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黄学思 李文敏 +3 位作者 张小琳 贾晶 张慧慧 吴纯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86-1791,共6页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 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b*(3.786~6.558) 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 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制 色彩色差计 电子鼻 火候 槟榔
原文传递
焦栀子炒制过程中HPLC图谱变化与外观颜色的动态关联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雪 李晓庆 +8 位作者 王云 李玲云 戴业佳 王清浩 麻印莲 宋嬿 张玉莲 吕婷婷 张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029-4037,共9页
目的分析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彩分析仪对焦栀子炒制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色度值测定,并利用HPLC整体图谱分析对焦栀子过程样品中共有成分进行指认和相对峰面积计算,同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焦栀子过... 目的分析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彩分析仪对焦栀子炒制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色度值测定,并利用HPLC整体图谱分析对焦栀子过程样品中共有成分进行指认和相对峰面积计算,同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焦栀子过程样品进行颜色与成分关联与判别分析。结果本实验共筛选出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总色值(E*ab)高度相关的8个成分,即羟异栀子苷、6″-香豆酰京尼平龙胆二糖苷、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及峰I6、I12、C1、C2,此8种成分含量随焦栀子炒制颜色加深呈下降趋势。且实验结果显示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鸡屎藤次苷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II、西红花苷-I及峰C1、C2、C4、C6、C7为含量变化较显著的10个成分。结论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是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外观颜色变化高度相关且含量变化显著的成分,可作为焦栀子质量控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栀子 炒制 HPLC 质量标志物 颜色 色度值 多元统计分析 色彩分析仪 动态关联 羟异栀子苷 6″-香豆酰京尼平龙胆二糖苷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鸡屎藤次苷甲酯 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
原文传递
山药清炒炮制前后物料性质及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天朝 贾晴晴 +3 位作者 李瑞颖 马彦江 王娇 程思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1-95,共5页
目的探究清炒炮制对山药物性参数、主要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山药清炒炮制品为研究对象,测定物性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淀粉、多糖及尿囊素含量,运用SPSS22.0软件对清炒工艺、物性参数及主... 目的探究清炒炮制对山药物性参数、主要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山药清炒炮制品为研究对象,测定物性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淀粉、多糖及尿囊素含量,运用SPSS22.0软件对清炒工艺、物性参数及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药不同清炒炮制品物性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氧化值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吸水率与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清炒炮制后山药总淀粉含量降低,多糖含量升高,尿囊素消失,有新物质产生。结论山药清炒炮制后物料性质、主要成分、指标性成分变化显著;清炒工艺、物性参数与主要成分间相互影响;指标性成分尿囊素与新物质、淀粉与多糖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清炒炮制 物料性质 含量测定 相关性
下载PDF
《金匮要略》中甘草炮制的文献考证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新颜 朱晶晶 朱建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1-187,共7页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金匮要略》所载方剂14首,其中6首含有甘草,包括桂枝芍药知母汤、苓桂术甘汤、橘皮竹茹汤、麦门冬汤、甘姜苓术汤、厚朴七物汤。这6首方剂中的甘草均无炮制要求。为明确这6首方剂的甘草炮制,通过《金...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金匮要略》所载方剂14首,其中6首含有甘草,包括桂枝芍药知母汤、苓桂术甘汤、橘皮竹茹汤、麦门冬汤、甘姜苓术汤、厚朴七物汤。这6首方剂中的甘草均无炮制要求。为明确这6首方剂的甘草炮制,通过《金匮要略》通行本与吴迁本甘草炮制的对照,《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甘草炮制的对照,《伤寒杂病论》主要传本甘草炮制的分析,梳理两晋至宋元医书转载的上述6首方剂中甘草的炮制情况,以及汉至宋元时期的甘草炮制沿革,从文献考证的角度推断出这6首经典名方所用甘草炮制法为“炙”。继而回顾炙法历史,阐明“炙”为直火烘烤,接近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单炒(清炒)法,建议上述6首方剂均使用炒甘草。该文可为《金匮要略》经典名方的其他关键信息考证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甘草 炒制 吴迁本 《金匮要略》 炮制方法 炙法
原文传递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柴胡醋炙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建业 郑宁宁 +6 位作者 孙淑军 房军伟 王洋 李倩华 曹慧娟 赵婧 张永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717-1720,I0011,共5页
