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茬田小麦宽幅精量少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9
1
作者 胡红 李洪文 +4 位作者 李传友 王庆杰 何进 李问盈 张祥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2,共9页
为解决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稻茬田免耕播种小麦机具堵塞及土壤黏附严重等问题,结合当地稻茬田播种小麦需要开排水沟的农艺要求,提出了"种-肥-种"宽幅精量播种和带状旋耕相结合的防堵思路,设计了双翼铧式开沟器、宽幅精量排... 为解决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稻茬田免耕播种小麦机具堵塞及土壤黏附严重等问题,结合当地稻茬田播种小麦需要开排水沟的农艺要求,提出了"种-肥-种"宽幅精量播种和带状旋耕相结合的防堵思路,设计了双翼铧式开沟器、宽幅精量排种机构、种沟双圆盘开沟器和浮动覆土板等关键部件,研究设计了一种稻茬田小麦宽幅精量少耕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方式与带状旋耕相结合较好解决了稻茬田播种小麦堵塞的问题,小麦播幅平均为74.6 mm,平均播深为39 mm,播深合格率为86.7%,施肥方式为侧下方深施肥,平均施肥深度为81 m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3.3%,均满足国家标准。厢沟平均深度为175 mm,沟面宽度为238 mm,满足排水要求。该研究为应用于稻麦轮作区稻茬田小麦少免耕播种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农作物 稻茬田 条带旋耕 防堵
下载PDF
少免耕及秸秆还田小麦间作玉米的碳排放与水分利用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胡发龙 柴强 +3 位作者 甘延太 殷文 赵财 冯福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目的】利用间作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减排及水分高效利用的潜力,将二者集成于同一系统中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催生彼此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建立减排与节水双赢的间作高效种植模式。【方法】以河西绿洲灌区长期规模化种植的小麦间作玉米为... 【目的】利用间作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碳减排及水分高效利用的潜力,将二者集成于同一系统中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催生彼此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建立减排与节水双赢的间作高效种植模式。【方法】以河西绿洲灌区长期规模化种植的小麦间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保护性耕作的理论与技术,利用带状耕作和秸秆覆盖建立免耕立茬(NTSSI)、免耕秸秆覆盖(NTSI)、少耕秸秆翻压(TISI)和传统收割(CTI)4种处理,并以传统收割单作小麦(SW)和单作玉米(SM)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不同处理土壤呼吸与作物耗水状况。应用土壤呼吸测定系统EGM-4(environmental gas monitor-4,UK,PP system)测定土壤呼吸速率,以此计算不同处理生育期内土壤碳排放总量。用产量与耗水和土壤碳排放量与耗水两种方法计算水分利用效率,客观评价间作系统的水分利用状况。【结果】不同种植模式中,单作玉米土壤呼吸速率最大(1.57μmol CO_2·m^(-2)·s^(-1)),间作次之(0.83μmol CO_2·m^(-2)·s^(-1)),单作小麦最小(0.72μmol CO_2·m^(-2)·s^(-1));4种秸秆还田方式中,NTSI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低,2011与2012年分别较CTI降低了20.4%和11.9%,由此减少碳排放量12.4%。在间作中集成应用带状耕作和秸秆覆盖能有效降低系统耗水总量、增加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GY),与CTI处理相比,NTSI处理平均减少耗水量达4.1%,增产2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6%。同时,间作系统的单位耗水碳排放平均降低了5.9%,碳排放效率提高了28.2%。【结论】小麦间作玉米与保护性耕作结合,并集成应用带状耕作及秸秆覆盖技术可使系统的产量、碳排放和耗水得到有效协调,能促进耗水更多转化为作物产量并降低在该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减排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协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灌区 带状耕作 小麦间作玉米 碳排放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割台地面仿形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25
3
作者 伟利国 车宇 +1 位作者 汪凤珠 李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4,共5页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研发了割台地面仿形控制系统,设计了割台地面仿形机构,采用角度传感器获取其随地面的浮动情况,并结合位移传感器检测割台油缸伸缩量,来推算得到割台高度信息,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 为了提高联合收割机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研发了割台地面仿形控制系统,设计了割台地面仿形机构,采用角度传感器获取其随地面的浮动情况,并结合位移传感器检测割台油缸伸缩量,来推算得到割台高度信息,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割台高度控制误差不大于12mm,满足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分体式 条带旋耕 保护性耕作 一年两熟
下载PDF
玉米秸秆“富集深还”与土壤亚表层培肥 被引量:15
4
作者 窦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0-1675,共6页
