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这世界,其实就是一场婚礼——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研究路径
1
作者
周晓虹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共26页
欧文·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曼福德·库恩的结构角色论和布鲁默的过程角色论的兼容并蓄,戈夫曼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汲取各方所长,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拟剧理论。最早阐释这一理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欧文·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曼福德·库恩的结构角色论和布鲁默的过程角色论的兼容并蓄,戈夫曼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汲取各方所长,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拟剧理论。最早阐释这一理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以个体“表演”和“剧班”共谋等丰富的戏剧学概念,描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整饰自我形象,呈现出互动世界的正常之序;随后,在《污名》中,他则讨论了污名者和潜在污名者这两种彼此相关的另类群体,在遭贬或可能遭贬的情境下,如何通过对污名的整饰维持自我呈现的非常之道。通过对戈夫曼独特的生命史解读,能够知晓其作品更像是一部部加密版的个人传记,或者说他的社会学想象力直接来自其异常丰富的另类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拟剧理论
印象整饰
污名整饰
定性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污名管理沟通理论视角下女性对于痛经的认知与应对
2
作者
邹文雪
杨小雅
黄莉瑶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46-63,共18页
污名是一种深具贬损性的传播现象。被污名化的健康议题在个体身心及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对其发生与应对的考察是从文化维度探究健康现象的重要议题。通过对34名女性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女性面临的痛经污名及应对策略。...
污名是一种深具贬损性的传播现象。被污名化的健康议题在个体身心及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对其发生与应对的考察是从文化维度探究健康现象的重要议题。通过对34名女性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女性面临的痛经污名及应对策略。借助污名管理沟通理论的视角,分析表明痛经污名主要表现为软弱与累赘的象征、咎由自取的恶果及对母职的威胁,女性采用了默许、逃避、质疑和全面挑战等策略,在个人与公众层面强化或反抗着痛经污名。研究揭示了痛经污名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指出女性健康议题与性别规范、亲子关系、职场权力等因素的紧密勾连,从社会文化角度为女性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公共卫生政策如何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女性生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污名
污名管理沟通理论
女性健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这世界,其实就是一场婚礼——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研究路径
1
作者
周晓虹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共2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23ASH001)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NJU-ZYR-01005)。
文摘
欧文·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曼福德·库恩的结构角色论和布鲁默的过程角色论的兼容并蓄,戈夫曼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汲取各方所长,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拟剧理论。最早阐释这一理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以个体“表演”和“剧班”共谋等丰富的戏剧学概念,描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整饰自我形象,呈现出互动世界的正常之序;随后,在《污名》中,他则讨论了污名者和潜在污名者这两种彼此相关的另类群体,在遭贬或可能遭贬的情境下,如何通过对污名的整饰维持自我呈现的非常之道。通过对戈夫曼独特的生命史解读,能够知晓其作品更像是一部部加密版的个人传记,或者说他的社会学想象力直接来自其异常丰富的另类经历。
关键词
戈夫曼
拟剧理论
印象整饰
污名整饰
定性研究方法
Keywords
Goffman
dramaturgical
theory
impression
management
stigma
managemen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污名管理沟通理论视角下女性对于痛经的认知与应对
2
作者
邹文雪
杨小雅
黄莉瑶
机构
美国卡莱罗纳海岸大学传播媒体和文化系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46-63,共18页
文摘
污名是一种深具贬损性的传播现象。被污名化的健康议题在个体身心及社会文化层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对其发生与应对的考察是从文化维度探究健康现象的重要议题。通过对34名女性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探讨了中国女性面临的痛经污名及应对策略。借助污名管理沟通理论的视角,分析表明痛经污名主要表现为软弱与累赘的象征、咎由自取的恶果及对母职的威胁,女性采用了默许、逃避、质疑和全面挑战等策略,在个人与公众层面强化或反抗着痛经污名。研究揭示了痛经污名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指出女性健康议题与性别规范、亲子关系、职场权力等因素的紧密勾连,从社会文化角度为女性健康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公共卫生政策如何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女性生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痛经
污名
污名管理沟通理论
女性健康
Keywords
Dysmenorrhea
stigma
stigma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Women's
Health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711.5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这世界,其实就是一场婚礼——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研究路径
周晓虹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污名管理沟通理论视角下女性对于痛经的认知与应对
邹文雪
杨小雅
黄莉瑶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