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被引量:104
1
作者 郭朝先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6,共1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始终是碳减排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需求的规模扩张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促使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进口替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一直比较小;在规模扩张诸因素中,出口和投资扩张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消费扩张效应重要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还发现,2002—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前期明显加速,表明新一轮工业化呈现"高碳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越来越大,在工业领域尤其是能源工业中情况更是如此,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但得以延续而且变本加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sda分解 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 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对比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9,共5页
可持续消费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居民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研究首先采用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Hybrid LCA)核算1997、2002和2007三年的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年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8.01亿... 可持续消费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居民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研究首先采用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Hybrid LCA)核算1997、2002和2007三年的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年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8.01亿吨。城镇居民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到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达到总量的76.44%。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五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排放强度因子是"减缓"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力量,而人均消费水平因子是推动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发现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对碳排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未来应该通过持续降低能耗强度和加快研发低碳能源技术,来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另外,要充分挖掘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减排潜力,引导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促进居民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命周期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可持续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3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陈锡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7,共7页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技术(sda) 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 能源消耗系数
原文传递
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52,共5页
作为"世界加工厂",我国排放的CO2很大一部分是隐含在出口产品中由国外消费的,了解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气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分析,计算了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 作为"世界加工厂",我国排放的CO2很大一部分是隐含在出口产品中由国外消费的,了解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气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结构分解分析,计算了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从1997到2005年增加了14.64亿t(202%),其中出口量的上升是推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它的贡献高达237%;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分别使之增长了65%和5%;排放强度的降低只抵消了105%。其中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影响最大的五个部门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最后针对测算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隐含碳 结构分解分析 投入产出法
下载PDF
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 被引量:21
5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2006年中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巨大。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通过使用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 2006年中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巨大。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通过使用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有节能减排效用,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敏感性分析也表明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出口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结构分解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20
6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32-5637,共6页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分析了碳排放效率变化、经济内在结构变迁、消费结构转变、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变化等六项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效率因素和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是驱动碳排放变化的两大主要力量,并且作用相反。碳排放效率的持续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消费的隐含碳排放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减缓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人均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成为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结构分解分析 可持续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9,共8页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008年1月-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有节能减排效用,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敏感性分析也表明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文章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低碳经济 投入产出法 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艳芝 沈镭 +4 位作者 钟帅 刘立涛 武娜 李林朋 孔含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65-2274,共10页
碳减排作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厘清导致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效应和机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IOA)与结构分解(SDA)等分析方法,探讨了1997—2012年间中国全行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力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行业碳排放总... 碳减排作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厘清导致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效应和机理。本文基于投入产出(IOA)与结构分解(SDA)等分析方法,探讨了1997—2012年间中国全行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力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行业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从53.60亿t增加至158.20亿t,碳排放强度从2.00 t CO_2/万元降至0.86 t CO_2/万元;(2)影响碳排放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技术进步有利于碳减排,规模效应(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持续推动碳排放的增加,产业联系和经济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导致其波动变化;(3)产业政策可分为宏观控制政策和产业自调整政策,这些政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有利于碳减排。