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文献中的石刻文献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心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8-91,共4页
自殷商时代算起,到清代末年为止,我国古代石刻文献的制作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石刻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利用石刻文献,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缺略,又可以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中国的石刻文献,主要有灵石刻辞... 自殷商时代算起,到清代末年为止,我国古代石刻文献的制作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石刻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利用石刻文献,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缺略,又可以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中国的石刻文献,主要有灵石刻辞、摩崖刻辞、器物刻辞、墓葬刻辞等四个来源。石刻文献的分类工作,应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类目体系的设置应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全面而又准确地反映出石刻文献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二是能够便于人们方便快捷而又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料来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石刻文献的过程中,既要阐释石刻文献的思想内容,也要揭示石刻文献的形制特征与行文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 石刻文献 价值 起源 分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从转娘头到庚贴为凭:清代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的婚俗变迁——以碑刻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斌 吴才茂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9-193,共5页
从介绍清代清水江流域有关婚俗碑刻的分布、刊刻年代等方面入手,叙述了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传统的"转娘头"婚俗及其特征,并注意到由于改土归流和木材贸易的兴起而逐渐改变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结构,而婚俗也在清王朝的制度下及... 从介绍清代清水江流域有关婚俗碑刻的分布、刊刻年代等方面入手,叙述了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传统的"转娘头"婚俗及其特征,并注意到由于改土归流和木材贸易的兴起而逐渐改变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结构,而婚俗也在清王朝的制度下及地方民众观念的改变下开始从传统的"转娘头"习俗转变为"庚贴为凭"。同时,也总结了婚俗变革对当时和当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清水江流域 婚俗 碑刻
原文传递
唐代石刻水旱祈祷祝文的反传统表达及其在地方治理中的功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夏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2,共13页
唐代石刻所载水旱祈祷祝文片段与独立成篇的祝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区别。后者延续祝文的撰述传统,一般以"敬神"面貌示人,而石刻祝文片段的特征则为"毁庙""责神"等反传统表达。由于自然灾害与地方官政绩之... 唐代石刻所载水旱祈祷祝文片段与独立成篇的祝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区别。后者延续祝文的撰述传统,一般以"敬神"面貌示人,而石刻祝文片段的特征则为"毁庙""责神"等反传统表达。由于自然灾害与地方官政绩之间具有联动关系,因此唐代的祝文叙述中实际上隐藏着地方官的一种治理焦虑。石刻祝文中的毁庙、责神等反传统表达,则是治理焦虑心态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然而,对于祝文的受众而言,他们从祝文文字中所能体会到的,实际上并非地方官的焦虑,而是地方官的"德政"。地方官之所以将这些另类文字创造性地镌刻于石碑之上,就是为了通过这些极富张力的表达方式,引起读者对地方官德政的关注,从而达到地方治理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石刻 祈雨 祝文 地方治理
原文传递
洪洞县广胜寺八方诗碣考
4
作者 贾晓峰 史凯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有诸方诗碣,通过实物及传世文献考订可知:唐代李光瓒是首倡重建寺宇者;《太宗皇帝御制赞》当非唐太宗所作;雍正《山西通志》及《全宋诗》中的“王渊亭”并非诗人姓名,当为“玉渊亭”;《三晋石刻大全》中“监諫礬”,《...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有诸方诗碣,通过实物及传世文献考订可知:唐代李光瓒是首倡重建寺宇者;《太宗皇帝御制赞》当非唐太宗所作;雍正《山西通志》及《全宋诗》中的“王渊亭”并非诗人姓名,当为“玉渊亭”;《三晋石刻大全》中“监諫礬”,《全宋诗》中“蓝谏矾”,皆误,“监炼矾”为确语;元丰元年,王说已任晋州知州;《登望川亭次韵》的作者实难确指是亳州人张傅;熙宁三年、四年间,刘季孙曾游历河东;张商英有《霍山》诗一首;雍正《山西通志》及《全宋诗》所录王筍《留题广胜寺》中,“年”字当为“季”;飞虹塔甬道壁上“两山居士”,或为明人毛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洞县广胜寺 石刻 诗碣
下载PDF
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基于《寰宇访碑录》及其补作数据库 被引量:6
5
作者 颜丙金 张捷 +7 位作者 李莉 卢韶婧 郭永锐 万基财 朱建华 肖潇 唐弘久 孙上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5-1000,共16页
