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的石藏葬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未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3,共9页
宋代石藏葬制的发端一般被认为是治平四年(1067)英宗永厚陵,仔细查考文献可知,此时实以石椁作为变通形式。真正在皇堂内设置地下石藏,始自元丰三年(1080)慈圣光献皇后陵。而在此之前,熙宁八年(1075)韩琦墓已首次特诏构筑石藏。此后,又... 宋代石藏葬制的发端一般被认为是治平四年(1067)英宗永厚陵,仔细查考文献可知,此时实以石椁作为变通形式。真正在皇堂内设置地下石藏,始自元丰三年(1080)慈圣光献皇后陵。而在此之前,熙宁八年(1075)韩琦墓已首次特诏构筑石藏。此后,又有少数与皇帝关系特别密切的王爵及对朝政起重要作用的宰臣得以使用。通过排比北宋后期帝陵、后陵、特制亲王宰臣墓、亲王墓资料,发现在墓室尺寸、石藏尺寸、石门有无等方面都构成了比较明显的等级差别。在考虑宋代墓葬等级问题时,除了地上设施诸因素需要纳入考察视野外,对于特制墓例地下形制的独特之处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石藏 石门 葬制
原文传递
战国秦汉时期褒斜道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久昌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0-65,共6页
战国秦汉时期是褒斜道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从石刻资料和传世文献来看,战国和秦朝时期,褒斜道得到大规模的拓宽改造,栈道工程技术也最早运用于此,为秦的发展和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两汉时期,褒斜道整修最为频繁,规模最大,... 战国秦汉时期是褒斜道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从石刻资料和传世文献来看,战国和秦朝时期,褒斜道得到大规模的拓宽改造,栈道工程技术也最早运用于此,为秦的发展和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两汉时期,褒斜道整修最为频繁,规模最大,成为联系川陕的主要驿道,在促进关中与巴蜀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中原王朝对西部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褒斜道 栈道 石门 凿通 修建
下载PDF
马鞍山“朱然家族墓”墓主再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萃峰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6,共7页
马鞍山朱然墓南侧的雨山一号墓,被学者认定为朱然家族墓,具体来说,有朱然之父朱治与朱然之子朱绩两种观点,但两种观点均无坚实证据。综合墓葬大小与墓中石门可以看出,该墓规格高于朱然墓不少,而朱然家族中并无官爵远高于朱然之人,因此... 马鞍山朱然墓南侧的雨山一号墓,被学者认定为朱然家族墓,具体来说,有朱然之父朱治与朱然之子朱绩两种观点,但两种观点均无坚实证据。综合墓葬大小与墓中石门可以看出,该墓规格高于朱然墓不少,而朱然家族中并无官爵远高于朱然之人,因此墓主当非其家族成员。两墓之间距离、朝向接近的情况,则可从赐葬的角度考虑。而墓中的石门则极有可能是孙吴宗室墓的特有形制,该墓墓主当为孙吴时期的某位宗室,不排除其为孙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然墓 朱然家族墓 孙吴宗室墓 石门 赐葬
原文传递
南朝墓葬石门及人字栱雕刻的制度与来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扬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3-96,141,共15页
本文从墓主身份明确或可推定的墓葬入手,通过考察墓主的终官、爵位与事迹,揭示了南朝墓葬用门乃普及士族的一般性制度礼遇,其等级制度以官品为规范原则,以本官五品为使用下限。在此基础上,发现石门上所使用的人字栱雕刻很可能是以宗室... 本文从墓主身份明确或可推定的墓葬入手,通过考察墓主的终官、爵位与事迹,揭示了南朝墓葬用门乃普及士族的一般性制度礼遇,其等级制度以官品为规范原则,以本官五品为使用下限。在此基础上,发现石门上所使用的人字栱雕刻很可能是以宗室为中心、旁及诏赐的特权。而后本文又分三个维度逐步解明了南朝石门的形成过程:在甬道中置门之葬俗上承东晋,远追西晋;以人字栱雕刻及其载体半月形石额为显著特征的形制或由宋孝武帝创设,其范本越两晋而接汉魏;工匠所雕刻的人字栱,仿照的是江南本地的木构原型。要言之,论文以墓葬石门及人字栱为切入点,关照了南朝的墓葬结构、丧葬礼制与建筑文化等诸方面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 人字栱 丧葬礼制 南朝 东晋
原文传递
从《石头门》看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
5
作者 蔡淑华 盛海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
以吉剧文本《石头门》为研究范例,主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探讨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指出《石头门》在语言使用上的借鉴和融合是非常成功的,作者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对寻找戏曲艺术的脱困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 石头门 吉剧文本 人物语层 土野味儿
