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秸和残茬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75
1
作者 朱自玺 方文松 +2 位作者 赵国强 邓天宏 付祥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4,共6页
研究于 1 994年~ 1 997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通过麦秸覆盖和小麦残茬覆盖对夏玉米田小气候的影响 ,揭示了夏玉米节水增产的物理机制和提高水分有效消耗的生物学过程。试验表明 ,夏玉米实行麦秸覆盖和残茬覆盖后 ,地面热量平衡发生明显变... 研究于 1 994年~ 1 997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通过麦秸覆盖和小麦残茬覆盖对夏玉米田小气候的影响 ,揭示了夏玉米节水增产的物理机制和提高水分有效消耗的生物学过程。试验表明 ,夏玉米实行麦秸覆盖和残茬覆盖后 ,地面热量平衡发生明显变化 ,湍流热通量增大 ,而潜热通量减少 ,从而使地面温度降低 ,有效地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 ,使土壤湿度增大 ,因而有利于促进植株蒸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秸秆覆盖 残茬覆盖 小气候
下载PDF
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被引量:35
2
作者 田慎重 王瑜 +4 位作者 张玉凤 边文范 董亮 罗加法 郭洪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3-140,共8页
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和养分周转,也是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更新周转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连续9 a的旋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深松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0~5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团聚... 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结构和养分周转,也是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更新周转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连续9 a的旋耕-深松定位试验,对比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深松以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0~5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团聚体碳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团聚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将长期旋耕农田转变为旋耕-深松农田显著影响了0~50 cm土层的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表层土壤较大粒级团聚体的比例,且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别比旋耕-深松无秸秆还田(RTA-STA)、旋耕秸秆还田(RTS)和旋耕无秸秆还田(RTA)处理高6.1%、65.4%和87.8%;同时,RTS-STS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碳含量和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虽然在20~30和30~50 cm土层之间,2个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RTS-STS处理的团聚体碳含量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较0~20 cm土层和RTS处理显著降低。通过耕作方式转变、秸秆还田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碳含量影响的作用力分析可看出,耕作、秸秆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在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比例及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自身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松配合秸秆还田(RTS-STS)模式促进了0~20 cm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有机碳的贡献,对提升土壤有机碳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秸秆 深松 旋耕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明 吴金芝 +5 位作者 李友军 王贺正 付国占 陈明灿 李学来 马俊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44,共11页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著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秸秆覆盖 旱地 产量 蛋白质 硝态氮残留
下载PDF
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被引量:29
4
作者 翁伯琦 廖建华 +5 位作者 罗涛 黄勤楼 雷锦桂 江枝和 陈君琛 王煌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7-1011,共5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生菌业的生产实际,深入探讨了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的主要环节和优化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策。通过对秸秆堆制发酵、优质高产栽培管理、菌渣循环利用和环境生态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有效链接与整合优化,建...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生菌业的生产实际,深入探讨了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的主要环节和优化构建,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策。通过对秸秆堆制发酵、优质高产栽培管理、菌渣循环利用和环境生态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有效链接与整合优化,建立"稻草(秸秆)-食用菌-菌渣-农田(园地)再循环-资源再利用"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新体系的运作模式,并展望了农田秸秆菌业的推广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秸秆 食用菌 菌渣 资源再利用
下载PDF
