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构性土的微观变形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何开胜
沈珠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提出点面接触单元,再通过更新的Lagrange大变形有限元法,对有限尺寸和任意方位的土粒骨架在VanDerWaals分子吸力、Coulomb电荷斥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定量探索和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结构性和蠕变的内在机理,...
提出点面接触单元,再通过更新的Lagrange大变形有限元法,对有限尺寸和任意方位的土粒骨架在VanDerWaals分子吸力、Coulomb电荷斥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定量探索和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结构性和蠕变的内在机理,为建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土
土骨架
接触面
变形
微观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粗糙度对接触面处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美婷
赵光思
+2 位作者
雪青华
任明辉
沙汝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8-1337,共10页
对于土与结构接触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于一般粘土或者砂土,而对于土石混合体结构接触面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利用德国研制的ADS-500/HL-200大型直剪试验仪探究接触面粗糙度对土石混合体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粗...
对于土与结构接触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于一般粘土或者砂土,而对于土石混合体结构接触面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利用德国研制的ADS-500/HL-200大型直剪试验仪探究接触面粗糙度对土石混合体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粗糙度下,通过下移结构面法探究剪切带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的内摩擦角略有增大,粘聚力不断增大;在不同的粗糙度下,法向压力从200 kPa增加到600 kPa,剪切过程中的竖向位移逐渐减小,但当法向压力从600 kPa增大到800 kPa时,土石混合体在剪切过程中的竖向位移增大;在法向压力为200 kPa、400 kPa、600 kPa时,土石混合体的剪切带厚度为L1cm(6 cm≤L1≤8 cm),在法向压力为800 kPa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带厚度为L2cm(4 cm≤L2≤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土石混合体
结构接触面
下移结构面
剪切应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饱和直剪仪改造及砂土-结构剪切试验
3
作者
汤春阳
郑世杰
+2 位作者
温泉
田雨
张艳美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涉及实际工程的多个方面,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常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改造,并利用改造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了基质吸力、结构面类型和净法向应力...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涉及实际工程的多个方面,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常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改造,并利用改造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了基质吸力、结构面类型和净法向应力对接触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的界面黏聚力影响较大,对界面摩擦角影响较小;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峰值效应;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基质吸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净法向应力的增加,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呈非线性增长;净法向应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对应基质吸力的界面摩擦角(δb)的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基于峰值效应的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结构接触面
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
基质吸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粒含量对冻土-桩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胡峻晖
崔宏环
+1 位作者
王跃庚
李续靖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2-854,共13页
针对华北北部地区桩土界面的稳定性开展研究,采用往复直剪仪,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常规直剪试验和往复直剪试验,重点探究了在负温条件下6种细粒含量(0%、10%、20%、30%、40%、50%)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和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针对华北北部地区桩土界面的稳定性开展研究,采用往复直剪仪,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常规直剪试验和往复直剪试验,重点探究了在负温条件下6种细粒含量(0%、10%、20%、30%、40%、50%)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和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大,常规直剪条件下界面的峰值强度变大,冰胶结强度占比随之提高,且割线模量也不断变大;在往复剪切作用下,界面剪切刚度随剪切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衰减,30%细粒含量时界面的剪切刚度衰减幅度最大;虽然细粒的加入会增大界面的剪切刚度,提高界面抵抗变形的能力,但在往复剪切作用下细粒会使界面剪切刚度衰减幅度变大,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往复剪切次数、细粒含量、环境负温对界面剪切刚度的影响权重分别为58.52%、25.40%、16.08%;该分析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结构接触面
往复剪切
剪切刚度
细粒含量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性土的微观变形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
28
1
作者
何开胜
沈珠江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772019)
文摘
提出点面接触单元,再通过更新的Lagrange大变形有限元法,对有限尺寸和任意方位的土粒骨架在VanDerWaals分子吸力、Coulomb电荷斥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定量探索和分析了土体的变形、破坏、结构性和蠕变的内在机理,为建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关键词
结构性土
土骨架
接触面
变形
微观机理
Keywords
structural
soil
soil
skeleton
contact surface
deformation
micro-mechanism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粗糙度对接触面处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美婷
赵光思
雪青华
任明辉
沙汝晨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8-133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343)。
文摘
对于土与结构接触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于一般粘土或者砂土,而对于土石混合体结构接触面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利用德国研制的ADS-500/HL-200大型直剪试验仪探究接触面粗糙度对土石混合体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粗糙度下,通过下移结构面法探究剪切带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的内摩擦角略有增大,粘聚力不断增大;在不同的粗糙度下,法向压力从200 kPa增加到600 kPa,剪切过程中的竖向位移逐渐减小,但当法向压力从600 kPa增大到800 kPa时,土石混合体在剪切过程中的竖向位移增大;在法向压力为200 kPa、400 kPa、600 kPa时,土石混合体的剪切带厚度为L1cm(6 cm≤L1≤8 cm),在法向压力为800 kPa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带厚度为L2cm(4 cm≤L2≤6 cm)。
关键词
粗糙度
土石混合体
结构接触面
下移结构面
剪切应力
Keywords
roughness
soil-rock
mixture
structural
contact surface
down-shifting
structural
surface
shear
stress
分类号
TU47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直剪仪改造及砂土-结构剪切试验
3
作者
汤春阳
郑世杰
温泉
田雨
张艳美
机构
中交一公局集团华中工程有限公司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基金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AL17020)。
文摘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涉及实际工程的多个方面,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常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改造,并利用改造的非饱和直剪仪进行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研究了基质吸力、结构面类型和净法向应力对接触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的界面黏聚力影响较大,对界面摩擦角影响较小;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峰值效应;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小,基质吸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净法向应力的增加,砂土-钢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呈非线性增长;净法向应力对非饱和砂土-结构接触面对应基质吸力的界面摩擦角(δb)的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基于峰值效应的非饱和砂土-混凝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公式。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结构接触面
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
基质吸力
Keywords
unsaturated
sand
structural
contact surface
shear
strength
shear
test
matrix
suction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粒含量对冻土-桩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胡峻晖
崔宏环
王跃庚
李续靖
机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装配式建筑与地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2-854,共13页
基金
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22012B)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CXY2024002)。
文摘
针对华北北部地区桩土界面的稳定性开展研究,采用往复直剪仪,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常规直剪试验和往复直剪试验,重点探究了在负温条件下6种细粒含量(0%、10%、20%、30%、40%、50%)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和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大,常规直剪条件下界面的峰值强度变大,冰胶结强度占比随之提高,且割线模量也不断变大;在往复剪切作用下,界面剪切刚度随剪切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衰减,30%细粒含量时界面的剪切刚度衰减幅度最大;虽然细粒的加入会增大界面的剪切刚度,提高界面抵抗变形的能力,但在往复剪切作用下细粒会使界面剪切刚度衰减幅度变大,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往复剪切次数、细粒含量、环境负温对界面剪切刚度的影响权重分别为58.52%、25.40%、16.08%;该分析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冻土-结构接触面
往复剪切
剪切刚度
细粒含量
层次分析法
Keywords
permafrost-
structural
contact surface
reciprocating
shear
shear
stiffness
fine-grained
cont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构性土的微观变形和机理研究
何开胜
沈珠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粗糙度对接触面处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的影响
陈美婷
赵光思
雪青华
任明辉
沙汝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饱和直剪仪改造及砂土-结构剪切试验
汤春阳
郑世杰
温泉
田雨
张艳美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细粒含量对冻土-桩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胡峻晖
崔宏环
王跃庚
李续靖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