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龚承林 王英民 +3 位作者 官宝聪 刘曾勤 张新涛 田世存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5,共7页
深水油气勘探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研究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层序地层学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构造... 深水油气勘探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研究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层序地层学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典型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认为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经历了四大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大陆开裂、大陆裂谷、新生大陆边缘、成熟大陆边缘),相应发育三个不整合(裂开不整合、分离不整合和陆裾转换不整合),可划分为四大构造层序(大陆开裂层序、大陆裂谷层序、新生大陆边缘层序和成熟大陆边缘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 构造演化 层序地层学 陆裾转换不整合
下载PDF
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地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蒙 朱超 +4 位作者 秦云虎 秦勇 申建 赵恒 朱士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1002,共12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煤系致密砂岩气,对影响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富集、高渗及可采性)及10个三级指标。根据层序地层体系域发育程度,采用模糊决策两两矩阵... 为了进一步开发煤系致密砂岩气,对影响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确立了临兴地区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开采潜力评价的3个二级指标(富集、高渗及可采性)及10个三级指标。根据层序地层体系域发育程度,采用模糊决策两两矩阵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模型,利用层序地层单元对砂岩储层进行评价,实现了有利储层的精细划分。结果表明:两两矩阵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提高了“高渗”类别6个三级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又减少了两两比较法的主观性对参数权重产生的误差;结合层序地层体系域中煤、砂体展布规律,使储层划分、评价更加准确。研究区西南部为山1段开采潜力富集区,东北部为山2段开采潜力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单元 致密砂岩储层 评价参数 两两矩阵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山西组 临兴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鸡西—勃利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讨论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恩君 《吉林地质》 2008年第2期8-13,共6页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对鸡西—勃力盆地与龙爪沟盆地进行了层序划分,可分五个级别的层序,一至三低频层序主要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四、五两个高频层序,主要受气候和局部构造控制。文中简要地叙述了一、二级层序的构造事件及相当的...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对鸡西—勃力盆地与龙爪沟盆地进行了层序划分,可分五个级别的层序,一至三低频层序主要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四、五两个高频层序,主要受气候和局部构造控制。文中简要地叙述了一、二级层序的构造事件及相当的群、组,并以三级层序为主线较详细地论述了三、四级层序的控制因素,岩与岩相特征,古气候条件,层序形成时限以及四级层序的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盆地 地层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迥 鸡西—勃利
下载PDF
北部湾广西沿岸全新世海侵过程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涛 黎广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6,共7页
通过分析北部湾广西沿岸3个地质钻孔的岩性、地球化学和有孔虫含量特征,确定了其沉积相序,在统一的高程坐标内,对各钻地层中沉积相的高程和年代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区全新世以来海侵过程的区域差异;并以东亚全新世海平面波动曲线作为参... 通过分析北部湾广西沿岸3个地质钻孔的岩性、地球化学和有孔虫含量特征,确定了其沉积相序,在统一的高程坐标内,对各钻地层中沉积相的高程和年代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区全新世以来海侵过程的区域差异;并以东亚全新世海平面波动曲线作为参照,估算了广西沿岸各主要海湾的构造沉降速度。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广西沿岸的海侵开始时间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各海湾构造沉降运动的区域差异造成的,东部的廉州湾构造基本稳定,而廉州湾以西则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构造沉降。构造沉降又导致了海平面波动过程的区域差异,进而影响到了地层形成,如海陆过度相沉积只发育于廉州湾以西遭受海侵时间较晚、相对海平面上升速度较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全新世 海平面 构造沉降 底层层序
下载PDF
北波拿巴盆地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4
5
作者 龚承林 王英民 +3 位作者 崔刚 郎淑敏 官宝聪 周兴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北波拿巴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远景区,其构造演化模式和层序地层学发育样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北波拿巴盆地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北波拿巴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和层序地层学发... 北波拿巴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远景区,其构造演化模式和层序地层学发育样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北波拿巴盆地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和岩心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北波拿巴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和层序地层学发育样式,提出了陆裾转换不整合和俯冲碰撞不整合的划分依据和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层序地层学 陆裾转换不整合 俯冲碰撞不整合 北波拿巴盆地
下载PDF
