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 被引量:10
1
作者 陶功定 《山西中医》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重要的奠基经典著作 ,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1.“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 ;2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平人者不病”的心身健康观 ;3.“...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重要的奠基经典著作 ,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1.“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观 ;2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平人者不病”的心身健康观 ;3.“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观 ;4 .生克制化 ,追求平衡的生理病理观 ;5 .“生病起于过用”,“反常则灾害至矣”的动态疾病观 ;6 .治病求本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的协调治疗观 ;7.“阴平阳秘”,“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主动预防观 ;8.顺应环境四时 ,“形与气相任则寿”,“志闲而少欲”的达观养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生态医学思想 经典研究
下载PDF
经典、经学与经典之学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37,共9页
作为思想的载体,经典关乎宇宙人生的普遍原理。就中国文化的演进而言,经典首先与经学相关联:从普遍的价值观念到日常的行为方式,经学对中国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作用。以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为视域,则可注意到,经学本身可以区分为两... 作为思想的载体,经典关乎宇宙人生的普遍原理。就中国文化的演进而言,经典首先与经学相关联:从普遍的价值观念到日常的行为方式,经学对中国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作用。以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为视域,则可注意到,经学本身可以区分为两重内容。其一与文献的研究相关,属广义的文献之学。随着清代朴学的兴起,经学中的文献研究之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学本身也逐渐形成某种实证化的趋向。经学的另一重内容与价值取向相联系,表现为具有某种意识形态功能的观念形态。从研究方式的角度来说,后一意义上的经学更多地趋向于以义理的认同压倒批判性的反思。在个体与社会、过去与未来、政治秩序的理解等方面,经学呈现多方面的历史限定。除了经学之外,经典还关乎广义的经典之学,后者在对象上,不限于经学之域的经典,在研究方式上,以情感认同与理性分析的统一为进路,注重对话与比较,并由经典的诠释进一步引向现代思想的建构。从现实的层面看,考察经典,不能仅仅限于经学,而应当指向更广意义上的经典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经学 经典之学
下载PDF
经与经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广辉 钟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在战国时期之后,"经"字是一个泛称,用来指称先秦诸子最重要的典籍。"经学"之名,始于汉代,特指关于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是"中华元典",自汉以后,这五种典籍书名皆缀&... 在战国时期之后,"经"字是一个泛称,用来指称先秦诸子最重要的典籍。"经学"之名,始于汉代,特指关于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是"中华元典",自汉以后,这五种典籍书名皆缀"经"字。由此五部经典逐渐衍生扩大,而有七经、九经、十二经,至宋代定为"十三经"。这些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经学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主导性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六经 五经 七经 九经 十二经 十三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待续)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功定 《山西中医》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研究《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渊源,当上溯至古代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先秦文化。1.先秦时代生态学思想萌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是构成儒家环境意识的历史源头。儒家的天人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2 .《周易》和诸子百家对《内经》生态... 研究《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渊源,当上溯至古代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先秦文化。1.先秦时代生态学思想萌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是构成儒家环境意识的历史源头。儒家的天人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2 .《周易》和诸子百家对《内经》生态医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周易》的平衡观、道家的辨证法思想与养生原则、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和“中庸”思想与修身养性之论、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杂家的论述等。《内经》理论博采众长,兼取百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生态医学思想 经典研究
下载PDF