目的:通过血清代谢组学,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从而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次以整体观指导下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对机体产生效应的差异。通过对Wistar大... 目的:通过血清代谢组学,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从而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次以整体观指导下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对机体产生效应的差异。通过对Wistar大鼠灌胃1、4、7 d后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代谢角度分析柴胡醋炙前后生物学效应的差异。结果:通过大鼠体内代谢物质以及代谢通路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血清代谢层面,醋炙后的柴胡与生柴胡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差别。结论:生柴胡经过醋炙以后,会引起诸如脂肪代谢、肠道菌群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的不同,从而产生与生柴胡不同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醋炙 代谢组学 炮制
下载PDF
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炮制降低雷公藤心毒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宋玲玲 王君明 +3 位作者 关月晨 王彦嵋 弓明珠 李炳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8-675,共8页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诱导的心毒性的减毒作用,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初探炮制减毒机制。雷公藤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清炒品、金钱草炒炙品、绿豆炒炙品、白芍炒炙品、甘草炒炙品、醋炙品)均...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诱导的心毒性的减毒作用,并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初探炮制减毒机制。雷公藤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清炒品、金钱草炒炙品、绿豆炒炙品、白芍炒炙品、甘草炒炙品、醋炙品)均以2 g·kg^(-1)(以生药计)的剂量被灌胃给予小鼠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24 h,通过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其减毒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心组织Nrf2/HO-1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以及试剂盒法对部分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初探其减毒机制。雷公藤生品给药诱导小鼠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心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以及心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金钱草炒炙品、绿豆炒炙品、白芍炒炙品、甘草炒炙品、醋炙品给药后均在不同程度上逆转了雷公藤诱导的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P<0.01),其中尤以金钱草炒炙品的逆转率为最高。综上,采用金钱草、绿豆、白芍、甘草分别炒炙,以及醋炙法炮制,均对雷公藤诱导的心毒性有减毒作用,且以金钱草炒炙法的减毒作用更佳,减毒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所介导的心抗氧化防御并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炒炙法 炮制减毒 心毒性
原文传递
炒制对栀子饮片中鞣质含量及吸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姚蓝 孟江 +5 位作者 张村 顾雪竹 于定荣 麻印莲 黄琪 刘慧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最高...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最高。栀子炒炭品的pH普遍高于炒焦品。栀子及其炒制品电导率没有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栀子及其炒制品的吸附率及其鞣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炒焦、炒炭品的指标,pH可以作为栀子焦品与炭品的区别指标。为栀子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炒制 炮制原理 鞣质 吸附力
原文传递
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中药炮制共性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彦钧 张转红 +4 位作者 高飞云 刘婷 孙宇靖 张育贵 李越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中药炮制是中药用药的一大特色,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对中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使其更加符合临床病证需要,充分发挥中药使用价值。炎症性肠病是病因不明,病患率在逐年增加的一种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者从中医辨证、辨病、辨体质、等多方... 中药炮制是中药用药的一大特色,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对中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使其更加符合临床病证需要,充分发挥中药使用价值。炎症性肠病是病因不明,病患率在逐年增加的一种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者从中医辨证、辨病、辨体质、等多方面为出发点,探究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中药在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炮制品使用不明确、炮制增效研究缺乏重视等现状。因此,在通过归纳炎症性肠病的病因、治法及已有关于炎症性肠病炮制中药研究中,归纳认为炒制可以迎合炎症性肠病患者脾虚弱的特点,炮制辅料麦麸、灶心土、黄酒、食醋及米泔水等具有提升药效,增强“健脾”功用;中药在炮制后可以提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效物质基础含量,达到提高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炎症性肠病 炒制 炮制辅料 麦麸
原文传递
正交法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静 蒋晓煌 +1 位作者 周孟辉 蒋孟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柚皮苷、总黄酮和煎出物含量等多指标评价全概率综合评分法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紫外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砂烫骨碎补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加热炮制3mi... 目的: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柚皮苷、总黄酮和煎出物含量等多指标评价全概率综合评分法优选砂烫骨碎补的炮制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紫外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砂烫骨碎补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加热炮制3min、用6倍量油砂。结论:该工艺炮制出的骨碎补质量好,工艺参数量化,可操作性强,为砂烫骨碎补炮制工艺规范化提供了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砂烫 正交设计 炮制工艺 柚皮苷 总黄酮