基于文献分析法和Arc GIS技术,使用《寰宇访碑录》及《补寰宇访碑录》所记载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数据库,揭示了全国尺度下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分析了书家、书体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书家权重和模型进行了全国分省书法遗产... 基于文献分析法和Arc GIS技术,使用《寰宇访碑录》及《补寰宇访碑录》所记载元朝及以前书法景观数据库,揭示了全国尺度下书法景观文化遗产时空特征,分析了书家、书体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书家权重和模型进行了全国分省书法遗产资源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书法景观在时间上呈现出"四个高峰"和"两个过渡时期"特征,补充完善了已有相关研究;(2)空间格局演变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密切相关,且主导影响因素存在南北差异;(3)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基本格局是明清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基础,反衬了江南经济发展后文化新格局形成的特征;(4)以书法景观为对象的边际递减评价模型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中心"东移南迁"历史态势和文化权力在评价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景观 书法文化地理 石刻 文化遗产分布 旅游资源评价
原文传递
论泰山中路石刻价值与其景观构成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兵 刘晓明 臧德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泰山景观和承载及传播泰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泰山中路是石刻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分布于此的石刻历经千年积累,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局面。在大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总... 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泰山景观和承载及传播泰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泰山中路是石刻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分布于此的石刻历经千年积累,形成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局面。在大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泰山石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石刻的内容将其划分为纪事、写景抒情、励志3种类型。进而根据石刻内容与场地及位置的关系,总结出泰山石刻造景的3个规律,即:早景随机、文景相依;意境深远、气势恢宏;尺度合宜、精于体宜。从而阐明了石刻与场地及山地景观空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石刻 书法 泰山
下载PDF
无名方剂的文献研究与利用述要
7
作者 吴承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4,共6页
无名方剂是中医方剂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文医药文献、出土医药文献、石刻碑文、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海外回归医药文献等各类文献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无名方剂文献整理研究涉及对无名方文献来源的筛选研究、引书存佚情况的研究、... 无名方剂是中医方剂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文医药文献、出土医药文献、石刻碑文、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海外回归医药文献等各类文献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无名方剂文献整理研究涉及对无名方文献来源的筛选研究、引书存佚情况的研究、无名方剂药物的研究、病名与主治规范的研究、无名方与有名方衍变研究、剂型与用法研究、真伪文献鉴别应用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整理历代无名方剂文献,梳理无名方剂学术发展的脉络,总结无名方剂的特征与特色,对于推动方剂文献研究以及促进无名方剂的进一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方剂 医药文献 文献研究 出土医药文献 石刻碑文 海外回归医药文献
下载PDF
捶石入纸:拓本生产与流通中的拓工——以晚清缪荃孙及其拓工为中心 被引量:6
8
作者 程章灿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5,共13页
拓本是金石学的中心,拓工是拓本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晚清著名金石学家缪荃孙格外重视拓工,他与很多拓工保持密切交往,其中包括李云从、聂明山、黄士林、沙士瓒、富华阁碑贾小王等人。晚清金石学家与拓工之间的互动,塑造了拓本... 拓本是金石学的中心,拓工是拓本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晚清著名金石学家缪荃孙格外重视拓工,他与很多拓工保持密切交往,其中包括李云从、聂明山、黄士林、沙士瓒、富华阁碑贾小王等人。晚清金石学家与拓工之间的互动,塑造了拓本生产与流通的方式及其特点,晚清拓工的身份地位及其在拓本生产流通中的作用也因而得以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拓工 缪荃孙 李云从 聂明山
下载PDF
“当江制度”与清水江流域的生态变迁——以碑刻资料为考察重点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奇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2,共8页
