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被引量:16
1
作者 骆文博 王广志 丁海曙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1年第6期241-246,256,共7页
计算机辅助手术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 ,它对于确定病灶位置、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和保证手术成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沿着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轨迹 ,从系统组成和临床应用两大方面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C... 计算机辅助手术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 ,它对于确定病灶位置、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和保证手术成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沿着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轨迹 ,从系统组成和临床应用两大方面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 (CAS)的发展状态 ,并给出了目前商业化的导航系统。最后对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立体定位 手术导航 配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立体定向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脑胶质瘤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世忠 张积仁 +2 位作者 徐如祥 徐强 汪森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氩氦外科冷冻系统结合脑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CRW立体定向仪,行头顿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CT)确定脑胶质瘤中心及边缘点坐标。以氩氦超冷治疗探针在限定靶区进行冷冻-复温-冷冻治疗4例复发性胶... 目的探索应用氩氦外科冷冻系统结合脑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CRW立体定向仪,行头顿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CT)确定脑胶质瘤中心及边缘点坐标。以氩氦超冷治疗探针在限定靶区进行冷冻-复温-冷冻治疗4例复发性胶质瘤。结果1例直径4.5cm的颞部肿瘤行钻孔肿瘤中心靶点冷冻治疗;余3例直径8~15cm枕顶部肿瘤行主体定向等体积切除手术,术中冷冻后切除冷冻瘤组织。术后CT扫描显示:3例肿瘤组织及肿瘤边缘1cm范围被切除,术后无出血及明显水肿;1例直接冷冻治疗后3周复查见病灶染色消失,CT密度下降,呈软化改变。术后1例轻偏瘫加重,对症处理后恢复,1例头皮切口愈后不良,经皮瓣转移后愈合。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氩氦超冷刀治疗脑胶质瘤,能较彻底切除肿瘤,手术侵袭性小,安全且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此操作技术还不尽完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立体定向 冷冻治疗 氩氦刀
下载PDF
等体积胶质瘤摘除术 被引量:19
3
作者 凌士营 汪业汉 +2 位作者 傅先明 计颖 陈海宁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和MRI的三维成像技术结合,对颅内胶质瘤实行等体积切除。方法:使用Leksel-G或ASA-602型定向仪,1.0T的MRI对颅内病灶进行三维成像,立体定位颅内病灶,选择适当头皮切口及环钻开颅,... 目的: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和MRI的三维成像技术结合,对颅内胶质瘤实行等体积切除。方法:使用Leksel-G或ASA-602型定向仪,1.0T的MRI对颅内病灶进行三维成像,立体定位颅内病灶,选择适当头皮切口及环钻开颅,术中配合超声刀进行等体积切除胶质瘤。结果:所有25例胶质瘤均做到了全切除,术后一过性面瘫8例,癫痫发作2例,语言障碍1例,均能恢复。无伤口感染,无脑脊液漏,无手术死亡率。结论:立体定向技术与MRI三维成像技术相结合,能对颅内病灶如胶质瘤做到等体积切除,手术侵袭性小、安全、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术 三维成像 等体积切除术 颅内胶质瘤
下载PDF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傅先明 汪业汉 +4 位作者 姜晓峰 魏祥品 韦启航 李光群 孙华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介绍 ASA- 6 0 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 ASA- 6 0 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完成 2 4例神经外科手术。分析该系统的优点及其精确性。结果 :本组 2 4例导航手术中 ,大脑重要功能区病变 12例 ,额叶 3例 ,顶... 目的 :介绍 ASA- 6 0 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 ASA- 6 0 1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完成 2 4例神经外科手术。分析该系统的优点及其精确性。结果 :本组 2 4例导航手术中 ,大脑重要功能区病变 12例 ,额叶 3例 ,顶叶 4例 ,鞍区和颞叶各 2例 ,多发性病灶 1例。术后仅 2例发生短期肌力降低 ,手术病死率为零。该系统使用中精确度 <2 .5 m m。结论 :ASA- 6 0 1V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完成术前病灶定位 ,确定最佳手术路径 ,术中寻找病灶 ,确定肿瘤切除范围 ,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外科导航系统 立体定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电极导向VL核和PVP核联合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世忠 徐如祥 +1 位作者 张旺明 李勇杰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对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帕金森病(PD)患者的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学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43例PD患者,同侧丘脑腹外侧核(Vim/Vop)及苍白球腹后部(PVP)进行联合毁损术。结果:43例PD患者... 目的:对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帕金森病(PD)患者的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学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43例PD患者,同侧丘脑腹外侧核(Vim/Vop)及苍白球腹后部(PVP)进行联合毁损术。结果:43例PD患者的肢体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术后MotorUPDRS积分,开状态及关状态均显著改善(P<0.01),无永久并发症。结论: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肢体震颤、强直及运动迟缓的PD患者,行同侧Vim核和PVP核联合毁损手术,能全面改善PD患者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电极记录 立体定向术 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
原文传递