“新子学”与跨学科、多学科学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以昭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3-187,共5页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普遍性认知,可以为不同时代提供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指导。就诸子所提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而言,这应该是共通的,是历代都需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传统",并建立"新经典"。刘思禾认为,子学是"国际"竞争与时代转型的产物,诸子学派的发展与诸侯的支撑密切相关,都涉及政治秩序和思想秩序的高度统一。可以把春秋战国直至隋唐称为早期中国,把唐宋之后称作晚期中国。前者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自身发展时期,其基本冲突主要集中在经子之间,经学和子学共享着基本的共识,其区别于晚期者在于以社会控制为思考面向,注重公共秩序。而中国晚期思想的根本在于本土与外来的对抗,所以宋儒的正统—异端意识特别强烈。随着中国意识的觉醒,诸子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观念逐渐生长。在现代学术语境下,诸子学是有第四期发展空间的。孙以昭认为,"新子学"的"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新",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新"。也就是说,要做到"三新一全":观念新、视角新、方法新、数据全。它涉及传统选题的深化与突破、传统方法的改善与突破、传统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写出新的子学著作同样极为重要,我们既需要传统的校勘注疏大家,也需要更为全面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史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诸子学派 经学 子学
下载PDF
探索前期中国的精神和观念——“新子学”刍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思禾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8-192,共5页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普遍性认知,可以为不同时代提供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指导。就诸子所提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而言,这应该是共通的,是历代都需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传统",并建立"新经典"。刘思禾认为,子学是"国际"竞争与时代转型的产物,诸子学派的发展与诸侯的支撑密切相关,都涉及政治秩序和思想秩序的高度统一。可以把春秋战国直至隋唐称为早期中国,把唐宋之后称作晚期中国。前者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自身发展时期,其基本冲突主要集中在经子之间,经学和子学共享着基本的共识,其区别于晚期者在于以社会控制为思考面向,注重公共秩序。而中国晚期思想的根本在于本土与外来的对抗,所以宋儒的正统—异端意识特别强烈。随着中国意识的觉醒,诸子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观念逐渐生长。在现代学术语境下,诸子学是有第四期发展空间的。孙以昭认为,"新子学"的"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新",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新"。也就是说,要做到"三新一全":观念新、视角新、方法新、数据全。它涉及传统选题的深化与突破、传统方法的改善与突破、传统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写出新的子学著作同样极为重要,我们既需要传统的校勘注疏大家,也需要更为全面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史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诸子学派 经学 子学
下载PDF
论姚际恒《仪礼通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15,共11页
《仪礼通论》为清初学者姚际恒所著《九经通论》之一,原书久佚,近年被发现后,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被视为清初反传统的重要著作。本文认为,姚氏此书的学术趋向,以追随风行于清初的元儒敖继公、明儒郝敬之说为主,绝少创见,故不存在反传统的... 《仪礼通论》为清初学者姚际恒所著《九经通论》之一,原书久佚,近年被发现后,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被视为清初反传统的重要著作。本文认为,姚氏此书的学术趋向,以追随风行于清初的元儒敖继公、明儒郝敬之说为主,绝少创见,故不存在反传统的问题。姚氏轻诋郑玄而失之草率,暗用贾公彦疏而不注出处,勇于议论而流于肤浅,是为率尔操觚之作,学术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际恒 仪礼 经学 敖继公 郝敬
下载PDF
略论陈三立学术思想与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陈三立是近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学者,学术界早已研讨他在戊戍变法中和诗歌史上的地位,但极少关注他的学术思想。陈三立在经学、诸子学、程朱理学和阳明学、以及史学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反思。他的学术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 陈三立是近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学者,学术界早已研讨他在戊戍变法中和诗歌史上的地位,但极少关注他的学术思想。陈三立在经学、诸子学、程朱理学和阳明学、以及史学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反思。他的学术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他的文化心态和政治实践,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近代士大夫的一般知识、文化倾向和政治溯求,是近代史上一笔极为珍惜的人文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三立 经学 诸子学 理性精神
下载PDF
