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话含意推导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炳章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的框架内,参照语篇表征理论的表述系统,探讨会话含意推导的形式化。话语有两种意义成分,一是话语的命题意义,二是话语所携带的信息;前者是稳定的,后者是依赖语境的、是动态的。话语的意义是命题意义和话语... 本文在“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的框架内,参照语篇表征理论的表述系统,探讨会话含意推导的形式化。话语有两种意义成分,一是话语的命题意义,二是话语所携带的信息;前者是稳定的,后者是依赖语境的、是动态的。话语的意义是命题意义和话语信息的复合。话语意义的理解同语用推理过程在认知上是一致的,运用的是泛因果关系的“说得通的解释”的非单调推理。认为这个解释“说得通”使得认知主体有义务证明自己的信念。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扩充DRT的语言基础上建立一个形式化系统,话语的意义首先在语篇基础上得到真值条件解释,然后在语境中根据“说得通的解释”原则,在语境中寻找话语信息以证明自己信念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 语篇表征理论 会话含意 常规推理
下载PDF
常规关系在借代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含意理论在翻译技巧中的应用之二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莉娜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31,共4页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It discusses semantic motivation and form...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It discusses semantic motiv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a metonymy and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contextual elements which bring the relevant association into prominence and with the mapping relations with the community as well.It suggests that to come at the right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original,the translator should be alert to the ways the author sees the world and the principles by which the SL community establishes relations between one thing and anothe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ONYMY implicationalization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semantic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pproaches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ies in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mplication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HICH stereotypical relations PLAY an impo
下载PDF
反讽话语说话人的意向及其常规推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龙德银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说话人意向是言语交际的目的,也是构成话语意义的基础和核心。以"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反讽话语说话人的意向及其常规推理的机理,认为反讽话语说话人的意向及其常规推理是人们对语境和客观... 说话人意向是言语交际的目的,也是构成话语意义的基础和核心。以"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反讽话语说话人的意向及其常规推理的机理,认为反讽话语说话人的意向及其常规推理是人们对语境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即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和心理建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 心理模型 常规推理 常规关系
下载PDF
常规关系与唐诗宋词的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冰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2-85,共4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野,在含意本体论的框架下,运用我国学者徐盛桓提出的常规关系理论,以汉语语料中的唐诗宋词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统计的方法,阐释常规关系在诗词意象理解中的作用。
关键词 常规关系 含意 唐诗宋词 意象
下载PDF
微博用语的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微博用语是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一组比较特殊的词语,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常规关系来对微博语言的理解机理进行统一而简明的阐释。微博用语的理解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微博用语的显性表述的补足和阐释两个方面。这个机理以... 微博用语是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一组比较特殊的词语,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常规关系来对微博语言的理解机理进行统一而简明的阐释。微博用语的理解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微博用语的显性表述的补足和阐释两个方面。这个机理以语言表达的不完备共性为基础,以常规关系为理据,以解读者对相邻相似关系的有效识别与灵活再现为具体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用语 理解机理 常规关系
下载PDF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炳章 《中国外语》 CSSCI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本文在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理论框架内,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进行了认知分析。根据外延-内涵的传承理论,知识的表征形式为类层级结构。在该结构中对象和属性互相形成例示关系,一个对象可以通过例示使得抽象属性具体化,这种例... 本文在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理论框架内,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进行了认知分析。根据外延-内涵的传承理论,知识的表征形式为类层级结构。在该结构中对象和属性互相形成例示关系,一个对象可以通过例示使得抽象属性具体化,这种例示行为就是外延向内涵的传承。通过传承关系,名词的外延常规性地关联着其内涵属性,故能提供程度副词所需的事物量或质方面的概念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外延-内涵传承说 常规关系 类-层级结构
原文传递
前指形式选择与认知互动
7
作者 仇毅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前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中的前指形式选择问题,前指形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维现象,是一个由结构、语用以及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相关语料,着重探讨了前指选择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认知互动过... 前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中的前指形式选择问题,前指形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维现象,是一个由结构、语用以及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相关语料,着重探讨了前指选择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认知互动过程,即临近原则与一致原则的互动,语境与可及性的互动,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的互动以及常规关系与关联原则的互动,认为这些认知互动关系在前指形式的选择中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而且对于前指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指形式选择 语境与可及性 量原则 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 常规关系与关联原则 认知互动
