氧化物Sn/MgAl LD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Sn含量、载体镁铝比例、焙烧温度对样品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n掺杂量为2wt%,镁铝比为5∶1,焙烧温度为400℃时的Sn(2)/LDO(5)-400对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具有比较好的催化活性。70℃,0.015 mol苯乙烯,0.075 mol 30wt%H2O2,20 mL乙腈,10 mL乙醇和3 g催化剂,反应6 h时,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95.37%,环氧苯乙烷选择性达到97.23%,循环使用4次后催化剂对苯乙烯的转化率仍能达到91.26%,环氧苯乙烷选择性为9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 复合金属氧化物 苯乙烯 环氧化 环氧苯乙烷
下载PDF
双核Mn(salen)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宁宁 张林龙 +2 位作者 陈鹤宁 付程 胡江磊 《分子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90,共6页
以1,2,4,5-苯四胺盐酸盐和水杨醛为底物,通过缩合反应制备di-salen配体,随后加入过量的醋酸锰,与di-salen配体发生配位作用制备di-Mn(salen)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分析表... 以1,2,4,5-苯四胺盐酸盐和水杨醛为底物,通过缩合反应制备di-salen配体,随后加入过量的醋酸锰,与di-salen配体发生配位作用制备di-Mn(salen)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分析表征.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催化实验进行筛选和优化,最终确定了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25mg di-Mn(salen)配合物,9mg助催剂PPNO,氧化剂NaClO与底物苯乙烯物质的量比为2∶1,25℃反应8h,催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 di-Mn(salen) 苯乙烯 环氧化 苯乙烯环氧化物
原文传递
环氧化物水解酶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体内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张放 门金龙 +2 位作者 邵华 张志虎 冯斌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1(epoxidehydrolase1,EPHXl)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生产企业喷漆车间工龄在1年以上,防护情况基本相同的全部工人(5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个体苯乙烯8h时间加...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1(epoxidehydrolase1,EPHXl)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生产企业喷漆车间工龄在1年以上,防护情况基本相同的全部工人(5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个体苯乙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h-TWA)、尿中代谢产物一苯乙醇酸(mandelicacid,MA)和苯乙醛酸(phenylglyoxylicacid,PGA)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研究对象的EPHXl基因多态性。结果工人尿中MA浓度为(177.25±82.36)mg/gCr,PGA浓度为(145.91±69.73)mg/gCr,苯乙烯8h—TWA为(133.28±95.81)mg/m3。尿中MA及PGA浓度与苯乙烯8h—TWA均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5;R=0.868,P〈0.05)。按苯乙烯8h-TWA〉50mg/m。为高暴露组,8h-‘1wA≤50mg/m,为低暴露组,将研究对象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受试者携带高活力EPHXI基因型个体尿中的MA和PGA浓度明显高于携带EPHXl低活力组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XI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环氧水解酶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