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证”的三大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汪小敏 曹林忠 +5 位作者 张晓刚 张虎林 郭成龙 秦大平 苏亮磊 邬明峻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6-970,共5页
糖皮质激素的不规范使用致使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三大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探究SANFH中医"证"的分子学机制,已取得初... 糖皮质激素的不规范使用致使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三大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探究SANFH中医"证"的分子学机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笔者查阅最近几年相关文献,将SANFH中医"证"的三大组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中医药治疗SANFH的前景,以期更好地指导科研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中医“证”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天胜 滕寿发 +3 位作者 张英霞 马湘桥 丁海蛟 郭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处理,...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处理,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空骨陷窝率(20.38±3.55比34.01±3.85)、骨髓坏死面积比(9.19±2.85比19.42±4.57)及骨小梁体积比(38.01±3.54比28.58±4.15)比较,观察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1.84±0.27 ng/ml比8.46±1.1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方式可能是通过降低机体血清TNF-α水平达到修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骨髓基质干细胞 TNF-Α水平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回医烙灸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家兔血流变、血脂及骨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林瑞珠 朱宁 +4 位作者 许建峰 刘剑 马奇 王月 陈美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回医烙灸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家兔血流变、血脂及骨形态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回医烙灸治疗SA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每组8只。使用糖皮质激素复制SANFH模型,回医烙灸... 目的研究回医烙灸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家兔血流变、血脂及骨形态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回医烙灸治疗SA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每组8只。使用糖皮质激素复制SANFH模型,回医烙灸组烙灸家兔肾俞穴和髋关节局部,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予任何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血流变(包括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及骨形态学的观测和比较。结果模型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TG、TC、空骨陷窝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回医烙灸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黏度、血脂,降低股骨头内空骨陷窝率,从而对早期SANFH产生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回医烙灸疗法 血液流变学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骨形态学 家兔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喻钧伦 唐曦 +3 位作者 肖文 黄雨 罗天友 吴少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技术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 目的探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技术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髋周臀大肌注射GDNF(8.0μg/只),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1周。分别于第5、10、15、20天进行股骨头多排螺旋CT、显微CT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结果影像学观察示,GDNF注射后第15天开始,实验组股骨头骨小梁逐渐丰富、密集,间距变窄,骨皮质厚度及密度增加;对照组股骨头骨小梁分布稀疏,间距增宽,部分断裂,骨质密度减低。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矿物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股骨头内骨小梁粗大,骨细胞分布广泛,细胞核着色深,脂肪细胞分布较少;对照组骨小梁分布稀疏,形态不完整,部分断裂,骨细胞空陷窝和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和造血细胞减少。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细胞空陷窝率分别为:13.3±3.2%、10.6±2.4%和71.0±7.5%、78.6±5.3%,两组比较,实验组骨细胞空陷窝率显著减低(P<0.05)。结论 GDNF可通过抑制骨细胞坏死,保持骨小梁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显微CT 骨密度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头组织VEGF、CD31、ALP、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辉辉 李索咪 +3 位作者 范梦强 方亮 倪梦婷 童培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 P)联合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 N FH)大鼠股骨头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碱性磷酸酶(ALP)、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R P)联合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 N FH)大鼠股骨头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碱性磷酸酶(ALP)、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PRP组、联合组。利用内毒素联合激素方法建立SANFH模型,相应给药治疗,治疗6周后处死,并取出双侧股骨头,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CD31、ALP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小梁稀疏变细,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空骨陷窝大量存在(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股骨头中VEGF、CD31、ALP、和β-catenin阳性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联合组上调水平最为显著(P<0.01,P<0.05)。结论:PRP、桃红四物汤及两者联合治疗可明显上调VEGF、CD31、ALP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增加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区新骨形成,从而有效治疗SA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桃红四物汤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碱性磷酸酶 Β-连环蛋白
原文传递
