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C Coupled with TOF MS 被引量:10
1
作者 Niu Luna Liu Zelong Tian Songba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期10-18,共9页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Pd-Al2O3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was employed to pre-separate the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The isolat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Pd-Al2O3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was employed to pre-separate the sulfur compounds in straight-run diesel. The isolat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 sulfur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or to harvest a satisfactory resul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ulfur compounds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ndicated that cyclo-sulfides, benzothiophenes, dibenzothiophenes, dihydro-benzothiophenes and tetrahydro-dibenzothiophenes were included in straightrun diesel obtained from the Arab medium crude(AM). A total of 259 individual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approv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i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which reduced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compounds, facilitated the data presentation and provide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ur compounds straight-run diesel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coupled with th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 MS)
下载PDF
试制军用柴油加氢工艺条件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忠贤 徐慧 《石油商技》 2003年第6期24-27,共4页
通过对直馏柴油生产-10号军用柴油工艺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柴油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加氢精制可克服直馏柴油实际胶质超标问题,同时降低硫含量。
关键词 加氢精制 直馏柴油 实际胶质
下载PDF
Study on Laboratory Method for Refining of SR Diesel Fuel
3
作者 Li Junling1 Zheng Tinglu2 +2 位作者 Han Zhaping3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 (East China) Dongying 257061 2. Shandong Jingbo Petrochemical Co. 3. Shandong Donghai Petrochemical Co.)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The method for refining the straight-run diesel fuel was studied in laboratory scale in order to make the acid number of diesel fraction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 while removing the naphthenic acids contained in diesel... The method for refining the straight-run diesel fuel was studied in laboratory scale in order to make the acid number of diesel fraction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 while removing the naphthenic acids contained in diesel without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fter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refining using three solvents, the isopropyl alcohol-HOA was specified as the best solvent.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id number of diesel fraction and the amount of solvent u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stability of diesel in terms of its acid number were also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d shown that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HOA-IPA solvent was 20% at a dosage of 17 mL of the solvent and a temperature of 30℃, the acid number of the refined diesel fraction was 0.015 mg KOH/g with a good stability of acidity in the diesel f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ght-run diesel DEACIDIFICATION REFINING naphthenic acid
下载PDF
Cocracking and Separate Cracking of Straight-Run Gasoline and Light Gas Oil
4
作者 Zhao Xinqiang Lou Qiaugkun, and Zou Renjun(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O. Box 315, Tianjin, P. R. China)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A01期110-116,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cracking of straight-run gasoline (SRG) and light gaS oil (LGO) in an improved pulsed-micro-pyrolyzer.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negative opergistic effect on the yields ... This paper pres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cracking of straight-run gasoline (SRG) and light gaS oil (LGO) in an improved pulsed-micro-pyrolyzer.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negative opergistic effect on the yields and selectivities of ethylene and propylene in cocracking. The difference in coking tendencies betWeen the cocracking and the separate cracking is compar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acking and Separate Cracking of straight-run Gasoline and Light Gas Oil CI
