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T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姜鹏君 马国珍 +2 位作者 刘恒良 龚颖生 彭文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取LIFT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总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应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44±6.12)d,短于对照组(32.71±8.35)d(t=-3.943,P=0.000);两组术后第1 d与第3 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为(2.11±0.66)分,低于对照组(3.56±0.91)分(t=-9.991,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3.33%(χ2=3.927,P=0.048)。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可减轻手术对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近远期肛门功能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肛瘘 肛瘘切开术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蒋进广 方磊 +1 位作者 王猛 陈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总体疗效更优,利于保留肛门括约肌自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