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掠叶片进口流场中周向不均匀性的影响
1
作者 唐明智 金东海 +1 位作者 郭昕 桂幸民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共8页
为模化并分析迎角改变时掠叶栅流场中周向不均匀性的影响,将1种应力输运模型整合到通流模型中,并应用于某掠叶栅的计算。通过给定掠叶栅不同来流迎角开展3D数值模拟和通流计算,结果表明:主要由无黏叶片力所诱发的周向不均匀性会重新组... 为模化并分析迎角改变时掠叶栅流场中周向不均匀性的影响,将1种应力输运模型整合到通流模型中,并应用于某掠叶栅的计算。通过给定掠叶栅不同来流迎角开展3D数值模拟和通流计算,结果表明:主要由无黏叶片力所诱发的周向不均匀性会重新组织叶片通道的进口流场,改变进口气流角,从而引发掠叶栅进口径向平衡的重新分布,随着迎角的提高,这种周向不均匀性将加强,其对进口流动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增大。加入该应力输运模型后,通流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周向脉动源项,在前缘前其计算值与3D计算结果的偏差在20%以内,对叶片通道进口气流角改变量的预测精度提高了25%以上,对进口流动径向平衡的描述精度提高了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掠叶片 通流模型 周向平均方法 周向不均匀性 应力输运模型
下载PDF
TTU标模风压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 被引量:28
2
作者 顾明 杨伟 +1 位作者 黄鹏 罗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3-1567,共5页
以国际通用的低矮建筑标准模型TTU(德州理工大学)模型为考察对象,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1∶50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数据与原型场地实测数据的对比,以评估风洞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国际商用软件Fluent的R... 以国际通用的低矮建筑标准模型TTU(德州理工大学)模型为考察对象,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1∶50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数据与原型场地实测数据的对比,以评估风洞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国际商用软件Fluent的RSM(雷诺应力)模型和CFX的SST(剪切应力运输)模型,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TTU实尺度模型的定常绕流场.将数值预测的压力场与实测结果及缩尺模型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风洞试验与场地实测之间、数值模拟与试验之间的异同,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U国际标模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RSM(雷诺应力)模型 SST(剪切应力运输)模型
下载PDF
搅拌槽内桨叶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功率消耗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洪厚胜 陶慧 张庆文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运用多重参考系法和滑移网格法处理搅拌桨与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结合剪切应力输运模型建立了描述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组,考察了搅拌槽内桨叶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桨叶高度... 运用多重参考系法和滑移网格法处理搅拌桨与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结合剪切应力输运模型建立了描述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组,考察了搅拌槽内桨叶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桨叶高度逐渐降低时,槽内流型由"双环流"结构转变为"单环流"结构,功率准数也随之急剧下降,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多重参考系法 滑移网格法 剪切应力输运模型 桨叶高度 流场结构 功率消耗
下载PDF
非对称型外凸式波节管内的传热和流动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怀志 李炳熙 +1 位作者 何玉荣 别如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16-1924,共9页
针对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外凸式波节管(ACT)换热元件,基于三维RST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传统的对称型外凸式波节管(SCT)分析比较,考察了两者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区别。为了验证雷诺应力模型(RST)在研究波节管结构时的可靠性,比... 针对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外凸式波节管(ACT)换热元件,基于三维RST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传统的对称型外凸式波节管(SCT)分析比较,考察了两者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区别。为了验证雷诺应力模型(RST)在研究波节管结构时的可靠性,比较了现有波纹壁面中直接数值模拟(DNS)与RST模型在同一条件下的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发现,RST模型得出的包括速度场、压力系数等计算结果与DNS所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随后对外凸型的流动及传热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CT相比,ACT提高综合传热性能最多能够提高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型波节管 RST模型 直接数值模拟 强化换热 综合传热性能
下载PDF
直流预压对针板电极下XLPE中空间电荷及电树枝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晓彬 刘爱静 +3 位作者 乐彦杰 刘贺晨 郭展鹏 刘云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2,71,共8页
空间电荷是影响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电树枝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对±20kV、±22.5kV和±25kV直流预压下3600 s内二维针板电极模型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空间电荷分布与直流接地电树枝... 空间电荷是影响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电树枝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对±20kV、±22.5kV和±25kV直流预压下3600 s内二维针板电极模型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空间电荷分布与直流接地电树枝引发特性。结果表明:空间电荷浓度及注入深度随预压幅值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流接地电树枝引发长度随预压时间及幅值的增加而增加。空间电荷注入深度与电树枝引发长度两者之间高度相似。接地电树枝引发特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针尖附近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直流预压 交联聚乙烯 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 COMSOL 极性效应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尾水涡带诱发尾水管振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魏述和 张燎军 闫毅志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流体域运用切应力输运模型封闭时均化Navier-Stokes方程,固体域采用Newmark方法求解固体振动方程,流体和固体耦合作用面通过运动条件和动力条件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尾水管-管内湍流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了尾水管内部非定常周期性湍流... 流体域运用切应力输运模型封闭时均化Navier-Stokes方程,固体域采用Newmark方法求解固体振动方程,流体和固体耦合作用面通过运动条件和动力条件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尾水管-管内湍流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了尾水管内部非定常周期性湍流计算和尾水管本身涡致振动时程响应计算,并依据结果对尾水涡带和压力脉动的主要性质和尾水管振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分析模型用于计算尾水压力脉动和尾水管振动响应是合理可行的,对于尾水管体形优化设计和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振动分析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管 流固耦合 Navier—Stokes方程 切应力输运模型 结构振动
下载PDF
PDS-XADS散裂靶热工水力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艾尼塞 俞冀阳 杨永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5,共6页
