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炒制时间对郫县豆瓣酱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丽兰 陈祖明 袁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83-290,共8页
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炒制时间郫县豆瓣酱挥发性风味物质,旨在探析炒制过程中郫县豆瓣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郫... 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炒制时间郫县豆瓣酱挥发性风味物质,旨在探析炒制过程中郫县豆瓣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郫县豆瓣酱在炒制4 min后表现出最强的果香;在炒制5 min后表现出最强的焦香、木香和坚果香;郫县豆瓣酱的辛香随着炒制时间延长而减弱。不同炒制时间郫县豆瓣酱样品的挥发性物质可通过GC-IMS技术较好地分离,在不同炒制时间的5个样品中共检测出9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大,醛类和酯类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包括丁醛、异丁烯醛、2-甲基丙醛、戊醛、3-甲基丁醛、异丁酸异丁酯、丁酸乙酯、乙酸甲酯。由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34种标志性化合物;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焦香、木香和坚果香与大部分香气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辛香与大部分香气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酱 炒制时间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垚 张文刚 +3 位作者 党斌 杨希娟 陈丹硕 郝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71-277,共7页
以肚里黄青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香气分析研究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风味物质以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在炒制时间8 min时其相对含量最... 以肚里黄青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香气分析研究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风味物质以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在炒制时间8 min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46.09%。传统先炒后粉的加工方式较先粉后炒得到的杂环类化合物种类更为丰富,特征焙炒香气更为突出。不同炒制时间及方式共有峰为21个,其中杂环类化合物中的吡嗪类物质是炒制青稞最具代表性的香气成分。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青稞香气由原籽粒的水果香、草香、花香和较弱的油脂香转变为可可香、烤香、坚果香及较少果香为主的典型炒制香气。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炒制8 min和11 min相似度较高,表示其香气组成和含量较为一致,但炒制8 min的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因此8 min可作为最适宜青稞炒制加工时间。本研究可为青稞焙炒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炒制方式 炒制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色差量化和GC-IMS对麦芽炒制程度辨别的分析
3
作者 孔娜 刘双 +4 位作者 盖丽丽 王晓 李佳 房娟娟 董红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分析麦芽炒制过程中色差及气味变化,辨别麦芽的炒制程度。方法:采用色差计分析不同炒制程度麦芽的色差值;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不同炒制程度麦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 目的:分析麦芽炒制过程中色差及气味变化,辨别麦芽的炒制程度。方法:采用色差计分析不同炒制程度麦芽的色差值;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不同炒制程度麦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色差与炒制程度以及与挥发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麦芽外观颜色呈逐渐变暗趋势;色差值聚类分析显示,可通过色差值辨别麦芽炒制程度;通过GC-IMS从麦芽、炒麦芽中共鉴别出2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包含7个醛类、6个酮类、4个醇类、3个酯类、2个烷类和1个呋喃类成分;GC-IMS指纹图谱分析显示,经过炒制,其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均发生了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丙酮、甲基乙基甲酮、戊醛、戊醛二聚体和2-戊基呋喃与其色差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色差值与其中挥发性成分有相关性,可用于麦芽炒制程度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炒制时间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色差分析 炒制程度
原文传递
炒制温度及时间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泮泮 叶兴蓉 +8 位作者 夏伟军 段媛昌 丁茜 冯莉萍 梅双喜 杨增明 崔涛 王京昆 董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8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芩炒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温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炒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InertSustain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 目的:探讨黄芩炒制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温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炒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InertSustain 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并采用上述方法比较不同炒制温度与时间对4个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黄芩炒制后,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单体加热温度升到120℃时,黄芩苷、汉黄芩苷发生苷键断裂,逐渐转化为相应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升到180℃时,出现炭化,黄芩苷、汉黄芩苷未检出,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也随之下降。结论:在炒黄芩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复杂的,除了苷键裂解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复杂反应,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及自身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以保证炒黄芩药效,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炒制 含量测定 温度和时间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leven Bioactive Constituents 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ing Influence under Orthogonal Design
5
