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言学的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丹青 《中国方言学报》 2017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从科学作为一种立体网络系统的定性出发,指出方言学研究可以分为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两大类型。内向研究是方言学作为语言学内一门学科自身的本体研究或主体研究,以研究区别于共同语的复数意义上的语言地域变体为主要任务,包括方言... 本文从科学作为一种立体网络系统的定性出发,指出方言学研究可以分为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两大类型。内向研究是方言学作为语言学内一门学科自身的本体研究或主体研究,以研究区别于共同语的复数意义上的语言地域变体为主要任务,包括方言学的界定和研究方法、各方言的特点、方言的分区、方言的历史来源这些核心领域。外向研究是那些以方言语料为材料和考察对象、以狭义方言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学术需求和目标为指归的方言研究。方言学的外向研究既要采用内向研究的成果,也作为方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连线对内向研究产生反哺作用。外向的研究范围极广,本文重点提及了面向普通语言学本体的方言研究,基于历史、地理、类型等跨语言视角的方言研究,面向人文社会学科的方言研究和面向应用的方言学科四个方面。本文强调方言学的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应当加强相互了解,避免以自身的学术目标来要求对方,让内向研究和外向研究互相尊重,相互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学 内向研究 外向研究 立体网络
原文传递
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立体注采井网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璐 陈民锋 +3 位作者 刘月田 葛涛涛 李晓风 林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115-116,共4页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立体井网 立体注采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天空地一体立体网络的水质遥感监测及其溯源初探——以淀山湖为例
3
作者 徐晓军 魏小岛 +3 位作者 程佩瑄 魏本胜 卫炎豪 孟陈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走航船等手段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水质监测网络对淀山湖水质进行监测,并对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实现了对淀山湖区域高精度的水质反演。其中总磷质量浓度反演...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走航船等手段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水质监测网络对淀山湖水质进行监测,并对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实现了对淀山湖区域高精度的水质反演。其中总磷质量浓度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91 mg/L,决定系数(R^(2))=0.64(P<0.001);氨氮质量浓度反演结果的RMSE为0.0360 mg/L,R^(2)=0.83(P<0.001);(2)水质空间分布特征为淀山湖总磷和氨氮浓度均表现为西北高,中部和东西低;叶绿素a浓度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及岸边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淀山湖水质空间分布进行溯源分析发现,入湖支流、动力船只、农田和水生植物对淀山湖总磷、氨氮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入湖支流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水环境立体监测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 立体监测网络 淀山湖 水质监测 溯源分析
下载PDF
构建立体网络结构标准体系的思考
4
作者 侯建国 王慜 许成进 《中国标准化》 2014年第8期70-74,共5页
标准体系表是一定范围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特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建立在对组织的产品及标准现状分析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组织的未来规划及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当前标准体系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u... 标准体系表是一定范围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特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建立在对组织的产品及标准现状分析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组织的未来规划及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当前标准体系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抽屉"模式的立体网络结构标准体系表编制方法,并以质量与可靠性标准体系表为例,说明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及实施步骤,总结对标准体系表建设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标准体系 立体网络结构标准体系表
下载PDF
海域人工岛填筑及地下互通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会元 戴国亮 +2 位作者 龚维明 竺明星 徐国平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5,共11页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 针对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下穿广深沿江高速桥梁工程建设过程出现堆载开挖问题,为了保障临近桥梁安全运营,考虑土体硬化特性,重点研究了海域分层填筑及桥桩保护措施,以及人工岛隧道基坑下穿及并行既有桥梁桩基两类典型不利工况,分析了依托工程筑岛后互通隧道施工过程与桥梁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分层分块填土、钢板桩加固、旋喷桩加固等措施要点,以及隧道下穿和并行时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横桥向两侧分层交替填筑有利于降低对桥梁桩基的影响;钢板桩内先填土方案可降低桩身弯矩50%左右;支护桩从嵌入强风化岩至嵌入中风化岩过程,临近桩基变形可降低30%左右;采取针对性的桥桩保护措施可控制各种不利工况下桩身变形及裂缝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并保障邻近广深沿江高速桥梁正常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海域明筑地下互通设计与施工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隧道 开挖 桥梁桩基 加固 海域和陆域公路交通系统 立体化快速路网 原状淤泥软土
下载PDF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于晓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65-67,共3页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的新亮点。从激励机制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提出构建柔性立体多核网络激励机制的新设想,为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激励机制 绩效评价模型
下载PDF
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布局模式研究
7
作者 董友邦 戴美伟 +1 位作者 程亚杰 何佳玮 《综合运输》 2024年第9期18-24,共7页
为解决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规划与设计、建设衔接不畅问题,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内涵、模式及适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浙江省局部通道为例,验证不同集约复合化布局的... 为解决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规划与设计、建设衔接不畅问题,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视角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运输通道集约复合化内涵、模式及适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浙江省局部通道为例,验证不同集约复合化布局的适应性。研究发现,2035年沿海通道(沪甬段)内布局1条复合通道的设施利用率为67%,2050年布局2条复合通道的设施利用率为63%,即采取公铁立体复合模式并分批次合建,可保证该通道服务能力和设施利用效率在合理范围。结论表明,在通道规划时考虑空间尺度、地形条件、交通方式、线路敷设形式以及供需平衡等,灵活采用相适应的集约复合化模式,可在破解用地、资金、环境等要素瓶颈制约的同时,提升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指导通道设计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交通网 运输通道 集约复合化 布局模式 适应性
原文传递
面向立体化异构网络的智融协同传输方法
8
作者 季翔 许长桥 张宏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93-3705,共13页