由于长期浅耕,土壤亚表层不仅缺乏有机质,还过于紧实,急需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已有3种秸秆还田模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及田间操作要领,以及采用该技术还田的秸秆的分解... 由于长期浅耕,土壤亚表层不仅缺乏有机质,还过于紧实,急需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方法。本文简要总结了已有3种秸秆还田模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秸秆"富集深还"技术及田间操作要领,以及采用该技术还田的秸秆的分解速率和亚土层培肥效果。富集深还,即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抛洒在地表的秸秆,按条带大比例富集,使用专用筒式犁具,以风力注入的方式埋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扰动土层顺序、不影响第二年种植。秸秆埋置模拟试验表明,秸秆还田330天时,其分解率就达到65%以上,剩余秸秆腐殖化,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0%~15%,土壤耕层由原来的15—18 cm增加到30—35 cm。秸秆深还对腐殖物质结构特征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H/C、亲水性等指标还有改善作用,促使黑土胡敏酸结构简单化和年轻化。秸秆深还没有引起第二年玉米产量降低。因此,采用该方法,秸秆能够连年全量还田,实现了种还分离(种植条带与秸秆深埋条带分离)与免耕播种的有效结合,可打破犁底层,并快速提升犁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土壤亚表层快速培肥及肥沃耕层构建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富集 风力注入 秸秆深还 土壤亚表层 快速培肥 条带轮耕
下载PDF
秸秆“富集深还”新模式及工程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窦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3-560,共8页
针对长期浅耕造成的土壤亚表层缺乏有机质和过于紧实以及目前秸秆还田成本高或效果差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的秸秆还田新模式及相应机具创新和田间工程技术。该技术模式是基于优先快速培肥土壤亚表层的新理念,... 针对长期浅耕造成的土壤亚表层缺乏有机质和过于紧实以及目前秸秆还田成本高或效果差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快速松土培肥的秸秆还田新模式及相应机具创新和田间工程技术。该技术模式是基于优先快速培肥土壤亚表层的新理念,在条带轮耕深松土壤的同时,将秸秆富集深埋于指定条带的土壤亚表层。将这种秸秆还田新模式称为秸秆富集深埋还田(简称"富集深还"),其主要工程技术是发明研制了秸秆深还筒式犁新机具,通过机械化手段将秸秆富集、粉碎、埋入土壤。具体步骤包括:(1)用指盘式搂草机将玉米秸秆按4∶1~8∶1富集归行;(2)用秸秆还田筒式犁一体机将秸秆粉碎、风力注入指定条带土壤20~40 cm;(3)用免耕播种机在非埋秸秆条带正常免耕播种,实现种还分离,即种植条带(窄行)与埋秸秆条带(宽行)分离。该模式具有秸秆翻压还田与覆盖还田的优点,而克服二者各自的缺点,是秸秆还田与条带少免耕的完美结合,能够实现玉米秸秆连年、机械化全量还田,且不打乱土层顺序、不影响第二年种植。秸秆富集深埋还田,理念新颖,技术可行,对土壤尤其是亚表层有很好的培肥效果。有助于彻底解决秸秆还田成本高或效果差的瓶颈问题,为旱田秸秆田间处理与深厚肥沃耕层构建提供切实可行的机械化工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富集 秸秆深还 筒式犁 风力注入 条带轮耕 种还分离
下载PDF
秸秆条带捡拾粉碎深埋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桂斌 卢彩云 +3 位作者 何进 王超 王秀红 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7,共12页
针对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地表秸秆量大导致免耕播种过程易雍堵、播种后地温提升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秸秆条带捡拾粉碎深埋方式,通过捡拾粉碎机构将地表部分秸秆捡拾粉碎,由罩壳处筛孔完成土秆筛分,集秆螺旋器进行秸秆... 针对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地表秸秆量大导致免耕播种过程易雍堵、播种后地温提升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秸秆条带捡拾粉碎深埋方式,通过捡拾粉碎机构将地表部分秸秆捡拾粉碎,由罩壳处筛孔完成土秆筛分,集秆螺旋器进行秸秆的定向集运,最后经运秸风机实现秸秆输送深埋。本文对粉碎刀结构、排列方式和转速等关键参数进行确定,对粉碎刀轴的秸秆漏捡区域面积展开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离散元单因素仿真试验明确了集秆螺旋器转速与其所受扭矩和秸秆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了螺旋器转速为900~1100 r/min,设计了开沟铲的结构参数,并利用离散元全因素仿真试验模拟了作业速度与开沟深度两因素间与表层土壤颗粒运动及开沟铲受力之间的关系,以作业速度、开沟深度和螺旋器转速为因素,秸秆深埋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前进速度为3 km/h、开沟深度为290 mm、螺旋器转速为1000 r/min时,其秸秆掩埋合格率为64.2%,其预测值约为67.4%,误差小于5%,满足设计需求。研究成果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广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耕作 秸秆 粉碎深埋装置 离散元仿真
下载PDF
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耕作刀具的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艳山 丁启朔 +2 位作者 赵亚平 孙翠华 王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对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作业质量。【方法】采用C型弯刀、直刀、深耕刀以及一种优化设计后的刀具组合形式(直刀与深耕刀组合),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进行刀轴转速为180、280、380和510... 【目的】对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作业质量。【方法】采用C型弯刀、直刀、深耕刀以及一种优化设计后的刀具组合形式(直刀与深耕刀组合),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进行刀轴转速为180、280、380和510 r/min的田间原位耕作试验。【结果】C型弯刀能够创造连续完好的种沟,但耕作过程中大部分土壤破碎体被抛洒至种沟外,回填效果最差。深耕刀具有良好的耕作碎土性能,创造的种床连续、完整但边界不规则,在耕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土壤扰动范围。直刀可控制种沟边界,但刀轴转速为180和510 r/min时不能耕作出连续的种沟,刀轴转速为280和380 r/min时耕作形成的土壤破碎体过大(平均质量直径>40 mm)。组合刀得益于直刀与深耕刀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形成的种沟形状、土壤破碎体回填效果、破碎程度和能耗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结论】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推荐使用组合刀作为黏性水稻土的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机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耕作 免耕播种 作业质量 优化设计 组合刀