2002年之前,中国宏观控制政策鼓励发展第二、三产业,使得经济与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增加了碳排放;2002—2012年间,中国产业自调整政策对碳减排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产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强,促进能源大范围流动与产业重组,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得产业联系与经济结构在中国碳减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技术进步不再是唯一减少碳排放的因素,碳减排方式趋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碳排放 碳减排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驱动力 产业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琳 《中外能源》 CAS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给出了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1997年、2002年、2005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给出的二氧...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给出了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1997年、2002年、2005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给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并进而计算了各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强度,然后依据结构分解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强度在1997~2002年和2005~2007年均有大幅度的降低,而在2002~2005年却有一个小幅上升。反映能源使用效率的部门直接碳排放强度系数和反映生产技术的完全需求系数是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两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议各行业各部门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耗能产业的扩张,逐步加大对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强度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我国用水量变动影响因素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标 刘秀丽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 18,18,共7页
本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99-2002年和2002-2007年期间用水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在结构层面,人均GDP*(不含居民消费,下同)的增长是导致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用水强度的减小是导致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两... 本文运用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99-2002年和2002-2007年期间用水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在结构层面,人均GDP*(不含居民消费,下同)的增长是导致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用水强度的减小是导致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得1999-2007年用水总量略增;在1999-2002年,用水强度减小对用水量变动的影响超过了人均GDP*增长的影响,导致用水总量减少;在2002-2007年,人均GDP*增长对用水量变动的影响超过了用水强度减小的影响,导致用水总量增加。(2)在最终需求层面,最终需求总量变化是用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超过了用水强度减小和技术水平变化的影响;对于最终需求各组成部分,投资是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超过了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 影响因素 结构分解分析(sda) 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双层嵌套SDA的中国减污降碳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钰卿 唐旭 +1 位作者 任凯鹏 丁聿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94-3304,共11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然而促使以PM_(2.5)和CO_(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还尚未得到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从...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然而促使以PM_(2.5)和CO_(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驱动因素还尚未得到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从整体、最终需求、地区和部门等视角对各驱动因素的减污降碳贡献度和协同效应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生产结构在不同层面均表现出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其中国内消费需求的协同度最大,而其他驱动因素在不同视角的协同效应具有异质性.最终需求视角下,排放强度和最终需求结构对国际出口隐含的PM_(2.5)和CO_(2)协同减排效果显著;部门视角下,消费结构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减排协同效应最强;地区视角下,山东、北京和福建等地的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过程效率具有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因此,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仅需要大力发挥生产结构等协同型因素在多层面的减排作用,还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其他非协同因素的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嵌套型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分析 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SDA法的水资源管理评价——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苗苗 马忠 惠翔翔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64,共7页
集成水资源管理将水资源管理阶段分为供给管理、技术性节水、结构性节水和社会化管理四个阶段。本文基于地区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将水资源消耗影响因素量化分解为技术性、结构性(中间需求效应)和系统性(最终需求效... 集成水资源管理将水资源管理阶段分为供给管理、技术性节水、结构性节水和社会化管理四个阶段。本文基于地区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将水资源消耗影响因素量化分解为技术性、结构性(中间需求效应)和系统性(最终需求效应)三个因素,对张掖市2002-2012年间水资源管理阶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2002-2007年间,促使张掖市水资源消耗减少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于结构性(中间需求)因素,判断张掖市的水资源管理处于结构性节水阶段;经过虚拟水战略调整,2007-2012年间,系统性因素(最终需求效应)对张掖市用水减少作用凸显,此阶段张掖市的水资源管理处于由结构性节水到社会化管理的过渡阶段。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为水资源管理阶段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评价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分析 张掖市
原文传递
基于IO-SDA模型的广东省外贸隐含碳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德才 王云 +1 位作者 仲凤霞 李长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本文运用1997—2011年投入产出的数据,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1年,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增长的贡献高达4.27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增加了3.2... 本文运用1997—2011年投入产出的数据,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1年,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增长的贡献高达4.27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增加了3.23亿吨。技术效应对出口隐含碳的贡献值为-3.42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减少了2.87亿吨。结构效应对进出口隐含碳的作用较弱,总体来说都是有利于其碳排放量的减少。②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增加最多的部门,纺织服装业是出口隐含碳减少最多的部门,进口碳减排量增长最多的部门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进口碳减排量减少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隐含碳 驱动因素 结构分解分析(sda)
下载PDF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背后的事实——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性视角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明 闫冰倩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61,共14页
基于历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跨期变化进行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发现中间投入结构因素是造成2005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贡献了接近四成。中国金融业产出中用于中间投入部分的比... 基于历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跨期变化进行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发现中间投入结构因素是造成2005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贡献了接近四成。中国金融业产出中用于中间投入部分的比例不仅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且绝大部分行业对金融服务业中间投入的需求在样本期内均明显提升。对三段典型时期金融业扩张的进一步比较研究显示,金融业扩张的原因在不同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文献对过去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中金融业结构性扩张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扩张 金融业增加值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原文传递
