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强耦合的双摆型塔机消摆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石怀涛 黄建起 王延臣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5-1403,共9页
为解决非线性双摆型塔式起重机欠驱动系统负载两级摆动幅值大、定位精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基于能量强耦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塔式起重机转臂转动与两级摆角摆动之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防摆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拉萨... 为解决非线性双摆型塔式起重机欠驱动系统负载两级摆动幅值大、定位精度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基于能量强耦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塔式起重机转臂转动与两级摆角摆动之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防摆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拉萨尔不变性原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应用广泛的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控制策略明显提升了负载的运送效率,有效地抑制了负载的两级摆角,消除了残余摆角,并且控制驱动力矩不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在系统参数、目标位置变化和加入综合性外界干扰时,控制器具有优良的鲁棒性。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型塔式起重机 能量强耦合 欠驱动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消摆控制
下载PDF
核自旋单重态的制备及其转化效率和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慧霞 辛家祥 +1 位作者 魏达秀 姚叶锋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长寿命核自旋单重态(LLS)因具有寿命较长这一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一个三肽样品(alanylglycylgcine,AGG)的水溶液中,对结构中离手性碳较远的二自旋体系进行核自旋单重态的制备,并探究了样品浓度、温度、射频发射中心位置、... 长寿命核自旋单重态(LLS)因具有寿命较长这一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一个三肽样品(alanylglycylgcine,AGG)的水溶液中,对结构中离手性碳较远的二自旋体系进行核自旋单重态的制备,并探究了样品浓度、温度、射频发射中心位置、自旋体系之间的J耦合常数,以及磁场不均匀性五个因素对LLS的转化效率及其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核自旋单重态的转化效率和寿命均不受样品浓度以及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寿命会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转化效率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射频中心位置在小范围内变化时,核自旋单重态制备所受影响不明显;但当变化较大时,其转化效率与寿命明显减小.同时,核自旋单重态对J耦合的变化则比较敏感,当J值选择不精准时,转化效率及寿命都出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自旋单重态 强耦合体系 转化效率 核磁共振(NMR)
下载PDF
Quantum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of phonon-mediated magnon-spin interaction
3
作者 Yan Wang Hui-Lai Zhang +5 位作者 Jin-Lei Wu Jie Song Kun Yang Wei Qin Hui Jing Le-Man Kua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92-105,共14页
The recently developed hybrid magnonics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s in both the study of magnet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However,engineering coherent quantum state transfer ... The recently developed hybrid magnonics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s in both the study of magnet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However,engineering coherent quantum state transfer between magnons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carriers,in particular,mechanical oscillators and solid-state spins,remain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trinsically weak interactions and the frequency mismatch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Here,we show how to strongly couple the magnon modes in a nanomagnet to the quantized mechanical motion(phonons)of a micromechanical cantilever in a hybrid tripartite system.The coherent and enhanced magnon-phonon coupling is engineered by introducing the quantum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of the mechanical motion.With experimentally feasible parameters,we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arametric drive can be adjusted to drive the system into the strong-coupling regime and even the ultrastrong-coupling regime.Furthermore,we show the coherent state transfer between the nanomagnet and a nitrogen-vacancy center in the dispersive-coupling regime,with the magnon-spin interaction mediated by the virtually-excited squeezed phonons.The amplified mechanical noise can hardly interrupt the coherent dynamics of the system even for low mechanical quality factors,which removes the requirement of applying additional engineered-reservoir techniques.Our work opens up prospects for developing novel quantum transducers,quantum memories and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strong-coupling regime hybrid quantum system
原文传递
超越RWA的两态系统的动力学
4
作者 康建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从含时微扰论的角度出发,重新求解了与玻色场相耦合的两态系统的动力学.以Cooper-pair box(CPB)和一个力学谐振子(NR)耦合的系统为例,考查了包含非旋转波项时系统的动力学演化.为了简明起见,只考虑初始态为CPB且处于零电子态,振子处于位... 从含时微扰论的角度出发,重新求解了与玻色场相耦合的两态系统的动力学.以Cooper-pair box(CPB)和一个力学谐振子(NR)耦合的系统为例,考查了包含非旋转波项时系统的动力学演化.为了简明起见,只考虑初始态为CPB且处于零电子态,振子处于位移Fock态的情形,在一定近似下得到了与绝热近似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微扰论 强耦合 两态系统 非旋转波
