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上海市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葛津津 刘薇群 +2 位作者 江长缨 刘颖颜 洪波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上海市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旨在为全面提升社区护理管理质量内涵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编制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基层卫生机构政府...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上海市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旨在为全面提升社区护理管理质量内涵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编制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基层卫生机构政府管理人员、基层医疗管理人员、高校社区护理授课教授、资深社区护理管理等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及指标界值筛选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94%;权威系数为0.85;总协调系数W第一轮为0.253(χ~2=311.285,P<0.01);第二轮为0.401(χ~2=498.971;P<0.01);结构指标包括组织架构、人员、制度、护理培训等及相应6项三级指标;过程指标包括资源、环境管理、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参与社区重点人群管理、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工作、安宁疗护、居家护理等及相应15项三级指标;结果指标包括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服务对象满意率、护理质控达标率、社区护士培训率、社区护士考核合格率、工作创新及成果推广及相应27项三级指标。结论根据"结构-过程-结果"模式构建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及前瞻性,能够反应社区护理运行、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等状况,亦能够帮助社区护理管理者依据评价体系全面地建设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社区护理 质量评价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燕萍 张清梅 王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6期1968-1972,共5页
随着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已经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本研究针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构建模式和构建方法以及不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综述 护理质量评价 指标权重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玉佳 李昊儒 +3 位作者 张莉 陈彩真 井永敏 张秀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31期3773-3777,共5页
目的 评价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2016年9 -12月收治的62... 目的 评价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2016年9 -12月收治的6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血糖管理方法;将2017年1-4月收治的67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血糖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血糖数值、术前等待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低血糖发生例数,并调查医护人员(n=133)的培训内容需求。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24 h的首次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3.34±0.88)d]、伤口愈合时间[(4.43±1.38)d]、低血糖发生率(3/67,4.5%)均少于对照组[(4.63±1.41)d、(6.47±2.24)d、(10/62,16.1%),另外,观察组出院前1 d的空腹血糖[(5.96±1.21)mmol/L]和餐后2 h血糖[(7.60±0.96)mmol/L]低于对照组[(10.80±1.14)、(9.94±1.98)mmol/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餐后2 h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护人员培训内容需求依次是饮食管理、胰岛素正确使用及口服降糖药指导、血糖监测管理等;影响血糖管理实施效果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繁忙、用餐时间不一致、知识不足等。结论 基于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血糖管理流程可有效控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并能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低血糖事件,有利于患者整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血糖管理 Donabedian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护士结构配置对护理质量结果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振香 王伟 +3 位作者 张静 张玉曼 芦凤娟 马梦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882-886,共5页
目的:分析护理结构指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指标的影响,为中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对山东省121家三级医院(包括10家按三级... 目的:分析护理结构指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指标的影响,为中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对山东省121家三级医院(包括10家按三级管理医院)为研究对象进行指标数据采集,以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为因变量,以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与3个结果指标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工作年限≥5年护士占比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3个指标分别下降0.130%、0.396%、0.075%;护师及以上护士配置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下降0.369%。结论: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各医疗机构可以将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作为日常监测指标,用于指导护士人力结构配置,并开展与患者结局和护理质量关联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一种从优化护士人力结构配置角度出发的改善护理质量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指标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护理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胡霞 张成 +3 位作者 邓波 王婷 焦阳阳 陈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35,共4页
探讨和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省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实践,选2019年1—6月模型实施前为对照组,2020年1—6月模型实施后为观察组,从组织结构、过程管... 探讨和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省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实践,选2019年1—6月模型实施前为对照组,2020年1—6月模型实施后为观察组,从组织结构、过程管理、结果评价3个维度进行探索,对两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培训考核成绩进行结果评价。模型实施后,结果评价中医院感染率下降、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经培训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中取得效果明显,可供其他研究者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参考,值得进一步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妇幼保健院 医院感染管理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结肠镜检查患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文文 张星星 +3 位作者 叶敏珊 罗艳霞 阮伟清 李加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构建结肠镜检查患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为结肠镜检查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理论为框架依据,采用循证方法、Delphi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结肠镜检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及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目的构建结肠镜检查患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为结肠镜检查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理论为框架依据,采用循证方法、Delphi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结肠镜检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及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Delphi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92%,专家权威系数为0.890、0.904,专家协调系数为0.160、0.299(P<0.001),指标体系一致性检验达到标准(CR<0.1)。最终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6项,三级指标20项。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结肠镜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循证 DELPHI法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下载PDF
浙江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启胜 沈清 +5 位作者 陈定湾 刘盼盼 胡慧美 胡玲 吴燕萍 顾亚明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对新医改以来浙江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5年反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主要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利用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构性服务能力方面,基层卫生技术人... 目的对新医改以来浙江省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5年反映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主要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利用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构性服务能力方面,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6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7%,人员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床位数和占比有所下降,设备配置和信息化水平较高。过程性服务能力方面,开展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89.9%,规范签约率为18.8%。结果性服务能力方面,基层门诊总诊疗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6.3%,基层人院人数和占比有所下降,基层床位使用率略有上升。结论应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切实落实各级医院功能定位,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推行基层按人头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基层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基层医疗机构 服务能力
原文传递