活血补肾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VEGF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颜冰 王和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股骨头局部的表达改变及活血补肾汤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高、中、低剂量中药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各组于给药后...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股骨头局部的表达改变及活血补肾汤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高、中、低剂量中药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各组于给药后的4、8、12周分别处死后取一侧股骨头,免疫组化SP法测定VEGF含量,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4周时,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即表达增强。第8周:高、中、低剂量中药组VEGF灰度值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即VEGF表达明显增强;12周时高、中、低剂量组的VEGF灰度表达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即VEGF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结论:激素可导致股骨头局部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4周时有代偿性增高),活血补肾汤可显著提高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及新骨生成。可能是其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活血补肾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从痰瘀理论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长征 侯德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68-170,共3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迅速,若在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将出现股骨头的塌陷,预后多不良。属骨科的疑难杂症之一。该文从痰瘀角度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通过对痰瘀理论的探索,结合现代医学对痰瘀及激素性股...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迅速,若在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将出现股骨头的塌陷,预后多不良。属骨科的疑难杂症之一。该文从痰瘀角度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通过对痰瘀理论的探索,结合现代医学对痰瘀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认为痰湿蕴结、脉络瘀阻是其发病的关键。在治疗上宜痰瘀同治,以化痰除湿、活血通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痰瘀 痰湿蕴结 脉络瘀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红星 黄媛霞 +2 位作者 徐海斌 吴大鹏 王磊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索他汀类药物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片,对照组患者服用活血补肾方汤剂进行治疗,12周后对上述患者进行脂联素、TNF-α、血脂、血糖... 目的探索他汀类药物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片,对照组患者服用活血补肾方汤剂进行治疗,12周后对上述患者进行脂联素、TNF-α、血脂、血糖检测并进行Harris和VAS评分。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脂联素明显升高,TNF-α、血脂和血糖明显降低(P<0.05);(2)研究组Harris评分为93.69±2.03,VAS评分为4.13±0.0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5.0%和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和77.5%)(P<0.05);(4)随访后,研究组Harri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评分有显著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血脂、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等作用机制,有效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进程,预防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活血补肾方汤剂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干预 机制
下载PDF
从痰论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PG/RANK/RANKL信号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汪小敏 曹林忠 +4 位作者 宋敏 李俊 赵希云 刘新宇 苏亮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近年来,激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SANFH疗效确切,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缺乏药效学机理的分子生物学依据,尚未达到标准化治疗水平。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为临床防治骨代谢疾... 近年来,激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SANFH疗效确切,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缺乏药效学机理的分子生物学依据,尚未达到标准化治疗水平。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为临床防治骨代谢疾病开辟了新途径。该信号通路与SANFH"脾虚生痰-由痰致瘀-因瘀致痹"的病机演变密切相关,从痰论治SANFH的分子生物学效应最终可通过该信号通路调控的微观信息来表达。本文探讨从痰论治SANFH与OPG/RANK/RANKL信号调控机制的相关性,结合骨代谢调控机制探讨SANFH的中医辨治,为临床及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OPG/RANK/RANKL信号通路 从痰论治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电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白良川 许冠荪 +1 位作者 张荣军 柳刚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30只家兔 ,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后两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选用环跳、髀关、悬钟等穴位电针治疗。测定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 ,了解即时效应和 2...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30只家兔 ,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后两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选用环跳、髀关、悬钟等穴位电针治疗。测定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 ,了解即时效应和 2周后效应。结果 :针刺后局部组织血流量即时效应显著减少 (P <0 .0 1 ) ,而经过 2周治疗后局部组织血流量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局部组织血流量 中医
下载PDF
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红梅 魏迎辰 +1 位作者 李楠 王和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组织中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6只,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36)...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组织中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6只,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36)。应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法制作SANFH模型。造模后随机选取正常组2只、造模组4只处死,用于模型鉴定。再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n=8),中药低(n=8)、中(n=8)和高(n=8)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d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以6.44 g/(kg·d)、9.66 g/(kg·d)、12.88 g/(kg·d)灌胃温阳补肾方汤剂,连续8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PG、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高于正常组(t=17.085, P <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OPG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1),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1);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OPG mRNA表达明显升高(P <0.01),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1);中药中、高剂量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温阳补肾方能提高兔SANFH股骨头组织中OPG的mRNA表达,抑制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温阳补肾方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韩杰 王世鑫 +3 位作者 莫坚 王大伟 周龙清 韩林轩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mRNA的影响。