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175
1
作者 李术才 许振浩 +7 位作者 黄鑫 林鹏 赵晓成 张庆松 杨磊 张霄 孙怀凤 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069,共29页
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 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突水突泥 致灾构造 结构特征 地质识别 孕灾模式
原文传递
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徐丹洋 陈佩东 +2 位作者 张丽 曹雨诞 丁安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材黄芩根茎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黄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黄芩根茎的氯仿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目的:研究中药材黄芩根茎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黄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黄芩根茎的氯仿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苯甲酸(2),千层纸素-A(3),汉黄芩素(4),黄芩素(5),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6),黄芩黄酮-Ⅱ(7),6,7,8-三甲氧基-5,2′-二羟基黄酮(8),5-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9),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9)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柱色谱 结构鉴定 5-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
原文传递
菱角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提纯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50
3
作者 牛凤兰 尹建元 +1 位作者 董威严 王学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2-855,F006,共5页
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以硅胶为填料,以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体积比为5∶4∶0.1)为展开剂(Rf=0.4),提取并分离菱角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经质谱法(MS)、红外光谱法(IR)及核磁共振法(1HNMR、13CNMR)对分离得到的纯品进行了结构鉴定... 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以硅胶为填料,以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体积比为5∶4∶0.1)为展开剂(Rf=0.4),提取并分离菱角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经质谱法(MS)、红外光谱法(IR)及核磁共振法(1HNMR、13CNMR)对分离得到的纯品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3,4,5-三羟基苯甲酸的二聚体,同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法、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其抗癌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 3 4 5-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 抗肿瘤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国磷循环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毅 陈吉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8-242,共5页
以磷元素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2000年全国水平上的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PHOSFLOW),并对中国磷循环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物质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系统识别.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磷的总物质需求量达到815.9万t,经过社会经济系统代谢... 以磷元素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2000年全国水平上的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PHOSFLOW),并对中国磷循环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物质利用效率特征进行了系统识别.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磷的总物质需求量达到815.9万t,经过社会经济系统代谢后输出到国内环境的磷物质量为744.6万t,其中进入水体磷负荷107.5万t,由于磷的生产和消费部门的磷物质利用效率水平较低,中国磷循环系统在整体上呈较为典型的单向、开放式物质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结构识别 物质利用效率
下载PDF
玉米须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张慧恩 徐德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利用大孔树脂,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层析手段,对玉米须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经NMR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从中分离到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刺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Ⅰ),2-″O-α-L-鼠李糖基-6-C-(3-脱... 利用大孔树脂,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层析手段,对玉米须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经NMR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从中分离到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刺芒柄花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Ⅰ),2-″O-α-L-鼠李糖基-6-C-(3-脱氧葡萄糖基)-3′-甲氧基木犀草素(Ⅱ),2-″O-α-L-鼠李糖基-6-C-(6-脱氧-ax-5-甲基-木-己-4-羰基)-3′-甲氧基木犀草素(Ⅲ)。化合物(Ⅰ)、(Ⅱ)在玉米须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结构鉴定 异黄桐 碳糖苷黄酮
下载PDF
海洋平台结构振动的AMD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欧进萍 王刚 田石柱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85-90,共6页
结合我国渤海JZ2 0 2MUQ平台的实际背景 ,设计制作了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 1∶10比例模型。利用传递函数法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的系统识别 ,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比较。采用主动质量驱动控制系统 (AMD) ,利用容易实现的平台结构加速度... 结合我国渤海JZ2 0 2MUQ平台的实际背景 ,设计制作了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 1∶10比例模型。利用传递函数法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的系统识别 ,并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比较。采用主动质量驱动控制系统 (AMD) ,利用容易实现的平台结构加速度输出反馈 ,设计并实现了平台结构的LQG控制算法。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AMD控制系统 ,进行了平台结构模型振动控制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证实了AMD控制系统对平台结构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本文的研究和结果为新建和现役平台结构的AMD振动控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振动控制 AMD 系统识别 结构振动 主动控制 试验 油气田工程 JZ20—2MUQ平台
下载PDF
翠云草中酚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2
7
作者 郑俊霞 王乃利 +1 位作者 陈海峰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 Spring]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与结论从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 目的研究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Desv.) Spring]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与结论从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酚性成分。结构分别鉴定为:阿魏酸棕榈酸-16-醇酯(1)、对羟基桂皮酸(2)、对羟基苯乙酮(3)、香草醛(4)、香草酸(5)、丁香酸(6)、对羟基苯甲酸(7)。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翠云草 酚性成分
下载PDF
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39
8
作者 黄占波 宋冬梅 陈发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7-229,i0003,共4页
目的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醇(1)、对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β-D-... 目的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醇(1)、对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腺苷(4)、天麻苷(5)、蔗糖(6)。结论化合物2、3、4均为首次从天麻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成分分离 结构鉴定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天麻
下载PDF
密花石豆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岱琳 庞发根 +2 位作者 张家欣 王乃利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对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odoratissimumLindl ) 6 0 % (φ)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硅胶、ODS及大孔树脂HP 2 0等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密花石豆兰的6 0 % (φ)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以反相HPLC进行纯化。根据化合... 目的对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odoratissimumLindl ) 6 0 % (φ)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硅胶、ODS及大孔树脂HP 2 0等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密花石豆兰的6 0 % (φ)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以反相HPLC进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波谱学特征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密花石豆兰的6 0 % (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5个酚酸类化合物,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鉴定为(+) lyoniresinol 3a O βD glucopyranoside(Ⅰ)、苔色酸乙酯(Ⅱ)、3 甲氧基 4 羟基 桂皮醛(Ⅲ)、4 羟基3,5 二甲氧基 苯甲醛(Ⅳ)、对羟基苯丙酸(Ⅴ)和对羟基苯丙酸甲酯(Ⅵ)。结论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 密花石豆兰 木脂素 苯酚类
下载PDF