下载PDF
光电效应的分析和研究
5
作者 徐敏 《安康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文在对光电效应实验和光子特性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光子和光电子结构模型的构想,对几种物理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光电效应 光子 光电子 结构模型 强关联藕合体 物理学
下载PDF
强耦合条件下非接触滑环工作特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欣 陈乾宏 何广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05-111,共7页
非接触滑环系统中旋转变压器工作气隙一般小于10mm,耦合系数一般大于0.5,属于强耦合条件。在此工作条件下,非接触滑环系统对耦合系数变化敏感度较小,但变换器中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近似分析方法误差增加。为此,文中推导出串/串补偿时... 非接触滑环系统中旋转变压器工作气隙一般小于10mm,耦合系数一般大于0.5,属于强耦合条件。在此工作条件下,非接触滑环系统对耦合系数变化敏感度较小,但变换器中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近似分析方法误差增加。为此,文中推导出串/串补偿时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原、副边电流精确的表达式。此外,为消除3次谐波,采用无中线的三相星形结构。建立了三相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三相系统的控制策略,并指出采用不对称控制方式调宽时,实现软开关的调节范围比对称控制方式更大。最后,搭建了一台200 W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滑环系统 无线电能传输 强耦合 三相系统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强耦合主配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在长沙地调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胜利 唐卫华 周益华 《电工技术》 2019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简述了地区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目前的建设情况,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耦合主配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研究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实施方案,探讨了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和特色应用。
关键词 强耦合 主配一体化 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配网数据接入 配网抢修调度
下载PDF
基于三维/一维强耦合模型的整车热平衡与热系统参数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英朝 简杰松 +2 位作者 张锦涛 王国华 于远彬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6-944,951,共10页
汽车热管理系统参数变化会对其各项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须运用新的研究手段来同时对热管理系统不同维度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研究。本文利用AMESim和STAR-CCM+构建了一维/三维强耦合的汽车热管理仿真模型。此模型可同时对不同热平衡工况下... 汽车热管理系统参数变化会对其各项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须运用新的研究手段来同时对热管理系统不同维度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研究。本文利用AMESim和STAR-CCM+构建了一维/三维强耦合的汽车热管理仿真模型。此模型可同时对不同热平衡工况下的三维和一维温度场和流场结果等多项性能进行研究。相对应的一维分析结果表明,爬坡工况下冷却系统散热能力最差,怠速工况下空调制冷能力最差。为研究热管理系统参数的改变对其性能影响,分析了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对爬坡工况下冷却系统散热的影响以及风扇和压缩机的转速对怠速工况下空调系统制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系统 强耦合 多维度 多项性能指标 系统参数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在二阶液位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润泉 杨志成 +1 位作者 王宏 吴佳欣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以化工生产中典型的二阶液位控制为背景,针对大多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性,提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FNNC)与传统PID结合的FNNC-PID复合控制方法。对模糊系统构成、网络层的输入输出关系、网络学习算法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该方法已成... 以化工生产中典型的二阶液位控制为背景,针对大多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性,提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FNNC)与传统PID结合的FNNC-PID复合控制方法。对模糊系统构成、网络层的输入输出关系、网络学习算法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二阶非线性液位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强耦合 非线性系统
下载PDF
强耦合主配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清芳 唐卫华 +1 位作者 刘胜利 周益华 《电工技术》 2021年第19期11-13,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逐步扩大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结构日趋复杂。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对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协调运行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了强耦合主配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进一步探讨了... 随着电网规模逐步扩大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结构日趋复杂。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对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协调运行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了强耦合主配一体化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进一步探讨了方案的适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强耦合主配一体N+1方案具有良好的远近适应性,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主配一体化 智能调度控制系统 主配一体
下载PDF
动力翼伞系统耦合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11