贸易增长、国际生产分割与CO2排放核算:产业vs.产品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忠秀 裴建锁 闫云凤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7,共7页
国际生产分割影响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之前研究集中在讨论产业部门的效应,本文从产品"蕴含"(embodied)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最新可获得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考虑加工贸易,利用改进的结构分解模型(SDA),本文研究了我国温室... 国际生产分割影响碳排放核算的准确性。之前研究集中在讨论产业部门的效应,本文从产品"蕴含"(embodied)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最新可获得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考虑加工贸易,利用改进的结构分解模型(SDA),本文研究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剔除加工贸易的影响);其次,排放强度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缓解了环境压力,但生产技术变化的方向、最终消费的高速增长使得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从产品"蕴含"污染的角度,建筑业的扩张对CO2排放影响明显,2002年至2007年间对该产品的消费贡献了28%的CO2排放增幅。因此,应加强技术进步的减排作用,诸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模型 排放强度 产业政策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分解的北京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俊荣 汤铃 +1 位作者 李玲 余乐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1209,共9页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北京市能源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能源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的变化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3)完全需要系数和最终需求结构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了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4)最终能源消费系数的影响作用较为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能源强度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臻 赵定涛 余文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62,共7页
本文结合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EIO-LC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负值,消费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 本文结合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EIO-LC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负值,消费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正值,且后者的绝对值大于前者,进而引起嵌入式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始终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消费模式的改变已成为推动嵌入式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力量,且消费模式变化的增排效应强于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仅仅针对生产系统的减排政策和措施并不能实现有效减排,减排需要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同时改进。除了技术节能外,我国还应把消费领域的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一个重要内容,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和促使居民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嵌入式碳排放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解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行业影响分析——以广东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聪 汪鹏 +2 位作者 赵黛青 林泽伟 董耿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4-217,共14页
为弥补缺乏从行业附加值视角研究碳排放强度和部门生产环节碳排放结构的不足,以更好地分析碳排放变动情况,基于消费者视角,同时考虑附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引起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附加值效应、投入结构效... 为弥补缺乏从行业附加值视角研究碳排放强度和部门生产环节碳排放结构的不足,以更好地分析碳排放变动情况,基于消费者视角,同时考虑附加值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引起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附加值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效应并构建研究模型,以广东为例,利用其2007年、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和结构路径分析(SPA)法对广东及其部分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广东而言,能源强度效应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效应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直接碳强度和完全碳强度增加的部门主要是能源部门,其碳排放呈现增加状态,其中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比例增加,间接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集中在第1和第2层生产环节上;能源强度效应是非能源部门直接碳排放和完全碳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最后,从应对最终需求高碳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政府调控手段等方面对促进广东碳减排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部门碳排放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结构路径分析 广东
下载PDF
中国工业用水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旭 张建云 +2 位作者 敖天其 王小军 王炳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20-4528,共9页
为深化工业用水量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出“双层嵌套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量化了2002~2020年我国不同行业工业用水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消费、投资和出口为代表的规模扩张因素是不同行业工业用水量增长... 为深化工业用水量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出“双层嵌套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量化了2002~2020年我国不同行业工业用水量变化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消费、投资和出口为代表的规模扩张因素是不同行业工业用水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消费扩张效应增长较快,且不同行业工业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直接推动了工业结构变化.而工艺用水变动和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变动是遏制工业用水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两者累计已完全抵消了工业规模扩张的正向效应,累计减少工业用水量112亿m^(3);但金属采选、冶炼加工及电力等能源加工行业的工艺用水变动负向效应偏小,仅依靠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提升的工业用水效率提升潜力较小.因此,需要基于不同行业影响差异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业节水管理,推动工业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保持工业用水负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 结构分解分析(sda) 投入产出模型 重复利用率 不同行业
原文传递
全球视角下中国隐含能贸易的核算和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忠杰 邓光耀 颜为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36,共6页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量相关数据,系统核算了中国1995—2009年的隐含能贸易量,并利用SDA方法对隐含能贸易量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实证结果如下:(1)1995—2009年,中国存在隐含能净出口,并且存在部门上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和出...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量相关数据,系统核算了中国1995—2009年的隐含能贸易量,并利用SDA方法对隐含能贸易量的变化进行了结构分解。实证结果如下:(1)1995—2009年,中国存在隐含能净出口,并且存在部门上的差异、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的差异;中国从韩国的隐含能进口量最大;中国向美国的隐含能出口量最大。(2)在1995—2009年,节能技术的提高会降低中国隐含能进出口量,但是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变化和产品贸易量的变化会引起中国隐含能进出口量的增加,并且产品贸易量的变化是引起中国隐含能贸易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需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双边节能贸易的合作,同时注意节能技术变化、产业关联变化以及贸易量变化对中国隐含能贸易量变化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贸易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结构分解分析(sd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