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盛京时报》“学生文艺”的殖民教育影响
1
作者 刘丹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35-139,共5页
伪满《盛京时报·教育周刊》所辟的文艺类栏目"学生文艺"是粉饰日本罪行、推进奴化教育的舆论工具,所登学生习作僵化造作,借着"文艺"的标签,麻痹东北学童,呈现明显的殖民性和欺骗性。虽然偶有揭露社会时弊、反... 伪满《盛京时报·教育周刊》所辟的文艺类栏目"学生文艺"是粉饰日本罪行、推进奴化教育的舆论工具,所登学生习作僵化造作,借着"文艺"的标签,麻痹东北学童,呈现明显的殖民性和欺骗性。虽然偶有揭露社会时弊、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但立意浅、数量少,只是《盛京时报》营造舆论自由假象的需要,而讴歌伪满、美化侵略仍为此栏目的主要题材。"学生文艺"组织刊登赞颂伪满洲国的习作,引导学生以笔勾勒"百废俱兴""铲除积弊"的社会幻象,还刻意与"民国之时代"进行对比,力图描绘"国势日趋隆盛""百姓安居乐业"的虚假图景,替伪满当局鼓噪,走上创作的迷途。此外,受到殖民教育毒害的学生,误将日本视为"友邦",在文中盛赞"友邦"的"仗义援助",美化"日满"间"一德一心",终致立论谬误、篇章雷同。这暴露出伪满当局侵蚀学生民族观念、培植青年亲日立场的真实面目,也说明殖民教育对东北民众影响之广、戕害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时报》 《教育周刊》 “学生文艺” 伪满洲国 殖民教育
下载PDF
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论西南联大学生创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光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8,共8页
校园文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西南联大校园文学除了具备校园文学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反映社会人生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缘于西南联大所处的特殊时代和西南联大作家的特殊生活:从北到南的大迁徙使他们认识了社会现实,市井生活让... 校园文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西南联大校园文学除了具备校园文学的一般特点外,还表现出反映社会人生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缘于西南联大所处的特殊时代和西南联大作家的特殊生活:从北到南的大迁徙使他们认识了社会现实,市井生活让他们体验到民生疾苦,抗战使命要求他们创作抗战文学,军旅生涯迫使他们思考战争。西南联大具有不同于一般校园的新文学环境,学生在文学社团中学习成长,自由创作,产生了能够代表中国校园文学以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杰出作品。西南联大校园文学是20世纪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校园文学 高峰 西南联大 学生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