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系统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宗培 程智 任雷 《微电机》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6,共5页
介绍电流型驱动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系统,它可同时具有与五相电动机一样的分辨率。采用不等齿距的设计,减小二相电动机的定位转矩,提高其运行性能。采用控制的方法,提高二相电动机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关键词 步进电动机 驱动器 电流波形 微电机
下载PDF
炮孔堵塞长度的计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喻长智 古德生 +1 位作者 杜炜平 宋光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1, ,共3页
在分析炮孔爆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破碎炮孔顶部岩石炸药量的计算公式,据此建立了计算炮孔堵塞长度的数学模型,可供爆破设计施工时参考。
关键词 炮孔堵塞长度 等效药包 应力波 堵塞系数
下载PDF
物理因子促进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姗姗 舒晴 田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3-1090,共8页
背景:针对骨缺损传统修复方法的局限性,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化学性因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国内外应用物理因素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物理因子联合生物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为解决骨缺损修复难... 背景:针对骨缺损传统修复方法的局限性,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化学性因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国内外应用物理因素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物理因子联合生物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为解决骨缺损修复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的:就物理因子如电磁场、超声等对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等方面做一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近20年的相关文献,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干细胞,骨缺损,成骨分化,电磁场,超声,冲击波,低强度激光,机械力,骨组织工程”或“stem cell,osteoporosi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Electromagnetic Fields,Ultrasound,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章94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物理因子作为一种无创、非接触的辅助疗法对骨组织工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调控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促进细胞的增殖以及在骨工程支架内的生存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2)除了激活信号通路和成骨基因转录外,物理因子还可以改善血管化、增加支架中形成的骨的体积、面积和厚度,可以促进骨整合,提高骨支架再生健康骨组织的成功率。(3)然而,将物理因子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均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支架类型、细胞类型及干预条件等,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参数设置,在临床应用中,这些不同干预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也缺乏一致性,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确定物理因子用于骨组织工程的最佳参数。(4)总体而言,物理因子作为一种理想的辅助疗法,在与各种生物材料结合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缺损 成骨分化 电磁场 超声 冲击波 低强度激光 机械力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STEM波作用下斜坡式结构护面块体稳定性的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慈珩 陈汉宝 +1 位作者 耿宝磊 张维 《水道港口》 2013年第6期488-492,共5页
文章通过对规范公式、断面物理模型及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STEM波作用下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失稳原因,提出加强稳定性的措施。通过不同手段得到结果的对比,三维模型试验对表现复杂波浪对结构物的影响效果较好,得到... 文章通过对规范公式、断面物理模型及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STEM波作用下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失稳原因,提出加强稳定性的措施。通过不同手段得到结果的对比,三维模型试验对表现复杂波浪对结构物的影响效果较好,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公式计算和断面模型试验结果,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物理模型试验 扭王字块 稳定性 stem
下载PDF
斜向波浪作用下直立式防波堤前沿波浪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博 潘军宁 沈雨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在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若入射波波向与结构物小于某个角度时,会产生沿着建筑物传播的Stem波。它的波能在传播过程中迅速集中,对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港内波浪条件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三维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规则波和不... 在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若入射波波向与结构物小于某个角度时,会产生沿着建筑物传播的Stem波。它的波能在传播过程中迅速集中,对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港内波浪条件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三维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下Stem波的波高分布随波浪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结构形式防波堤前Stem波的波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直立堤前Stem波波高垂直于堤轴线方向均呈部分驻波的分布形式,规则波作用下直立堤前Stem波波高垂直于堤轴线方向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不规则波。对于不开孔直立堤,相同入射波浪周期下,波陡较大时Stem波比波高较小;而在不同波浪周期下,波浪入射角较小时,波陡对Stem波比波高影响不大;在波浪入射角度较大时,波陡较大则Stem波比波高较小。波浪入射角和直立堤开孔与否对直立堤前Stem波比波高的影响较大,且规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浪 直立堤 stem 入射波浪 结构形式
下载PDF
直立堤前stem波的分布规律及对工程的影响
6
作者 陈志乐 杨静思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2,共6页
当波浪沿直立堤以小于某临界角度入射时,将形成沿堤增长的stem波,目前国内外对stem波的研究较少且停留在理论阶段。以某直立堤台风破坏复演的物模试验为例,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stem波的产生条件、特征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当波浪沿直立堤以小于某临界角度入射时,将形成沿堤增长的stem波,目前国内外对stem波的研究较少且停留在理论阶段。以某直立堤台风破坏复演的物模试验为例,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stem波的产生条件、特征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stem波的波高和波宽均在沿堤传播中逐渐增大,沿堤比波高的增长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2)不同入射波高和波向对于stem波的特征影响较大,详细的规律仍待进一步研究;3)stem波可对工程中直立堤造成蛇行破坏或对端部斜坡衔接段造成破坏,工程规划和结构选型应避免类似布置,宜采用三维物理模型试验验证stem波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目前行业规范未涉及stem波相关内容,本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直立堤 斜向浪 比波高
