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维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海英 常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56,183,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代表中国人的国家符号。边疆地区文化生态复杂、地缘环境特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正确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代表中国人的国家符号。边疆地区文化生态复杂、地缘环境特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正确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在边疆地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也要注重教育的具体而有效策略,即格物尔后致知、交往交流交融、生活化故事化到自然化,这是中华优秀文化在边疆地区持续永久保持生命力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交往交流交融 生活化 故事化
下载PDF
西王母会君故事的文学化历程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文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4-67,共4页
西王母会君是早期西王母故事的主要故事类型之一,它的文学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至两汉,以史籍和诸子著作中粗陈概要的形式存在;汉末至唐五代,经由仙话小说得到文学化的敷衍,并且成为文人诗文中的常见题材,标志着西王母会君故事的... 西王母会君是早期西王母故事的主要故事类型之一,它的文学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至两汉,以史籍和诸子著作中粗陈概要的形式存在;汉末至唐五代,经由仙话小说得到文学化的敷衍,并且成为文人诗文中的常见题材,标志着西王母会君故事的文学化历程得以完成;宋代以后,则罕见于通俗文学作品,在诗词和类书中成为符号化的存在,文学中的西王母会君故事在经历了汉末至唐五代的繁盛期之后转而进入衰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故事 文学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