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广义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尚钊 董四平 刘庭芳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目的基于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的现状,构建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理论模型,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以高被引指数H=38作为判定标准,选取与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目的基于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的现状,构建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理论模型,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以高被引指数H=38作为判定标准,选取与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核心文献。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编码与分析,梳理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要素并明确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广义SPO模型。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相关文献,提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广义SPO模型,包括5个结构要素(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标准)、2个过程要素(管理方法、服务流程)和3个结果要素(患者结果、员工结果、组织结果),并构建了三大要素之间及其内部的逻辑关系。结论为提升我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结构维度方面应聚焦明确质量管理主体职责,成立独立完善的质量控制部门,加强信息化的投入与建设,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标准的落地实施;过程维度聚焦推进质量管理工具的合理应用;结果维度聚焦于强化患者安全管理,以及提升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理论模型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内容分析法
原文传递
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路璐 张丁元 +1 位作者 韩媛媛 吴家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构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规范和提高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门诊质量提供循证管理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初级指标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两轮次函询,根据函... 目的:构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规范和提高城市医疗集团整体的门诊质量提供循证管理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形成初级指标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两轮次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结果:两轮次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5,KendallW协调系数为0.13~0.39,最终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门诊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实用,为城市医疗集团门诊同质化管理、搭建连续性服务、医疗流程优化、质量考核评价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城市医疗集团 门诊质量管理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实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诗逸 赵莉 +4 位作者 刘姿 唐春宇 刘峰 邹锟 程南生 《华西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55-1261,共7页
该文采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对"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16年-2019年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联盟结构包含领导小组、华西科室、基层机构、支持系统、居民及志愿团队在内的五大组织板块,... 该文采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对"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16年-2019年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联盟结构包含领导小组、华西科室、基层机构、支持系统、居民及志愿团队在内的五大组织板块,旨在提供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同质、可及的医疗服务。联盟过程主要包括"府院结合"主导的改革合力和"政-人-医-网"的四通机制。联盟结果:基层服务方面,诊疗量增长,接诊病种增加,同质化检验初步实现;基层培训方面,培养出数名高质量社区医生,引进人才数量增加;基层科研工作方面,陆续承担了3项大型科研课题,产出4篇国家级刊物文章;基层获奖方面,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共5项荣誉称号,并实现了在全国性技能比赛、学术会议上获奖的"零"突破;联盟满意度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员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职工和成华区居民三方均有较高的满意度。联盟在管理和服务上实现了创新,职工及居民满意度均较高,有利于促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同质化的实现,但未来还应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体系及能力提升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医院管理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满意度评价
原文传递
国内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靖怡 黄维 +2 位作者 韦艺娴 张雪梅 曹立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目的对国内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理论模型构建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综述,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其不足之处,为构建更合理的长期照护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6个中文数据库,时... 目的对国内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理论模型构建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综述,了解其基本特征及其不足之处,为构建更合理的长期照护质量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检索6个中文数据库,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通过EndNoteX9进行文献剔重,制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Excel表格提取文献资料,使用定性描述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信息、指标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9个指标体系,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165个。其中9个指标体系采纳频次前20%的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45个。8篇研究质量指标筛选方法采用德尔菲法,3篇研究质量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结论国内基于SPO模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其结构维度注重软硬件综合考察,过程维度体现老年人长期照护“医”与“养”结合,结果维度强调主客观综合评价的特征。但指标选取和赋权方法相对单一,体现老年人功能维护的相关指标不足,指标体系对不同功能状态服务对象及其服务需求的特异性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长期照护 服务质量 老年人 系统综述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书楷 李惋璐 +1 位作者 张丰 刘霞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9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8月—2019年4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455名护理人员开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护理备战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素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8月—2019年4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455名护理人员开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护理备战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备战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卫勤及军事训练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护理备战培训后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指数(READI)量表中临床护理能力、军事行动护理能力、战士生存能力、身心素质、领导支持性及小组整体一致性等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控制模式的军队医院护理备战培训,可实现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三维质量控制 护理备战培训
下载PDF
中国药品集中采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武捷 张明慧 +3 位作者 张宏伟 满春霞 管晓东 史录文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12期1270-1278,共9页
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各省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方法: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研讨会内容,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与结论: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药品采购工作的8个主要方面... 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各省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方法: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研讨会内容,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与结论: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药品采购工作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组织领导、分类采购、药款结算、药品配送、监督管理、平台功能、试点创新、保障供应。共设有8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26个三级指标,可以较好地评价各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可作为各省药品集中采购督导工作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采购 集中招标 考核指标 评价体系 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医用耗材准入管理及效果分析
14
作者 郭晓培 孙烈 谭艳芬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 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医院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效果模型构建医院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体系,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准入的医用耗材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过程管理、结果... 目的 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医院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效果模型构建医院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体系,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准入的医用耗材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过程管理、结果评价三个维度对耗材准入通过率、耗占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体系实施后,耗材准入通过率提高(p<0.05);部分科室耗占比明显下降(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未发生因耗材引发的医疗纠纷。结论 结构-过程-效果模型在医用耗材准入管理中取得明显效果,初步实现了耗材准入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医用耗材 准入管理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构建