下载PDF
设调压室水电站负荷扰动下机组频率波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付亮 杨建东 +1 位作者 鲍海艳 李进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0-1196,共7页
通过研究设调压室水电站负荷扰动下机组频率波动过程,推导出机组频率尾波波动方程及其调节时间的计算式,并通过数值计算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调速器参数、调压室面积和负载自调节系数对机组频率尾波波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研究设调压室水电站负荷扰动下机组频率波动过程,推导出机组频率尾波波动方程及其调节时间的计算式,并通过数值计算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调速器参数、调压室面积和负载自调节系数对机组频率尾波波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组频率尾波波动周期与调压室水位波动理论周期基本一致,且主要与调压室面积有关;对于机组频率尾波相角的变化范围,突增负荷工况时在π/2-3π/2之间,突减负荷工况时在-π/2-π/2之间;增大调速器参数,机组频率尾波波动的振幅和阻尼比同时增大;负载自调节系数有利于波动的衰减,增大负载自调节系数和调压室面积均能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过程 调节品质 理论分析 调压室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延军 张瑶 +4 位作者 李丽丽 高民 郝东侠 马牧欣 于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ABMMNCs)经冠状动脉(冠脉)移植对伴有异常Q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例体表心电图伴有异常Q波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冠脉造影并进行...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ABMMNCs)经冠状动脉(冠脉)移植对伴有异常Q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例体表心电图伴有异常Q波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冠脉造影并进行ABMMNCs移植;术前和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体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术后3个月和6个月,8例患者心电图检查仍存在异常Q波,与术前无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虽然较术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冠状动脉进行移植ABMMNCs,不能改善伴有Q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 移植 自体 心肌病 充血性 Q波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应用Boussinesq方程对非线性Stem波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永刚 李玉成 王永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3-400,共8页
本文应用具有四阶频散特征的新型Boussinesq方程,采用空间差分为交错Shuman格式,时间层为ADI的有限差分格式,对非线性Stem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这种组合式差分格式能有效地模拟非线性Stem波的演变规律.同时由计算结果也发... 本文应用具有四阶频散特征的新型Boussinesq方程,采用空间差分为交错Shuman格式,时间层为ADI的有限差分格式,对非线性Stem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这种组合式差分格式能有效地模拟非线性Stem波的演变规律.同时由计算结果也发现当人射波系的角大于某临界值时,Stem波动场向Genus-2波系转化并呈现出较稳定的六角形波型双周期结构.在入射波系的人射用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沿墙发展的Stem波呈现着半波周期型地稳定发展和推进,形成了较为典型的Mach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数值模拟 stem 非线性波 波浪
下载PDF
斜向浪沿直立结构传播时能量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宝磊 刘二利 +1 位作者 张慈珩 彭程 《水道港口》 2020年第6期635-642,共8页
文章通过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斜向浪与直立结构作用问题,试验中波浪入射角度从0°~45°变化,共布置87根传感器组成采集阵列对堤前的波高进行系统地观测,通过自相关函数法计算波浪功率谱进而分析整个波浪场能量变化。研究表明... 文章通过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斜向浪与直立结构作用问题,试验中波浪入射角度从0°~45°变化,共布置87根传感器组成采集阵列对堤前的波高进行系统地观测,通过自相关函数法计算波浪功率谱进而分析整个波浪场能量变化。研究表明,波浪以不同角度入射时,直立堤前不同位置的功率谱与入射波功率谱相比,谱峰周期基本不变,但随着波浪入射角的增加,谱峰值逐渐增大;在直立堤轴线方向上,当入射角度小于30°时,波能随波浪传播沿堤积累,并与传播距离呈线性趋势上升,最大可达到堤头处波能的12~14倍;在直立堤法线方向上,波能随离堤距离的增大逐渐衰减,并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浪 stem 波能 直立堤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茎中多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友舜 宋士涛 +3 位作者 廉琪 郑学芳 黄云祥 李汉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45-2646,共2页
[目的]优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了芦笋老茎中的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芦笋茎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0∶1(ml/g... [目的]优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了芦笋老茎中的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芦笋茎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0∶1(ml/g)、提取温度85℃和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芦笋多糖的提取率为3.64%。[结论]该研究为芦笋老茎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老茎 多糖 提取 超声波
下载PDF
规则波下刚性植物根茎对边界层最大剪切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勰 陈杰 +3 位作者 蒋昌波 姚震 罗元拼 罗婉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2-110,共9页
基于考虑根茎影响的近岸植物消波实验,对边界层的最大剪切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前人提出的规则波下含植物水流的边界层流速计算公式,探究了单独根和根茎组合两种植物模型的边界层最大剪切力特性,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剪切力的沿程变化、... 基于考虑根茎影响的近岸植物消波实验,对边界层的最大剪切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前人提出的规则波下含植物水流的边界层流速计算公式,探究了单独根和根茎组合两种植物模型的边界层最大剪切力特性,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剪切力的沿程变化、植物对剪切力衰减特性的影响,拟合了衰减系数的公式。研究表明,波浪在通过植物带时,剪切力会出现一定幅度增大,随后逐渐降低。植物对剪切力的消减效果随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且茎有助于根群对边界层最大剪切力的消减作用,其消减系数的范围为0.06~0.61,拟合的公式更加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化植物模型 边界层 剪切力 规则波
下载PDF
室内模拟波浪对2种典型滨海湿地挺水植物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13
作者 鄢郭馨 张明祥 张振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84-3793,共10页