下载PDF
直馏柴油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晓东 崔盈贤 +1 位作者 于志鹏 安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专用的柴油均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TS-1和纯O2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可达到很好的脱硫效果,且投资小,容易操作,但此法得到的脱硫柴油酸值较大。加入硼酸可以选择性地催化氧化柴油脱硫,抑... 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专用的柴油均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TS-1和纯O2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可达到很好的脱硫效果,且投资小,容易操作,但此法得到的脱硫柴油酸值较大。加入硼酸可以选择性地催化氧化柴油脱硫,抑制烃类化合物的深度氧化,降低脱硫柴油的酸值,且其硫含量也可达到欧洲Ⅱ类柴油标准(总硫的质量分数少于300μg/g)。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硼酸用量为2%)使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2217.2μg/g下降到271μg/g,酸值下降了89.2%;与非选择性催化氧化脱硫相比,脱硫柴油收率提高了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催化氧化 脱硫 酸值
下载PDF
用H_2O_2/乙酸酐氧化脱除直馏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22
6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1 位作者 王萍 姚绪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用H2O2/乙酸酐氧化处理直馏柴油,然后用乙腈萃取、吸附剂吸附或蒸馏等方法将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除去。结果表明,氧化-萃取法效果较好。当柴油:H2O2:乙酸酐的体积比为 10:1:1,80℃,反应2h,乙腈萃取,可将直馏柴油的硫含量从2623... 用H2O2/乙酸酐氧化处理直馏柴油,然后用乙腈萃取、吸附剂吸附或蒸馏等方法将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除去。结果表明,氧化-萃取法效果较好。当柴油:H2O2:乙酸酐的体积比为 10:1:1,80℃,反应2h,乙腈萃取,可将直馏柴油的硫含量从2623.6μg/g降到270.3μg/g,脱硫率达 90%,脱硫油收率95%。萃取剂乙腈可回收并循环使用。对氧化产物的IR分析表明,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主要为砜类,且大部分被乙腈萃取出来,一部分进入氧化剂层,氧化剂层中有少量氧化产物SO4 2- 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乙酸酐 氧化 萃取脱硫
下载PDF
氨法精制直馏柴油的防乳化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唐晓东 徐荣 +1 位作者 段启彬 唐巧琴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解决氨法精制直馏柴油使用乙醇作破乳剂时,存在乙醇用量与损耗大、溶剂和油比例高以及溶剂再生能耗高等问题,使用前期工作已开发出的SW-1破乳剂,考察氨法精掉的最佳的实验室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证明,SW-1破乳剂能满足氨法精制直... 为解决氨法精制直馏柴油使用乙醇作破乳剂时,存在乙醇用量与损耗大、溶剂和油比例高以及溶剂再生能耗高等问题,使用前期工作已开发出的SW-1破乳剂,考察氨法精掉的最佳的实验室操作条件。试验结果证明,SW-1破乳剂能满足氨法精制直馏柴油的防乳化要求,与使用乙醇破乳剂时相比,该工艺溶剂循环体积下降58.3%~75.0%;产品(氨精制柴油)酸度0.21mgKOH/100mL,无水分、氨、水溶性酸碱,钢片腐蚀合格,质量满足产品指标要求,优于碱洗电精制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产品 柴油 萃取 破乳 精制
下载PDF
直馏柴油液-液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豪 唐晓东 +2 位作者 吴雁 申建华 夏荣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6-49,共4页
针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柴油H2 O2 氧化脱硫技术又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 ,开发了一种新型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方法。采用液相TS 2催化剂和空气氧化剂 ,在常压低温下对直馏... 针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柴油H2 O2 氧化脱硫技术又存在氧化剂价格高、柴油收率低和有含硫污水排放等技术经济问题 ,开发了一种新型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方法。采用液相TS 2催化剂和空气氧化剂 ,在常压低温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 ,辅以EA 1复合萃取剂萃取和白土吸附脱除氧化柴油中硫化物。实验结果表明 ,在 6 0℃、0 .1MPa、反应时间 5min、催化剂和柴油体积比 0 .1条件下可将柴油硫含量从 16 5 8μg·g-1降至 133μg·g-1,柴油收率达到 97.5 % ,脱硫柴油硫含量符合世界燃料规范Ⅱ类柴油标准。与现有柴油脱硫方法相比较 ,本文方法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操作条件缓和、柴油收率高和无“三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脱硫 催化氧化 萃取 吸附
下载PDF
FDHC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的开发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子明 曹正凯 +1 位作者 曾榕辉 彭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5,共4页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减产柴油、降低柴汽比的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FDHC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采用加氢裂化-补充精制工艺流程,解决了中压加氢裂化喷气燃料馏分烟点偏低和装置运行末期产品质量下降等难... 为了满足炼油企业减产柴油、降低柴汽比的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FDHC柴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采用加氢裂化-补充精制工艺流程,解决了中压加氢裂化喷气燃料馏分烟点偏低和装置运行末期产品质量下降等难题,通过优化原料构成、催化剂体系和操作参数,使之适用于加工直馏柴油原料,灵活增产优质喷气燃料产品、重整原料和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烟点可达28.1 mm,可作为优质3号喷气燃料;未转化柴油馏分BMCI可达9.5,可作为优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中压加氢裂化 喷气燃料 蒸汽裂解原料 重整原料
下载PDF