作者 檀盼龙 罗淑贞 孙青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动力翼伞系统是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特性的系统,其精确控制比较困难.动力翼伞系统具有两个控制通道,控制的难度在于纵向推力对下偏控制存在着非线性的强耦合作用,在受到风场干扰时会导致系统耦合加剧,从而在控制过程中引起较大偏差,甚... 动力翼伞系统是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特性的系统,其精确控制比较困难.动力翼伞系统具有两个控制通道,控制的难度在于纵向推力对下偏控制存在着非线性的强耦合作用,在受到风场干扰时会导致系统耦合加剧,从而在控制过程中引起较大偏差,甚至导致系统失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补偿的自抗扰控制策略,并将该非线性耦合关系设计为扩张状态观测器中的已知扰动,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跟踪性能.在动态耦合补偿的基础上改进控制律,将非线性动力翼伞系统设计成易于控制的独立积分器,从而提高横向轨迹跟踪控制器的抗干扰性和控制跟踪性能.通过仿真实验可验证该控制策略优于传统的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和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动力翼伞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 耦合补偿 横向轨迹跟踪
下载PDF
强耦合时滞系统的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12
作者 朱炼 韩瑜 +1 位作者 王勇 李如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为了提高强耦合时滞系统的跟踪性能,设计了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首先,描述了一类强耦合时滞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用指数衰减记忆的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对一类强耦合时滞系统的状态进行了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性能... 为了提高强耦合时滞系统的跟踪性能,设计了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首先,描述了一类强耦合时滞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用指数衰减记忆的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对一类强耦合时滞系统的状态进行了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性能优于常规的卡尔曼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时滞系统 指数衰减 卡尔曼滤波器
下载PDF
腔光机械谐振器的动力学耗散冷却(英文)
13
作者 米贤武 李秀红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于光机械耦合系统,详细研究了该系统的动力学冷却问题,比较了强耦合系统中不同的光学腔模型耗散率对平均声子数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腔耗散率越大,平均声子数越小,并且有更大的腔耗散率,平均声子数才能快速地达到瞬态冷却极限,即通... 基于光机械耦合系统,详细研究了该系统的动力学冷却问题,比较了强耦合系统中不同的光学腔模型耗散率对平均声子数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腔耗散率越大,平均声子数越小,并且有更大的腔耗散率,平均声子数才能快速地达到瞬态冷却极限,即通过增大腔耗散率,能加速系统的冷却过程.对于强耦合系统,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平均声子数出现周期性的振荡,且随着腔耗散率的增大而快速的减小,最后达到一个冷却极限.相反,对于弱耦合体系,平均声子数随着腔耗散率的增大而快速的增大,而后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态,且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不会出现周期性的振荡.因此,在弱耦合系统中,增大腔耗散率有可能会加速系统的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机械 动力学冷却:声子
下载PDF
一阶LADRC的风电并网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士加 王颖 +3 位作者 贺春光 凌云鹏 陶珑 周雪松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8,共6页
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对电网安全十分重要,提高风电并网的稳定性依然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所在。针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强耦合以及系统投运后网侧、机侧的波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暂态特性;然后在电压环引入一阶... 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对电网安全十分重要,提高风电并网的稳定性依然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所在。针对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强耦合以及系统投运后网侧、机侧的波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暂态特性;然后在电压环引入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以其代替传统PI控制器;再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采用一阶LADRC时系统的稳定性,得出系统在工程意义上是稳定的。最后,在Matlab/Simulink数字平台进行了仿真测试。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与PI控制器相比,具有更优的快速性和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抗扰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强耦合振子的微弱脉冲信号检测方法
15
作者 李远芳 姜园 赵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强耦合振子可用于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和波形恢复,但其对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频率会受到系统内置频率的限制.在系统内置频率固定的情况下,系统只能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脉冲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和波形恢复,在检测更高频率的脉冲信号时会出现波... 强耦合振子可用于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和波形恢复,但其对微弱脉冲信号的检测频率会受到系统内置频率的限制.在系统内置频率固定的情况下,系统只能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脉冲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和波形恢复,在检测更高频率的脉冲信号时会出现波形失真.本文分析了耦合振子内置频率和微弱脉冲信号检测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两种改进强耦合振子结构以扩展微弱脉冲信号的频率检测范围.通过引入非线性恢复力耦合项,非线性恢复力强耦合振子可以有效保留信号的高频分量,在更高频率的脉冲信号输入时也能较好地保留信号特征.双振子强耦合系统通过引入Van der Pol-Duffing振子,加强了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同样达到了扩展脉冲信号频率检测范围的效果.此外,基于变迭代步长和混沌检测的频率相关性,提出了一个未知频率脉冲信号检测方法,以改变迭代步长的方法代替改变系统内置频率来进行频率扫描,并且利用混沌检测的频率相关性,将接收信号和恢复信号的相关系数和纯噪声输入情况下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根据两个相关系数之间的明显差异可以有效检测出脉冲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未知频率的脉冲信号,并且所提的改进强耦合振子结构相对于强耦合振子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非线性恢复力强耦合振子 双振子强耦合系统 微弱脉冲 瞬态脉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