半月节立体定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附124例报告)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唯师 张勇 +2 位作者 罗国轩 王墨 林劲芝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 探讨CRW立体定向导航系统以及三维CT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CRW立体定向系统辅助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再在三维CT辅助下进... 目的 探讨CRW立体定向导航系统以及三维CT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CRW立体定向系统辅助下经皮穿刺卵圆孔,再在三维CT辅助下进针到达半月节切迹,方波刺激及预毁损确认穿刺到位后,采取逐渐加温的方式进行毁损.结果 124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无穿刺副损伤所致并发症.一次穿刺成功89例(71.8%),二次穿刺成功33例(26.6%),2例(1.6%)因颅底骨质结构有变异,经多次穿刺成功.术后即刻总体有效率为98.4%.术后出现患侧面部麻木感即浅感觉减退87例(70.2%),1例患者出现角膜炎(0.8%),未出现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3月~2年,复发7例(5.6%).结论 采用立体定向导航系统及三维CT重建可以大大提高穿刺卵圆孔的准确性,减少并发症:个体化穿刺策略的制定可以进一步确保疗效,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立体定向技术 三维CT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病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晓峰 林志国 +4 位作者 闫志钧 刘玉芳 陈玥廷 张晶 杨富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48-149,155,共3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精神病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顽固性精神病患者行CT和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和内囊前肢联合毁损 ,症状不缓解病人加行双侧扣带回及双侧尾状核下束毁损术。结果 术后随访 3个月...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精神病的作用。方法 对 30例顽固性精神病患者行CT和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和内囊前肢联合毁损 ,症状不缓解病人加行双侧扣带回及双侧尾状核下束毁损术。结果 术后随访 3个月~ 4年 ,有效率为 70 % ,无效率为 30 %。结论 立体定向射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 ,治疗顽固性精神病是一种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射频毁损 精神病
下载PDF
手术导航的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振环 陈思平 陶笃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手术导航的意义、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报道手术导航技术在定位工具、图像处理技术、导航的精度、导航的实时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它在神经外科、脊柱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放射外科等临床和教学培训中... 介绍手术导航的意义、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报道手术导航技术在定位工具、图像处理技术、导航的精度、导航的实时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它在神经外科、脊柱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放射外科等临床和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手术导航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 立体定向 神经外科 图象处理 导航精度
下载PDF
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电极、神经电生理监测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7 位作者 张长远 熊家锐 李经纶 陆卫风 吴艳芝 刘明辉 郝文明 宋来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并发症。方法解放军第153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引起的癫痫患者15例.... 目的评价采用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并发症。方法解放军第153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引起的癫痫患者15例.均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准确切除肿瘤.ECoG监测定位致痫灶,IOM判断致痫灶与功能区的重叠程度,分别采取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处理致痫灶。总结分析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肿瘤全切13例.次全切2例:瘤周致痫灶切除4例,瘤周致痫灶MST或/和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11例:术毕ECoG监测发现痫样放电消失、基本节律大致恢复正常6例,仍残留少量棘波6例,残存较多棘波且基本节律轻到中度异常3例;无严重永久性并发症;随访1~3年,肿瘤原位复发2例,Engel分级Ⅰ级10例,Ⅱ级3例,Ⅲ级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立体定向联合术中ECoG、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能够精准定位并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避免损伤功能区,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癫痫 致痫灶 皮层脑电图 立体定向 神经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后护理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辉 张静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177-3179,3183,共4页
目的探讨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钻孔血肿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进行综合强化护理为观察组,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9例高血压脑出血立... 目的探讨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钻孔血肿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进行综合强化护理为观察组,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9例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钻孔引流术后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2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二次出血发生率及拔管时间,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合计8.06%明显低于对照组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出血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7.74%要优于对照组3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血压的控制和呼吸道管理,加强引流管管理,注意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术 护理