选取本地物种芦苇和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波浪装置对生长期的植物进行波浪处理后对其形态特征,根、茎、叶的拉力、弯曲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湿地植物对波浪作用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芦苇、互花米草经波浪处理后的茎直径... 选取本地物种芦苇和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波浪装置对生长期的植物进行波浪处理后对其形态特征,根、茎、叶的拉力、弯曲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湿地植物对波浪作用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芦苇、互花米草经波浪处理后的茎直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P=0.03);互花米草总体呈现拉力或者弯曲载荷高于芦苇的现象(如茎秆),但应力(根系)或静曲强度(茎秆)却要低于芦苇,即对应了互花米草比芦苇茎秆更粗壮的现象,但芦苇自身的强度会更强,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结构成分显示出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的现象(P<0.001,P<0.001)。总体来看,通过短时间的波浪模拟,植株在形态特征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植物自身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形态、结构成分都息息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评价芦苇和互花米草在应对海浪影响的潜力、从植物生物力学角度探究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互花米草 茎秆 波浪作用 木质素
下载PDF
基于驻波率原理的植物茎体水分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燕东 高超 +1 位作者 张新 徐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0-316,共7页
水在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时无损检测植物茎体的水分对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驻波率原理的茎体水分实时无损在线检测方法,并设计了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分别在以有机溶... 水在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时无损检测植物茎体的水分对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驻波率原理的茎体水分实时无损在线检测方法,并设计了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分别在以有机溶剂及烧杯为实验材料的仿真环境、以松树为实验材料的树段环境及以桃树为实验材料的活立木实验环境下,验证了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当植物茎体直径在5.0-10.5 cm之间且体积含水率在1.17%-59.59%之间时,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能准确地检测出植物茎体的体积含水率。通过长期监测桃树茎体水分的日变化和月变化情况,得知BD-IV型植物茎体水分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植物生理特性相符;与德国生产的SF-L型树干茎流仪同时监测柳树的茎体水分和茎流,得出茎体水分和茎流之间的关系,为植物生理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价格比的国产化检测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体水分 驻波率 无损检测 茎流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五洲 邢更彦 +2 位作者 张可超 张瑞强 白晓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6-638,共3页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MSCs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7例(观察组)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并与同期只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31例...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基础上,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MSCs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7例(观察组)骨不连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并与同期只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每4周复查患肢X线片,9个月后比较愈合率和平均愈合时间。结果2组骨不连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观察到新生骨痂的形成,其中对尺桡骨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胫骨骨不连疗效较差;观察组临床治愈率(88.2%)高于对照组(80.6%);干细胞移植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5.8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成骨,结合冲击波的微动力学刺激,可以加速骨痂的形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不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冲击波
原文传递
Combination of low-energy shock-wave therapy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improve the erectile function of diabetic rats 被引量:16
16
作者 Hai-Tao Shan Hai-Bo Zhang +6 位作者 Wen-Tao Chen Feng-Zhi Chen Tao Wang Jin-Tai Luo Min Yue Ji-Hong Lin An-Yang Wei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6-33,共8页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low-energy shock-wave therapy (LESWT) have emerged as potentia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protocols for 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 During the tracking of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in di...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low-energy shock-wave therapy (LESWT) have emerged as potentia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protocols for 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 During the tracking of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in 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 models, the number of visible stem cells was rather low and decreased quickly. LESWT could recruit endogenous stem cells to the cavernous body and improve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diabetic cavernous tissue. Thus, we deduced that LESWT might benefit transplanted stem cell survival and improve the effects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is research, 42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the diabetic group (n = 6), the LESWT group (n = 6), the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 transplantation group (n = 15),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ESWT and BMSC transplantation group (n = 15). One and three days after BMSC transplantation, three rats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observe the survival numbers of BMSCs in the cavernous body. Four weeks after BMSC transplantation,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the surviving number of transplanted BMSCs in the cavernous tissue, erectile functio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penile immunohistochemical assessment. Our research found that LESWT favored the survival of transplanted BMSCs in the cavernous body,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increased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express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angiogenesis in the diabetic cavernous tissue. The combination of LESWT and BMSC transplantation could improve the erectile function of diabetic erectile function rats more effectively than LESWT or BMSC transplantation performed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diabetes mellitus erectile function low-energy shock-wave therapy