直馏柴油微量碱法脱酸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安蓉 唐晓东 +1 位作者 朱波 刘晓辉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微量碱(氢氧化钠)等摩尔反应法和研制的TS-1萃取剂对直馏柴油进行精制试验,考察了该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和TS-1萃取剂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碱的最佳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5倍,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该技术对酸度为10-300 mgKOK/100mL的... 采用微量碱(氢氧化钠)等摩尔反应法和研制的TS-1萃取剂对直馏柴油进行精制试验,考察了该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和TS-1萃取剂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碱的最佳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5倍,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该技术对酸度为10-300 mgKOK/100mL的直馏柴油有良好的脱酸效果。精制过程完全消除了乳化,无废碱液产生,萃取剂可以再生循环使用,精制柴油酸度可降至5 mgKOH/100mL,完全满足产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过程 操作条件 萃取剂 微量 TS-1 KOH 最佳用量 直馏柴油 碱法 再生循环
下载PDF
乙醇—水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唐晓东 徐荣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7年第3期16-20,共5页
针对直馏柴油碱洗电精制和硫酸中和法回收环烷酸间歇工艺存在的问题,本文首次采用乙醇—水作为萃取剂,对直馏柴油进行萃取精制,可同时获得精制直馏柴油和环烷酸产品。实验室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产生乳化现象,不需要高压电场,油剂分... 针对直馏柴油碱洗电精制和硫酸中和法回收环烷酸间歇工艺存在的问题,本文首次采用乙醇—水作为萃取剂,对直馏柴油进行萃取精制,可同时获得精制直馏柴油和环烷酸产品。实验室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产生乳化现象,不需要高压电场,油剂分相快,不腐蚀设备,无废液排放,操作费用低,对直馏柴油的萃取精制已达到碱洗电精制的效果,完全克服了现有工艺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柴油 环烷酸 萃取 蒸馏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探索 被引量:15
12
作者 魏晓丽 龚剑洪 +1 位作者 毛安国 宋宝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探索研究了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是将直馏柴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的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采用催化裂化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汽油和丙烯收率,...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探索研究了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是将直馏柴油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的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采用催化裂化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汽油和丙烯收率,分别可达48%和8%左右;采用催化裂解技术路线时,直馏柴油直接催化裂解反应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和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收率,在反应温度为620℃时乙烯、丙烯和BTX总收率可达39%以上,并可副产22%以上的高辛烷值汽油,其RON在99以上;重油原料掺炼直馏柴油时,直馏柴油掺入比例较高时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较好,但会导致汽油产物中芳烃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裂解 直馏柴油 汽油 低碳烯烃
下载PDF
络合萃取法精制直馏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原宇 姜少华 +1 位作者 谭军 倪红萍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1-43,共3页
针对直馏柴油碱洗脱酸、溶剂脱酸和加氢脱酸精制工艺存在的问题 ,首次采用络合萃取法对直馏柴油进行精制 ,可同时获得精制直镏柴油和环烷酸产品。实验室研究表明 ,本方法流程简单 ,无废液排放 ,精制柴油质量达到GB2 52— 77质量标准。
关键词 直馏柴油 络合萃取 脱酸 精制 炼油
下载PDF
加氢裂化工艺条件对直馏柴油高附加值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思强 王仲义 +2 位作者 崔哲 曹正凯 孙洪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5-1269,共5页
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单次通过加氢裂化流程,考察了反应温度、体系压力及体积空速对产物分布、液体产品收率、化学氢耗及主要产品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工艺可将直馏柴油全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重石脑油、航空煤油及尾油等产... 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单次通过加氢裂化流程,考察了反应温度、体系压力及体积空速对产物分布、液体产品收率、化学氢耗及主要产品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氢裂化工艺可将直馏柴油全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重石脑油、航空煤油及尾油等产品;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布影响较大,可通过调整裂化温度灵活调变产品结构;体系压力、体积空速对直馏柴油加氢裂化影响不大,对产品性质要求不苛刻的企业可选择较低的体系压力进行生产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加氢裂化 工艺条件
下载PDF
直馏石脑油非加氢吸附脱氯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瑞丽 张平 吕本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7-482,共6页
以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ZSM-5分子筛和γ-Al2O3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活性组分Cu O和Mg O分别负载在载体上,制得Cu O/ZSM-5,Mg O/ZSM-5,Cu O/γ-Al2O3,Mg O/γ-Al2O34种吸附剂;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吸附剂Cu O/γ-Al2O3... 以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ZSM-5分子筛和γ-Al2O3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活性组分Cu O和Mg O分别负载在载体上,制得Cu O/ZSM-5,Mg O/ZSM-5,Cu O/γ-Al2O3,Mg O/γ-Al2O34种吸附剂;采用低温N2吸附-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吸附剂Cu O/γ-Al2O3和载体γ-Al2O3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4种吸附剂对直馏石脑油中氯化物的脱除效果,并得到了最佳吸附条件。表征结果显示,当γ-Al2O3负载活性组分Cu O后,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均增大,且Cu O均匀负载在载体上,增加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脱氯效果最好的吸附剂是Cu O/γ-Al2O3,当Cu O负载量为12%(w)时,在吸附温度20℃、吸附剂与直馏石脑油的质量比为1∶15、吸附时间20 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Cu O/γ-Al2O3的吸附效果最佳,对氯化物的脱除率达5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石脑油 吸附 脱氯 氧化铜 氧化镁 ZSM-5分子筛 Γ-氧化铝