方法运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强龙造模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分为生理盐水组...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mRNA的影响。方法运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强龙造模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骨肽组、三七总皂苷组各10只,分别于股骨头局部注入生理盐水、复方骨肽及三七总皂苷,连续治疗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骨组织VEGF及BMP-2的mRNA表达量。结果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与复方骨肽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三七总皂苷组高于骨肽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提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的VEGF mRNA和BMP2mRNA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三七总皂苷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形态形成蛋白 信使RNA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纪志华 贾丙申 +3 位作者 周立义 付昆 孟志斌 于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均于内固定术后2周内进行旋股内、外侧动脉...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均于内固定术后2周内进行旋股内、外侧动脉介入术,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活血化瘀通络方,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骨形成蛋白2(BMP2)、骨钙素(BG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ET)水平,分析两组血浆黏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两组疼痛度、关节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MP2(23.10±1.54)μg/L、BGP(38.20±1.11)pg/ml、TGF-β1(31.29±1.35)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50.28±1.1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ηp(1.02±0.21)mP a·s、HCT(25.10±1.24)%、ESR(12.19±0.14)mm/h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23±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89.45±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8.89%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可有效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改善其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疼痛度,促进机体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方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电针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局部组织血流量、骨钙素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良川 何光远 +3 位作者 姚长风 杨永辉 陈柯 尹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A)、动物模型组(B)、中成药组(C)、针灸治疗组(D),测定其血中局部组织血流量(RBF)、骨钙素(BG... 目的:观察针灸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A)、动物模型组(B)、中成药组(C)、针灸治疗组(D),测定其血中局部组织血流量(RBF)、骨钙素(BGP),同时取骨在电镜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此法造模成功,动物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局部组织血流量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能够降低血清BGP含量(P<0.05),抑制激素对股骨头的骨小梁和骨细胞的损害。结论:电针可改善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有抑制骨细胞凋亡,使钙盐沉积程度增加,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电针疗法 骨钙素 局部组织血流量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活血通络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股骨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斓 陈惠娜 +4 位作者 江蓉星 潘姗姗 邹俊 郭小平 丁志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96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治疗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24只。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8 mg/kg方法制备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从第2周开始,...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96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治疗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24只。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8 mg/kg方法制备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从第2周开始,预防+治疗组喂服活血通络汤饲料,其余各组喂服普通饲料,每日1次,连续1周。从第3周开始,预防+治疗组和治疗组均喂服活血通络汤饲料,模型组、空白组均喂服等量普通饲料,每日1次,连续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兔股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骨组织TGF-β1、b FGF、BGP、BMP-2、PDGF-B含量明显降低,APK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治疗组股骨组织TGF-β1、b FGF、BGP、PDGF-B含量明显升高,APK含量明显降低,预防+治疗组BMP-2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中BGF、TGF-β1、b FGF、PDGF表达,下调APK表达,从而促进骨坏死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活血通络汤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清OPG、RANK、RANKL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红梅 吴斌 +2 位作者 魏迎辰 李楠 王和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清OPG、RANK、RANKL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温阳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1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给药后第4、8...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清OPG、RANK、RANKL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温阳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1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给药后第4、8、12周取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OPG/RANK/RANKL含量。结果:第4周时,正常组、中药中、高剂量组RANK、RANK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OPG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第8周时,正常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RANK、RANK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OPG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第12周时正常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RANK、RANKL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OPG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大剂量激素使用可上调RANK、RANKL的表达,下调OPG的表达,使骨过度吸收从而破坏骨质导致股骨头坏死。温阳补肾方可以提高OPG表达,降低RANK、RANKL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促进新骨的形成,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温阳补肾方 OPG RANK RANKL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毕荣修教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处方规律探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晓阳 李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7-181,共5页