下载PDF
前指形式选择中的认知互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宁云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5,共5页
前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中的前指形式选择问题 ,前指形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维现象 ,是一个由结构、语用以及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相关语料 ,着重探讨了前指选择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认知互... 前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篇中的前指形式选择问题 ,前指形式的选择不是任意的 ,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多维现象 ,是一个由结构、语用以及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相关语料 ,着重探讨了前指选择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认知互动过程 ,即临近原则与一致原则的互动、语境与可及性的互动、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的互动以及常规关系与关联原则的互动 ,认为这些认知互动关系在前指形式的选择中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而且对于前指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指形式选择 临近原则与一致原则 语境与可及性 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 常规关系与关联原则 认知互动
下载PDF
隐喻的概念层表达式“X BE Y”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巧云 涂志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共8页
隐喻,是使用"是"、"成"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同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表达。隐喻总是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概念层表达式"X BE Y";其中,X和Y分属两个不同范畴。表达式"X BE Y"成为隐喻... 隐喻,是使用"是"、"成"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同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表达。隐喻总是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概念层表达式"X BE Y";其中,X和Y分属两个不同范畴。表达式"X BE Y"成为隐喻概念层表达式有两个主要理据:谓词BE能够进行外延—内涵性双重逻辑解读①,保证了表达式"X BE Y"既可在表面上利用Y的外延对X进行述说又可利用Y的内涵属性对X进行述说;其识解依赖人类常规关系认知范式,这种常规关系或知识结合语境限制因素解决了"X BE Y"中喻体Y部分属性的提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X BE Y”表达式 同一律 外延—内涵性双重逻辑解读 常规关系认知范式
下载PDF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被引量:146
10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共11页
本文讨论常规关系与认知化的问题。本文所说的“认知化”是专指这样的情况:某一因素被涉及进入认知科学所定义的认知活动并起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就“认知化”了,成为认知活动的认知工具。常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被认知化了的因素。从广义... 本文讨论常规关系与认知化的问题。本文所说的“认知化”是专指这样的情况:某一因素被涉及进入认知科学所定义的认知活动并起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就“认知化”了,成为认知活动的认知工具。常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被认知化了的因素。从广义的认知活动来说,常规关系是人类以概念范畴掌握世界的认知工具;从言语交际理解这一特定的认知活动来说,常规关系成为理解话语的认知工具,特别作用于话语的隐性表述。常规关系可进一步抽象成常规范型,常规范型的形成可能经历四个阶段:经验运算——关系抽象——范型结晶——同化经验成为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关系 认知化 常规范型 认知语言学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 被引量:134
11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共8页
本文试图发展一种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研究范式,一方面继承当代语用学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又有别于过去对含意推导研究以“原则”为取向的范式。本文的研究参照认知心理学关于人认知能力的研究成果,采取心理实在论的立场... 本文试图发展一种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研究范式,一方面继承当代语用学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又有别于过去对含意推导研究以“原则”为取向的范式。本文的研究参照认知心理学关于人认知能力的研究成果,采取心理实在论的立场,将心理建模作为推理的基本形式,将语用推理过程看作是在下向因果关系作用下局域话语之间的相互影响进展为话语的整体性解释这样的过程。根据语用推理同日常话语的理解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一“认知连续统”的观点,有望这一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也能为语言理解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普遍成立的工作假说,即为语言理解活动的认知机制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模型 语用推理 常规关系
原文传递
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 被引量:95
12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6,共9页
本文是《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的姐妹篇。两篇文章在理论上有相同的考虑:希望能对句式结构和话语理解的理据提供总体的解释。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经过认知的折射,成为把握语言运用的认知工具。根据这一原理,并根据认知语言学... 本文是《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的姐妹篇。两篇文章在理论上有相同的考虑:希望能对句式结构和话语理解的理据提供总体的解释。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经过认知的折射,成为把握语言运用的认知工具。根据这一原理,并根据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规则是现实对象的规律在语言中的投影的假说,本文将“语句中所涉及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常规关系”这一设定作为语言交际的一般前提和达至相互理解的语用基础,进而提出“句式结构常规关系分析理论模型”,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SVN句式结构为例,说明如何利用常规关系理论来研究句式结构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关系 句式结构 汉语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句式 理据 认知语言学 陷性表述 显性表述
原文传递
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 被引量:69
13
作者 高芳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4,共8页