下载PDF
直馏柴油加氢改质多产乙烯原料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建伟 任亮 +5 位作者 张毓莹 许双辰 董松涛 杨平 戴立顺 胡志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39,共6页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增加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简称乙烯原料)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了直馏柴油多产乙烯原料的加氢改质技术。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石科院...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增加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简称乙烯原料)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了直馏柴油多产乙烯原料的加氢改质技术。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以直馏柴油为原料,采用石科院自主研发的专用催化剂,能够生产高链烷烃含量的柴油产品,可作为优质的乙烯原料。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能够长周期稳定生产链烷烃质量分数55%以上的柴油产品作为优质乙烯原料,为炼油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向化工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蒸汽裂解原料 乙烯 加氢改质 柴汽比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豪 唐晓东 +2 位作者 吴雁 申建华 夏荣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6-418,共3页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次 ,萃取相分离温度 6 0℃ ,相分离时间分别为 15min(第1次 )、5min(第 2次及以后次数 )的条件下 ,可将直馏柴油硫含量由 16 5 8× 10 - 6 (ω)降至 2 0 9× 10 - 6 (ω) ;EA - 1通过蒸馏再生 ,回收率高达 99.9% ,并且性能稳定 ,再生多次后循环使用脱硫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氧化脱硫 萃取剂 研究
下载PDF
煤焦油和石油基柴油馏分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敬一 周秀欢 +1 位作者 蔡海军 王红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12,共6页
对两种煤焦油柴油馏分和石油基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分析。采用硅胶柱分离富集5种柴油中的非碱性含氮化合物,酸萃取法萃取碱性含氮化合物,利用GC/MS分离定性。结果表明:煤焦油柴油馏分中非碱性含... 对两种煤焦油柴油馏分和石油基催化裂化柴油、焦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分析。采用硅胶柱分离富集5种柴油中的非碱性含氮化合物,酸萃取法萃取碱性含氮化合物,利用GC/MS分离定性。结果表明:煤焦油柴油馏分中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咔唑和吲哚类化合物,碱性含氮化合物以喹啉、吡啶和苯胺类为主;催化裂化柴油以咔唑和吲哚类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为主;焦化柴油以吡啶和喹啉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为主;直馏柴油中主要是咔唑类非碱性含氮化合物,还有少量的喹啉和苯胺类碱性含氮化合物。煤焦油柴油馏分和焦化柴油以碱性含氮化合物为主,催化裂化柴油和直馏柴油以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为主,煤焦油柴油馏分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种类及含量远高于石油馏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煤焦油 催化裂化柴油 直馏柴油 焦化柴油 GC/MS
下载PDF
乙醇-氨法化学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晓东 周建军 王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以兰州石化公司提供的直馏柴油为原料 ,考察了乙醇 氨法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 ,并首次将聚结过滤法和溶剂部分循环再生法应用于醇 氨法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在评选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下采用聚结过... 以兰州石化公司提供的直馏柴油为原料 ,考察了乙醇 氨法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 ,并首次将聚结过滤法和溶剂部分循环再生法应用于醇 氨法萃取精制直馏柴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在评选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下采用聚结过滤法处理氨精制油 ,消除了溶剂损耗 ,溶剂回收率从 89 2 6 %提高到 99 82 %以上 ,采用溶剂部分循环再生方法 ,使溶剂再生负荷和再生能耗下降 5 0 %,克服了现有醇 氨法的缺点 ,精制柴油质量完全满足产品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酸度 化学萃取 乙醇-氨法 原油加工 精制
下载PDF
水热处理和硅烷化对ZnO/HZSM-5催化直馏汽油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博 龙化云 +1 位作者 靳凤英 郭新闻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28,共6页
对纳米HZSM-5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并采用正硅酸乙酯对其改性后制备Si/HZSM-5催化剂,在此基础上采用硝酸锌等体积浸渍法改性制备Si-ZnO/HZSM-5催化剂。以直馏汽油为原料,考察水热处理温度以及硅烷化程度对ZnO/HZSM-5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影... 对纳米HZSM-5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并采用正硅酸乙酯对其改性后制备Si/HZSM-5催化剂,在此基础上采用硝酸锌等体积浸渍法改性制备Si-ZnO/HZSM-5催化剂。以直馏汽油为原料,考察水热处理温度以及硅烷化程度对ZnO/HZSM-5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芳构化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说明适宜的水热处理温度有利于催化剂在直馏汽油芳构化中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硅烷化可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芳构化稳定性,降低催化剂积炭量,但当SiO2质量分数超过12%后,由于催化剂孔口缩小,导致催化剂芳构化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汽油 芳构化 纳米ZSM-5分子筛 水热处理 硅烷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