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替代草炭作为番茄和甜椒育苗基质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传迁 尹程程 +4 位作者 魏珉 杨凤娟 史庆华 王秀峰 张伟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7,共5页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 利用腐熟玉米秸秆、棉籽壳菇渣与草炭和蛭石按照不同的比例组配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和甜椒穴盘育苗的结果表明:番茄穴盘苗培育以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等体积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玉米秸秆2 V、蛭石1 V混配的基质适于甜椒穴盘育苗,其次是等体积的棉籽壳菇渣、草炭、蛭石混配的基质。合理使用腐熟玉米秸秆和棉籽壳菇渣可以减少草炭用量,改善基质理化性状,促进番茄和甜椒幼苗生长,培育优质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甜椒 穴盘育苗 玉米秸秆 棉籽壳菇渣
下载PDF
^(15)N交叉标记有机与无机肥料氮的转化与残留 被引量:20
6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2 位作者 侯红波 李恩尧 丘亚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865,共8页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氮素供给,但目前有机无机肥配施主要集中在化肥氮的研究,忽略秸秆氮对化肥氮转化的影响。为了解秸秆还田对不同氮源转化和残留的影响,采用15N对尿素和水稻秸秆进行交叉标记,在两种不同肥力水稻土(... 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氮素供给,但目前有机无机肥配施主要集中在化肥氮的研究,忽略秸秆氮对化肥氮转化的影响。为了解秸秆还田对不同氮源转化和残留的影响,采用15N对尿素和水稻秸秆进行交叉标记,在两种不同肥力水稻土(粘土矿物类型为1∶1型红黄泥和2∶1型紫潮泥)进行水稻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单施尿素(15NU)、标记尿素与稻草配施(15NU-S)和标记稻草与尿素配施(15NS-U)4个处理。结果表明,水稻吸收的氮素60%以上来自土壤氮,土壤氮素肥力相对较低的红黄泥较之紫潮泥对肥料氮的依赖更强;水稻生长期间微生物同化的尿素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1.8%-8.3%,紫潮泥为1.8%—19.2%;微生物同化的秸杆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1.7%-5.0%,紫潮泥为2.0%-6.2%。而粘土矿物固持的尿素氮占标记底物的百分数,红黄泥为0.3%-2.1%,紫潮泥为3.5%-18.7%;粘土矿物固持的秸杆氮红黄泥为0.2%-0.9%,紫潮泥为1.7%-5.0%。水稻成熟期尿素氮的残留率,红黄泥15NU处理、15NU+S分别为14.5%和17.0%,紫潮泥分别为16.9%和17.1%。秸秆氮的残留率分别为红黄泥38.8%、紫潮泥41.5%;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微生物同化化肥氮的能力,降低了粘土矿物晶格固持化肥氮的水平。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了化肥氮利用率同时,提高了有机形态氮残留,降低了无机形态氮(矿质氮+固定态铵)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水稻秸秆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微生物量氮 固定态铵 15N标记 氮的残留 红黄泥 紫潮泥
下载PDF
奶牛饲料中多种农药残留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雨珊 孙丹丹 +5 位作者 李军国 赵丹阳 姚婷 谷旭 杨洁 李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273-3279,共7页
目的调查奶牛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玉米秸秆、苜蓿饲料、精料补充料、牧草和糟头料)中农药的残留状况。方法从我国奶牛养殖大省(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陕西)中有代表性的牛场抽取饲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 目的调查奶牛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玉米秸秆、苜蓿饲料、精料补充料、牧草和糟头料)中农药的残留状况。方法从我国奶牛养殖大省(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陕西)中有代表性的牛场抽取饲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六六六以α异构体形式存在,未检测到其他异构体;滴滴涕主要以p,p'-DDT形式存在;毒死蜱在所有饲料样品中均有检出,在青绿饲料中检出率达100%;敌敌畏在玉米饲料中检出率为100%;氟氯氰菊酯在玉米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中的检出率为100%;溴氰菊酯在青贮饲料、玉米饲料、精料补充料中的检出率均大于80%;乐果在奶牛饲料中检出率较高。结论以上检出率情况说明饲料中敌敌畏、DDT、毒死蜱、甲胺磷、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农药污染情况较严重,生产中应注意控制使用,加强相关农药残留分析,尽早制定出饲料中农药使用的相关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饲料 玉米饲料 青贮饲料 苜蓿饲料 牧草 糟头料 奶牛精料补充料 农药残留
下载PDF
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嘉豪 李廷亮 +1 位作者 黄璐 宋红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6-243,251,共9页
为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部分化肥后对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硝态氮积累特征的影响。于2018—2021年在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种植区,设置秸秆不还田(S0)、秸秆半量还田(S1/2)、秸秆全量还田(S1)、秸秆2倍量还田(S2)4个还田... 为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部分化肥后对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硝态氮积累特征的影响。于2018—2021年在晋南黄土旱塬冬小麦种植区,设置秸秆不还田(S0)、秸秆半量还田(S1/2)、秸秆全量还田(S1)、秸秆2倍量还田(S2)4个还田量处理,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替代化肥对冬小麦产量形成、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旱塬麦区,秸秆还田替代8.3%~31.9%N和15.7%~63.2%P_(2)O_(5)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总体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且在降水丰沛年份,增加秸秆还田量可产生更大的产量效应。