15
作者 罗艳霞 叶敏珊 +3 位作者 陈怡藤 王馨笛 李曦 阮伟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构建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框架,2023年2—4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与7名宫颈癌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构建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框架,2023年2—4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与7名宫颈癌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循证方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4、0.833。2轮专家函询中,各条目得分平均值范围为3.61~4.87分、4.43~4.96分,满分率分别为26.4%~87.0%、52.2%~95.7%,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2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s W分别为0.101(P<0.05)、0.159(P<0.05)。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形成的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42个。一级指标权重:结构占0.335、过程占0.341、结果占0.324;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人力资源占0.169、单元设施与制度占0.169、预康复管理占0.084、术前快速康复占0.084、术中快速康复占0.086、术后快速康复占0.087、护理结局占0.163、满意度占0.158。结论研究形成的宫颈癌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专科性,可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快速康复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护理质量指标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新疆农村养老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6
作者 高凯歌 徐月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34-38,共5页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从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维度,构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8月至11月收集资料,以文献研究和相关政策解释为基础,结合2次专家咨询的意见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从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维度,构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8月至11月收集资料,以文献研究和相关政策解释为基础,结合2次专家咨询的意见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评价专家意见一致性,采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指标体系信度。结果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第1、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44、0.350(P<0.001)。构建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76个。服务结构质量指标、服务过程质量指标和服务结果质量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7、0.829和0.820。结论本研究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构建的指标体系可靠,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 服务质量评价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下载PDF
基于SPO模型构建PIVAS输液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17
作者 徐红平 廖莉 +1 位作者 许晓强 蒋莹莹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结构-过程-结果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SPO)模型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方法 基于SPO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对PIVAS输液安全体系进行研究,制定并实施有效... 目的 探讨结构-过程-结果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SPO)模型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方法 基于SPO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对PIVAS输液安全体系进行研究,制定并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对改进前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IVAS输液安全提高,差错率下降明显。结论 基于SPO模型构建PIVAS输液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降低PIVAS成品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不合格率,确保患儿静脉输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难点与路径
18
作者 姜雨晴 赵允伍 王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8,33,共4页
目的: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探讨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从宏观上分析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重点与难点。结果:当前,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重点包括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供方、需方... 目的: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探讨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有效路径。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从宏观上分析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重点与难点。结果:当前,构建慢病防治体系的重点包括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供方、需方、政府“三位一体”责任机制,产出高效优质的健康结果;难点在于医疗资源结构失衡,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激励和考核体系低效。结论:构建高质量慢病防治体系还需持续发力,继续强化政府主导与政策支持,健全医保、医疗、医药、医防、医养“五医联动”机制,建立“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信息技术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防治 高质量发展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医防融合
下载PDF
预约诊疗服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其如 李举双 +4 位作者 郝春 汪永刚 沈睿 朱敏贤 程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8-1204,共7页
背景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签约率较高,但签约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问题仍有待改善。目的全面了解广东省梅州、河源两市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履约、续约现状,并探索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7—8... 背景现阶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签约率较高,但签约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问题仍有待改善。目的全面了解广东省梅州、河源两市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履约、续约现状,并探索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梅州市和河源市的11个区(县),由各区(县)卫生健康局提供可调查乡镇卫生院名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乡镇卫生院的分管院长或公卫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广东省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指导中心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广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所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进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设置因变量为结果质量指标(一般人群/重点人群的有效签约率、履约困难机构数和续签率低机构数),比较不同预约诊疗服务提供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结果100家乡镇卫生院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中位数分别为69.0%(60.0%,85.0%)、31.8%(29.1%,54.5%);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达2025年工作目标的机构数分别为42家(42.0%)、30家(30.0%)。这100家乡镇卫生院面临履约落实困难的机构共78家(78.0%),其中未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存在履约落实困难的机构共38家(90.5%);存在续约率低问题的机构共50家(50.0%),其中未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的乡镇卫生院面临履约落实困难的机构18家(4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达标机构中,是否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对重点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无影响(P>0.05);在所调查的100家机构中,是否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对签约机构履约困难存在影响[OR(95%CI)=0.28(0.08,0.98),P<0.05],对签约居民续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预约诊疗服务 医院 乡村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结果质量
下载PDF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慧 陆立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5期3381-3385,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室应用常规管理法进行感染控制的2905例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卫生学监测样本作为对照组;选...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室应用常规管理法进行感染控制的2905例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卫生学监测样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进行感染控制的3682例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卫生学监测样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日间手术室感染控制指标,并调查52名工作人员对质量改进后感染控制的认可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空气培养检测合格率、外科手消毒检测合格率、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和手卫生依从性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以上的日间手术室工作人员认为感染控制的管理架构、结构和效果方面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结论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能提高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眼科学 日间手术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