下载PDF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后条耕技术试验研究
8
作者 班春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2期44-45,50,共3页
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的精耕细作进行紧密结合,其能够破解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相关技术难题。在沈北新区的试验地选用旋耕混埋式条耕机来开展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在东北地... 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的精耕细作进行紧密结合,其能够破解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相关技术难题。在沈北新区的试验地选用旋耕混埋式条耕机来开展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试验研究,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条耕 机具 秸秆还田
下载PDF
黑土区玉米农田跳虫和螨类群落特征对耕作和氮肥施用的响应
9
作者 刘宇航 王滨 +3 位作者 鄢麒宝 孙新 高强 冯国忠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6-7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黑土玉米农田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对跳虫和螨类两类中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耕作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土壤耕作方式为主因素,氮肥用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黑土玉米农田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对跳虫和螨类两类中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耕作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土壤耕作方式为主因素,氮肥用量为次因素,共计4个处理:旋耕不施氮(CTN0)、旋耕施氮肥(CTN180)、条耕不施氮(STN0)和条耕施氮肥(STN180)。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自试验小区上层土壤中分离跳虫和螨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非度量多维标度法等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土壤螨类和跳虫物种组成和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共获得中型土壤动物5427只,隶属于28科41种。相较于旋耕,条耕方式下螨类和跳虫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升高,其中超过70%的螨类和跳虫类群的丰度和生物量都增加,包括泛甲螨属(Pantelozetes sp.1)、宋氏异棘跳(Allonychirus songi)和斑体甲螨科种1(Oribellidae sp.1)。条耕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间接提高了螨类的群落多样性。耕作方式与氮肥施用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螨类和跳虫的丰度和生物量,而且在旋耕方式下,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跳虫的丰度和生物量,但是螨类的丰度和生物量都显著下降。【结论】条耕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动物的食物来源,使土壤中跳虫和螨类的丰度和生物量高于旋耕处理,而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的提升使跳虫和螨类多样性也高于旋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方式 氮肥施用 中型土壤动物 土壤生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条耕种植对薄层黑土农田土壤物理性质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曹庆军 王利斌 +7 位作者 王文强 杨浩 殷志国 杨粉团 孔凡丽 李辛琲 刘臣 李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22-29,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与种植方式对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土壤改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条耕(ST)、免耕(NT)与常规垄作(CT)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植2年地块,ST、NT与CT...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与种植方式对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土壤改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条耕(ST)、免耕(NT)与常规垄作(CT)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植2年地块,ST、NT与CT处理的耕层厚度与田间持水量无显著差异,而种植4年地块ST处理耕层厚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较CT增加15.46%和30.28%,与NT无差异。0~20 cm耕层土壤,ST处理下种植2、4年地块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CT增加57.57%、42.86%,较NT处理分别降低5.2%、19.22%,3种耕作方式处理下种植2年和4年地块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均无显著差异。20~40 cm亚耕层土壤,仅种植4年地块的ST处理土壤容重较CT降低11.56%,与NT无差异,而ST处理下种植2、4年地块的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CT降低5.22%、19.62%,土壤孔隙度相应分别提高11.80%、15.92%。产量上,种植2年地块ST处理较CT、NT分别增产3.62%、3.52%,而种植4年地块,ST处理较CT、NT分别提高16.08%、9.2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是条耕种植玉米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层厚度与耕层穿透阻力分别是种植2年和4年条件下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的因子。【结论】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种植玉米,采用条耕种植方式有利于薄层黑土农田良好耕层结构构建与产量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秸秆还田 耕地质量 条带耕作 保护性耕作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条带少耕作业驱动式破茬刀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加一 赵淑红 +2 位作者 杨智杰 高连龙 杨悦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61,共11页
