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胜风 陈小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09-912,932,共5页
从道路断面各要素所必须的最小宽度和道路网规划指标间的协调两方面,来探讨我国大城市合理的道路红线宽度.同时,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所订道路宽度提出修订建议.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道路宽度 道路网规划指标
下载PDF
从“窄马路、密路网”到街道空间设计——基于近期规划管理工作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冰茹 金山 赵晶心 《交通与港航》 2018年第4期33-40,共8页
采用"窄马路、密路网"理念进行城市道路布局,不仅有利于为机动车提供具有更高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也有利于提高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出行结构占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增强城市活力。良好的公共空间和一个良好的公共交通系... 采用"窄马路、密路网"理念进行城市道路布局,不仅有利于为机动车提供具有更高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也有利于提高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出行结构占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增强城市活力。良好的公共空间和一个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恰恰就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1])。"窄马路、密路网"是塑造优秀的街道的前提,街道公共空间的整合也是使"窄马路、密路网"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该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研究与规划管理工作实践,首先就"窄马路"和"密路网"的内涵与指标进行探讨,再对由之引发的交通与活动特征变化进行阐述,然后探讨规划以及后续建设实施阶段的困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路网 路网密度 街道宽度 街道设计 街墙
下载PDF
快速路穿越城市中心城区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俊 曹林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10期12-14,29,共4页
快速路能否穿越城市中心城区存在较大争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析。重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快速路能否穿越中心城区:通过对快速路的几何属性、非直线系数等因素的分析来判断快速路是否诱增穿城的过境交通;通过对快速路建设形式... 快速路能否穿越城市中心城区存在较大争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析。重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快速路能否穿越中心城区:通过对快速路的几何属性、非直线系数等因素的分析来判断快速路是否诱增穿城的过境交通;通过对快速路建设形式、周边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等因素的分析来判断快速路是否影响城市风貌。以上海、杭州等城市案例说明快速路能否穿越中心城区和穿越时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 中心城区 非直线系数 D/H(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
下载PDF
基于数学建模的重庆巷道空间活力与尺度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泓昊 《城市交通》 2022年第1期94-101,共8页
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巷道空间活力的量化方法,为部分丢失活力的巷道提供解决策略。以重庆3条典型巷道为例,基于数学建模研究巷道公共空间节点聚集力以及行人穿行过程中受到的吸引力。探讨巷道中虚、实节点聚集人群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三... 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巷道空间活力的量化方法,为部分丢失活力的巷道提供解决策略。以重庆3条典型巷道为例,基于数学建模研究巷道公共空间节点聚集力以及行人穿行过程中受到的吸引力。探讨巷道中虚、实节点聚集人群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三种类型的巷道中综合型巷道的空间活力较高。进而提出通过优化现有空间、调整心理尺度、注入城市功能提升巷道的空间活力。求解得出巷道单位长度活力值与节点影响率两项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巷道的空间活力。证明不同节点间存在最佳间距,提出应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具体巷道的最佳虚节点布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巷道 空间活力 人流模拟 数学建模 尺度 宽高比 节点
下载PDF
城市街道理论可照时数及住宅朝向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操 刘倩 姚金雄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阳光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合理的楼房布局能够使居民更好的利用光照条件。因此,选取位于中国的三个纬度(52.97°N、33.58°N、16.86°N),在不考虑云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阳光权"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合理的楼房布局能够使居民更好的利用光照条件。因此,选取位于中国的三个纬度(52.97°N、33.58°N、16.86°N),在不考虑云量等天空状况对日照条件的影响下,分析不同纬度上不同街道走向、不同楼房高度和街道宽度比(H/L)在不同太阳赤纬对街道可照时数的影响。对比发现,东-西走向的可照时数较为复杂。对于东-西走向的街道的可照情况来说,存在临界高宽比和临界赤纬,并且临界高宽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临界高宽比后或者在小于临界赤纬前,东-西街道走向均无日照。对于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街道,不存在临界高宽比和临界赤纬,故全年有日照。同时,对于南-北和东南-西北走向的街道,街道可照时数都是随着赤纬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对于东-西街道走向,在大于临界赤纬后,可照时数随着赤纬先快速增加而后缓慢增加。不同赤纬下,街道走向对可照时数的影响也不一致。对于城市规划,建议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街道走向、街道和楼层高宽比,合理的提高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照时数 纬度 季节 街道走向 高宽比
下载PDF
城市道路中间分隔带对比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宁 陈恺 +1 位作者 何铁军 黄卫 《城市交通》 2007年第3期86-91,共6页
中间分隔带不仅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也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进行有效交通组织的重要交通设施。通过对不同型式分隔带各自优缺点的分析,认为绿化带式的中间分隔带对保障行车安全最为有利。同时,这种分隔带为配合交通组织与管理以及将来的... 中间分隔带不仅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也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进行有效交通组织的重要交通设施。通过对不同型式分隔带各自优缺点的分析,认为绿化带式的中间分隔带对保障行车安全最为有利。同时,这种分隔带为配合交通组织与管理以及将来的道路改造,都提供了充裕的条件。之后对绿化带式的中间分隔带宽度、开口型式以及转向车道的设置等设计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中间分隔带 分隔带宽度 转向车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