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便秘辨治经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永辉 《中医儿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7-28,共2页
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而病机关键在脾、肺、肝等脏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功能障碍,临床采取攻补兼施法,以健脾行气通便为治疗原则组方,为治疗小儿便秘的有效方药。
关键词 便秘 小儿 健脾行气通便 中医药治疗 经验
下载PDF
健脾益气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许迪 李丽 +2 位作者 冯子南 徐湘江 张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健脾益气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及Balthazar CT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4^+/CD8^+及Treg的差值低于对照组,而CD8^+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及CR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和血清DAO、D-乳酸及淀粉酶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Balthazar CT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方治疗疗效明显,可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自身免疫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阮岩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
3
作者 徐玮祯 王思敏 +10 位作者 方彩珊 蓝婉宁 阮岩 闫亚杰 孟瑜 王睿智 朱锦祥 张嘉骏 刘沁东 何伟平 徐慧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03,共8页
目的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门诊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Clement... 目的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门诊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获得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处方中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处方308首,中医证型分布以肺气虚寒证和肺脾气虚证为主,涉及中药80种,高频中药以解表药和补气药为主,药物性味以辛甘温为主,多归肺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4个潜在的核心基础方,因子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方。结论阮岩教授临床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以宣肺通窍、祛风散寒、健脾益气为基本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多以驱邪为主,宣肺通窍、祛风散寒;缓解期则以“治病求本”为主要原则,从改善儿童体质入手,补肺健脾,以治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儿童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宣肺通窍 祛风散寒 健脾益气
原文传递
《名医类案》产后病治验撷箐
4
作者 李凡娥 韩文舫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梳理挖掘《名医类案》中产后病用药特色,为现今产后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统计软件EXCEL分析产后篇涉列的63则医案及其他篇章中提及的产后医案共计12类疾病的论证治疗,分析证候分布特点,主要方剂应用频... 目的:梳理挖掘《名医类案》中产后病用药特色,为现今产后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统计软件EXCEL分析产后篇涉列的63则医案及其他篇章中提及的产后医案共计12类疾病的论证治疗,分析证候分布特点,主要方剂应用频次,探讨产后病的发病机制及用药规律。结果:产后病篇应用频次3次(包括3次)以上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八物汤。结论:明代以前医家治疗产后病重视健脾益气生血,强调产后气血不足的生理特点。常用健脾生血、益气化津的药物,同时少佐辛温药,以开启玄府微微发汗达到疏通经络,祛瘀生新,调和营卫、邪自外出的目的;临急症时多法并举,内服外治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时刻注意顾护正气留人治病为基本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类案》 产后病 健脾益气 微汗法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二则 被引量:4
5
作者 柳越冬 陶弘武 刘玉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31-32,共2页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授学习,对其运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两则医案加以整理,以期反映导师独特的辨证治疗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王长洪教授
下载PDF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脾胃病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发明 李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38-639,共2页
脾胃病分为外感脾胃病和内伤脾胃病。内伤脾胃病临床多见,多由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度所致,脾胃同病,气机失调。脾胃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而现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候。单一的清热法、祛寒法或补益法都难以治愈,而... 脾胃病分为外感脾胃病和内伤脾胃病。内伤脾胃病临床多见,多由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度所致,脾胃同病,气机失调。脾胃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而现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候。单一的清热法、祛寒法或补益法都难以治愈,而调畅气机法则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又可斡旋气机,使脾胃气机升降调顺,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脾胃、脾胃同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畅气机 脾胃病 健脾益气
下载PDF
健脾养胃法在晚期肿瘤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姜伟 屈杰 +1 位作者 柴华 谭万初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3期95-97,共3页
结合临床两例病例简要介绍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以保胃气为核心,以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晚期肿瘤的体会。
关键词 健脾益气 保胃气 晚期肿瘤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促进胃黏膜修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陶秀良 李国成 +1 位作者 罗树星 易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中药对大鼠胃黏膜保护和修复的机制,观察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乙酸致溃疡大鼠模型,以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溃疡周围胃黏膜的EGFR并进行图像分析,用镀铜镉还原...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中药对大鼠胃黏膜保护和修复的机制,观察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乙酸致溃疡大鼠模型,以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溃疡周围胃黏膜的EGFR并进行图像分析,用镀铜镉还原比色法测定血清NO3-/NO2-代表血清NO水平。[结果]模型组胃黏膜EGFR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中药组进一步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NO3-/N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血清NO3-/NO2-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药健脾益气方通过EGFR和NO促进胃粘膜保护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 胃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和单纯化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瑞群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9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和单纯化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和单纯化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并随访1年,比较患者存活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有效率为53.4%,对照组为28.4%;实验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实验组半年生存率为86.6%,1年生存率为58.4%,对照组分别为56.6%,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比单纯化疗治疗效果更好,适合在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胃癌 健脾益气 化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牛阳教授从脾胃调治乳腺癌术后临证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飞云 牛阳(指导) 马文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0期80-83,共4页
乳腺癌现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等都存在着易伤及脾胃之气的副作用,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牛阳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牛阳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的病理变化多为脾胃失调的证候,中医... 乳腺癌现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等都存在着易伤及脾胃之气的副作用,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牛阳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牛阳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的病理变化多为脾胃失调的证候,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应该通过调理脾胃扶助正气,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牛阳 脾胃 健脾益气 经验
下载PDF
慢性骨髓炎用药规律研究
11
作者 孙羽中 潘伟娟 +1 位作者 窦志芳 任锡禄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2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慢性骨髓炎"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5年所有相关文献,选择医案部分,将相关证型及用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虚邪恋与热毒炽盛是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证型...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慢性骨髓炎"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5年所有相关文献,选择医案部分,将相关证型及用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虚邪恋与热毒炽盛是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证型;在治疗的药物中,补血活血的当归出现频率最高,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类的药物出现频率次之。结论补血活血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第一要法,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的辨证使用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用药规律 补血活血 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下载PDF