巨野煤田潮坪沉积体系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美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以大量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陆表海盆地充填沉积的沉积相特征 ,划分出 3个超层序和 1 2个三级层序 ,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 ,对研究区潮坪沉... 以大量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陆表海盆地充填沉积的沉积相特征 ,划分出 3个超层序和 1 2个三级层序 ,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 ,对研究区潮坪沉积体系煤聚积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潮坪沉积体系和陆表海条件下的聚煤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潮坪沉积体系中 ,砂体厚度与煤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诹地层学 潮坪沉积体系 煤田 聚煤
下载PDF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模式——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受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由于断陷湖盆陡坡带的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拟以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陆相层序中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低水位体系域以Ⅰ型界... 由于断陷湖盆陡坡带的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拟以特定井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来划分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陆相层序中发育齐全的四个体系域具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低水位体系域以Ⅰ型界面为底界,以初始湖泛面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下降拐点F至最低点L之间;水进体系域以初始湖泛面为底界,以凝缩段出现为顶界,形成于湖平面最低点L至上升拐点R之间;高水位体系域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拐点R至最高点H时间段,其底以凝缩段出现为界,顶以最大湖泛面为界;水退体系域以最大湖泛面为底界,顶界为Ⅰ型或Ⅱ型层序边界,形成于湖平面最高点H至下降点F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襄盆地 泌阳凹陷 断陷盆地 陆相 地层层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长兴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川 李国蓉 +3 位作者 周彬 李廷骊 解发川 董文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64-68,100,共6页
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造成垫江—万县地区具有"两台-两槽"的特征。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 通过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垫江—万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造成垫江—万县地区具有"两台-两槽"的特征。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沉积相的展布规律,发现受开江—梁平海槽的控制,长兴组时期发育较为对称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及斜坡相。长兴组2个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台地边缘相带内发育的生物礁、生屑滩及潮坪相为有利相带;海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只有上部三级层序台地边缘发育了一定规模的礁滩体。因海退的影响,上部三级层序发育的台内礁滩体与下部三级层序发育的台内礁滩体相比,具有向研究区北东方向迁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 沉积相演化 长兴组 垫江—万县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沈守文 彭大钧 +2 位作者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270,共8页
吐哈盆地侏罗系是一个盆地充填层序 (一级层序 ) ,包括 4个构造层序 (二级层序 ) ,分别与侏罗纪湖盆的 4个演化阶段 (稳定沉降阶段、短期收缩阶段、扩张阶段和萎缩阶段 )相对应 ,其中又分为 13个 (三级 )层序。与海相地层不同的是 ,本... 吐哈盆地侏罗系是一个盆地充填层序 (一级层序 ) ,包括 4个构造层序 (二级层序 ) ,分别与侏罗纪湖盆的 4个演化阶段 (稳定沉降阶段、短期收缩阶段、扩张阶段和萎缩阶段 )相对应 ,其中又分为 13个 (三级 )层序。与海相地层不同的是 ,本区识别出了 4种层序边界类型 (A型、B型、C型和D型 ) ,其对应的层序本文分别称之为冲积层序、淹没层序、类Ⅰ型层序和类Ⅱ型层序。冲积层序形成于构造剧烈抬升时的盆地萎缩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可容空间 微量元素 侏罗系 吐哈盆地 盆土
下载PDF
巨野煤田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聚煤特点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美莲 魏久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1-385,432,共6页
通过对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分析 ,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及旋回特点 ,划分了层序及内部单元 ,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 ,通过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 ,对研究区三角洲沉积体系... 通过对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分析 ,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及旋回特点 ,划分了层序及内部单元 ,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 ,通过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 ,对研究区三角洲沉积体系煤聚积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 ,巨野煤田的山西组中可识别出 2~ 3套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序列。总体上 ,巨野煤田处于大型三角洲体系的三角洲平原部分 ,有利于煤聚积 ,但后期的河流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野煤田 石炭-二叠系 层序地层 三角洲沉积体系 富煤单元 聚煤
