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s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冬梅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Based on the stat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is simplified into three sections of linear elasticity, sub-buckling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and dens... Based on the static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is simplified into three sections of linear elasticity, sub-buckling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and densification. By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factors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the energy absorption model is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factors of corrugated cell-wall. The model is standardized by the solid modulus and it is universal for corrugated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basis material. In the liner-elastic se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 the energy absorption per unit volum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sub-buckling section going with local collapse, the compression resistance of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goes on under a nearly constant load, but the energy absorption per unit volume rapid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ression strain. It is shown as an ascending curve in th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In the densification section, the corrugated sandwich core has no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y. A good consistency is achieved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nergy absorption curves. In designing the cushioning package, the cushioning properties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theoretical model without more experiments. The suggested method to develop th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for corrugated boards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ushioning properties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s of corrugated sandwich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corrugated boards stress strain curve energy absorption diagram MODELLING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单向拉伸曲线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凤林 庞爱民 张小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运用模糊群子理论对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因素及其单向拉伸曲线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可由控制阻碍形变因素和屈服因素的主次对比来调节 ;不同的拉伸曲线对应于不同的主导控制因素。这对于认识影响推进剂力学... 运用模糊群子理论对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因素及其单向拉伸曲线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可由控制阻碍形变因素和屈服因素的主次对比来调节 ;不同的拉伸曲线对应于不同的主导控制因素。这对于认识影响推进剂力学性能的本质及其调节方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质 拉伸试验 应力-应变图 模糊群子理论^+ 拉伸曲线
下载PDF
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3
作者 李帼昌 冯国会 +1 位作者 徐术陇 刘之洋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绘制不同含钢率下轴压短柱核心砼的σc-εc关系曲线,轴压短柱中截面的钢管的纵向应力和应变σsz-εsz关系曲线,同一强度等级、不同骨料的σc-εc关系曲线。
关键词 自应力 钢管混凝土 轻骨料 应力应变图
下载PDF
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一星 则元京 师冈淳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6-442,共7页
在100—1300kg/m3的密度变异范围选取17种阔叶树试树,采用典型的6种木材压缩加工条件(气干·20℃:饱水·20℃:饱水·100℃3种条件与约束条件相组合),进行横纹大变形压缩试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 在100—1300kg/m3的密度变异范围选取17种阔叶树试树,采用典型的6种木材压缩加工条件(气干·20℃:饱水·20℃:饱水·100℃3种条件与约束条件相组合),进行横纹大变形压缩试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经数据分析处理,建立了定量描述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全领域应力-应交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该式的适用性对本试验范围内的各树种、压缩工艺条件均为有效,计算值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压缩 横纹方向 应力 应变关系图 木材
下载PDF
水泥红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印长俊 马石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 ,不同龄期的水泥红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 ,分析了水泥红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 ;并对水泥红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行了总结 .
关键词 水泥红土 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水泥掺入比
下载PDF
水泥土的力学性能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晓明 付海雄 郭鸣琴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通过综合各种文献对水泥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并首次提出了把均匀化方法应用于水泥土的力学分析中,从而对其强度进行预测.