赤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段文娟 姜艳 +2 位作者 靳鑫 覃耿垚 邱峰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对中药赤芍(Paeonia albifl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Pe-TLC、P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vofo... 目的对中药赤芍(Paeonia albifl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Pe-TLC、P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vofolin B(1)、(1S,2S,4R)-trans-2-hydroxy-1,8-cineole-β-D-glucopyr-anoside(2)、(2R,3R)-4-methoxyl-distylin(3)、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4)、儿茶素(5)、苯甲酸(6)、没食子酸(7)、香草酸(8)、没食子酸甲酯(9)、没食子酸乙酯(10)。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乙醇提取物
原文传递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英学 刘中刚 +3 位作者 苏兰 杨芮平 郝东方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黄芩根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千层纸素-A(2)、苯乙酸(3)、对羟基苯乙醇葡... 目的研究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黄芩根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千层纸素-A(2)、苯乙酸(3)、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4)、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苯丙烯酸(5)、4-O-β-D-吡喃葡萄糖基顺式苯丙烯酸(6)、黄芩苷(7)、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苷(8)、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9)。结论化合物3、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原文传递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王宇杰 孙启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金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山萘酚(1)、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萘酚3-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萘酚3-O--αL... 目的研究金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手段分离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山萘酚(1)、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萘酚3-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萘酚3-O--αL-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 波谱分析 金钱草
下载PDF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43
13
作者 陈艳 张国刚 +1 位作者 毛德双 李英娜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方法从半枝莲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6-羟基香豆素(1)、香草酸(2)、异香草酸(3)、...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方法从半枝莲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6-羟基香豆素(1)、香草酸(2)、异香草酸(3)、4′-羟基汉黄芩素(4)、6-甲氧基柚皮素(5)、芹菜素(6)、柚皮素(7)、木犀草素(8)、异红花素(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柱色谱 波谱分析 半枝莲 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桂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杨琳 赵庆春 +2 位作者 谭菁菁 尚振苹 杜占权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桂枝(Ramulus Cinnamom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P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桂皮酸(1)、花旗松素(2... 目的研究中药桂枝(Ramulus Cinnamom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P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桂皮酸(1)、花旗松素(2)、原儿茶酸(3)、反式-邻羟基桂皮酸(4)、原儿茶醛(5)、苯甲酸(6)、反式-邻甲氧基桂皮酸(7)、顺式-邻甲氧基桂皮酸(8)、对羟基苯甲酸(9)、香豆素(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6、8、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色谱法 桂枝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草药中蒽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段淑娥 李敏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蒽醌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有效成分,有的有泻下作用,有的能抗菌,有的能降压降脂,有的能抗癌,有的能抗病毒,有的能凝血,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综述了中草药中蒽醌化合物的存在、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蒽醌化合物 中草药 研究进展 蒽醌类化合物 提取分离方法 有效成分 生物活性 定量分析 抗病毒 泻下
下载PDF
洋紫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赵燕燕 崔承彬 +1 位作者 蔡兵 孙启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研究洋紫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及ODS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原儿茶酸(2)、原儿茶酸乙酯(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 目的研究洋紫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及ODS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原儿茶酸(2)、原儿茶酸乙酯(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对羟基苯甲酸(6)、五味子苷(7),其中化合物1、2、3、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洋紫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郭惠勇 李正良 彭川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通过对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技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即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机理、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参数和结构损伤的识... 通过对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技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即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机理、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参数和结构损伤的识别算法,分别探讨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动力识别 振动特性 损伤检测
下载PDF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4-607,共4页
从毛茛科芍药属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种子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12,13-dehydromicromeric acid(2)、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3)、山奈酚(kaempferol,4... 从毛茛科芍药属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种子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12,13-dehydromicromeric acid(2)、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3)、山奈酚(kaempferol,4)、木犀草素(luteolin,5)、芹菜素(apigenin,6)、柯伊利素(chrysoeriol,7)、反式葡根素(trans-ε-viniferin,8)、顺式葡根素(cis-ε-viniferin,9)、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豆甾醇(stigmasterol,12)和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3)。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的种子部位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牡丹 牡丹籽 芍药属
下载PDF
系统辨识的粒子群优化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峰 邢科义 徐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典型数学模型相互组合而构成系统模型,即首先将系统结构辨识问题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同时实现系统的结构辨识与参数辨识.为了进一步提... 研究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典型数学模型相互组合而构成系统模型,即首先将系统结构辨识问题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同时实现系统的结构辨识与参数辨识.为了进一步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辨识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辨识算法是合理的,虽然扰动对算法的性能以及辨识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利用文中所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仍然可以理想地辨识出系统的结构以及模型的参数,且与已有辨识算法相比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辨识 参数辨识 粒子群优化算法 组合优化
下载PDF
基于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杜永峰 刘云帅 王晓琴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3,共4页
推导简支梁某一点的挠度随移动荷载位置变化的函数,在理论上证明利用挠度差值影响线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提出利用损伤前、后某一点的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来识别损伤的方法,即当移动荷载位于无损区域时,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为0,当... 推导简支梁某一点的挠度随移动荷载位置变化的函数,在理论上证明利用挠度差值影响线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提出利用损伤前、后某一点的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来识别损伤的方法,即当移动荷载位于无损区域时,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为0,当移动荷载位于有损区域时,挠度差值影响线曲率明显增大,且与损伤点的位置、损伤前后的刚度有关。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一个单跨简支梁算例进行有限元模拟,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但适用于单处损伤的情况,而且适用于多处损伤情况,且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都具有准确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识别 健康监测 有限元法 挠度影响线 曲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