下载PDF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文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根据沉积、古生物及地震资料对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下白垩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方式,准层序组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本区下... 本文根据沉积、古生物及地震资料对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下白垩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和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方式,准层序组有进积型、退积型和加积型,本区下白垩统可以划分9个准层序组,以退积型准层序组最为发育。苏红图—银根盆地早白垩世早期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著变化,从早到晚先后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浅湖和深湖相沉积,并在深湖相暗色页岩中夹有浊流和泥石流沉积,为退积型湖进层序。早白垩世晚期则由滨浅湖相演化为滨湖沼泽和河流相沉积,为进积型湖退层序。本区的湖侵体系域浅湖—深湖相暗色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是重要的烃源岩。低水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层序以加积型为特征,即下部为扇三角洲平原,中部为扇三角洲前缘,上部为前扇三角洲。反映了该区处于活动盆地边缘,湖水由浅变深,扇三角洲相应后退,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其中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储集作用不可低估。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浅湖滩砂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而湖侵体系域的深湖相泥、页岩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滨湖沼泽相泥岩均可作为区域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学 生储盖组合
下载PDF
杏南地区PⅠ-SⅡ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12
作者 张景军 柳成志 +1 位作者 姜国超 范佃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4期3182-3187,3191,共7页
为了确保大庆油田二次开发及三次采油的顺利实施,重新开展了杏南地区主要油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不整合面、整合面、初次湖泛面及最大湖泛面等各级界面进行识别和对比。通过... 为了确保大庆油田二次开发及三次采油的顺利实施,重新开展了杏南地区主要油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不整合面、整合面、初次湖泛面及最大湖泛面等各级界面进行识别和对比。通过对层序边界形成机理、识别方法及标志、边界类型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各级层序内部结构特征,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的等时地层格架。依据各级层序界面标志,研究区目的层被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和LSC2;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2及MSC3;3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层序 体系域 地层层序格架 层序界面
下载PDF
ΔlgR方法在深水沉积物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57井青山口组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苍宇 辛仁臣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6,共7页
为了探讨深水沉积体系地层单元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的识别和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57井的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Δlg R方法,计算了古57井青山口组的TOCR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TOCR值的变化规律,其... 为了探讨深水沉积体系地层单元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的识别和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57井的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Δlg R方法,计算了古57井青山口组的TOCR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TOCR值的变化规律,其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古57井青山口组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旋回,9个四级层序旋回,并进一步划分出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结果表明,TOCR值在水进体系域沉积期逐渐增大,到最大湖泛面处达到极大值;在高位体系域沉积期逐渐减小,到三级和四级层序界面处达到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lgR方法 层序地层分析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纯琦 胡明毅 +2 位作者 孙春燕 刘圣鹏 王丹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20-27,共8页
以松辽盆地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2口取芯井的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结合岩性、电性资料,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识别该地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该地区发育浅水三角... 以松辽盆地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2口取芯井的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结合岩性、电性资料,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识别该地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该地区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和湖泊相沉积,进而识别出其多种沉积微相类型。扶余油层泉四段发育两种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并细分出6种亚类。划分出Q4MSC1~Q4MSC3三个四级层序,Q4SSC1~Q4SSC7七个五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绘制细分层单元沉积微相图,为寻找有利砂体展布提供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基准面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层序地层格架 三角洲沉积
下载PDF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雁 《湖北地矿》 2001年第4期12-19,共8页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背景,研究了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基本特征,预测了油气成藏有利区。认为在具备盖层条件的前提下,有利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烃源条件和储集条件配置关系良好。下古生界总体上保存条件优越,有利区主要位于湘鄂... 分析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背景,研究了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基本特征,预测了油气成藏有利区。认为在具备盖层条件的前提下,有利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烃源条件和储集条件配置关系良好。下古生界总体上保存条件优越,有利区主要位于湘鄂西、宜昌斜坡和江汉平原南部;上古生界总体上保存条件差异性明显,有利区主要位于渝东—鄂西区和江汉平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层序样式 海相沉积 油气勘探 扬子板块
下载PDF