关键词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流变 均匀化 预测方法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的热加工图和组织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郝建军 张瑞丰 +1 位作者 宋耀辉 李华英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0-198,共9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热变形研究,变形温度为850~11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91。绘制了流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且采用EBSD分析了微观组织。...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热变形研究,变形温度为850~11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真应变为0.91。绘制了流动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不同应变下的热加工图,并且采用EBSD分析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应变的增加使得耗散值η也在逐渐增大;失稳区域(925~1075℃/0.01~0.23 s^(-1))中的1000℃/0.01 s^(-1)和1050℃/0.01 s^(-1)变形条件下铁素体相的部分晶粒长大,而部分奥氏体相所受应变能较小,仍为等轴状晶粒,表现出明显的应变分布不均匀现象;最佳加工区域主要集中在950~1100℃/4.9~10 s^(-1)下,该区域所对应的1000℃/10 s^(-1)和1050℃/10 s^(-1)变形条件下,耗散值η达到64%的主要原因为铁素体相中发生了较多的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热变形 流动应力-应变曲线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耗散值
原文传递
循环压缩和冲击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能量吸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立军 张岩 王志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8,共5页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 基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试验,分析其在中低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和循环静动态试验对该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随着初始应变率由2.56×10-3s-1(准静态)增加至4.01×101s-1、5.08×101s-1和5.68×101s-1,材料的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增大,应变为0.4时动态应力分别比静态应力增加了54.34%、79.35%和114.49%,所吸收的能量分别比静态增加了18.98%、30.09%和65.74%。对同一试样先后进行五次循环准静态压缩或落锤冲击试验,与首次试验相比第二、三、四、五次试验应力和能量吸收明显下降,应变为0.4时静态应力分别下降了18.48%、32.97%、36.59%和39.49%,动态应力分别下降了20.81%、28.48%、34.75%和34.75%,准静态压缩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24.54%、37.50%、40.74%和43.52%,落锤冲击能量吸收分别下降了15.30%、24.20%、30.25%和30.96%。中低应变率下,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应变率效应十分明显,循环准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效应同样十分明显。循环试验达到一定次数后,材料缓冲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可用此数据作为缓冲包装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对于聚氨酯发泡塑料的合理缓冲包装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发泡塑料 应变率 循环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能量吸收图
下载PDF
浸水条件下水泥砂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印长俊 马石城 王星华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的水泥砂土在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分析了浸水对水泥砂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水泥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对水泥砂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 通过对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的水泥砂土在浸水和不浸水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分析了浸水对水泥砂土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水泥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对水泥砂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性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土 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水泥掺入比
下载PDF
主动防护发射转台静态与模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谦 陈曦 +2 位作者 许国杰 杜忠华 隋红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某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主要承力对象进行了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应力云图与变形云图及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确定在静压情况下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最薄弱的构件为底板,但变形量较小可从控制方面给予补偿,其1阶模态... 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某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主要承力对象进行了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应力云图与变形云图及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确定在静压情况下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最薄弱的构件为底板,但变形量较小可从控制方面给予补偿,其1阶模态固有频率为157. 81 Hz,远大于其工作频率,不会产生共振;确定了主动防护发射转台中对发射精确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验证了主动防护发射转台结构的可行性,从而为今后的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护 发射转台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应力应变云图 固有频率 振型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压缩塑性流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瑞成 安丽丽 季根顺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15-20,共6页