针对东北玉米垄作区耕整地动土量大和春季降雨量低时土壤墒情不佳、耕作阻力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条带式少耕的作业方式,并设计了驱动式破茬刀。通过对驱动式破茬刀的作业工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当破茬刀的滑切角大于或等于与其接触的根茬... 针对东北玉米垄作区耕整地动土量大和春季降雨量低时土壤墒情不佳、耕作阻力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条带式少耕的作业方式,并设计了驱动式破茬刀。通过对驱动式破茬刀的作业工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当破茬刀的滑切角大于或等于与其接触的根茬或土壤的摩擦角时,破茬刀耕作阻力降低。结合根茬与土壤滑动摩擦角的测量和破茬刀的运行速度取值,确定了刀片的刃口曲线方程;进一步通过分析根茬受力状态及测定物料间摩擦角,确定驱动式破茬刀的作业半径为230 mm;最后通过确定刀片的几何尺寸、刀轴和刀盘参数得到驱动式破茬刀。有限元模态分析与强度、刚度校核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式破茬刀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离散元仿真对比试验表明,所设计的驱动式破茬刀比驱动式圆盘刀组的耕作阻力降低了19.78%、土壤抛起数量降低了13.95%,其耕作阻力与动土量性能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条带 驱动式破茬刀 耕作阻力 动土量
下载PDF
协拨组合式玉米条带秸秆清理装置设计与试验
12
作者 高振 卢彩云 +3 位作者 位旭阳 李洪文 何进 王庆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8-79,共12页
针对现有条带秸秆清理装置集行效果差、秸秆清理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协拨组合式条带秸秆清理方案,从力学角度对比分析不同齿形清秸轮拨送秸秆的过程,设计了一种径向锐化协拨清秸轮,清秸轮半径为162.5 mm、齿数为12、齿长为65 mm。开... 针对现有条带秸秆清理装置集行效果差、秸秆清理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协拨组合式条带秸秆清理方案,从力学角度对比分析不同齿形清秸轮拨送秸秆的过程,设计了一种径向锐化协拨清秸轮,清秸轮半径为162.5 mm、齿数为12、齿长为65 mm。开展了协拨组合式条带秸秆清理装置的仿真试验,以径向锐化清秸轮的工作参数为影响因素,秸秆清理率为指标,开展离散元仿真试验,分析了清秸轮工作过程中秸秆运动、土壤扰动及秸秆清理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秸秆清理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侧倾角、前进速度、前倾角,当机具前进速度为7.8 km/h、清秸轮前倾角为31.7°、侧倾角为13.4°时,秸秆清理率最高为91.62%。开展了协拨组合式条带秸秆清理装置和整机的作业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协拨组合式条带秸秆清理装置工作稳定,秸秆清理率为87%~90%,实现了条带秸秆清理装置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秸秆清理装置 条带耕作 径向锐化清秸轮 EDEM仿真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条耕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浩 曹庆军 +4 位作者 杨粉团 孔凡丽 李琳 崔正果 李刚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33-36,75,共5页
随着国家对东北黑土保护的日益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秸秆覆盖条耕作为少耕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近几年在吉林省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就秸秆覆盖条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技术优势,以及吉林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东北黑土保护的日益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秸秆覆盖条耕作为少耕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近几年在吉林省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就秸秆覆盖条耕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技术优势,以及吉林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黑土 条耕 条耕机 吉林省 展望
原文传递
秸秆覆盖条耕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差异及其生长适应特征分析
14
作者 沙野 赵思雨 +6 位作者 郭雯清 刘正 郝展宏 柯丽华 黄一文 冯国忠 米国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7-1990,共14页
【目的】东北地区推广的秸秆覆盖条耕模式(简称“条耕”)加剧了土壤温度的异质性,可能影响玉米出苗和根系发育。研究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在条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下的产量差异,并通过Logistics方程模拟评价不同适应性品种的生长特征,为玉米高... 【目的】东北地区推广的秸秆覆盖条耕模式(简称“条耕”)加剧了土壤温度的异质性,可能影响玉米出苗和根系发育。研究当地主栽玉米品种在条耕和传统耕作方式下的产量差异,并通过Logistics方程模拟评价不同适应性品种的生长特征,为玉米高产稳产栽培及适应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和2021年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展玉米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耕作方式:条耕(ST)和常规旋耕起垄(CT);副因素为当地10个主栽玉米品种。