清水江流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民间许多地方性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木材贸易的"当江制度"演变是了解清水江流域生态变迁的切入点。"当江制度"即茅坪、王寨、卦治等三寨木行轮流当江,上河山贩不能冲江出卖,下河客... 清水江流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民间许多地方性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木材贸易的"当江制度"演变是了解清水江流域生态变迁的切入点。"当江制度"即茅坪、王寨、卦治等三寨木行轮流当江,上河山贩不能冲江出卖,下河客商不能越江购买,林农也不能直接将木材卖给下河客商。"当江制度"的核心是禁止"越江争买",这种木材垄断贸易规则有力地维护清水江流域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当地生态的平衡。"当江制度"崩溃与清水江流域生态退化同步。换言之,"当江制度"的兴废关系到清水江流域生态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江制度” 清水江流域 生态变迁 碑刻
原文传递
石刻所见辽代宫廷服务系统职官考——《辽史·百官志》补遗之四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国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61-565,共5页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对一些辽代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根据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宫廷日常物用服务类职官、侍奉役使服务类职官、官苑畋游服务类职...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对一些辽代宫廷服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根据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宫廷日常物用服务类职官、侍奉役使服务类职官、官苑畋游服务类职官以及随驾差遣服务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宫廷制度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文字资料 辽代 宫廷服务系统 职官
下载PDF
论四川阆中南齐《隗先生铭》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晓春 郑勇德 +1 位作者 刘富立 王励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9,共7页
四川省阆中市石室观题刻共有18幅,其中第5幅(编号为T5)为《隗先生铭》。《隗先生铭》题刻保存较好,大体可通读,全文约900字,内容丰富,书法精美,年代为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该题刻除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早期道教资料外,还证明了南齐时期阆... 四川省阆中市石室观题刻共有18幅,其中第5幅(编号为T5)为《隗先生铭》。《隗先生铭》题刻保存较好,大体可通读,全文约900字,内容丰富,书法精美,年代为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该题刻除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早期道教资料外,还证明了南齐时期阆中属巴西郡,而非北巴西郡,并且纠正了《舆地纪胜》中某些错误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阆中 隗先生铭 南齐石刻 书法
原文传递
吐蕃时期的信息传播媒介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德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2-46,共5页
由于藏文的创制和成熟,吐蕃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人类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吐蕃的文字传播以竹木、纸、铜钟、石头等为载体,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信息发布机制”———盟誓也盛行于世。... 由于藏文的创制和成熟,吐蕃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人类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吐蕃的文字传播以竹木、纸、铜钟、石头等为载体,出现了初步的繁荣。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信息发布机制”———盟誓也盛行于世。驿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吐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传播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 简牍 金铭 石刻 盟誓
下载PDF
永州石刻文化价值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雅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75-177,共3页
永州石刻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永州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湖湘文化以及中国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州石刻文化根植于永州这块土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旅游经济、爱国主义... 永州石刻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永州最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湖湘文化以及中国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州石刻文化根植于永州这块土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旅游经济、爱国主义教育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 石刻 沿革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桂海碑林摩崖石刻水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硕 白雪亮 +3 位作者 张彬 张中俭 孙进忠 杨文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桂海碑林摩崖石刻景区为国家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现存的石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欣赏价值。