本文对小型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PDS-XADS散裂靶进行了热工水力分析。分析的XADS型实验堆基于欧洲PDS-XADS实验项目的设计,使用铅铋合金(LBE)作为冷却剂。散裂靶是ADS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以确保反应堆功率维持在指定水平。本... 本文对小型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PDS-XADS散裂靶进行了热工水力分析。分析的XADS型实验堆基于欧洲PDS-XADS实验项目的设计,使用铅铋合金(LBE)作为冷却剂。散裂靶是ADS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以确保反应堆功率维持在指定水平。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CFX 11.0对散裂靶的下部区域进行热工水力分析。分析采用稳态计算、剪切应力输运(SST)湍流模型,在壁面边界条件处采用自动壁面函数法,针对不同的散裂靶设计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最后根据散裂靶设计限值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 铅铋合金 散裂靶 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管道内检测器泄流状态温度场湍流分析
8
作者 刘畅 杨理践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4年第5期7-10,共4页
为防止输气管道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形成冰堵,研究了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根据内检测器实际运行状况,建立内检测器泄流装置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 14.0分别对不同泄流面积、不同压差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 为防止输气管道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形成冰堵,研究了内检测器泄流状态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根据内检测器实际运行状况,建立内检测器泄流装置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 14.0分别对不同泄流面积、不同压差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温度的降低量与内检测器泄流面积及泄流前后压差有关。通过对内检测器泄流前后温度场分析,可预测泄流状态下天然气流经内检测器后温度的降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流状态 温度场 湍流模型 剪切应力输运模型
下载PDF
FCC沉降器内不同结构旋风分离系统的模拟分析
9
作者 高助威 王娟 +3 位作者 姜龙骏 王江云 任文建 毛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0-1127,共8页
FCC沉降器内两级旋风分离系统是石油工业催化裂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分析两级旋风分离系统之间的传递关系,笔者采用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RSM)对FCC沉降器内两级旋风分离系统进行两相数值模拟,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的流场分布特征及... FCC沉降器内两级旋风分离系统是石油工业催化裂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分析两级旋风分离系统之间的传递关系,笔者采用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RSM)对FCC沉降器内两级旋风分离系统进行两相数值模拟,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的流场分布特征及两级分离器间流动不稳定性的相互影响过程。结果表明,粗旋和顶旋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能更好地平衡顶旋气流,提高分离效率,降低压力降。料腿底部无约束时,粗旋排出流率较大,顶旋排出流率较小,且各顶旋排出流率并不相同。由粗旋排气管排出的气流仍有旋转特点,使方形直连管下端有漩涡区,出现了多个封闭循环流动的小漩涡,这对顶旋的流动不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沉降器 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RSM) 旋风分离器 三维非稳态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跨声速和超声速流中激波/边界层干扰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杰 金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对SST湍流模型中的Bradshaw常数a1进行了修正,并对跨声速和超声速流中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空间离散采用二阶精度差值的低耗散通量分裂格式(LDFSS),时间离散采用对称高斯-赛德尔(SGS)算法。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流动中,计算... 对SST湍流模型中的Bradshaw常数a1进行了修正,并对跨声速和超声速流中激波/边界层干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空间离散采用二阶精度差值的低耗散通量分裂格式(LDFSS),时间离散采用对称高斯-赛德尔(SGS)算法。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流动中,计算得到的壁面压力分布、分离区长度和速度剖面都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而且很好地模拟了典型的λ激波结构;在超声速流动中,修正后模型的计算精度较原始模型有了较大改善,计算得到壁面压力分布和分离点的位置都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边界层干扰 数值仿真 剪切应力输运湍流模型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DLN燃烧室环形区的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俊勇 李宇红 +1 位作者 由长福 祁海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为了研究一种引进的燃气轮机干式低污染燃烧室性能并探索其设计方法,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该燃烧室环形区的流场和温度场,发现环形区存在燃烧效率低、污染物生成高等不足之处.对可能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两种结构改进方案,... 为了研究一种引进的燃气轮机干式低污染燃烧室性能并探索其设计方法,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该燃烧室环形区的流场和温度场,发现环形区存在燃烧效率低、污染物生成高等不足之处.对可能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两种结构改进方案,数值计算表明,改进方案可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污染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干式低污染燃烧室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剪应力输运模型
下载PDF
某5级低压涡轮全三维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军 王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1-1447,共7页
为了解某民用发动机5级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特点,利用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 12.0对带冷气的某5级低压涡轮进行了全三维计算,湍流模拟采用带转捩的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二方程模型,并使用源项模拟技术考虑冷气的影响... 为了解某民用发动机5级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特点,利用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 12.0对带冷气的某5级低压涡轮进行了全三维计算,湍流模拟采用带转捩的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二方程模型,并使用源项模拟技术考虑冷气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涡轮叶片均采用前加载或均匀加载的设计方法,流道中气流为全亚声速流动;亦表明了CFX软件对气动流场的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计算结果为先进民用航空发动机涡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发动机 低压涡轮 SST湍流模型 转捩 亚声速
原文传递
某微型轴流涡轮的流场仿真与性能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大兴 宋丹路 孟春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46-149,154,共5页
为了得到某微型轴流涡轮的气动性能和优化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14.0对涡轮的流场进行了全三维计算,湍流模型采用带转捩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的N-S(Navier-Stokes)方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 为了得到某微型轴流涡轮的气动性能和优化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14.0对涡轮的流场进行了全三维计算,湍流模型采用带转捩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的N-S(Navier-Stokes)方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和较好。计算得出了涡轮在各个工作点的内部流动状况并得到涡轮的特性曲线,该发动机燃气涡轮性能平坦,工作范围较窄,设计点效率为0.805,相对大型发动机的涡轮效率较低。计算结果为先进的微型航空发动机的涡轮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轴流涡轮 SST湍流模型 转捩 特性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