监测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的土壤温度、出苗时间和出苗率,调查玉米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并用Logistics模型模拟了各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ST处理下各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对于CT的变化率用以下公式计算:(ST−CT)/CT,以相对变化率对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分类。【结果】与CT处理相比,ST处理下玉米苗带和行间的土壤温度均较低,尤其在行间位置(秸秆覆盖处),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播种后50~70天。ST处理下两年苗带土壤温度累积量分别减少305℃和107℃,行间土壤温度累积量分别减少450℃和355℃;ST处理下各品种玉米的出苗时间均受到抑制,但不影响最终出苗率。不同品种产量及穗粒数对耕作方法的响应不一致。ST处理下强适应性品种有郑单958、迪卡M753、迪卡M751,平均产量分别较CT处理增加8.4%、3.5%、2.1%;弱适应性品种有迪卡517、良玉99、富民58、宏硕899、铁研58,平均产量分别减少6.6%、6.0%、3.3%、1.5%、0.7%;其他品种表现出中适应性。从产量组成因素分析,强适应性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平均分别比CT处理增加1.2%、4.3%、0.5%,中适应性品种分别比CT处理减少0.0%、1.1%、2.4%,弱适应性品种分别比CT处理减少1.7%、3.9%、0.0%。Logistic生长拟合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T处理降低了玉米渐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耕 玉米 品种筛选 籽粒产量 干物质积累 生长速率
下载PDF
Field experimental study on optimal design of the rotary strip-till tools applied in rice-wheat rotation 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3
15
作者 Yanshan Yang John Fielke +1 位作者 Qishuo Ding Ruiyin 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The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sian agriculture.The introduction of strip-tillage into the rice-wheat system for wheat planting offers a way to use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to improv... The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sian agriculture.The introduction of strip-tillage into the rice-wheat system for wheat planting offers a way to use conservation tillage practices to improve the seedbed quality,retain residue between rows and reduce energy input.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n in-situ test rig.Three types of blade(bent C,straight and hoe)were evaluated in four tool configurations at four rotary speeds(180 r/min,280 r/min,380 r/min and 510 r/min)in a paddy soil.Furrow shape parameters,tillage-induced soil structur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assess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ght blade configuration failed to create a continuous furrow at either 180 r/min or 510 r/min.The bent C blade configuration produced a uniform furrow profile but its furrow backfill was poor and unsuitable for seeding.The hoe blade configuration cut a continuous furrow and better tillage-induced soil structure,but it produced a much wider and non-uniform furrow shape.The mixed blade configuration(central hoe blades with two straight blades aside)provided a uniform furrow with good backfill and fine tilth by utilizing both the cutting effect of straight blades on the furrow boundaries and tensile fracturing of the furrow soil by the hoe blades.The torque of the mixed blade configuration was comparable with the bent C blade but was less than the hoe blades.Hence,a mixed blade configuration was recommended for rotary strip-tillage seeding using in rice-whea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p tillage rotary strip-till tool blade configuration furrow quality tilth torque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Suction Cup Samplers for Estimating Nitrate-Nitrogen in Soil Water in Irrigated Sugarbeet Production
16
作者 Jay D. Jabro William B. Stevens +2 位作者 William M. Iversen Brett L. Allen Upendra M. Sainj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年第10期1342-1354,共14页