作者 Li-Hong Chen Yuan Sun +8 位作者 Hao Cai Shuang Guo Xia-Chang Wang Wei-Dong Li Chun-Qin Mao Xun-Hong Liu Lin-Yong Yan Heng-Li Jiang Tu-Lin L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2022年第3期395-401,共7页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eliable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ly quantify 11 markers and explore the quality variation 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Materials and Methods: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eliable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ly quantify 11 markers and explore the quality variation 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Materials and Methods: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1 markers(nine flavonoids and two triterpenoid saponins)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The changes to the 11 markers 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n orthogonal design with three input factors.Results:The established method was precise,accurate,and sensitive enough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11 markers in honey-processed licorice.Intuitive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1)the soaking time of crude licorice,stir-frying temperature,and stir-frying time remarkably influenced the content of liquiritin apioside,signify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liquiritin apioside to liquiritin or transformation of liquiritin apioside to isoliquiritin apioside,(2)stir-frying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licorice-saponin G2,(3)stir-frying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three input factors,(4)in terms of composition,honey fried licoric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wo components,namely liquiritin apioside and licorice-saponin G2.Conclusions:Honey processing influenced the content of the 11 licorice analytes differently.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first report on how the quality of honey-processed licorice varies under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suggests the optimal levels of the investigated three factors as A2B2C3 according to the degrees of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11 components.Specifically,the soaking time of crude licorice with honey solution,stir-frying temperature,and stir-frying time were 40 min,100°C,and 20 min,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ey-processed licorice processing influence soaking time stir-frying temperature stir-frying time
原文传递
CY-50型炒药机在2018年不同节气使用的最佳炒药时间
6
作者 王议忆 李卫先 +1 位作者 杨先国 李福元 《辽宁化工》 CAS 2020年第5期457-459,464,共4页
目的研究CY-50型炒药机在2018年不同节气使用的最佳炒药时间。方法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用15、20、25、30 min麸炒中药,根据成品颜色质量来选取最佳时间。结论麸炒枳壳在2018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 目的研究CY-50型炒药机在2018年不同节气使用的最佳炒药时间。方法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用15、20、25、30 min麸炒中药,根据成品颜色质量来选取最佳时间。结论麸炒枳壳在2018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炒25、20、25、30 min是最佳炒药时间;麸炒薏苡仁在2018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炒20、15、20、25 min是最佳炒药时间;麸炒山药在2018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炒25、20、25、30 min是最佳炒药时间;麸炒白术在2018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CY-50型炒药机设定250℃,分别炒30、25、30、35 min是最佳炒药时间。以上设定的温度和时间成品性状最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色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50型炒药机 不同季节 麸炒中药 最佳炒药时间
下载PDF
基于颜色变化的麸炒白术最佳炮制火候的客观量化判别 被引量:19
7
作者 梁乙川 郭换 +4 位作者 刘素娟 陶明宝 陈林 刘友平 陈鸿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拟建立麸炒白术最佳炮制火候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白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及改进该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中药饮片炮制火候判别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色度分析原理,引入色度空间参数L*,a*,b*(L*... 目的:拟建立麸炒白术最佳炮制火候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白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及改进该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中药饮片炮制火候判别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色度分析原理,引入色度空间参数L*,a*,b*(L*为亮度,a*为红绿色度值,b*为黄蓝色度值)值,采用色彩色差计对麸炒白术饮片颜色进行客观量化。经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建立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火候的数学判别模型和双侧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色度空间参数L*,b*的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火候的数学判别模型(判别符合率100%)及双侧90%参考值范围。麸炒12 min时白术达最佳炮制火候,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1)为炮制时间=0.675×L*+0.972×b*-49.365,函数值范围为10.103 6~16.051 4。判别函数式(2)为炮制时间=0.884×L*-0.998×b*-11.277,函数值范围为-6.366 0~0.496 7。双侧90%参考值范围为L*44.127 8~47.661 2和b*30.674 5~34.112 3。结论:基于颜色变化能够实现麸炒白术最佳炮制火候的客观量化判别,后续将探索不同炮制火候的麸炒白术饮片颜色与药效作用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颜色变化 火候判别 客观量化 饮片 色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