3年试验总体表明,S2处理冬小麦平均产量分别较S0、S1/2和S1处理分别高17.5%(P<0.05),10.4%(P<0.05),4.3%。连续3年秸秆还田均提高了冬小麦穗数,S2处理冬小麦平均单位面积穗数分别较S0、S1/2和S1处理高17.1%(P<0.05),12.3%(P<0.05),3.6%,不同处理间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播前2 m土壤贮水量总体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S2处理平均贮水量较S0提高8.3%(P<0.05)。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也表现为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S2处理平均耗水量较S0处理增加了10.0%(P<0.05)。不同处理间水分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平均为14.9 kg/(hm^(2)·mm)。在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基础上,旱塬冬小麦肥料利用效率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S2处理平均氮肥偏生产力(PFP_(N))、氮肥农学效率(AE_(N))、氮肥当季回收率(RE_(N))和磷肥偏生产力(PFP_(P))较S0处理分别提高66.4%,155.8%,113.5%,105.2%。连续3年秸秆不还田使0—2 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较2018年播前提高100.6%,并随水向下淋溶在深层土壤中累积,而秸秆还田处理2 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2018年播前,S2处理2 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最低,为244.8 kg/hm^(2)。综合考虑,晋南黄土旱塬麦区,在秸秆还田替代8.3%~31.9%N和15.7%~63.2%P_(2)O_(5)基地上,可增加播前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旱塬冬小麦 产量 水肥利用 硝态氮残留
下载PDF
乙基多杀菌素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国 朱勇 +3 位作者 赵健 杨挺 张艳 吴银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中2种主要组分(XDE-175-J和XDE-175-L)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土壤和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田水样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中2种主要组分(XDE-175-J和XDE-175-L)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土壤和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田水样品用0.1%甲酸溶液和乙腈稀释;U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XDE-175-J和XDE-175-L在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2.5×10-4mg/L和5.0×10-4、0.001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001mg/L和0.002、0.005mg/kg。当添加水平为0.001~0.5mg/kg(L)时,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2%。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SC)按1.5倍推荐使用高剂量(有效成分40.5g/hm2)于水稻拔节期施药1次,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0.35、6.8和1.1d;施药21d后,其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率均在95%以上,在土壤中的消解率为86.1%;属易消解型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多杀菌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植株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秸秆沼渣中重金属的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研萍 文雪 +3 位作者 张继方 邹德勋 袁海荣 李秀金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过对沼渣中重金属进行含量和风险分析,以期达到评价沼渣的农用安全性的目的。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的秸秆和牛粪原料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进料类型、物料比例、预处理方式等对沼渣内重金属含量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出料沼渣中重金属... 通过对沼渣中重金属进行含量和风险分析,以期达到评价沼渣的农用安全性的目的。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的秸秆和牛粪原料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进料类型、物料比例、预处理方式等对沼渣内重金属含量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出料沼渣中重金属最高含量为:Cd 0.796 mg·kg-1,Cr 55.4 mg·kg-1,Pb 13.1 mg·kg-1,Hg 2.02mg·kg-1,As 23.8 mg·kg-1。沼渣基本符合我国《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但是Cu和Zn含量较高;重金属风险评价显示,沼渣农用存在着金属积累的风险,需处理后再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沼渣 重金属 安全风险分析
下载PDF
Dynamics of major air pollutants from crop residue burning in China's Mainland,2000–2014 被引量:10
11
作者 Quanfeng Jin Xiangqing Ma +2 位作者 Guangyu Wang Xiajie Yang Futao Gu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90-205,共16页