本文以“名动互含”假说为理论背景 ,研究英语的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表达式的理解问题 ,认为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经由语用推理来把握的。名动转用句的语用推理过程是在一定的认知策略影响下、围绕名动转用表达式所涉及的常规关... 本文以“名动互含”假说为理论背景 ,研究英语的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表达式的理解问题 ,认为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经由语用推理来把握的。名动转用句的语用推理过程是在一定的认知策略影响下、围绕名动转用表达式所涉及的常规关系进行信息加工的有序过程。所涉及的常规关系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信息系统 ,表现出系统形态和过程形态 ,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动互含”假说 英语 名词 动词 表达形式 语用推理 构词法
全文增补中
成语的生成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盛桓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51,共10页
成语有4点特性、3种品格:史字构成的相传性、文字表达的不透明性和不完备性、字面义与文旨的距离性、字面义与文旨关系的约定性;历史性品格、结构化品格、蕴含力品格。但这些特性和品格并不只是成语独有的,日常话语也或多或少地具有不... 成语有4点特性、3种品格:史字构成的相传性、文字表达的不透明性和不完备性、字面义与文旨的距离性、字面义与文旨关系的约定性;历史性品格、结构化品格、蕴含力品格。但这些特性和品格并不只是成语独有的,日常话语也或多或少地具有不透明性、不完备性和蕴含力。成语的特性和品格,是语言表达不完备、不透明的共性的集中和突出的表现。成语表现出的这种“表里不一”的现象,本质上也是含意现象。因此,对成语的生成,可以用研究日常话语中含意运用的理论模型即含意本体论的“语句解读常规关系理论模型”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 汉语 含意本体论 词汇 字面义
下载PDF
基于心理模型的隐喻理解 被引量:32
15
作者 雷卿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2,共5页
徐盛桓所倡导的"常规关系分析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的反映。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常规关系整合这种认知过程,该理论可用来分析和阐释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推理... 徐盛桓所倡导的"常规关系分析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的反映。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常规关系整合这种认知过程,该理论可用来分析和阐释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本文基于对徐盛桓的"常规关系"的理解,探讨其在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试图在他的"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框架"内,以相邻和相似关系为中介分析隐喻现象,旨在阐释认知隐喻意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常规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关系 心理建模 意义建构 推理机制 隐喻理解
下载PDF
论常规关系及其规约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青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8-40,43,共4页
以古典格莱斯含义理论及新格莱斯含义理论对含义的界定和分类为基础,讨论了规约含义和一般含义的异同,批评了含义推导研究中将二者等同的现象。并认为一般含义推导中所依据的常规关系及这种关系的规约性问题应从社会文化及历时的层面来... 以古典格莱斯含义理论及新格莱斯含义理论对含义的界定和分类为基础,讨论了规约含义和一般含义的异同,批评了含义推导研究中将二者等同的现象。并认为一般含义推导中所依据的常规关系及这种关系的规约性问题应从社会文化及历时的层面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约含义 一般含义 常规关系 规约性
下载PDF
相似关系认知视角下的拟人 被引量:7
17
作者 时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1-83,共3页
拟人就是赋予人类的特点于外界事物使之人格化的修辞手段.过去人们对于拟人的研究多限于词语层面和英汉语对比层面,本文从徐盛桓所提出的类层级结构关系和常规关系出发来揭示人类如何拟物为人的思维认知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拟... 拟人就是赋予人类的特点于外界事物使之人格化的修辞手段.过去人们对于拟人的研究多限于词语层面和英汉语对比层面,本文从徐盛桓所提出的类层级结构关系和常规关系出发来揭示人类如何拟物为人的思维认知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拟人是一种基于相似关系把人类的特征、特性投射到无生命体、动植物和自然现象的认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 类层级结构关系 常规关系 相似关系
下载PDF
“预设”VS“前设”语用功能呈现及认知理据辨析——以中国现代喜剧小品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丛日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35-40,共6页
"预设"与"前设"源于何自然先生对同一经典外来理论术语"presupposition"的中文译文,所涉蕴涵指背景前提。本研究依据汉字语义分析和背景前提的前后存在情况开拓理论深度对两者做出不同界定,并考察两者在... "预设"与"前设"源于何自然先生对同一经典外来理论术语"presupposition"的中文译文,所涉蕴涵指背景前提。本研究依据汉字语义分析和背景前提的前后存在情况开拓理论深度对两者做出不同界定,并考察两者在研究对象为中国现代喜剧小品语篇中的语用功能与实现方式及认知理据方面差异。研究发现:在中国现代喜剧小品中,"预设"起到了设置情景、深化主题的语用功能,"前设"的消失导致了幽默"笑"果的诞生;"预设"与"前设"的认知拆分理据在于前者顺应了范畴论、顺序相似原则,后者缘于偏离常规关系,致使心理期待落空出现乖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 前设 幽默 常规关系
原文传递
关联理论、常规关系与跨文化阅读理解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琳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跨文化阅读中,文化差异造成读者的认知语境不同。本文从分析关联理论对跨文化阅读理解的解释力的局限性入手,提出在跨文化阅读理解中引进常规关系概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常规关系 跨文化阅读理解 英语 语言交际
下载PDF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我国学者“常规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缅 《中国外语》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在国内评介和研究新格氏理论,其中,“常规关系”是重点。在10多年的研究中,常规关系作为一个语用学的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下其内涵发生嬗变的轨迹大概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对常规关系的一般认识、对常规关系进...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在国内评介和研究新格氏理论,其中,“常规关系”是重点。在10多年的研究中,常规关系作为一个语用学的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下其内涵发生嬗变的轨迹大概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对常规关系的一般认识、对常规关系进行认知化解读、对常规关系在更为抽象层次上作出概括。在后两个阶段的研究中,一方面,是对常规关系作出更为深刻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学理概括和抽象;另一方面,提出常规关系是语言运用的逻辑先设和提出“常规推理模型””,并把常规关系的应用,从含意推导的一般研究,推广到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和句式结构、成语、隐喻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常规关系”研究的考察,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要有“十步芳草”的信念,而且既要一以贯之,又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下转换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关系 认知化 常规关系推理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