“新子学”与学术“新传统”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少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9-183,共5页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 论文分别从诸子普遍性的"道"的观念、儒学之经学与子学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庄子学的个案等不同角度重新探赜诸子学与现时代的内在关联。孙少华认为,中国文化精神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绝,主要是中国古代哲人学说中蕴含着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普遍性认知,可以为不同时代提供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指导。就诸子所提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而言,这应该是共通的,是历代都需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传统",并建立"新经典"。刘思禾认为,子学是"国际"竞争与时代转型的产物,诸子学派的发展与诸侯的支撑密切相关,都涉及政治秩序和思想秩序的高度统一。可以把春秋战国直至隋唐称为早期中国,把唐宋之后称作晚期中国。前者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自身发展时期,其基本冲突主要集中在经子之间,经学和子学共享着基本的共识,其区别于晚期者在于以社会控制为思考面向,注重公共秩序。而中国晚期思想的根本在于本土与外来的对抗,所以宋儒的正统—异端意识特别强烈。随着中国意识的觉醒,诸子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观念逐渐生长。在现代学术语境下,诸子学是有第四期发展空间的。孙以昭认为,"新子学"的"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新",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新"。也就是说,要做到"三新一全":观念新、视角新、方法新、数据全。它涉及传统选题的深化与突破、传统方法的改善与突破、传统观念的更新与突破。写出新的子学著作同样极为重要,我们既需要传统的校勘注疏大家,也需要更为全面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史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诸子学派 经学 子学
下载PDF
游,魏晋士人寻归之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岭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31,共6页
走出两汉经学牢笼的魏晋士人,一时间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标,游观中日趋强烈的失落感,激发出深情的回归歌咏。他们首先在哲学的层面上,通过玄学论辩,设计构建新的人生归宿,同时又在各种“游”的活动中,寻归全新而又陌生的家园。因此,“游... 走出两汉经学牢笼的魏晋士人,一时间失去了人生追求的目标,游观中日趋强烈的失落感,激发出深情的回归歌咏。他们首先在哲学的层面上,通过玄学论辩,设计构建新的人生归宿,同时又在各种“游”的活动中,寻归全新而又陌生的家园。因此,“游”的自由与洒脱、风度与风流的另一面,是失落家园的凄怆与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士人 经学 玄学 寻归 家园
下载PDF
守正与创新:“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11
作者 谷晓芸 汪怀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7期15-2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战场,基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将“经典研读”活动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守正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经典研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战场,基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将“经典研读”活动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守正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好系统清晰、逻辑立体的教学体系,设计好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考的高效课堂运行模式,发挥好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是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关键。“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兼顾了教学的横向覆盖率与纵向深度,“两大部分”互为支撑、协同发力,“四个环节”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是实现“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合理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研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 思政课教师
下载PDF
贾田祖与扬州学派的创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东 田汉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6期61-66,共6页
在扬州学派早期诸家中,贾田祖年辈最长。受清初以来朴学思潮影响,贾田祖由酷爱诗歌创作转而首重经学,是扬州文化风尚由"虚"转"实"的范例。随着乾隆朝扬州文化的复苏与一批学术新锐的涌现,他率先提出重振扬州学术的... 在扬州学派早期诸家中,贾田祖年辈最长。受清初以来朴学思潮影响,贾田祖由酷爱诗歌创作转而首重经学,是扬州文化风尚由"虚"转"实"的范例。随着乾隆朝扬州文化的复苏与一批学术新锐的涌现,他率先提出重振扬州学术的要求。他兼综顾炎武与惠栋、戴震等诸家学术思想,初步树立了扬州学派考求古学的学术宗旨及治学规模。他的学术思想,是凝集扬州学派早期学者群的重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田祖 扬州学派 古学 清代学术
下载PDF
“返归六经:新材料、新观念、新方法暨马一浮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3
作者 杨羚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174-178,186,共6页
2023年5月27日,“返归六经:新材料、新观念、新方法暨马一浮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与会学者的汇报涉及出土文献与经学、传统文本的经典化、经学文献的纂辑与流传、新技术对经学研究的影响和马一浮先生思想等... 2023年5月27日,“返归六经:新材料、新观念、新方法暨马一浮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与会学者的汇报涉及出土文献与经学、传统文本的经典化、经学文献的纂辑与流传、新技术对经学研究的影响和马一浮先生思想等研究领域,拓展了传统经学的研究视野,展望了经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将主敬、穷理、博文、笃行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的殷切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经学研究 新材料 会议综述
原文传递