试论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学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苏德辰 梅幂相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33-37,共5页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前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以及与传统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彼此的关系。强调了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层序划分工作中的作用。将层序界面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应以岩相突变面作为层序的界面。...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前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以及与传统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彼此的关系。强调了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层序划分工作中的作用。将层序界面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应以岩相突变面作为层序的界面。结合沉积学原理,指出层序是由岩相突变面控制的在一个较大的相对海平面升降周期中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石序列。在进行地层层序研究中,要注意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相互结合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地层学 层序界面 旋回层序
下载PDF
旋回层序地层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胡小强 《南海地质研究》 2005年第1期83-91,共9页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的一门学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当今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T.A.Cross倡导的成因地层组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旋回层序地层学,探讨其关键技术运用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利...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的一门学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当今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T.A.Cross倡导的成因地层组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方法——旋回层序地层学,探讨其关键技术运用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和各种分析资料,对渤南凸起地区的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格架 高分辨率 基准面旋回
原文传递
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被引量:163
18
作者 李思田 林畅松 +2 位作者 解习农 杨士恭 焦养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33-136,14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煤及含油气盆地之一。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可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五个构造层序(TS-1~TS-5),分别与盆地构造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受秦岭带中三叠世末期造山运动的影响,盆地西南缘形成了晚三叠世...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煤及含油气盆地之一。中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可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五个构造层序(TS-1~TS-5),分别与盆地构造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受秦岭带中三叠世末期造山运动的影响,盆地西南缘形成了晚三叠世的前渊,不整合于其上的保罗系属于继承性盆地充填,延安组正属于这一阶段的相对稳定期。已发现其上、下界面均为不连续面,并都发现有深切谷,因此延安组恰好是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8~11个四级层序。延安期层序内部体系域的演化有三分性,但不宜套用源于海相地层的体系域命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命名。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已被有效地用于富煤单元预测、油气储层分析,并在古大陆暴露面优质高岭土矿床的发现和追索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层序地层学 中生代 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61
19
作者 王宜林 王英民 +3 位作者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地震 钻井 测井资料
下载PDF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构造活动对层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玉峰 王孔伟 +1 位作者 王始波 孙德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4,共6页
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这些层序在形成时经历了拉张裂陷、快速沉降、挤压回返等不同的构造阶段,因此层序发育特征各有特点。在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裂陷层序发育巨厚的粗碎屑低位沉积体系域... 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这些层序在形成时经历了拉张裂陷、快速沉降、挤压回返等不同的构造阶段,因此层序发育特征各有特点。在拉张背景下形成的简单裂陷层序发育巨厚的粗碎屑低位沉积体系域;在快速沉降背景下形成的层序发育下细上粗的湖泊收缩体系域;而在挤压回返背景下形成的简单坳陷层序规模较小,湖泊相不发育。在断裂活动和基底沉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快速坳断层序和快速断坳层序都能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但快速坳断层序的生储盖组合更好。关键词汤原断陷构造活动层序地层层序类型第一作者简介杨玉峰男34岁工程师(博士生)沉积学层序地层学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近海盆地的地层沉积研究,其基本观点为地层层序的几何形态及岩性特征主要受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以及气候四个因素的控制[1]。陆相盆地层序的形成同样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只不过各因素作用的程度与海相盆地有一定的区别。在陆相盆地中,构造运动对盆地充填序列的控制是第一位重要因素[2]。构造活动(包括基底沉降和断裂活动)对陆相湖盆可容纳空间和地层展布的控制作用比海相盆地更明显。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可容纳空间决定了层序发育的规模、速度和空间的几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构造活动 层序地层 第三纪 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