目的:分析毕荣修教授门诊及病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方剂的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严格筛选毕荣修教授治疗SANFH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的治疗SANFH的方剂,进行处方规... 目的:分析毕荣修教授门诊及病房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方剂的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严格筛选毕荣修教授治疗SANFH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的治疗SANFH的方剂,进行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1首治疗SANFH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以及6首新处方等。结论:治疗SANFH应以补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行气止痛、益气养阴、接骨续筋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分析名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够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对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处方规律 毕荣修
原文传递
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家兔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弛 杨志伟 +5 位作者 朱明双 汪亚强 蒲小兰 陈日高 彭正刚 纪向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家兔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影响,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NFH模型组及活血通络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8只。用糖皮质激素造成SANFH模型,活血通络方高、中...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家兔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影响,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NFH模型组及活血通络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8只。用糖皮质激素造成SANFH模型,活血通络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灌服活血通络汤混悬液10.0、5.0、2.5ml/kg,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灌服10ml/kg蒸馏水。观察各组家兔一般形态,于第8周处死全部动物,并进行股骨头的组织形态学观测与测定。结果:SANFH模型组动物的一般状态差,骨坏死发生严重,活血通络方各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较好,骨坏死发生轻。SANFH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血通络方各剂量组空骨陷窝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空骨陷窝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痹阻与SANFH关系密切,活血通络方能防止SANFH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法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中药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骨复活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田伟明 王文智 +1 位作者 王鑫国 徐国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骨标本及骨复活汤对SANFH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兔股骨头骨坏死模型,6周处死取材,采用TUNEL标记法,研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激素性骨坏死标本上,存在大量凋亡的...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骨标本及骨复活汤对SANFH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臀部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兔股骨头骨坏死模型,6周处死取材,采用TUNEL标记法,研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激素性骨坏死标本上,存在大量凋亡的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模型组与对照组、骨复活汤组及仙灵骨葆组家兔股骨头骨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兔早期SANFH病程中,骨坏死是通过激素诱导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共同作用的结果,骨复活汤在改善家兔SANFH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凋亡及坏死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复活汤 激紊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细胞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法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调控自噬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千增 赵振群 刘万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4685-4690,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细胞自噬及凋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内质网应激通路参与调控骨细胞自噬及凋亡过程。目的:综述内质网应激调控细胞自噬与凋亡的相关通路,总结细胞自噬与凋... 背景:研究表明,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细胞自噬及凋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内质网应激通路参与调控骨细胞自噬及凋亡过程。目的:综述内质网应激调控细胞自噬与凋亡的相关通路,总结细胞自噬与凋亡通路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5月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steroid;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cell autophagy;ER stress;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和“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选择与细胞自噬、细胞凋亡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内质网应激通路有关的文章,排除重复与较陈旧的文献以及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内质网应激主要通过PERK/eIF2α途径、IRE1-TRAF2-JNK途径以及调控细胞内Ca^(2+)浓度对细胞自噬起调控作用。内质网应激通过激活PERK/eIF2α途径中C/EBP同源蛋白(CHOP)、IRE1α-ASK1-JNK通路、IRE1α-XBP1-CHOP通路、激活Caspase-12通路调控细胞凋亡。轻度内质网应激时,内质网可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途径启动自噬以恢复内质网稳态,促使细胞存活;当内质网应激刺激过强且持续存在时,会过度诱导自噬或激活凋亡途径使细胞死亡。内质网应激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细胞自噬即凋亡的调控;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中,内质网应激参与调控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骨细胞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