下载PDF
柏格理乌蒙山区传教的阶段性对比分析
6
作者 罗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柏格理(S.Pollard)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的传教活动以1904年为界呈现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前期以城市汉族为主,传教艰难;后期以乡村苗族为主,发展迅猛。通过对柏格理两个阶段的传教方略、方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好认识柏格理在... 柏格理(S.Pollard)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的传教活动以1904年为界呈现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前期以城市汉族为主,传教艰难;后期以乡村苗族为主,发展迅猛。通过对柏格理两个阶段的传教方略、方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好认识柏格理在乌蒙山区的传教运动及其对当地苗族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理 石门坎 循道公会
下载PDF
薄煤层前进式采煤方法的应用
7
作者 姜恒本 耿彦春 魏久堂 《煤炭技术》 CAS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简要地介绍了薄煤层前进采煤的巷道布置、回采工艺及巷旁支护等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
关键词 前进式采煤 沿空留巷 薄煤层 回采工艺 巷旁支护 巷道布置
下载PDF
对纸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项目管理
8
作者 于衍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57,共4页
较详细地阐述了纸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诠释了专业的项目管理是纸机电气传动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风险 时间进度表 里程碑 质量控制点
下载PDF
山西晋城曹魏时期拴驴泉摩崖石刻新释
9
作者 张恒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拴驴泉石刻是朝廷为开凿石门、修建栈道而铭刻的摩崖石刻,其年代属于曹魏正始五年无疑;"都治道郎中"等官职反映出因事而设的特点,明显体现曹魏时期职官差遣的具体化倾向;"上党司徒悌"等官员人名书写明显体现其郡望... 拴驴泉石刻是朝廷为开凿石门、修建栈道而铭刻的摩崖石刻,其年代属于曹魏正始五年无疑;"都治道郎中"等官职反映出因事而设的特点,明显体现曹魏时期职官差遣的具体化倾向;"上党司徒悌"等官员人名书写明显体现其郡望的痕迹,反映曹魏时期品评之风盛行,官员升降受其影响。石刻在保存魏晋时期书法文字资料、反映古沁河栈道修建和魏晋时期官职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五年 拴驴泉 石门 “徧桥阁”
下载PDF
龙湖煤矿西二、四采区间石门贯通测量
10
作者 郭长友 祝文锋 《煤炭技术》 CAS 2000年第5期47-48,共2页
介绍了对龙湖矿西二。
关键词 石门 贯通 测量 最佳相遇点 采区 巷道
下载PDF
仙凡幽明之间——汉画像石与“大象其生” 被引量:30
11
作者 孙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117,共37页
汉墓画像石雕刻的题材,除含有吉祥寓意的神话故事及装饰图样外,大部分为墓主人生前起居出行等情况的反映,以期墓主在地下仍延续其尘世间优越的生活;即所谓"大象其生"。画像石中之"楼阁拜谒图"里的受拜谒者即墓主人... 汉墓画像石雕刻的题材,除含有吉祥寓意的神话故事及装饰图样外,大部分为墓主人生前起居出行等情况的反映,以期墓主在地下仍延续其尘世间优越的生活;即所谓"大象其生"。画像石中之"楼阁拜谒图"里的受拜谒者即墓主人,双阙夹峙的楼阁即代表墓主人生前的房舍。汉墓所出装在木棺前挡之铜牌上标出的"天门"一词,乃指墓主之阴宅的大门。而汉代追求的成仙则指肉体的长生。当时尚未信奉死后灵魂升天堂的观念;直到佛教在中国盛行后,往生净土、六道轮回等说才广泛传播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楼阁拜谒图 双阙 交午柱 车马出行 天门 方士 游仙 巫鸿
原文传递
ZGM-123型中速直吹式磨煤机进水事故分析和预防 被引量:8
12
作者 邢希东 刘登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7,共5页
结合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一起直吹式制粉系统ZGM-123型磨煤机进水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该类型事故发生的现象、原因、危害、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明确了主蒸汽压力快速下降和磨煤机电流、出口温度异常变化是该类型事故... 结合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一起直吹式制粉系统ZGM-123型磨煤机进水的事故案例,分析了该类型事故发生的现象、原因、危害、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明确了主蒸汽压力快速下降和磨煤机电流、出口温度异常变化是该类型事故的主要现象,指出石子煤冲洗系统冲洗水采用母管制和系统相关阀门工作环境恶劣造成阀门易磨损卡涩是导致磨煤机进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分析了磨煤机进水发生的2种可能,提出了以优化石子煤冲洗系统和加强运行管理为主的有效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子煤 水力输送 磨煤机进水 液压排渣门 主蒸汽压力