Based on satellite image data and China's Statistical Yearbooks(2000 to 2014), we estimated the total mass of crop residue burn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idue burned in the field vs.indoors as domestic fuel. The ... Based on satellite image data and China's Statistical Yearbooks(2000 to 2014), we estimated the total mass of crop residue burn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idue burned in the field vs.indoors as domestic fuel. The total emissions of various pollutants from the burning of crop residue were estimated for 2000-2014 using the emission factor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crop residue and average burned mass were 8690.9 Tg and4914.6 Tg, respectively. The total amount of emitted pollutants including CO2, CO, NOx,VOCs, PM(2.5), OC(organic carbon), EC(element carbon) and TC(total carbon) were 4212.4–8440.9 Tg, 192.8–579.4 Tg, 4.8–19.4 Tg, 18.6–61.3 Tg, 18.8–49.7 Tg, 6.7–31.3 Tg, 2.3–4.7 Tg, and8.5–34.1 Tg, respectively. The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released from crop residue burning were found to be spatially variable, with the burning of crop residue mainly occurring in Northeast, North and South China. In addition, pollutant emissions per unit area(10 km ×10 km) we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Emissions of CO2, NOx, VOCs, OC and TC were mainly from rice straw burning, while burning of corn and wheat residues contributed most to emissions of CO, PM(2.5) and EC. The increased ratio of PM(2.5) emissions from crop residue burning to the total emitted from industr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s attribu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emissions management policies in Chinese industry.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baseline data for assessment of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pollutants Crop residue straw burning Air pollu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原文传递
秸秆残茬对低温潜沼性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红妮 王学春 +1 位作者 陶诗顺 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残茬对低温潜沼性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土壤Fe2+含量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温潜沼性稻田中,与无秸秆残茬田(T0)相比,随着秸秆残茬量的增加(2.5~10...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残茬对低温潜沼性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土壤Fe2+含量及其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温潜沼性稻田中,与无秸秆残茬田(T0)相比,随着秸秆残茬量的增加(2.5~10.0 t·hm^-2),T1,T2和T3处理的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增加2.2~4.8 cmol·kg^-1;土壤Fe2+含量增加10.8~40.8 mg·kg^-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23.2~96.5 mV。其中,当秸秆残茬量超过5.0 t·hm-2时,秧苗移栽-返青期土壤Fe2+含量增加88.2 mg·kg^-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196 mv ,不利于水稻生长。(2)在低温潜沼性稻田中,与无秸秆残茬田(T0)相比,随着秸秆残茬量的增加(2.5~10.0 t·hm-2),T1,T2和T3处理的稻谷产量降低1140~1560 kg·hm^-2;当秸秆残茬量高于5.0 t·hm^-2时,稻谷千粒重降低0.2 g ,结实率等显著降低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残茬 稻田 低温潜沼 还原性物质量 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晓琳 张卓亚 +1 位作者 伏进 李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抑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随着小麦播种量上升,看麦娘和菵草的发生密度呈下降趋势,与75.0 kg/hm^2播种量相比,112.5~225.0 kg/hm^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抑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随着小麦播种量上升,看麦娘和菵草的发生密度呈下降趋势,与75.0 kg/hm^2播种量相比,112.5~225.0 kg/hm^2播种量下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显著降低24.64%~77.73%。相同播种量下,不同剂量化学除草剂对看麦娘发生的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与相同播种量、不使用除草剂相比,5%唑啉·炔草酯EC 60 g/hm^2,a.i对看麦娘和菵草抑制作用分别为52.46%~74.44%和44.55%~75.44%。相同除草剂使用剂量下,随播种量增加,杂草受抑制作用也呈上升趋势,其中5%唑啉·炔草酯EC30 g/hm^2,a.i,小麦播种量150.0~225.0 kg/hm^2时,与75.0 kg/hm^2播种量相比,看麦娘密度显著下降28.43%~50.00%,菵草密度显著下降70.80%~83.70%。可见适当提高小麦播种量可通过改变小麦-杂草生态竞争关系,抑制杂草发生密度,提高化学除草效果,而且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配合使用5%唑啉·炔草酯EC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没有显著不利影响,150.0 kg/hm^2小麦播种量时,使用5%唑啉·炔草酯EC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但不同剂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87.5 kg/hm^2小麦播种量时,是否使用除草剂对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可促进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播种量 除草剂 除草效果 产量