由于长期受到地质营力的作用,石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患病害,严重威胁着文物的长期保存。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将桂海碑... 桂海碑林摩崖石刻景区为国家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现存的石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欣赏价值。由于长期受到地质营力的作用,石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患病害,严重威胁着文物的长期保存。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将桂海碑林灰岩质摩崖石刻的水患病害归纳为渗(滴)水病害、坡面雨水冲刷病害和凝结水病害三种类型,并分析了裂隙水、雨水和凝结水诱发石刻损坏的成因机制。为查明裂隙水的运移特征,采用瑞雷波探测技术识别了石刻岩体内部潜在的渗流通道,并基于瑞雷波相速度V R分级对其进行了渗透性分级。基于探测结果结合石刻区的地貌特征,提出了在崖顶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黏土衬垫(GCL)防渗铺盖和坡顶截水,在石刻区采用裂隙注浆和表面防水封护的综合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水患病害 成因机制 瑞雷波探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秦汉颂的突破与流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6-90,共5页
秦汉颂在创作体制、修辞方式、审美风格及思想内涵等方面产生了新的突破,在颂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颂的多元化发展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为唐宋以降颂日趋僵化与复古的文学大势提供了难以逾越的创作范本。
关键词 刻石 汉赋 突破 流变
下载PDF
《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以河朔藩镇时期(763-907)的石刻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天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71,共10页
本文以近年公布的石刻资料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和历史背景,对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藩镇诸州刺史的相关情况加以补正,希望能使《唐刺史考全编》更加完备。
关键词 唐刺史考全编 河朔藩镇 石刻
原文传递
石刻保护有机硅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西忠 孔荣贵 刘胜峰 《山东化工》 CAS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根据石刻风化及水破坏的原因,提出石刻保护涂料要求,并介绍用作石刻保护涂层的有机硅涂料制备方法及技术指标。
关键词 石刻保护 有机硅涂料 涂料 涂层
下载PDF
内蒙古丰镇市双台山“大明洪武二十九年”石刻考释——兼论明代早期北边防御体系的转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禹 张文平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2007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调查乌兰察布一呼和浩特段明长城大边时发现一处石刻,刻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主要记述了兴筑石刻附近长城的时间、修筑者、所修长城的起止位置及长度等,为研究这段明长城的修筑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 2007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调查乌兰察布一呼和浩特段明长城大边时发现一处石刻,刻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主要记述了兴筑石刻附近长城的时间、修筑者、所修长城的起止位置及长度等,为研究这段明长城的修筑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的文字资料。同时,明代洪武年间北边防御体系的建立与这段长城关系密切,长城与沿边卫所共同构成了点线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永乐时期,明朝调整了北边防御战略,北边防线南撤,这段长城的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洪武二十九年 石刻 北边防御体系
原文传递
元代《平阴张氏新茔碣铭》碑考释
19
作者 裴一璞 《运河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72-184,254,共14页
《平阴张氏新茔碣铭》碑为新近得到保护的元代珍贵石刻,由平阴名儒李之绍撰文。碑文除可补《全元文》之阙外,亦对研究元前期山东地区铁盐官营、会通河开凿及元代吏制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碑文以元代一位吏员为视角,首先介绍了元代山东铁... 《平阴张氏新茔碣铭》碑为新近得到保护的元代珍贵石刻,由平阴名儒李之绍撰文。碑文除可补《全元文》之阙外,亦对研究元前期山东地区铁盐官营、会通河开凿及元代吏制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碑文以元代一位吏员为视角,首先介绍了元代山东铁冶业与盐业的管理和发展,丰富了区域手工业史的研究内容;其次记述了元代会通河的开凿,为了解运河船闸与工程质量提供了新史料;最后梳理了吏员社会交往关系,为研究元代“吏”的选拔转迁致仕制度提供了重要史料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平阴 吏员 碑刻 会通河
原文传递
《全宋文》订补八则:以庐山碑刻文献为中心
20
作者 滑红彬 《图书情报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28,F0003,共6页
众多学者对《全宋文》进行了大量订补工作,成果颇丰。本文以庐山碑刻文献为中心,对《全宋文》进行增补。同时考订这些文章的创作时间、地点及相关背景,并尽量考证作者的生平信息。增加的八篇石刻文章不仅有助于《全宋文》的增补工作,也... 众多学者对《全宋文》进行了大量订补工作,成果颇丰。本文以庐山碑刻文献为中心,对《全宋文》进行增补。同时考订这些文章的创作时间、地点及相关背景,并尽量考证作者的生平信息。增加的八篇石刻文章不仅有助于《全宋文》的增补工作,也为宋代历史研究提供文献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文》订补 庐山 碑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