下载PDF
石门何处寻——沈宗骞《石门观瀑图》研究
13
作者 蔡拥华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清代画家沈宗骞所作《石门观瀑图》是人物与山水相结合的佳作,从该作画面来看,作品图像本身并无实景特征,属于明清时期流行的“高士观瀑图”一类的格套化描绘,画家沈宗骞本人在题跋中亦未提及该作品涉及对实际地点的描绘。该作品被命名... 清代画家沈宗骞所作《石门观瀑图》是人物与山水相结合的佳作,从该作画面来看,作品图像本身并无实景特征,属于明清时期流行的“高士观瀑图”一类的格套化描绘,画家沈宗骞本人在题跋中亦未提及该作品涉及对实际地点的描绘。该作品被命名为《石门观瀑图》,从而与“石门”这一实际存在的地点产生联系,但实则为画作完成10年后,周煌在与诸皇子交往互动过程中,通过题写引首为画作定名,及卷后诗文题跋对画面内容的再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对周煌与被重新定名的《石门观瀑图》之间关系的再解读,揭示隐匿在画作及相关行为背后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观瀑图 沈宗骞 周煌 书画收藏 社会交往
原文传递
张大千与《瘗鹤铭》——兼及《石门铭》对“大千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军民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瘗鹤铭》为南朝著名碑刻。张大千受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影响,同时因个人性格特征与《瘗鹤铭》透露出来的笔墨意趣及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对此碑挚爱终生。张大千正是以《瘗鹤铭》为基础,同时亦受《石门铭》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 《瘗鹤铭》为南朝著名碑刻。张大千受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影响,同时因个人性格特征与《瘗鹤铭》透露出来的笔墨意趣及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对此碑挚爱终生。张大千正是以《瘗鹤铭》为基础,同时亦受《石门铭》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体"书法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瘗鹤铭》 《石门铭》 笔墨意趣 道家思想
下载PDF
关于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铭与墓主的推断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晓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文就2007年公布的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阙铭作了重新释读。通过对宋代文献的进一步检查与分析,说明了邓家沱石阙不可能是宋代金石文献著录的广汉绵竹令王君神道石刻。
关键词 邓家沱石阙 广汉绵竹令王君神道 隶韵
原文传递
论芦山东汉三国姜城遗址城门石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煜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36,共12页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姜城城门遗址中出土一具大型石兽,其制作年代在东汉末期,在同时期的城门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本地区东汉晚期以来流行的墓前石雕虎形翼兽是其形象的...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姜城城门遗址中出土一具大型石兽,其制作年代在东汉末期,在同时期的城门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本地区东汉晚期以来流行的墓前石雕虎形翼兽是其形象的直接来源,而这些石雕翼兽可能与中原文化的输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有关。另一方面,该地区当时为汉、夷、羌的交接处,据相关文献记载,此种城门石兽与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心理有关。东汉末年,该地区汉夷关系一度紧张,汉人根据夷人畏惧神灵怪兽的心理,在城门口放置大型石雕虎形翼兽,用来威慑夷人。而此种石兽则在夷人的反叛中被破坏,汉族官吏的颂碑也多次被凿毁,整个城门也毁于兵燹。该石兽、石碑、城门遗存及其毁坏痕迹为当时汉夷关系的一种物证。雅安地区特别流行此种大型有翼石兽或许也与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石雕姜城城门遗址有翼神兽 汉夷关系
原文传递
庐山“三石梁”瀑布小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孟龙 《丹东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11-12,19,共3页