下载PDF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凌至培 汪业汉 +5 位作者 牛朝诗 凌士营 姜晓峰 喻廉 李光群 孙华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靶点 :X =11mm ,Y =- 1mm ,Z =- 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 (频率为 15 0Hz,脉宽为 15 0 μs,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6~ 8V) ;其中有 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 ,术后随访 6~ 8月。结果 :17例术中刺激发现 ,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 ,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 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 ,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 ,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 ,UPDRS运动评分下降 5 0 %。结论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 ,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脑刺激 立体定向 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与功能神经外科的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牛朝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1-544,共4页
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立体定向以及神经调控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快发展,手术定位从影像学解剖定位发展到神经电生理学的定位,立体定向设备从立体定向仪发展到神经导航设备.手术入路的设计... 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立体定向以及神经调控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快发展,手术定位从影像学解剖定位发展到神经电生理学的定位,立体定向设备从立体定向仪发展到神经导航设备.手术入路的设计从手工计算手术轨迹到计算机设计的手术计划系统,手术方式从脑深部核团立体定向毁损术到神经电刺激技术,促进了功能神经外科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调控技术 功能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附170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大群 傅先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应用Leksell-D/G型定向仪,本组170例患者中,24例仅行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15例单纯穿刺冲洗后注入8~16mg平阳霉素行囊腔内化疗,131例行肿瘤囊腔穿刺冲洗... 目的 通过对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应用Leksell-D/G型定向仪,本组170例患者中,24例仅行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15例单纯穿刺冲洗后注入8~16mg平阳霉素行囊腔内化疗,131例行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及囊腔侧脑室分流术。结果 169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术后随访135例中,42例复发,其中,28例为单纯穿刺冲洗及穿刺冲洗后注入平阳霉素,14例为定向分流术后,35例失随访。结论 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较轻微,其中,定向分流术长期疗效优于单纯穿刺肿瘤囊腔冲洗及冲洗+平阳霉素内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囊性颅咽管瘤
下载PDF
手术导航系统流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晓磊 刘常春 张允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10期28-30,共3页
手术导航系统作为现代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其临床范围已经从神经外科领域逐步扩展到外科等。本文在介绍了手术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 手术导航系统作为现代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其临床范围已经从神经外科领域逐步扩展到外科等。本文在介绍了手术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手术导航的各个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各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关键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系统配准技术、头部定位技术等)、精度及现状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其应用及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 影像处理 定位 配准
下载PDF
脑内某些神经核团的CT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树斌 胡威夷 +7 位作者 高明光 陈明忠 曾凡俊 顾明 徐元昌 何乾文 王开祥 姚庆安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5年第1期14-18,共5页
观察了100例正常人CT扫描轴位像及正中矢状重建像,30例正常人MR矢状像及轴位像。设计了CT定位扫描基准线─—外耳孔下缘为体表定位标志,其水平延伸线与OM线呈向前开放的10度夹角,及定位基准面─—AC─PC线上4m... 观察了100例正常人CT扫描轴位像及正中矢状重建像,30例正常人MR矢状像及轴位像。设计了CT定位扫描基准线─—外耳孔下缘为体表定位标志,其水平延伸线与OM线呈向前开放的10度夹角,及定位基准面─—AC─PC线上4mm层面。从而使CT图像与脑标准切面图谱一致起来,免除了繁琐的靶点坐标换算。这一新的CT定位方法经临床应用治疗45例锥体外系疾病,靶点命中率92.3%。与对照组(X线脑室造影定位)70例靶点命中率86.7%相比较,两组靶点坐标值及靶点命中率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x ̄2检验,P>0.10)。结果提示:CT定位新方法,可代替X线脑室造影定位,且具更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术 CT 脑室造影
原文传递