为应对空天地立体化异构网络中由于节点异构性及连通变化带来的复杂挑战,提出了具备有界无环无阻策略更新能力的传输控制方法HWCTC.该方法以跨层协同控制的方式将网络路由算法引入传输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路由更新节点的选择问题建模... 为应对空天地立体化异构网络中由于节点异构性及连通变化带来的复杂挑战,提出了具备有界无环无阻策略更新能力的传输控制方法HWCTC.该方法以跨层协同控制的方式将网络路由算法引入传输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路由更新节点的选择问题建模为节点搜索问题,使网络传输中需考虑被调用的资源限定在有界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广度优先的启发式递增搜索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路由配置更新,同时确保新路径无环路且无网络黑洞.此外,为适应空天地立体化异构网络环境的波动性,还设计了一种多模式混合的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能在接近网络带宽阈值时切换到更平缓的增窗模式,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HWCTC方法在动态且高丢包率的空天地立体化异构网络环境下,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且相比于经典的Cubic和Reno方法,实现了约61.5%的吞吐量提升,显著增强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有效减少了节点路由动态变化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控制 空天地立体化异构网络 路由更新 智融标识网络 拥塞控制机制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对策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宇红 朱宏佳 谢臻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S01期270-274,共5页
针对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困境,首先,分析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城市特点、慢行交通特点以及常见慢行问题;其次,对国内外先进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发展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基于对常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基础上,提出高密度城市开发... 针对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困境,首先,分析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城市特点、慢行交通特点以及常见慢行问题;其次,对国内外先进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发展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基于对常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基础上,提出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发展对策.建议从推进站城一体化发展、规划建设立体慢行网络、精细化设计慢行设施、有机分配路权、近远期改造等破解高密城市开发地区慢行系统规划建设难题,以此构建连续安全、便捷可达、舒适健康、全龄友好的慢行系统,打造高品质慢行街区,提高慢行出行体验,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开发地区 慢行系统 站城一体化 立体慢行网络 精细化设计
下载PDF
成都简州新城立体路网规划及改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晓荣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3期85-89,共5页
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与市民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以成都市简州新城龙马湖长岛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构建立体路网,为慢行交通和片区公交提供独立的通行空间,支撑公园城市发... 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与市民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以成都市简州新城龙马湖长岛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构建立体路网,为慢行交通和片区公交提供独立的通行空间,支撑公园城市发展目标;通过对立体路网交通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从多方面提出道路交通优化改善措施,包括路网结构采用双向丰字形路网,道路横断面采用“桥梁+地面路”形式、路中或路侧自然采光通风及路侧景观多样化设计,交叉口采用“导流岛+信号灯”形式,地块交通组织采用地面首层化设计等措施,最终实现上层路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通行环境的高品质,同时保证下层路网机动车交通环境舒适畅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路网 公园城市 道路交通改善 路网结构 道路横断面 交叉口规划
下载PDF
基于足迹图模型的立体路网提取
11
作者 何楚 杨芳 +2 位作者 石博 徐新 廖明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7,共7页
为了改善足迹跟踪算法在夹角较小的交叉路口容易出现将两足尖合并和不易检测波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立体路网提取算法.算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用足迹跟踪算法提取道路基元,然后在足迹图结构上建立道路模型,最后通过立体反演层次推理实... 为了改善足迹跟踪算法在夹角较小的交叉路口容易出现将两足尖合并和不易检测波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立体路网提取算法.算法分为3个步骤:首先用足迹跟踪算法提取道路基元,然后在足迹图结构上建立道路模型,最后通过立体反演层次推理实现道路分层.结果表明:该算法通过对波峰合并的角度选择和波谷检测的偏差校正提高了道路基元提取的准确性,并结合立体反演推理算法实现了道路连接、高度设置和分层.最后在Google Earth提供的真实数据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地体现立体交叉路口的层次,并能保证提取出来的道路的正确性、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跟踪 立体路网 交叉路口 道路提取 层次推理
下载PDF
立体地线电阻网络的一种辨识测试方法
12
作者 陈姝妍 刘思久 张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
立体地线网络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航海等重要装备中。为了确保立体地线网络本身的接地性能,建立接地电阻的精确测量方法及其评价体系,本文基于网络图论建立了立体地线的等效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及元素重构等专门处理,推演出一种直接反映... 立体地线网络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和航海等重要装备中。为了确保立体地线网络本身的接地性能,建立接地电阻的精确测量方法及其评价体系,本文基于网络图论建立了立体地线的等效模型,通过矩阵变换及元素重构等专门处理,推演出一种直接反映支路电阻与节点电压、电流关系的线性最小二乘模型及其辨识算法。本文同时介绍了以及实验装置和测试系统的组建过程、软件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通过开发实际辨识软件和试验系统,并分析该算法在实际立体地线网络实验系统中的实验效果,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能够达到满意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地线网络 自动测试 电阻辨识 最小二乘算法
下载PDF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危岩体变形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际意义
13
作者 王尚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68-75,共8页
本文在简介链子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建立链子崖地表、地下三维空间监测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 1.监测的主要内容是裂缝及其间分割体的变形和位移,以及影响危岩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建立常规的半自动和全自动遥测相结合的监测系统... 本文在简介链子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建立链子崖地表、地下三维空间监测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 1.监测的主要内容是裂缝及其间分割体的变形和位移,以及影响危岩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建立常规的半自动和全自动遥测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和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监测系统 立体监测网络
下载PDF
数字地面模型的加密与显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荣金 王来生 陈天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92年第4期83-91,共9页
介绍以航测数据重建三维地形模型,改进三次样条曲面算法用于格网加密,提出以格网为基础的地表、地物快速显示算法,实现地物造型、树木及地表纹理的三维表示。
关键词 地貌表示法 机助制图 立体模型/格网加密 地物造型 光照模型 纹理表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