原文传递
骨不连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7
作者 常玉立 孙天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50-453,共4页
骨不连是骨折患者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作者对骨不连的诱因以及发病机制、治疗的相关研究现状,特别是对骨不连非手术疗法的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不连 骨折修复 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冲击波疗法 低强度脉冲超声 综述
下载PDF
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探针结构实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海兰 白陈祥 赵燕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6-179,175,共5页
基于驻波率测量原理的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其测量装置由信号源、同轴传输线及双针平行不锈钢探针组成。乔木茎体的介电特性决定了同轴传输线两端电压差值(即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大小,通过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可达到测量乔木茎体体积... 基于驻波率测量原理的乔木茎体水分传感器,其测量装置由信号源、同轴传输线及双针平行不锈钢探针组成。乔木茎体的介电特性决定了同轴传输线两端电压差值(即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大小,通过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可达到测量乔木茎体体积含水率的目的。通过两个实验来确定传感器的探针结构:模拟实验中研究了在不同有机试剂中探针长度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实验中选取了不同的有机试剂来模拟不同体积含水率的乔木茎体。根据模拟实验数据,得出了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探针长度的单调变化关系,选取了传感器的探针结构参数;对侧柏乔木茎体样本进行了干燥实验,得出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样本的体积含水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茎体 含水率 传感器 探针结构 驻波率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促进骨缺损修复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高 徐俊 陈文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4812-4818,共7页
背景:节段性骨缺损容易发生不愈合,其治疗是一个巨大的临床挑战。此外,人口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的增加使得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这类成骨不良人群骨折愈合的新方法。目的:评估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结合体外冲击波... 背景:节段性骨缺损容易发生不愈合,其治疗是一个巨大的临床挑战。此外,人口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的增加使得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这类成骨不良人群骨折愈合的新方法。目的:评估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结合体外冲击波这种新型联合治疗策略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经过体外冲击波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共培养,通过CCK-8和活死染色法检测细胞生物相容性,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和RT-PCR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建立骨质疏松新西兰大白兔模型,并制备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使用负载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结合体外冲击波的联合治疗策略,治疗后12周对桡骨样本进行Micro-CT分析和组织学评估骨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在体外,富血小板血浆与体外冲击波联合处理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钙化结节的沉积,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上调Runx2、骨钙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②在体内,Micro-CT分析和组织学评估表明负载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结合体外冲击波这种联合治疗策略显著增强了骨质疏松节段性骨缺损的骨再生;③结果表明,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移植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相关的不良成骨微环境,增强骨质疏松状态下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体外冲击波 移植 骨质疏松性 骨缺损 骨生成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通过Notch1/Hes1通路调节脑缺血后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明珠 马跃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009-3015,共7页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放散式冲击波在体外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其具体机制与上调Notch1信号通路有关,但在体内是否也可以通过该途径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究放散式冲击波在体内...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放散式冲击波在体外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其具体机制与上调Notch1信号通路有关,但在体内是否也可以通过该途径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究放散式冲击波在体内是否可以通过Notch1/Hes1信号通路影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大鼠右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大脑中动脉栓塞后72 h采用放散式冲击波直接作用于大鼠右侧头部,治疗剂量:表面探头,0.1 MPa,10 Hz,200点,每3 d治疗1次;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后72 h,给予同样剂量的放散式冲击波,但探头不接触大鼠头部,只有声音的刺激。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第12,21,30天通过mNSS评分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Nestin、NSE、Notch1和Hes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治疗组在第12,21,30天的m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放散式冲击波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障碍;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内Nestin和NSE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放散式冲击波能促进脑缺血后海马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内Notch1和Hes1的表达增高,提示放散式冲击波可以上调海马区Notch1/Hes1信号通路的表达;④结果表明,放散式冲击波可以促进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其具体机制与上调Notch1/Hes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放散式冲击波 NOTCH1 信号通路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