李白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描绘庐山的佳作,诗中的“银河倒挂三石梁” 句被认为描写的是庐山“三叠泉”瀑布。笔者结合文献、古人诗文并与该诗的内容相对照,对其重新考辨,认为李白并没有见过三叠泉瀑布,他所描写的应当是庐山... 李白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描绘庐山的佳作,诗中的“银河倒挂三石梁” 句被认为描写的是庐山“三叠泉”瀑布。笔者结合文献、古人诗文并与该诗的内容相对照,对其重新考辨,认为李白并没有见过三叠泉瀑布,他所描写的应当是庐山“石门涧”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描写 庐山 诗文 描绘 考辨 相对 小考 古人 对照
下载PDF
南朝石墓门图像组配探究——以南京栖霞区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石墓门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5期77-84,共8页
石墓门作为南朝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规格、装饰图案、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墓葬形制、丧葬礼仪、宗教信仰、文化观念,并可以借此窥探南朝线刻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南京栖霞区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石门为例,通过田野考察、绘制线描图、... 石墓门作为南朝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规格、装饰图案、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墓葬形制、丧葬礼仪、宗教信仰、文化观念,并可以借此窥探南朝线刻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南京栖霞区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石门为例,通过田野考察、绘制线描图、图像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从美术考古视角比较分析南朝石墓门图案区域特点、时代特征、图案组合规律及发展演变轨迹,进而探究石墓门图案的内涵、功能及象征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石墓门 装饰 图像 象征
下载PDF
郏县西狮王寺M40、M47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长松 皇甫小够(文/图) +4 位作者 刘焕龙(文/图/摄) 马岩波(图) 郝国强(摄) 蔡可斌 刘斌 《洛阳考古》 2022年第3期3-13,2,共12页
为配合南水北调主河道施工,2010年3月至9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郏县西狮王寺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共清理古墓葬82座。其中,M40出土了一套精美的画像石墓门,M47出土了比较完整的器物组合,是典型的东汉时期墓葬,为研究汉代郏县的经济、... 为配合南水北调主河道施工,2010年3月至9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郏县西狮王寺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共清理古墓葬82座。其中,M40出土了一套精美的画像石墓门,M47出土了比较完整的器物组合,是典型的东汉时期墓葬,为研究汉代郏县的经济、文化、丧葬习俗等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郏县 西狮王寺墓地 画像石墓
原文传递
某水电站截流方案比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元会 张建民 +1 位作者 何小泷 李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截流工程是水电工程建设极其重要的环节。针对截流时龙口水力学指标过高,抛投料流失严重的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通过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S型龙口、S型龙口和导沙坎开孔、河床加糙、拦石栅立体加糙四种截流方式的水力学指标变化规律。结... 截流工程是水电工程建设极其重要的环节。针对截流时龙口水力学指标过高,抛投料流失严重的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通过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S型龙口、S型龙口和导沙坎开孔、河床加糙、拦石栅立体加糙四种截流方式的水力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拦石栅立体加糙方案的龙口落差减少率、龙口流速减少率以及龙口单宽功率减少率分别为10%、30%、20%,此外,该方案还能有效减小抛投料流失率,尤其是大块石料等人工特殊料使用量减少率高达67%,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龙口落差大、流速快、单宽功率大且大块石缺乏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加糙 拦石栅 水利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