下载PDF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干物质与生物量碳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寇太记 于伟伟 +1 位作者 朱建国 朱新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62-2867,共6页
近地层臭氧(O3)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及植物生长的危害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开放式臭氧污染(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加(比周围大气高5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冬小麦(Tritcium aestivum L.... 近地层臭氧(O3)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及植物生长的危害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开放式臭氧污染(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加(比周围大气高5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冬小麦(Tritcium aestivum L.)品种(扬麦15、扬麦16、烟农19、扬幅麦2号和嘉兴002)的干物质与生物量碳的积累与分配以及作物残体C/N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对O3升高的响应差异明显;O3升高具有降低扬麦15、嘉兴002和增加扬幅麦2号总生物量的趋势,但对扬麦16和烟农19几乎无影响,其中嘉兴002达到显著水平.O3升高显著增加了扬麦15、嘉兴002和显著降低了烟农19和扬幅麦2号的根/冠比,而对品种扬麦16无影响,导致干物质在地上和地下分配呈现品种差异.高O3环境下扬麦15、扬麦16和嘉兴002穗重降低,而烟农19和扬幅麦2号无明显变化;小麦籽粒占穗的比重在高O3条件下嘉兴002、烟农19和扬幅麦2号显著降低8.2%~15.5%,扬麦15呈增加趋势而扬麦16变化不大;表明O3升高将致嘉兴002、烟农19、扬幅麦2号和扬麦16不同程度减产.O3升高导致烟农19和扬幅麦2号秸秆碳量显著增加14.1%~22.9%和C/N比显著降低10.9%~29.1%,JX002秸秆碳量显著减少和C/N比显著增加,扬麦16和扬麦15的秸秆碳量与C/N比则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O3升高显著降低了扬麦16、烟农19和扬幅麦2号品种的根茬碳量和C/N比,对嘉兴002的根茬碳量无显著影响却显著降低了C/N比,但对扬麦15根茬碳数量与质量均影响不大.评价小麦干物质的形成与分配、根茬和秸秆固碳的质与量对O3污染的响应需考虑品种差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形成 秸秆 根茬 生物量碳 农田生态系统 O3
原文传递
有机物料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边文范 林海涛 王江涛 董亮 刘兆辉 郭洪海 任庆菊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6-82,2,共7页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 为了解决牛粪纤维含量较高,C/N值低,不易腐解的问题,本试验结合当地农业废弃物特点及数量,从玉米秸秆、糠醛渣、菌渣等材料中筛选出适合牛粪发酵的辅料,采用好氧发酵方法,通过测定发酵期间堆肥温度、容重、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检验牛粪与不同辅料配合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配方1(牛粪69%+辅料A31%+菌剂,辅料A为糠醛渣、秸秆、氧化钙)、配方2(牛粪76%+辅料B24%+菌剂,辅料B为秸秆、尿素)、配方3(牛粪86%+辅料C14%+菌剂,辅料C为糠醛渣、氧化钙)、配方4(牛粪63%+辅料D37%+菌剂,辅料D为糠醛渣、菌渣、氧化钙)在发酵23d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四个配方在发酵过程中达到50℃高温的时间分别为1、6、3、3d,维持时间均在23d以上,达到了好氧发酵的卫生要求;0~1dpH值下降,1~11d升高,11~23d呈现下降趋势,23~32d稳定,最终pH值达到7.5~8.2;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段是0~23d,发酵结束后氮、磷、钾含量均升高,C/N值由30下降到15.3~20.3;四个配方发酵产物浸出液的发芽指数均在95%以上,达到了无害化程度。综合各项指标,四个配方在发酵23d后达到无害化程度,均适合做牛粪发酵的辅料;发酵到23d时四个配方的有机质含量乘以1.5后均达到70%以上,符合NY525—2012有机肥的标准;N+P2O5+K2O含量大于4.3%,接近商品有机肥的标准,四个配方的发酵产物均可以作为商品有机肥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有机物料 好氧发酵 秸秆 菌渣 糠醛渣
下载PDF
三种有机物料对铬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邵云 王文斐 +3 位作者 李学梅 马守臣 王敬婼 陈静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9-788,共10页
为研究玉米秸秆、菌渣和生物炭对C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相应小麦植株的响应,于2013-2014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网室进行盆栽试验,在250mg·k^(-1)和400mg·k^(-1) Cr污染土壤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上述3种有机物料,研究它们对不同时期的... 为研究玉米秸秆、菌渣和生物炭对C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相应小麦植株的响应,于2013-2014年在河南师范大学网室进行盆栽试验,在250mg·k^(-1)和400mg·k^(-1) Cr污染土壤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上述3种有机物料,研究它们对不同时期的土壤理化性质、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土壤Cr生物有效性以及小麦籽粒Cr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6g·k^(-1))和生物炭(50g·kg^(-1))可使土壤pH降低,添加菌渣(140g·k^(-1))可显著提高250mg·k^(-1) Cr污染土壤pH值,但对400mg·k^(-1) Cr污染土壤pH值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3种有机物料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小麦株高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使其光抑制减弱、光合活性增强,有效提高小麦产量,降低土壤有效态Cr和小麦籽粒Cr含量,但总体上菌渣作用效果最佳,生物炭次之,玉米秸秆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 秸秆 生物炭 菌渣