Efforts have increased to measure nitrate losses from farmland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due to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concerns over levels of nitrate-nitrogen (NO<sub>3</sub>-N) in surface an... Efforts have increased to measure nitrate losses from farmland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due to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concerns over levels of nitrate-nitrogen (NO<sub>3</sub>-N) in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and strip tillage (ST) practices and three N application rates on NO3-N concentrations in soil water at a 76 cm depth under irrigated sugarbeet (Beta vulgaris L.) in a clay loam soil. Nitrogen rates were applied as dry urea at 120, 150, 180 kg N ha-1</sup> in 2006;130, 160, 190 kg N ha-1 in 2007;and 110, 140, 170 kg N ha<sup>-1</sup> in 2008. Soil water volumes were measured weekly during each growing season using three ceramic suction cup samplers per plot placed at a 76 cm depth below the soil surface under each tillag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sub>3</sub>-N concentrations at the 76 cm depth in the soil profil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ither tillage practice or by N application rate due to soil variability across the field and due to suction cup samplers’ biased estimate of soil water. The three N rates under CT and ST practices maintained NO<sub>3</sub>-N concentrations below the root zone to levels exceeding the 10 mg L<sup>-1</sup> safe drinking water maximum level in all three years. There were large variations in NO<sub>3</sub>-N concentrations among replicates within each tillage and N rate that were likely caused by variability in soil physical, hydraulic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at impacted water movement through the soil profile, N dynamics and leaching below the root zone of sugarbeet. In conclusion, suction cup samplers are point water measurement devices that reveal considerable variability among replicates within each treatment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field soils. Further, these samplers are not recommended in heterogeneous soils with preferential flow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ction Cup Samplers Nitrate-Nitrogen SUGARBEET strip 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
下载PDF
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耕作部件作业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艳山 丁启朔 +2 位作者 贺亭峰 孙翠华 王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明确带状旋耕式免耕播种机耕作过程中耕作机具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从微观层面对典型的且已广泛应用的IT225型旋耕刀、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进行仿真,研究发现旋耕刀具的抛土特性是影响土壤回填效果的关键因... 为明确带状旋耕式免耕播种机耕作过程中耕作机具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从微观层面对典型的且已广泛应用的IT225型旋耕刀、直刃旋耕刀和凿型旋耕刀进行仿真,研究发现旋耕刀具的抛土特性是影响土壤回填效果的关键因素。田间试验表明,土壤破碎体的回填率随刀轴转速的增加而下降。IT225型旋耕刀在高刀轴转速(>280 r/min)下侧向抛土现象最为明显,在超高刀轴转速(510 r/min)时创造的土壤侧抛率最高,达到了92%,因此产生回填效果最差,回填率仅为8%,无法满足播种时种—土接触的需要。凿型旋耕刀耕作过程中可以勾带起部分土壤破碎体向机具前进方向抛洒,在刀轴转速为510 r/min时土壤侧抛率为85%,能够产生接近36%的土壤回填效果。直刃旋耕刀的侧向抛土集中在刀轴两侧10 cm范围内,在刀轴转速为510 r/min时侧抛率只有70%,回填率高达60%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刀具。鉴于土壤回填效果对种—土接触的重要性,直刃旋耕刀耕作过程中具有土壤扰动范围小、土壤破碎体侧抛率低、回填效果好等优点,本文推荐直刃旋耕刀作为带状旋耕播种机的耕作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耕作 播种机 离散元 耕作部件 旋耕刀 回填率
下载PDF
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磊 廖庆喜 +3 位作者 魏国粱 刘晓鹏 张青松 刘立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8,共7页
针对冬油菜机械化播种时种床带土壤板结严重导致油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制一种实现种床带浅松作业的类深松铲,通过分析类深松铲触土刃口力学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基于提高种床带作业... 针对冬油菜机械化播种时种床带土壤板结严重导致油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制一种实现种床带浅松作业的类深松铲,通过分析类深松铲触土刃口力学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基于提高种床带作业质量目的,以工作幅宽为2 000 mm的2BYM-6/8型油麦兼用精量联合直播机为试验平台,确定种床带为IT245旋耕刀片、非种床带为IT225旋耕刀片,以类深松铲为主要工作部件,类深松铲的布局以“前四后二”的排布方式开展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浅松旋耕联合作业后,种床带浅松深度为229.4~239.4 mm,旋耕深度为124.8~139.2 mm,耕深稳定性达90%以上,厢面平整度为25.71~27.14 mm。田间试验作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油菜播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床松旋装置 种床带 类深松 旋耕 油菜 联合直播机