原文传递
清炒法炮制粉葛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与工艺、物性及颜色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璇 李瑞颖 +3 位作者 马彦江 宋晨歌 位玉蝶 陈天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414-2418,2429,共6页
目的:研究清炒法炮制过程中粉葛主要化学成分与工艺、物性及颜色的动态变化,以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阶段粉葛样品的物性参数(氧化值、膨胀度、堆密度、pH值),利用影像设备、Photoshop软件等获取炮制品图片的颜色变化值,采用紫... 目的:研究清炒法炮制过程中粉葛主要化学成分与工艺、物性及颜色的动态变化,以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阶段粉葛样品的物性参数(氧化值、膨胀度、堆密度、pH值),利用影像设备、Photoshop软件等获取炮制品图片的颜色变化值,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粉葛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运用双波长法测定粉葛中总淀粉含量,最后对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查、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强,粉葛中总淀粉含量降低,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先增高再降低,两者呈负相关。粉葛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与氧化性、红-绿色轴值呈明显正相关性,与膨胀度成明显负相关,淀粉含量与堆密度呈明显负相关。主要化学成分与部分物性参数及色度值线性回归显著。结论:粉葛在清炒法炮制过程中,参数间可能存在转化。部分颜色变化和物性参数数据可以作为评价炮制程度及合格与否的标准,弥补传统人为判断造成炮制品质量无法统一的不足,从而规范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清炒法炮制 物性 含量测定 相关性
原文传递
Optimization and pharmacodynamic evaluation of stir-frying with bran for Tangshen processing
11
作者 Xiao-Ming Qi Xiao-Qin Liu +4 位作者 Xiang-Long Meng Xiao-Yan Zhang Xiao-Juan Su Chen-Xu Ning Shuo-Sheng Zhang 《TMR Pharmac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Backgroun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quires special processing before it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In particular,Tangshen stir-fried with wheat bran smoke has been found to enhanc... Backgroun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quires special processing before it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In particular,Tangshen stir-fried with wheat bran smoke has been found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spleen.However,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and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Tangshen fried with bran.Therefore,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ptimize the method of stir-frying with bran for Tangshen processing and to compare the anti-fatigue and hypoxia-resistance effects of Tangshen before and after bran-frying.Methods: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frying temperature,frying time,and the bran-to-Tangshen ratio,using lobetyolin as the indicator.The swimming time of mice and the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lactate dehydrogenase,and blood glucose in fatigued mice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angshen was fried with bran.Additionally,the hypoxic resistance ability of Tangshen before and after bran-frying was determined through normobaric hypoxia test and sodium nitrite poisoning test.Results:The optimal bran-frying conditions for Tangshen processing were determined as:frying temperature of 167°C,frying time of 2.67 min,and the bran-to-Tangshen ratio of 50:100.Pharmacodynamic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angsh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LU content(P<0.01)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DH content(P<0.01)both before and after bran-frying.While both traditional and new bran-frying metho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muscle glycogen(P<0.05),the optimized method in this study also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content of liver glycogen(P<0.05).The traditional method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survival time of mice from sodium nitrite poisoning(P<0.05).Conclusion: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prove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in optimizing the stir-frying process with bran for Tangshen processing.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angshen possesses anti-fatigue and hypoxia-resistance effects both before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shen LOBETYOLIN stir-frying with bran Chinese crude drug processing ANTI-FATIGUE hypoxia-resistance