用多试样法测得GCr15钢退火状态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并研究了此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压缩塑性流动阶段材料明显强化,压缩屈服极限达400MPa,而对数应变50%时其真实应力已超过800MPa。应力-应变的数学表达式为S=960∈^... 用多试样法测得GCr15钢退火状态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并研究了此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压缩塑性流动阶段材料明显强化,压缩屈服极限达400MPa,而对数应变50%时其真实应力已超过800MPa。应力-应变的数学表达式为S=960∈^(0.21)。还从变形力学及材料科学角度论述了端面摩擦与应变强化的种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 轴承钢 压缩 塑性流动
下载PDF
液压胀形金属板材的塑性行为表征(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Lucian LZRESCU Dan-Sorin COMSA +2 位作者 Ioan NICODIM Ioan CIOBANU Dorel BANABIC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2年第S2期275-279,共5页
采用圆形和椭圆形的模具进行液压胀形试验。利用最近提出的椭圆形模具胀形方法来确定等效应力—应变曲线。该方法将ARAMIS系统测得的实验数据与分析相结合。在使用椭圆形模具的液压胀形实验中,随着模具椭圆度的减小,等效应力—应变曲线... 采用圆形和椭圆形的模具进行液压胀形试验。利用最近提出的椭圆形模具胀形方法来确定等效应力—应变曲线。该方法将ARAMIS系统测得的实验数据与分析相结合。在使用椭圆形模具的液压胀形实验中,随着模具椭圆度的减小,等效应力—应变曲线逐渐远离圆形模具胀形的曲线。通过胀形测试来确定DC04钢板在正次应变范围内的成形极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胀形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成形极限图
下载PDF
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瑞 马石城 王宝峰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通过室内抗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模型袋类型、水泥掺入比、养护龄期以及不同含水量下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的力学性能,并获得了两种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不同水泥掺入比、不... 通过室内抗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模型袋类型、水泥掺入比、养护龄期以及不同含水量下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的力学性能,并获得了两种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下的复合编织袋袋装水泥红土之间的强度推算公式。为了深入研究,同时进行了相同条件下水泥红土的平行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红土 编织袋 袋装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全应力—应变曲线
原文传递
准静态压缩下“EPE/瓦楞纸板”缓冲系统能量吸收的研究
14
作者 魏娜 周云令 +1 位作者 陈志强 王焱梅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发泡类材料与瓦楞纸板的共同缓冲作用。本研究将“EPE/瓦楞纸板”看作缓冲包装系统,并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探究环境温度、EPE密度、EPE厚度对缓冲包装系统力学性能、能量吸收...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发泡类材料与瓦楞纸板的共同缓冲作用。本研究将“EPE/瓦楞纸板”看作缓冲包装系统,并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吸收图,探究环境温度、EPE密度、EPE厚度对缓冲包装系统力学性能、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在应变为0.6时,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标准化能量(W/Es)吸收分别为0.2266、0.2024,较对照组EPE(W/Es=0.1835)增加了23.5%、10.3%;应变为0.6时,随着温度由-20℃增加至23℃、40℃,EPE_3吸收的标准化能量明显减小,EPE_3吸收的能量分别减少17.7%、20.9%,而EPE_5吸收的能量分别减少11.8%、19.9%;在上述应变状态下,EPE密度为24g/cm3的试样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具有最高的标准化能量吸收,分别为0.1916、0.1745;EPE厚度为30mm、40mm、50mm的组合材料(EPE_3、EPE_5)能量吸收曲线(W/Es-ε)重合度较高。瓦楞纸板在组合缓冲系统(EPE_3、EPE_5)中的缓冲作用不可被忽略;温度升高,组合缓冲系统的能量吸收会减少;EPE密度对组合缓冲系统力学性能有影响且存在“阈值效应”。EPE厚度对组合缓冲系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增加EPE厚度会导致能量吸收曲线(W/Es-σ/Es)趋于平滑,使得最佳吸能点难以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缩 组合缓冲系统 应力-应变曲线 能量吸收图
下载PDF
红枣枝条剪切应力及组织破坏应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珏 葛云 王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为了获取红枣侧枝剪切以及抗破坏力学特性参数,采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CSS-44300),对红枣侧枝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主要针对红枣侧枝在不同直径的剪切强度和破坏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剪切以及横纹压缩试验,得出... 为了获取红枣侧枝剪切以及抗破坏力学特性参数,采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CSS-44300),对红枣侧枝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主要针对红枣侧枝在不同直径的剪切强度和破坏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剪切以及横纹压缩试验,得出剪切应力、组织破坏应力与枝条直径的关系图。试验结果表明:红枣枝条剪切强度、组织破坏应力与直径密切相关,处于修剪期枝条直径在6~8mm的侧枝所需的剪切应力强度在501~927 N范围内,组织破坏强度在31~40 MPa范围内。由此可以确定出修枝器械修剪所需的最佳功率、剪切过程中不破坏剪切端面的最适压强,为红枣修枝器械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枝条 剪切 横纹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Al-Zn-Mg-Cu-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16
作者 王海飞 李铁钢 《铸造》 CAS 2024年第8期1089-1095,共7页