下载PDF
玉米机械化条带耕作技术推广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永哲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第3期42-43,共2页
玉米机械化条带耕作技术是适应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一项先进技术。阐述玉米机械化条带耕作技术的优势,分析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广建议,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关键词 玉米 机械化 条带耕作 推广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nd experiment on key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no-tillage planter with straw-smashing and strip-mulching 被引量:1
20
作者 Yinyan Shi Xiaochan Wang +3 位作者 Zhichao Hu Fengwei Gu Feng Wu Youqing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21年第3期103-111,共9页
Accelerate the quality of smashed-straw laying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seed-bed arranging for no-tillage planter with straw-smashing and strip-mulching in full stubble covered paddy have become imperative in impleme... Accelerate the quality of smashed-straw laying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seed-bed arranging for no-tillage planter with straw-smashing and strip-mulching in full stubble covered paddy have become imperative in implementing modern conservation tillage.Considering the perfect operating performance(passability and stability)of the developed no-tillageplanter,this study intends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smashed-straw diversion device and strip-rotary tillage device.Dynamics equations of smashed straw and kinematics models of rotary blade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and the principal factors that affecting straw strip-laying quality and seed-bed arranging effect were specified.The influence of out-enlarge angle(η)and slide-push angle(γ)of the diversion device o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ζ1)of cover-straw width,and the influence of rotary tillage-blade number(N)and configuration in a singlerotary plane on the broken rate(ζ2)of strip soil were completely analyzed.And then,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integrated scheme,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field verification tests using the optimized no-tillage planter were thoroughly performed.The results of the performance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out-enlarge angle(η)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ζ1),and the slide-push angle(γ)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ζ1).The rotary tillage-blade number(N)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roken rate(ζ2),and the slide-push angle(γ)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ζ2).The obtained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hese key structure parameter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η=45°,γ=40°,and N=4.Field verification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ized no-tillage planter achieved mean values of ζ1=10.47%and ζ2=90.95%,which satisfied the relevant operation quality and cultivation agricultural requiremen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equipment,and provided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the similar no-tillage planter of straw crushing and retu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illage planter smashed-straw laying strip rotary tillage optimization te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