下载PDF
斑蝥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振凌 王正益 +3 位作者 孙水平 李军 张广强 苗明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25,共4页
比较了斑蝥去头足翅前后的生品、米炒品、碱处理新法炮制品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及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炮制品毒性小于生品,去头足翅后毒性增大,碱处理炮制新法优于药典米炒法。
关键词 斑蝥 米炒 碱处理 毒性 抗肿瘤
下载PDF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C,加热1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C,加热1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灸白芍 芍药苷 芍药总苷 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
下载PDF
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研究思路探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京胜 金利思 +1 位作者 王孙富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0-683,共4页
麦麸是常用的固体炮制辅料之一,用于中药炮制的麸炒法,以达到增强疗效,吸附油脂,去除药物的不良气味,均匀传热,使药物色泽一致,减少药物对人体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作用。目前,关于麦麸的化学成分、药用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炮制作用等研... 麦麸是常用的固体炮制辅料之一,用于中药炮制的麸炒法,以达到增强疗效,吸附油脂,去除药物的不良气味,均匀传热,使药物色泽一致,减少药物对人体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作用。目前,关于麦麸的化学成分、药用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炮制作用等研究较少,严重影响了麦麸的临床使用。文章从麦麸的历史沿革、现代研究、存在问题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临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炮制辅料 研究思路 麸炒法 中药炮制 标准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优选巴戟天酒炙工艺及炮制前后药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梦云 秦祎苒 +1 位作者 刘秋怡 丁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208-6215,共8页
目的优选巴戟天酒炙工艺,并比较炮制前后对环磷酰胺所致生精障碍雄性小鼠生殖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4种寡糖总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方差分析和熵权逼近理想... 目的优选巴戟天酒炙工艺,并比较炮制前后对环磷酰胺所致生精障碍雄性小鼠生殖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4种寡糖总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方差分析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筛选酒炙巴戟天的工艺参数,并比较巴戟天酒炙前后对环磷酰胺所致生精障碍雄性小鼠生殖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酒炙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参数:100 g饮片加黄酒20 mL,密闭闷润2 h,炒制温度60℃,炒制时间7 min,于50℃干燥1 h。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巴戟天酒炙后总寡糖对模型小鼠生殖氧化应激作用明显优于生品总寡糖(P<0.05)。结论首次运用熵权TOPSIS法优选巴戟天酒炙工艺,结果简便、准确、可行;药效实验结果为巴戟天酒炙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炙巴戟天 炮制工艺 寡糖 正交试验 熵权TOPSIS法 生殖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不同盐制方法对牛膝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振凌 胡婷婷 +1 位作者 田双双 吴金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比较盐粒拌炒和盐水炙牛膝2种不同方法对牛膝中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含量的影响,为牛膝盐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甲酸(16∶84∶0.... 目的:比较盐粒拌炒和盐水炙牛膝2种不同方法对牛膝中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含量的影响,为牛膝盐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甲酸(16∶84∶0.1),检测波长250 nm。以牛膝生品为参考,考察2种盐制方法对牛膝中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盐水炙样品中以每100 g牛膝加食盐1 g,在150~180℃下炒制15 min的含量最高,盐粒拌炒样品以每100 g牛膝加食盐2 g,150~180℃炒制4 min的含量最高。盐水炙样品中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质量分数均以3号样品为最高,分别为0.083%,0.015 7%,0.010%;盐粒拌炒样品中三者的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019 1%,0.012 3%。结论:盐粒拌炒牛膝的样品中3种甾酮类成分的含量均大于生品和盐水炙牛膝的样品,2种不同盐制方法对牛膝中有效成分均有影响,为牛膝盐制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盐水炙 盐粒拌炒 β-蜕皮甾酮 25R-牛膝甾酮 25S-牛膝甾酮 炮制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颜色变化的酒白芍质量标准及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杨 甄臻 +4 位作者 隆毅 崔伟亮 李慧芬 张学兰 关永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41-2145,共5页