从脾气虚损探讨健脾益气方延缓HIV/AIDS疾病进程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正阳 徐立然 +4 位作者 李春燕 孟鹏飞 马秀霞 王豪杰 韩迎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其中脾脏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脾为枢机"的说法。艾滋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脾气逐渐亏损,其他脏腑也会同时受累,会加速进入艾滋病期。因此,健脾益气可以说是延缓HIV/AIDS...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其中脾脏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脾为枢机"的说法。艾滋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脾气逐渐亏损,其他脏腑也会同时受累,会加速进入艾滋病期。因此,健脾益气可以说是延缓HIV/AIDS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脾入手对艾滋病患者辨证施治,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延缓发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损 健脾益气法 HIV/AIDS 疾病进程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鲍锡金 《中外医疗》 2017年第4期170-171,179,共3页
目的探析晚期大肠癌患者采取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5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取单纯化疗的方式,治疗组27例采取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 目的探析晚期大肠癌患者采取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5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取单纯化疗的方式,治疗组27例采取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70.37%与对照组6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0级14例,血小板减少16例,与对照组9例、1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性呕吐症状轻微,对照组以中度呕吐为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78.42±8.01)分与对照组(66.53±9.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大肠癌患者采取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效果明显,副毒作用小,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大肠癌 健脾益气解毒方 化疗
下载PDF
益气健脾利水法治疗胸腔恶性积液60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惠东 洪阳春 黄玫 《河南中医》 2007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胸腔恶性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胸腔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成顺铂(Cislaztin,DDP)组、中药组、中药+DDP组,每组各20例,中药采用益气健脾利水汤(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猪苓、泽泻、牛膝、大腹皮、莱菔子、枳...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胸腔恶性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胸腔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成顺铂(Cislaztin,DDP)组、中药组、中药+DDP组,每组各20例,中药采用益气健脾利水汤(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猪苓、泽泻、牛膝、大腹皮、莱菔子、枳壳等)内服,化疗药物采用DDP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性及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总有效率为5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5.0%,中药+DDP组总有效率为85.0%,后两组总有效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与中药+DDP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药组和中药+DDP组比化疗组的毒性及反应发生率低,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健脾利水法配合化疗能提高化疗敏感性,克服临床化疗耐药性,减轻化疗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良好的体质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恶性积液 益气健脾利水法 顺铂
下载PDF
耳穴埋籽加健脾益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6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建明 江杨清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加健脾益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予以奥美拉唑40 mg静滴1次/d,复方消化酶1片,3次/d,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加健脾益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予以奥美拉唑40 mg静滴1次/d,复方消化酶1片,3次/d,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耳穴埋籽加中药健脾益气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3.9%,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籽加健脾益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籽 健脾益气法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100例DME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视网膜激光光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比较2...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100例DME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视网膜激光光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黄斑中心厚度(CMT)、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CVA明显高于对照组,CMT、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DME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方 雷珠单抗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消渴 目翳
下载PDF
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17
作者 伍艺灵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974-975,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62%,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62%,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健脾益气法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鹤 谢亚娟 +5 位作者 朱亚珍 厉启芳 刘善军 章洪华 孙冰 于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76-181,共6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根据...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的文献数据,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内置程序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使用频次、组方配伍规律及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筛选得到文献197篇,涉及药物228味,药性以温、寒、平为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脾、胃、肺、肝经。使用药物频次最多的5味药物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和党参,居前5位的药物配伍组合为"白术,甘草""白术,茯苓""党参,白术""甘草,白芍"和"白术,白芍",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新方4首。【结论】从文献数据挖掘得到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药物为主,并常配伍温阳补虚、养血活血类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用药规律 组方规律 健脾益气 清热化湿 疏肝理气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李云英从脾论治喉痹体会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文勇 王颖怡 李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20-422,共3页
整理了李云英教授从脾论治喉痹的经验。李云英教授认为:喉痹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证候与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与脾胃气虚、脾土功能失调关系尤为密切;临床治疗应重视健脾益气之法,多选用党参、太子参等健脾益气之品以使脾... 整理了李云英教授从脾论治喉痹的经验。李云英教授认为:喉痹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证候与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与脾胃气虚、脾土功能失调关系尤为密切;临床治疗应重视健脾益气之法,多选用党参、太子参等健脾益气之品以使脾气得复,清阳上输至咽喉,咽喉功能得以恢复;岭南地区的喉痹患者,脾虚湿困证较为常见,可予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加减以健脾燥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痹 脾胃气虚 脾虚湿困 健脾益气 健脾燥湿 李云英
原文传递
基于脾统血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晓勇 陈广雷 +2 位作者 王云龙 毕莲 陈蕾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9-661,共3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医学家将ITP中医病名称为"紫癜病"。慢性ITP中医病机多与"脾不统血"密切相关,文章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医学家将ITP中医病名称为"紫癜病"。慢性ITP中医病机多与"脾不统血"密切相关,文章基于"脾统血"理论浅析从脾论治IT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均提示从脾论治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体现中医从脾论治ITP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统血 紫癜病 健脾益气 归脾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