《文赋》“情貌不差”的经学渊薮与文论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翁莉菲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前学界对《文赋》的研究难以跳出已有的论域,因此有必要从“情貌不差”所蕴含的经学思想入手进行探究。其意蕴的经学渊薮是孔子的“文质彬彬”。于“文质彬彬”而言,“情貌不差”是从哲学领域向文论领域的转移,是从君子之德向文章之... 目前学界对《文赋》的研究难以跳出已有的论域,因此有必要从“情貌不差”所蕴含的经学思想入手进行探究。其意蕴的经学渊薮是孔子的“文质彬彬”。于“文质彬彬”而言,“情貌不差”是从哲学领域向文论领域的转移,是从君子之德向文章之法的转变。同时,“文质彬彬”又以其自身具有的张力对《文赋》文论体系中的灵感论、创作论、文体论、鉴赏论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赋 情貌不差 经学 文论
下载PDF
钱玄同、顾颉刚对待儒家经典的态度与方法
15
作者 许雪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8,共6页
钱玄同和顾颉刚是辨伪、疑古运动的领导者,辨伪要涉及儒家经典,二人对儒家价值观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加之“超今文”的方法以及寻求古史真相的致思,决定了他们只注意经典中可验证的人和事。而经之为经,主要在于丰富的义理内涵,对义理的忽... 钱玄同和顾颉刚是辨伪、疑古运动的领导者,辨伪要涉及儒家经典,二人对儒家价值观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加之“超今文”的方法以及寻求古史真相的致思,决定了他们只注意经典中可验证的人和事。而经之为经,主要在于丰富的义理内涵,对义理的忽略使其研究有所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经学 超今文
下载PDF
刘恭冕“广经说”初探
16
作者 张超凡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晚清学者刘恭冕在历代"经目"衍变的基础上提出"广经说",将若干史书与子书纳入"经书"范畴,并简要介绍了此说与其他"广经"的不同。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经"的涵义,扩大了"经&qu... 晚清学者刘恭冕在历代"经目"衍变的基础上提出"广经说",将若干史书与子书纳入"经书"范畴,并简要介绍了此说与其他"广经"的不同。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经"的涵义,扩大了"经"的范围。"广经说"一方面表明传统经学发展至此时已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清代学者在治经上"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经说 经学 刘恭冕
下载PDF
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学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5,共9页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思想史的发展对实学的义涵提出新的解释,它不是单用经世致用来涵盖实学概念,而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各时代思想家所说的实学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指出它应有的含义,并且指出单面的"实学"概念在历史上...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思想史的发展对实学的义涵提出新的解释,它不是单用经世致用来涵盖实学概念,而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各时代思想家所说的实学内容进行综合概括,指出它应有的含义,并且指出单面的"实学"概念在历史上的不相应和它对现代社会可能造成的偏颇。意欲消解传统的实学概念,将它推广到现代社会所应有的内容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学 修德 明经 致用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架构 中国古代哲学
原文传递
王闿运阅读旨趣探微——以《湘绮楼诗文集·王志卷》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平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7年第4期38-43,共6页
王闿运是晚清民初著名经学家、文学家。阅读、笺注、著书融贯其一生,经学与诗文独树一帜。文章从"通经致用"的阅读社会论、"为学当治经"的阅读教育论、"治经必先习礼"的阅读方法论、"经史之分"... 王闿运是晚清民初著名经学家、文学家。阅读、笺注、著书融贯其一生,经学与诗文独树一帜。文章从"通经致用"的阅读社会论、"为学当治经"的阅读教育论、"治经必先习礼"的阅读方法论、"经史之分"的阅读比较论四个方面探讨了王闿运关于读经、治经、通经的经典阅读旨趣,期冀对王闿运学术思想以及经典阅读研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经典阅读 读经 治经 通经
下载PDF
我国当前典籍翻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强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3-59,共7页
文章使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2012至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我国典籍翻译期刊论文引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该研究通过考察近年来典籍翻译和典籍英译研究的总体趋势、主要研究单位和学者、热点课题、核心课题,... 文章使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2012至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我国典籍翻译期刊论文引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该研究通过考察近年来典籍翻译和典籍英译研究的总体趋势、主要研究单位和学者、热点课题、核心课题,梳理了5年来典籍翻译研究的脉络、热点核心领域和研究前沿,并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典籍翻译研究核心课题和新兴课题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典籍翻译 引用文献
下载PDF
廖平经学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平一 申永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师承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出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朗,但真正解决仍需时日。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术主体的思想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廖平的经学思想,我们对廖平的经学思想的认识才会更为客观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经学思想 经学六变 康有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