PET定位致痫灶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琨 王婷 +6 位作者 陈成雨 张静华 于青 王国栋 刘宜东 陈宏 谢传革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评价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脑电图改变。方法43例患者主要依据PET显像,结合癫痫发作特点、EEG、MRI等检查综合定位致痫灶,应用MASEP-SRRS型旋转式γ-刀治疗,单纯性致痫灶...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难治性癫痫的定位价值,评价γ-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脑电图改变。方法43例患者主要依据PET显像,结合癫痫发作特点、EEG、MRI等检查综合定位致痫灶,应用MASEP-SRRS型旋转式γ-刀治疗,单纯性致痫灶照射边缘剂量为9~14Gy,等中心曲线40%~60%。需加照射杏仁核和海马时,边缘剂量25~30Gy;照射胼胝体时中心剂量75~100Gy,均为50%等剂量曲线。随访3~36个月,观察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39例(90.7%)为发作间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局限性低代谢灶,其中单发灶33例(84.6%),多发灶6例(15.4%);4例(9.3%)为发作期的PET图像,表现皮层单发的局限性高代谢灶;异常代谢灶常见于颞叶,其次为额叶。发作频率术前5.2±2.6次/月,术后12个月降至1.3±0.9次/月,随访结束时降至0.9次/月左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随访6~36个月的病人进行Wieser疗效评定,Ⅰ~Ⅱ级为31.4%~38.9%,Ⅲ~Ⅳ级为43.6%~51.4%,Ⅴ~Ⅵ级为15.3%~23.1%,其中Ⅰ~Ⅳ级(有效率)为76.9%~84.6%。EEG逐渐恢复正常为7.7%~16.7%,53.8%~62.9%好转,22.2%~38.5%无变化,好转率61.5%~77.8%。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为16.7%,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PET辅助定位下,低剂量γ-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微侵袭外科治疗方法;采用9~14Gy的周边剂量照射PET提示的致痫灶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癫痫 Γ-刀 PET
原文传递
立体定向治疗颅脑病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康健 谭启富 +3 位作者 孙克华 潘云曦 华长春 印红霞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 53例颅咽管瘤置放 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仪 活检 手术 CT 治疗 颅脑病变
下载PDF
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爱军 李安民 +5 位作者 梁树立 张志文 傅相平 梁超 孙雅静 张敏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索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为主要依据进行选择性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精神障碍。方法本组符合药物难治性精神障碍共4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3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攻击行为10例,强迫症2例... 目的探索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为主要依据进行选择性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精神障碍。方法本组符合药物难治性精神障碍共4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3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攻击行为10例,强迫症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PET扫描。根据患者PET结果,对目前常用的治疗精神障碍靶点进行调整,拟定个性化毁损靶点。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ET显示本组8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代谢异常,额叶代谢降低为63.1%,颞叶代谢减低21.8%,双侧扣带回区代谢增高26.1%。根据以上结果,颞叶代谢降低则同侧杏仁核不做毁损,扣带回代谢增高给予扩大毁损范围。术后经量化评估,疗效满意,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ET是目前唯一反应精神异常患者脑内代谢情况的影像学检查,其结果对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立体定向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大鼠脑损伤后经枕大池及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海城 康军 +4 位作者 叶伟 李永利 杨东波 蒋传路 杨立庄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将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的NSCs取自胎鼠皮层,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NSCs...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将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的NSCs取自胎鼠皮层,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伤前24小时、伤后24小时及1、2周行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接受NSCs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经枕大池移植的NSC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能像脑内移植一样明显有助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创伤性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 立体定向
下载PDF
大脑内静脉MRI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晓光 朱敏伟 林志国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与年龄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探讨H做为人脑立体定向解剖学新的参考线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中国成人自愿者脑MR图像120例,男、女各60例。在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 目的研究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与年龄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探讨H做为人脑立体定向解剖学新的参考线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中国成人自愿者脑MR图像120例,男、女各60例。在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测量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性别间差异采用t检验,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VCI至AC-PC连线垂直距离H的范围在10.4~17.6mm之间,平均为12.85±1.47mm,男性为12.80±1.63mm,女性为12.91±1.23mm。H值在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VCI到AC-PC的垂直距离相对稳定,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符合脑内结构做为影像学参考基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内静脉 核磁共振 立体定向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