目的:测定白芍及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色度值,并对其与炮制工艺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色差仪测定白芍及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的色度值L^(*)、a^(*)、b^(*),计算其双侧90%参考范围,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 21.0软件建立L^(*)、a^... 目的:测定白芍及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色度值,并对其与炮制工艺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色差仪测定白芍及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的色度值L^(*)、a^(*)、b^(*),计算其双侧90%参考范围,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 21.0软件建立L^(*)、a^(*)、b^(*)与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的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白芍与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中化学基团的变化情况。结果:酒白芍炮制适中品色度值双侧90%参考范围为0.40≤a^(*)≤0.67,并建立了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红外光谱显示白芍酒炙后诱导效应减弱、共轭效应增强。结论:色差仪可以实现不同炮制程度酒白芍饮片外观颜色的客观化评判,基于颜色变化建立的非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式可为制定客观化的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酒炙 色度值 炮制工艺 相关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黄精的酒炙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修娟 党艳妮 +5 位作者 许海燕 马存德 许刚 陈衍斌 刘明东 杨新杰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黄精的酒炙工艺,并对炮制前后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酒黄精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性状等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结合满意度函数法进行工艺...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满意度函数法优化黄精的酒炙工艺,并对炮制前后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酒黄精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性状等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结合满意度函数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确定黄精的最佳酒炙工艺;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及ABTS自由基测定法比较黄精及酒黄精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酒黄精的最佳工艺为:闷润5 h,蒸制2 h,蒸制3次。在此条件下,所得酒黄精色泽黑润,酒香浓烈,嚼之黏性足,微甜,符合《中国药典》中的要求;验证性试验的平均总体满意度为0.98,RSD=1.35%。黄精炮制前后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呈浓度依赖性,其抗氧化性能力与酒炙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结论采用正交试验-满意度函数法进行黄精酒炙工艺的优化,可部分消除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所得工艺参数更加稳定、可靠;酒炙对黄精的抗氧化性存在一定的影响,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酒炙工艺 炮制 正交试验 满意度函数 抗氧化性 DPPH ABTS 清除率
原文传递
清炒番石榴叶的炮制工艺研究
19
作者 邓仙梅 甘柯林 +1 位作者 唐铁鑫 曹娟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7期41-45,共5页
目的:优选清炒番石榴叶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生产提供实验指导。方法:以外观性状、金丝桃苷含量、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投药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清炒番石榴叶质量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清炒番石榴叶的最佳... 目的:优选清炒番石榴叶的炮制工艺,为该饮片的生产提供实验指导。方法:以外观性状、金丝桃苷含量、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投药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清炒番石榴叶质量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清炒番石榴叶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影响样品中的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的因素大小排序为炒制时间>炒制温度>投药量,其中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投药量的影响则不显著。优选出清炒番石榴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80℃清炒2 min,投药量为30 g。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清炒番石榴叶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生产清炒番石榴叶饮片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番石榴叶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法 含量 性状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和熵权TOPSIS法优化酒炙甘草炮制工艺
20
作者 郭晶晶 史彦蕾 +5 位作者 李硕 杨志军 杨秀娟 段国建 田一虹 李越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和熵权TOPSIS法优化甘草酒炙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甘草酒炙工艺,选择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和总黄酮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方差分析和熵权TOPSIS法筛选酒炙甘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酒炙甘草的最佳炮制...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和熵权TOPSIS法优化甘草酒炙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甘草酒炙工艺,选择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和总黄酮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方差分析和熵权TOPSIS法筛选酒炙甘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酒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100 g生甘草饮片加10 g黄酒,闷润1.5 h,70℃炮制5 min。结论首次采用熵权TOPSIS法优选甘草酒炙工艺,结果稳定、可行,为酒炙甘草进一步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炙甘草 炮炙工艺 正交设计 熵权TOPSIS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