以7000系Al-Zn-Mg-Cu-Zr合金为研究材料,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变形温度250~4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等温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 以7000系Al-Zn-Mg-Cu-Zr合金为研究材料,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变形温度250~4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等温压缩过程中的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应变速率为10 s^(-1),变形温度为250℃时,合金的峰值应力可达205 MPa。大部分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动态再结晶特征,结合TEM分析,动态再结晶的形成机制是位错通过滑移和攀移逐渐演变成小角度晶界(2°~15°)和大角度晶界(>15°),依靠位错重排在原始晶粒内部形成亚结构,最终形成完整晶界。同时,采用Arrhenius模型和Zener-Hollomon参数方程,构建了Al-Zn-MgCu-Zr合金的本构方程,其中合金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324 187 J/mol。此外,通过Prasad失稳判据等模型,构建了0.2、0.4以及0.6应变下的Al-Zn-Mg-Cu-Zr合金的热加工图,获得可加工窗口为:252~400℃,0.01~0.015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真应力-应变曲线 热加工图
下载PDF
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过程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丽萍 王桂荣 +1 位作者 王克奇 李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采自我国东北林区11个树种的木材为试材,设置水分饱和20、100℃和气干20℃三种测试条件,对不同树种的试材,分别进行径向和弦向的大变形压缩试验。以力学试验机、绘图仪、A/D转换器、电子计算机构成数字化采集系统,连... 以采自我国东北林区11个树种的木材为试材,设置水分饱和20、100℃和气干20℃三种测试条件,对不同树种的试材,分别进行径向和弦向的大变形压缩试验。以力学试验机、绘图仪、A/D转换器、电子计算机构成数字化采集系统,连续采集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及载荷数据,转换为应力—应变数据文件。经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得出能够揭示木材横纹压缩大变形全过程,较完善地定量描述常用树种的各种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构造类型(针叶树材、阔叶树材、散孔材、半散孔材和环孔材)的木材横纹压缩力学指标参数在径向和弦向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数据采集 木材横纹 大变形压缩
下载PDF
Ti1023合金锻造参数优化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佳骏 郭鸿镇 +3 位作者 高志刚 王敏 毛天宏 沈文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通过Ti1023合金等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高温变形条件下真应力-应变曲线和热加工图。通过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效应分析了变形参数对Ti1023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和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温区域和大应变速率条件下,变形参数对流... 通过Ti1023合金等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高温变形条件下真应力-应变曲线和热加工图。通过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效应分析了变形参数对Ti1023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和峰值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温区域和大应变速率条件下,变形参数对流动应力影响较大,高温区域和小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影响较小。通过对Ti1023合金热加工图的分析,发现合金的热变形能量分配主要受应变速率的影响。热加工图中主要存在两个变形失稳区和一个临界失稳区,失稳机制主要包括局部塑性流动和绝热剪切等。Ti1023钛合金的较优锻造区间为:变形温度760~780℃、应变速率5×10^(-4)~10^(-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023合金 应力-应变曲线 热加工图 流变失稳 锻造参数
下载PDF
基于应力修正的2195铝锂合金本构模型及热加工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一帆 吴文科 +1 位作者 何国爱 王强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9,共9页
针对退火后的2195铝锂合金在变形温度为400~49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对获得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摩擦力和温升效应的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真应力真应变建立材料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值和预测值的... 针对退火后的2195铝锂合金在变形温度为400~49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对获得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摩擦力和温升效应的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真应力真应变建立材料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9584,平均绝对误差(AARE)为3.698%,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2195铝锂合金在不同变形参数下的流动应力值;基于修正后应力应变数据,通过将流变失稳图(传统热加工图)(conventional hot processing map,CHP)与变形激活能值Q耦合,建立了激活能加工(activation energy processing,AEP)图,优化出合金的热加工窗口为:应变速率<0.4 s^(−1),温度475~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锂合金 应力应变修正 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激活能加工图
下载PDF
应力-应变曲线形式对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中义 李丽 +1 位作者 孙丽荣 孟凡响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1,共7页
为使板料的成形性分析更符合实际,以Marciniak-Kuczynski(M-K)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预测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的方法.分别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幂指数以及多项式拟合曲线三种应力-应变形式对6016-T4和7075-T6铝合金... 为使板料的成形性分析更符合实际,以Marciniak-Kuczynski(M-K)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预测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的方法.分别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幂指数以及多项式拟合曲线三种应力-应变形式对6016-T4和7075-T6铝合金板料的成形极限进行研究.通过单向拉伸实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曲线模型,计算了相应的极限应变,并绘制了板料成形极限曲线.将理论上预测的FLC与胀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对板料成形极限的预测最好,而常用的幂指数拟合曲线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存在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曲线 M-K理论 成形极限图 理论预测 板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