下载PDF
切花文心兰无土栽培基质的优化筛选 被引量:9
17
作者 尤毅 孙映波 +2 位作者 吕复兵 朱根发 操君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3-46,共4页
选用木炭、树皮、碎石、陶粒、玉米秸秆和药渣6种材料,根据各自的特点按不同比例混合成15个基质配比,以纯木炭作为对照,开展切花文心兰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通过测定各种配方基质的容重、孔隙度大小空隙及其比值、电导率和pH等指标,结... 选用木炭、树皮、碎石、陶粒、玉米秸秆和药渣6种材料,根据各自的特点按不同比例混合成15个基质配比,以纯木炭作为对照,开展切花文心兰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通过测定各种配方基质的容重、孔隙度大小空隙及其比值、电导率和pH等指标,结果表明这16种基质均适宜用于文心兰栽培。比较不同配比混合基质对文心兰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发现,木炭+秸秆+药渣+碎石(1∶1∶1∶1)栽培的文心兰,其株高、假鳞茎周长及假鳞茎高均达到最大值,在各项开花性状中,除分枝数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其余15种基质配方,利用DPS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该基质配方的综合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文心兰 秸秆 药渣 栽培基质 筛选
下载PDF
小麦植株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桂英 吴少英 +1 位作者 原国辉 孙淑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270 nm波长下,对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吡虫啉回收率为83.42%-96.47%,变异系数为2.95%-4.04%,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5 mg.kg-1.该方法的准确性、... 采用超声波提取、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270 nm波长下,对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吡虫啉回收率为83.42%-96.47%,变异系数为2.95%-4.04%,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5 mg.kg-1.该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植株 吡虫啉 残留
下载PDF
纤维素保水剂对基质特性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越 王宇欣 时光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作为新型高分子节水材料,保水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比较了微晶纤维素保水剂和秸秆沼渣保水剂在穴盘育苗中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日均干质量增长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显... 作为新型高分子节水材料,保水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比较了微晶纤维素保水剂和秸秆沼渣保水剂在穴盘育苗中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日均干质量增长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显示,2种保水剂的施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效果;第36天时,加入保水剂的各处理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施用微晶纤维素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4±0.000 9)g/d,壮苗指数达0.489 2±0.076 2,根系活力达61.82μg/(g·h);施用秸秆沼渣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6±0.000 4)g/d,壮苗指数达0.508 9±0.098 5,根系活力达60.90μg/(g·h)。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沼渣保水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保水剂应用到黄瓜育苗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幼苗 纤维素保水剂 秸秆沼渣 基质
下载PDF
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混合青贮的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龙龙 路顺萍 +4 位作者 陈雪文 方雷 伊敏江·阿卜杜热伊木 卢冬 张苏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混合青贮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CK组)使用全株玉米青贮,A组、B组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按1∶1混合青贮,每组3个重复,发酵9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试验旨在探究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混合青贮的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CK组)使用全株玉米青贮,A组、B组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按1∶1混合青贮,每组3个重复,发酵9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等指标。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A组和B组青贮饲料的pH值升高(P<0.05),费氏评分降低(P<0.05);A组和B组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升高(P<0.05),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降低(P<0.05)。A组饲料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相对质量(RFQ)高于B组(P<0.05)。与CK组相比,A组和B组的体外产气量降低,其中A组的体外产气量高于B组。A组和B组的干物质降解率(IVDMD)低于CK组(P<0.05)。研究表明,棉花秸秆分别与全株玉米、甜菜渣混合青贮饲料的饲用价值仍低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但A组与CK组的饲用价值较接近,应用潜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全株玉米 甜菜渣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营养特性 饲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